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范文:微文化?
Mansi-
微文化
【关键词】
微文化信息时代
【热点背景】
正如微时代那首歌中所唱:“你有事可以微博里私信给我,你有事可以微信里留言给我。你没事看看微电影和微小说,你没事可以听听微音乐和陪陪我……”忽如一夜春风来,近年来,从微博、微小说、微电影、微公益、微信到微云、微评……,“微传播”手段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带来了传播方式和舆论格局的深刻变革,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社会舆情形成、发展和传播的旧格局。这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信息生产、传播与接受的“微”已然成为我们时代的主体文化样态之一。
随着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日新月异已将我们置身于一个更新媒体的“微时代”。据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手机上网占比88.9%,较去年增长3.1个百分点;而通过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分别为68.4%和42.5%,较去年分别降了2.4和0.7个百分点;同时,全国微博客用户规模为2.04亿,手机端微博客用户数为1.62亿,占总体的79.4%。“微文化”凭借其即时便捷性、通俗性、动态化和个性化等独特优势已经成为新兴的文化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考点分析】
一、问题及原因
模拟试题: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要分析“微文化”出现的原因。(20分)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参考解析】
1、WiFi覆盖提升、移动3G技术的成熟和4G信号的启用为网民提供了更为优质的上网环境。同时,智能手机的功能日益完善,价格持续走低,也促进了庞大的智能手机用户群的形成。
2、青少年是“微文化”传播的绝对主体和最活跃用户群。很多青年都热衷于通过微博、微信等“短平快”的形式抒发情感、疏解压力,其中既有对生活趣事的调侃,也有对人生社会的深思和对未来生活的展望。
3、在“宅”现象日益流行的当下,“宅男宅女”们更喜欢把自己放逐到独立的空间中,独自享受着一个人的世界。
4、在“微文化”传播中,无论是发表生活随笔和个人感想,还是有见地的观点和评论,或者转发、分享有吸引力的文字、图片、视频等,都会提高自己的“被关注度”。满足了青年网民的参与需求和表达欲望,使他们切身感受到线上与线下、网络与现实的有效互动,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增强了内心的成就感。
二、影响--意义
模拟试题:请根据给定资料,微文化发展有哪些现实意义。(20分)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参考解析】
1、微文化的发展提高政府公信力。
2、微文化的发展促进公民意识觉醒与成长。
3、微文化的发展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微文化的发展培育了新的消费热点。
三、综合分析
模拟试题:针对于微文化现象,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不超过500字。
【参考解析】
“微文化”虽“微”且“散”,却日益成为影响人们价值选择的“新文化”,不可否认,它也是利弊相随的,既集诸多优点于一身,同时也带来不少负面效应,需要引起注意。
一方面,“微文化”极大便利了人们的自我表达和群体交流,也方便了各种信息的获取与传递。“微文化”正以其“微言大义”的内涵和“无微不至”的外延,通过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从细微之处影响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比如微博用户用140个字“说出自己”、“传递信息”,用只言片语就能记录个人生活中的所有点滴,也能完成对某个事件的完整报道和传播,这是“大而全”的传统表达和传播方式所不能比拟的。小行动也能汇聚成大磁场,“微而深厚”的“微文化”就是一种积聚的力量。
另一方面,“微文化”的兴起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如垃圾信息的泛滥、谣言的生成、负面情绪的传播、伪科学的散布,等等。在“微文化”背景下,由于信息生成的低门槛和信息传播的自主性,每一个人都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当信息在各自的社会化圈子网状扩散、迅速发酵时,不少人在不辨信息真伪的情况下,成为无意识的信息传播载体。同时,“微文化”是一种快餐文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社会生活的碎片化,社会浮躁之风日盛,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社会文化的厚重性和整体性,使经典文化的积累和传承更加任重而道远。
可见,从目前来看,“微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是利多于弊的。所以,谈“微”色变实非明智之举,引导利用使其成为传播正能量,才是当务之急。
四、对策举措
模拟试题:请根据给定资料,结合实际情况,就如何引导微文化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30分)要求:所提对策具体可行,逻辑清楚,分条作答,不超过300字。
【参考解析】
1、在人人可以“发声”的“微文化”中,要开启微时代的人文精神建设。当前,基于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微信和微博为代表的‘微文化’离不开人文学者的参与,我们应该带着从全球与本土出发的问题意识,以人文思考探寻某些价值共识,开启微时代人文精神建设。
2、“微文化”要以理性思考为主导思想进行管理和引导。“微文化”要承担起思想领域传承发展的重任,要避开其发展过程中情绪化和虚假化信息等负面影响。因此要培养一些学者和知识大众积极参与其中,提供主流性的思想养分,使更多人认识到“微文化”也可以培育成一个理性文化的空间。
3、建立“微传播”监测体系。在微时代的今天,针对“微表达”的开放性、散发性、碎片性等特点,各级行要建立“微传播”监测体系,通过专业职位设置或者第三方的信息服务,在第一时间抓取“微信息”,为相应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五、热点样文
微博问政贵在平等可亲
微博一般理解为“微型博客”或者“一句话博客”。博主可以通过网页、WAP页面、手机短信或彩信发布消息或上传图片,也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写成一句话,或发一张图片,通过电脑或者手机随时随地分享给朋友。这样,微博就成了一个快速传播信息,进行信息互动的平台。与博客相比,微博具有短小、快速、方便、随时随地,所得即所见等一系列新功能。用户只要拥有一部可以上网的手机就可以随时了解世界各地的信息,还可以了解博友的各种观点和看法。
