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流三部曲”指的是哪三部长篇小说?



lwpbrandon
激流三部曲是巴金的早期代表作,包括《家》、《春》、《秋》。其中《家》的艺术成就最高。
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巴金的早期代表作。其中《家》的艺术成就最高。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呼吁自由、民主、尊重人格、人性解放的最鲜明的一面旗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起着巨大的作用。
凝聚着巴金的经历和感情的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在坚实的生活基础上进行艺术创造的结果。题材的熟悉,感受的深切,爱憎的鲜明,为巴金得心应手地发挥自己卓越的艺术才能,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三部曲中,真挚浓烈的爱憎感情,随着流畅而充满抒情气质的文字跳荡,以生活中熟悉的人物作根据塑造的那些艺术典型,鲜明生动,对客观现实的细致描绘,构成一幅幅真实感人的生活画面。这部巨著的成就,标志着巴金现实主义创作的新高度。
内容概述
激流三部曲以成都为背景,描写了1919年至1924年中国历史处在转折时期这一风起云涌的动荡时代中,封建大家庭高家四代人的生活。记述了一个封建大家庭走向分化与衰落,以及青年一代冲破封建宗法束缚,走向新生活的过程,描绘出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掀起的改变旧生活的伟大力量。此外,《憩园》是激流三部曲尾场,主要讲述了一座以“憩园”命名的花园的先后两代主人的命运。
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家》,是作者的代表作,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933年5月,首次于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家》中描写了高氏三兄弟的恋爱故事,其中高觉慧与婢女鸣凤构成了第一个悲剧事件;高觉新与钱梅芬及瑞珏构成了另两个悲剧事件。她们的不幸都与高老太爷直接间接地相联系着。作品在描写青年一代爱情悲剧的同时,揭示了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封建大家庭的必然的衰落过程:高觉慧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创办杂志,对家中在道德礼法掩盖下的种种腐败现象十分厌恶,他的祖父高老太爷是家中的专制魔王,一手包办儿孙的婚姻,造成了梅芬、鸣凤、瑞珏、觉新等人的悲剧,觉慧不满大哥觉新的“作揖主义”,积极支持二哥觉民抗婚。最后,当这个封建大家庭的象征高老太爷死去时,觉慧毅然离家出走,奔向新的生活。
激流三部曲第二部《春》,1938年3月上海开明书店初版。主要情节是,高克明要把女儿淑英嫁给轻浮浪荡的陈公子,周伯涛要把女儿蕙嫁给品行恶劣的郑某。尽管她们都对自己的婚事不满,但生性懦弱的蕙逆来顺受,对她充满同情爱慕的觉新又不敢帮她摆脱困境,她只得按照父命出嫁,最后含恨死去。蕙的死教育了高家的年轻人,在觉民、琴等人的鼓舞帮助下,淑英终于逃到上海,重获新生,迎来了自己生命中自由、美好、绚丽的春天。这部小说表现了不合理的、丑恶的婚姻制度对妇女的摧残以及对封建专制的婚姻制度的控诉和批判。
激流三部曲第三部《秋》,上海开明书店1940年7月初版。作品《秋》的从封建家族后继人的堕落上以及从封建观念受毒最深的懦弱者的反抗上,描写了封建大家庭高家的最后衰败。主要情节是:经过一系列事变之后,克明和觉新虽然还想维持高家的门面,但它已经到了千疮百孔、无法挽救的地步。克明的儿子不争气,克安、克定公开纳妾宿娼,克定的女儿淑贞不堪父母逼迫而自杀。克明死后,克安、克定闹着分家,最后将高公馆卖掉,各家搬出另觅住处,高家彻底崩溃。《秋》是解剖封建社会教育弊病的一本书。巴金在揭示这种愚昧、专制的封建家庭教育戕害灵魂的同时,又深入地提示了这种反动教育在怎样地一步步地伤害那个时代的少年的生命,梅的夭折就是对万恶的封建制度杀害下一代的血泪控诉。

peipeiok
《家》是巴金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品取材于中国的一个封建的大家庭,通过这个大家庭的没落与分化来描写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的激荡,这部作品奠定了巴金在中国文坛中的巨匠地位。
《春》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主要展现了封建家庭内部的罪恶、迂腐、丑陋和对青少年的迫害,并号召青少年能勇敢走出封建制度的囚笼,大胆追求民主与自由。《春》与激流三部曲第一部《家》虽然反映的主题是一致的,但在内容上两者是有区别的。
《秋》是中国作家巴金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激流三部曲之一,这部长篇巨制蜚声海内外,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描绘出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掀起的改变旧生活的故事。

