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什么一匹上品什么的 类似布料的名字,
我要写古代的小说,大家提供下,
行者阿堃
中国古代的殷商时期开始有了文字,那时的文字绝大多数是象形字,甚至是图画。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见到衣、履、黄裳、带、袂等反映服饰着装的字样。从出土的人物形象中,看到的玉佩、玉环、耳坠、项饰、笄、梳,以及丝绸、麻布和铜饰,分辨出精美的饰物和考究的衣物,但这些均为贵族所有。说明服装与服饰体系正进一步完善。衣、裳、冠、履、帽、袜等服饰形制的不断出现,表明人们对服装的理解也日益提高,逐渐从单纯的实用功能,向装饰点缀方向发展,从而使古代服饰趋向完整和统一。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王室公卿为表示尊贵威严,在不同礼仪场合,顶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着裳也须采用不同形式、颜色和图案。最著名的为尚书·益稷所载十二章服:“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十二章纹遂成为历代帝王上衣下裳的服章制度,一直延用到清帝逊位、袁世凯复辟称帝。从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马褂、旗袍是清代男女的典型服饰。现已成为中国的传统服装。马褂是一种穿于袍服外的短衣,衣长至脐,袖仅遮肘,主要是为了便于骑马,故称为“马褂”。满人初进关时,只限于八旗士兵穿用。直到康熙雍正年间,才开始在社会上流行,并发展成单、夹、纱、皮、棉等服装,成为男式便衣,士庶都可穿着。之后更逐渐演变为一种礼仪性的服装,不论身份,都以马褂套在长袍之外,显得文雅大方。马褂的样式有琵琶襟、大襟、对襟三种。琵琶襟马褂,因其右襟短缺,又叫缺襟马褂,穿上它可以行动自如,常用作出行装。大襟马褂,则将衣襟开在右边,四周用异色作为缘边,一般作常服使用。对襟马褂,其服色在各个时期有多种变化:初沿天青色,至乾隆中期,又尚玫瑰紫,后又推崇深绛色(人称“福色”),到了嘉庆年间,则流行泥金及浅灰色。大袖对襟马褂可代替外褂而作为礼服使用,颜色多用天青色,大小官员在谒客时常穿此服,因其身长袖窄,也称作“长袖马褂”。马褂中有一种颜色不能随便使用,那就是黄色。黄马褂,是皇帝特赐的服装。穿着这种赐服的人,主要有三类:一是随皇帝“巡幸”的侍卫,称为“职任褂子”;二是行围校射时,中靶或获猎多者,称为“行围褂子”;三是在治事或战事中建有功勋者,称为“武功褂子”,这些人还要被载入史册。只有这种御赐的马褂才可以随时穿着。
XF_春亦老
1、绛紫色:和深紫色差不多。不过比较深一些,月白色:浅蓝色。既接近于白色又接近于蓝色。 月白其实指的就是月亮的颜色,古人认为月亮的颜色并不是纯白,而是带着一点淡淡的蓝色。严格来讲浅蓝色并不能成为“月白”,月白色是白色微微带一点蓝,并不容易观察。许多白色的玉石,在灯光下会显出淡淡的蓝色,被称为月白色,比较少见。
2、一匹是藕合色金线百合纹、匹是象牙色如意云纹。
肉丝
从文献记载可知,西周至春秋时期,人们已经产生了用服装颜色区分尊卑的观念。周代的礼乐制度确立以后。颜色用以区分等级的功能日益增强,其使用范围主要是奴隶主贵族的车马服饰。服色以赤、玄二色为尊。诗经·曹风·候人:“彼其之子,三白赤芾。”毛传:“大夫以上,赤芾乘轩。”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亵服。”古时大红色为“朱”,是很贵重的颜色,“红”和“紫”同属此类。除赤色以外,玄色也被周人视为贵色、吉色,贵族常用黑色衣料来制作礼服,于祭祀、婚仪、冠礼等庄重场合穿着。苟子·富国篇:“诸侯玄衣冕。”诗经·小雅·采菽:“又何予之,玄衮及黼。”礼记·玉藻:“天子玄端而朝于东门之外”,“诸侯玄端以祭”。