微博的这些优点使其迅速成为备受关注的舆论新阵地。现在已有不少官员也开起了微博,这就为网络问政提供了新的工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首先,微博能够使官员更方便了解民情、民意。微博为每一个人发表自己的看法提供了客观条件。微博用户可以凭借自己的手机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其他的用户还可以通过一键转载把信息很快捷地传播出去。这样,信息会很快传遍所有的微博用户,官员开微博就能够很好地了解民情民意。
其次,微博提供了一个官民良性互动的平台。针对政府的工作和一些社会问题,微博用户可以通过微博进行咨询,官员也可以通过微博给以回答。另外,官员可以通过微博把自己的工作情况向大家公开,使广大群众尽快了解相关的信息,做到公开、透明,进一步打造廉洁政府、阳光政府。
再次,快速发布权威信息,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微博是辟谣的有力工具,如果运用得当,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就能让谣言没有生存和发酵的空间。突发事件中,掌握相关信息的官员在调查了解事情的真相之后,可以快速准确地给大众一个权威的回答。这样就会避免一些谣言的产生,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损伤。
最后,官员开微博体现了官民平等、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封建传统思想残余的影响下,官员往往被认为是权力的象征,是高高在上的。如今官员开微博体现了官员主动走近群众,与广大博友处于同等的地位。另外,官员开微博还能够更好地倾听人民的要求和意见,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微博问政在官民互动中凸显了平等、感性、可亲近等元素,能有效拉近官员与群众的距离。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在论坛上推出了“十大党政机构微博”、“十大官员微博”。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的微博位列榜首,其粉丝超过了300万人。现如今,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已覆盖从中央到地方多个行政层级以及众多职能部门,政府机构与官员开微博已成为一种趋势,微博成为执政为民,进一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有效工具。
罗格的马蜂
2020年吉林省考申论范文:雄安蹄疾而步稳,化蓝图为实践
时已暮春,白洋淀碧波荡漾,千年秀林含苞吐芽,雄安新区迎来又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新区征迁安置工作按照建设时序深入有序推进,起步区东西轴线绿谷景观启动招标,雄安商务服务中心、K1快速路、容东片区河西输变电工程等重点工程复工复产加快建设进度……在新区设立3周年之际,雄安人以赤诚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谋改革抓发展搞建设,蹄疾步稳行进在新时代的春风里。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犹如平地春雷,响彻大江南北。从组建中共河北雄安新区工作委员会、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到国务院批复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从中国(河北)自贸试验区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揭牌成立,到雄安新区土地征迁工作进入热火朝天的快车道,短短3年时间,雄安新区从以规划为中心转为以建设为中心,一张蓝图转变成路线图、项目表和施工图,新区建设起步良好、进展顺利。 “新时代看雄安”,虽然刚满3岁,但已然眉眼清秀、骨骼茁壮,经得起人们的围观和打量。
雄安之新,首先体现在规划设计上。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绘好新时代“雄安画卷”,规划是最重要的“起笔”。雄安新区总体规划代表着当前历史阶段我们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认识水平,寄托着我们对未来城市、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雄安新区用一年多时间进行细致规划,志在坚持先谋后动、规划引领,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进行城市设计。雄安新区特别注重规划前瞻性、引领性,特别注意维护总体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为的就是以精准实施承接科学规划,以严格执行保障预期效果,指引雄安新区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改革开放的高地。
雄安之新,也体现在发展理念上。雄安新区承载的使命很重,既要牢牢把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这个初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发挥应有作用,也需要创造“雄安质量”、建设“廉洁雄安”、打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雄安新区一位负责人说得好:无改革创新,则无雄安价值。从智能制造到创新驱动,科技创新是新区发展的第一动力。看得见的雄安在进行大规模工程基建,看不见的雄安沉浸在智能城市设计、产业升级、体制机制创新等领域寻求突破。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自贸试验区等政策支持为依托,千年大计给雄安这片热土带来千载机遇。
雄安之新,还体现在事业观、政绩观上。平地建新城,历史包袱小,但雄安没有“大干快上”而是保持定力,有序推进,争取不留遗憾,经得起历史检验。从新城基建规划设计到高新科技落地起步,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到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从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到自贸试验布局开篇,从提升政务服务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便利化到推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协同发展,放之于千年大计、高标准高起点的前提要求之下,没有哪个是轻松的担子。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城,需要时代雄心、信心和决心,更需要历史耐心、恒心和细心。
大发展需要大战略,大战略需要大手笔。3年前雄安新区的横空出世,带给世人一声发自肺腑的由衷惊叹;而如今,雄安正以其日新月异的样态、弛而不息的状态,还赠人们独属于新时代的惊艳。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我们将一起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