胡奋奋 。
巴金先生的《家》是鄙人在小学六年级懵懂的时期读过,在读之前我并没有了解小说的内容,但当我看完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时,我整个内心无比震撼!!!无比震撼!!!无比震撼!!!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真的不是夸张的说法,我家有阁楼,书房在阁楼里,放着另外两本——春和秋。我清楚地记得,当时一看完《家》,我的心情无比激动,马上跑到阁楼上翻看另外两本书,当看到另外两本书是这本书之后的故事,那种兴奋是无以言表的!至今还很怀念。这三本书可以说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它们给了我全新的视角,同时也让我对封建礼教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我就一口气把这三本书给读完了,它们对我的影响真的很大,以至于后来身边的人问我有什么好看的书时,我总会向他们推荐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我是先生的骨灰粉。。)我把书中的人物分为两类人,一类是被封建礼教残害甚至被迫害致死的人,如觉新 淑贞 枚少爷 瑞珏 梅等 另一类是敢于同封建礼教斗争并追求新鲜潮的人,如觉民 觉慧 琴 淑英等。所以不妨这样说,这三本书就是这两类人悲欢交织的命运交响曲。先生在书中用很重的笔墨来描述每一个在封建礼教压迫下的人的内心想法,他们的迷茫,彷徨,担忧,害怕表现的淋漓尽致,也可以说是先生真实的感情所在。先生出生在一个末落的封建旧家庭中,目睹了许许多多被命运压迫的年轻人的无助与绝望,当他提起笔刻画一个个陨落的生命时,可想而知,他的内心是何等的悲凉与苦楚!我目前是一名准大一的学生,我问过很多人,有没有看过这本书,他们的回答都是没有。所以我真的很建议大家多读读巴金的作品,除了激流三部曲,鄙人重点推荐巴金的《寒夜》海的梦《憩园》还有 爱情三部曲!!!尤其是《寒夜》,写的真的太好了,我还哭过(大家不要吐槽我矫情。。真的是太心酸了。。)谢谢你的阅读!

阿成
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三部作品,是作家巴金的代表作,也是现代家族小说的鼻祖。讲的是1919—1924年间中国的一个封建大家庭——高家,因为涌动着“一股生活的激流”而逐渐走向崩溃的故事。巴金对于这三部作品的创作,跟其个人的生活经历具有密切联系。《家》是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部,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小说,是巴金文学地位的奠基作品。《家》描写高家祖孙之间的矛盾,瑞珏、梅、鸣凤三个女性的悲剧,高老太爷在绝望中死去标志封建大家庭开始走向崩溃。《春》继续这一主题。继续写青年人们的反抗与斗争。《秋》写封建大家庭彻底崩溃,最后高公馆被卖,大家族解体。激流三部曲是第一部以长篇系列小说的形式和如此浩大的构架反映封建大家庭土崩瓦解。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毛线球
激流三部曲的内容
激流三部曲以成都为背景,描写了1919年至1924年中国历史处在转折时期这一风起云涌的动荡时代中,封建大家庭高家四代人的生活。记述了一个封建大家庭走向分化与衰落,以及青年一代冲破封建宗法束缚,走向新生活的过程,描绘出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掀起的改变旧生活的伟大力量。
《家》以爱情故事为主干情节
《家》,是作者的代表作,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品描写了觉慧与鸣凤、觉新与钱梅芬及瑞珏、觉民与琴等几对青年爱情上的不同遭遇,以及他们所选择的不同生活道路,比五四以后许多同类题材作品思想上显得深刻。《家》中描写了高氏三兄弟的恋爱故事,其中高觉慧与婢女鸣凤构成了第一个悲剧事件;高觉新与钱梅芬及瑞珏构成了另两个悲剧事件。她们的不幸都与高老太爷直接间接地相联系着。作品在描写青年一代爱情悲剧的同时,揭示了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封建大家庭的必然的衰落过程:高觉慧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创办杂志,对家中在道德礼法掩盖下的种种腐败现象十分厌恶,他的祖父高老太爷是家中的专制魔王,一手包办儿孙的婚姻,造成了梅芬、鸣凤、瑞珏、觉新等人的悲剧,觉慧不满大哥觉新的“作揖主义”,积极支持二哥觉民抗婚。最后,当这个封建大家庭的象征高老太爷死去时,觉慧毅然离家出走,奔向新的生活。
《家》不再是人们熟悉的自由恋爱和反抗礼教的故事,它的矛头不仅针对着旧礼教而且更集中指向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它的意义也不只是主张自由恋爱,而是号召青年反抗封建专制、投入社会革命的洪流。
《春》是《家》的延续,故事也随之继续发展。
激流三部曲第二部《春》,高克明要把女儿淑英嫁给轻浮浪荡的陈公子,周伯涛要把女儿蕙嫁给品行恶劣的郑某。尽管她们都对自己的婚事不满,但生性懦弱的蕙逆来顺受,对她充满同情爱慕的觉新又不敢帮她摆脱困境,她只得按照父命出嫁,最后含恨死去。蕙的死教育了高家的年轻人,在觉民、琴等人的鼓舞帮助下,淑英终于逃到上海,重获新生,迎来了自己生命中自由、美好、绚丽的春天。这部小说表现了不合理的、丑恶的婚姻制度对妇女的摧残以及对封建专制的婚姻制度的控诉和批判。
《秋》描写了封建大家庭高家的最后衰败。
作品《秋》的从封建家族后继人的堕落上以及从封建观念受毒最深的懦弱者的反抗上,描写了封建大家庭高家的最后衰败。主要情节是:经过一系列事变之后,克明和觉新虽然还想维持高家的门面,但它已经到了千疮百孔、无法挽救的地步。克明的儿子不争气,克安、克定公开纳妾宿娼,克定的女儿淑贞不堪父母逼迫而自杀。克明死后,克安、克定闹着分家,最后将高公馆卖掉,各家搬出另觅住处,高家彻底崩溃。《秋》是解剖封建社会教育弊病的一本书。巴金在揭示这种愚昧、专制的封建家庭教育戕害灵魂的同时,又深入地提示了这种反动教育在怎样地一步步地伤害那个时代的少年的生命,梅的夭折就是对万恶的封建制度杀害下一代的血泪控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