先秦时期虽已产生了以服色区分贵贱的观念,但只能区分贵族与庶民、奴隶之间的界限,而不能严格区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间的等级差别,还未形成以服色区分社会成员的具体身份和官职高低的等级序列。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封建制度已经确立,门阀制度也当盛行,颜色的等差变化随之进一步展开,用颜色区别社会等级在此时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但不够严格,尊卑混用的现象时有所见。区分官员职位高低的是他随身佩带的印绶的颜色。绶,据祈南汉墓出土的石刻画像来看,这东西挂于腰间,是一种系于印纽的织有丙丁纹的丝绦,“长一丈二尺、阔三尺”,长宽之制,大而醒目。它由不同的颜色和绪头多少来分别等级,和官印一块由朝廷颁发,通称“印绶”,死后还要缴还上去。官员平时把官印纳入腰侧的革制“囊 ”,而将绶带垂于腹前,有时也连绶带一并放入囊中。当时绶带的颜色成了社会身份、官职高低的最鲜明标志,这在先秦是不曾有过的事情。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相国、太尉、大司马、大司空、太师、太傅及前后左右将军,“皆金印紫绶”;秩比二千石以上的高官“皆银印青绶”;秩比六百石以上的官员“皆铜印黑绶”。后汉书·舆服志记载东汉帝王官员印绶的等级颜色说:“乘舆(皇帝)黄赤绶”,“诸侯王赤绶”,“诸侯贵人、相国皆绿绶”,“公侯将军紫绶”,“九卿、中二千石、二千石青绶”,“千石、六百石黑绶”,“四百石、三百石、二百石黄绶”。
隋唐以后,服色等级制度高度强化,服裳颜色形成了一个严格的等级序列,哪一种身份的人穿着哪一种颜色的服裳,皆有定制,不得错乱、“僭越”。这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品色服”制度。公卿高官衣着朱紫,荣宠显赫;工商、皂隶、屠沽、贩夫身穿白衣,寒酸卑贱,无异于囚徒穿上囚衣。“品色衣”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周,但其使用范围小,也并未形成一种制度。
至隋朝,不同品级的官员之间,服色被严格区别开,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穿紫袍,六品以下的官员分别用红、绿两色,小吏用青色,平民用白色,而屠夫与商人只许用黑色,士兵穿黄色衣袍,任何等级都不得使用其他等级的服装颜色。
到唐朝武德年间,服饰礼仪沿袭隋制,但有所创新,规定亲王及三品以上“色用紫”,四品、五品“色用朱”,六品、七品“服用绿”,八品、九品“服用青”,流外官、庶人、部曲、奴婢“色用黄、白”。(新唐书·车服志)上元元年,高宗又“敕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并金带;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并银带;八品深青,九品浅青,石带;庶人服黄,铜铁带”。(旧唐书·高宗纪)这一规定极其详细,使九品之官服色各异,所有社会成员的等级身份、大小官员的品秩序列都显示得清清楚楚,从此正式形成由黄、紫、朱、绿、青、黑、白七色构成的颜色序列,成为封建社会结构的等级标志。当时社会上穿紫袍者煊赫,着青衫者寒酸,上下之间,若隔重重天。自居易琵琶行诗云:“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便知自居易当时是卑微的八九品小官。唐诗中还有许多此类以服色代指人物者,如“雪中退朝者,朱紫尽诸侯”(白氏长庆集·秦中吟十首·歌舞),“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卖炭翁)。
北宋时期,官员的品色服因袭唐制。宋初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服紫,三品至五品的官员服朱,六品至七品的官员服绿,八品至九品的官员服青。(宋史·舆服制)宋神宗元丰年后,更改为四品以上的服紫,六品以上服红,七品至九品服绿。尽管服色有所调整,但品色服制度仍被严格遵行。到了南宋,服色的等级界限被冲垮,百官公服尽著紫窄衫,且无品秩之限。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说:“至渡江,方着紫衫,号为‘穿衫尽巾’,公卿皂隶,下至闾阎贱夫,皆一律矣。”辽、金、元各朝因为游牧民族称制,服色风尚为之大变以外,其他各朝代都将这种颜色的等级妙用一直延续下来,并加以严格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