王陵有哪些轶事典故?刘邦是如何评价王陵的?

王陵有哪些轶事典故?刘邦是如何评价王陵的?
最新跟帖
行者无疆、

行者无疆、

王陵是沛县的豪族,在当地有一定的名望,刘邦在没有发达的时候就对王陵非常的客气,但是那时王陵却轻视刘邦。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王陵也聚集了很多人,并占据南阳,那时他还是不愿意依附、追随刘邦。因为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主力,让秦朝无力再战,不仅让秦朝名存实亡,也奠定了项羽在诸侯之家的霸主地位,秦朝灭亡后,项羽大封诸侯。刘邦被封为汉王。当刘邦定三秦、占关中后,开始和项羽相争,就进入了楚汉相争的阶段。当时王陵在南阳有一定的势力,项羽为了拉拢王陵、让王陵依附于他,就把王陵的母亲带到营中,并且对她很礼遇。然而王陵的母亲却希望王陵归顺汉王刘邦,她为了坚定王陵归汉的决心,就自杀而亡。项羽大怒之下就对其烹煮。最终王陵归顺刘邦。王陵虽然在后来楚汉相争的时候,立有功劳,但刘邦对他的封赏却封的很晚,因为王陵不仅一开始不愿意归顺他,是她母亲死后才归顺的。而且王陵和雍齿的关系非常好,而雍齿又是刘邦最恨的一个人。因为这些原因,刘邦对王陵迟迟没有封赏,直到后来才封了王陵为安国侯。当然刘邦能成为大汉的开国皇帝,他的气魄、胸襟、能力都是很厉害的,所以他虽然和王陵有着不愉快、小矛盾,但他也知道王陵性格刚正耿直,所以刘邦对他还是很信任。后来刘邦在病重的时候,吕雉就问刘邦相国的人选。对于曹参之后相国的人选,当时刘邦就认为王陵可以做相国,不过刘邦也知道王陵过于耿直,所以相国王陵不能独任,须让陈平辅助。由此可见刘邦对王陵是非常了解,也非常信任,不然是不会向吕雉推荐王陵的。在汉惠帝时期,曹参去世后,王陵就被任命为右丞相,陈平则为左丞相,后来吕雉专权,并要大封吕家之人,当时王陵极力的反对。因为王陵的反对,让吕雉非常的生气,所以就对王陵明升暗降,封他为太傅,太傅地位虽尊然却没有实权。后来王陵去世,谥号为武侯。
stylEver

stylEver

王陵西汉初年大臣,后为丞相,太傅,封为安国侯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181年,沛县(今江苏沛县西)人。和汉高祖刘邦同为江苏老表。王陵为沛县豪族,就是地主老财家的富家公子,闲来无事的时候上街吃个霸王餐,调戏个小娘子啥的那也是家常便饭的。汉高祖刘邦当年还留着鼻涕在街上闯码头的时候,就是王陵手低下的一个小马仔,整天王哥长王哥短的叫着。后来刘邦也混出名堂出道了,从一个街头混混,泼皮无赖摇身一变成了泗水乡派出所长,吃起了皇粮,成功地打入了秦朝国家公务员的行列。后来刘四儿想来把大的,顺势而起,起兵攻陷咸阳,当年的沛县街头扛把子王陵也集合数千小弟占据了南阳,想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终身。奈何手底下兄弟们不争气,一直不愠不火的。此时的刘邦混的是风生水起红红火火的,而作为刘邦刚出道时的老大,王陵拉不下面子去主动跟随刘邦。而此时的刘四儿已不是当年王哥长王哥短的刘四儿了,他膨胀了,抖起来了,既然你不服,那就当做不认识咯。后来刘邦与项羽作战,王陵的母亲在项羽营中,王老太太为了王陵归顺汉王,希望儿子有个好前程而伏剑自杀,每一个当娘的都为子女们操碎了心呐。项羽此时心中有一句妈卖批不知是当讲不当讲的,大怒之下尽将王老太太给烹煮了。至于是不是确有此事各位听听就好啦,毕竟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嘛。王陵于是就归顺刘邦。高祖六年(前201年)八月,封为安国侯。相传当初,张苍以门客的身份跟随刘邦在攻打南阳的时候,触犯了军法,按照军律是要砍脑壳滴。恰好王陵路过执法场,看到张苍长的是高大威猛而且还白白胖胖的,有一种怪异的美。四目相对的时候也不知道谁就突然拨动了他的心弦,去拜见四哥,为其求情,希望能法外开恩呐。没错就是四哥,你没看错的,昔日的刘四儿已经成今日的刘四哥啦。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后来张苍就以义父之礼对待王陵以报答他的救命之恩,王陵去世后,张苍贵显,为丞相,但仍在公休时朝拜王陵的夫人,侍奉其饮食完毕后方回家。刘邦虽然对王陵很有意见,但内心却也很清楚,他这个“带头大哥”是个质朴少文、生性耿直的汉子,把大事交给他来做,自己还是很放心。所以等到驾崩前安排后事时,刘邦特意叮嘱吕后,一旦相国曹参薨逝,可让王陵接任。
亓子

亓子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