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怎么描写汉服?

Lucifer
绢丝慢舞,衣襟虔诚,宽袖束腰,女装婀娜多姿,男,羽扇纶巾,风度翩翩。这公子佳人正是汉服所表现的俊逸娇媚。

乏善可陈
网络小说不提,大部分比较“古早”的小说,还是会对汉服进行一些描写的。
我们先从国人最熟悉的金庸小说来看看对汉服的描写。首先看下《射雕英雄传》对女主角黄蓉的描写。
再看看男二的老婆穆念慈。
是不是感觉很简略?女子如此,那男子呢?我们看看金庸老先生对男二杨康的描写。
容貌俊美,一身锦袍,服饰华贵,内里穿着湖绿缎子的中衣,腰里束着一根葱绿汗巾,更衬得脸如冠玉,唇 若涂丹。
没办法毕竟受众人群以男性为主时,描写的主要部分肯定是脸。古龙在这方面比之金庸更极端。我们以从《绝代双骄》中的小鱼儿和苏樱这对情侣,看看以“浪漫主义”闻名的古龙,是如何描写人物穿着的。先看小鱼儿。
但不知怎地,这又懒、又顽皮、又是满身刀疤的少年,身上却似有着奇异的魅力,强烈的魅力。尤其他那张脸,脸上虽有道刀疤,这刀疤却非但未使他难看,反使他这张脸看来更有种说不出的吸引力。这又懒、又顽皮、又满是刀疤的少年,给人的第一个印象,竟是个美少年,绝顶的美少年。
再看看苏樱。
她不回头也罢,此番回过头来,满谷香花,却似乎顿然失去了颜色。只见她眉目如画,娇靥如玉,玲珑的嘴唇,虽嫌太大了,广阔的额角,虽嫌太高了些,但那双如秋月,如明星的眼波,却足以补救这一切。
她也许不如铁心兰的明艳,也许不如慕容九的清丽,也许不如小仙女的妩媚……她也许并不能算很美。但她那绝代的风华,却令人自惭形秽,不敢平视。
此刻,她眼中带着淡淡一丝惊讶,一丝埋怨,似乎正在问这鲁莽的来客,为何要笑得如此古怪。
作为主角的一对情侣,在登场时,却没有服饰的描写,却着重于第三者对他们外貌的描写。只能说男性视角下,服饰真的很次要。当然也有此时距离汉服消亡已经有段时间,许多作家只能根据画像描述有关。所以,真正的汉服描写,还需要从古典小说中寻找。
中国人最熟悉的小说莫过于四大名著,其中对人物面容、服饰描写最清楚的莫过于《红楼梦》。可是,《红楼梦》成书的时候,汉服已经十分罕见,清朝官员甚至询问朝鲜使者穿的明朝服饰是否为戏服。而相比执着于战争的《三国》与神魔西游,《水浒传》对男男女女的描写无疑更加写实,对人性刻画也更真实。所以,我们选成书于元末明初的《水浒传》来看下“小说中的汉服”。
【《水浒传》中的阮小七】
在水浒传中,我们能明显感觉到“阶级”这个东西。人们能一眼从服饰分辨出身高的人有,与出身低的人。在小说第15回中,作者描写打渔为生的阮小七,就是着重描写他的穿着。
反过来看那些身份高贵之人,不但气质绝佳,穿着更是贵气逼人。比如第9回中的柴进。
那簇人马飞奔庄上来,中间捧着一位官人,骑一匹雪白卷毛马。马上那人,生得龙眉凤目,皓齿朱唇,三牙掩口髭须,三十四五年纪。头戴一顶皂纱转角簇花巾, 身穿一领紫绣团胸绣花袍,腰系一条玲珑嵌宝玉环绦,足穿一双金线抹绿皂朝靴。 带一张弓,插一壶箭,引领从人,都到庄上来。从某种程度上,柴进的打扮与气势才是现代汉服党印象中的那个汉服。所以,今天汉服若想复原,多搜罗古典小说中的贵人形象,也不失为一条康庄大道。

娇蛮小企
神话传说中是黄帝的正妃—嫘祖首创养蚕制丝织绢,从而发明了汉服。嫘祖衣被天下,丝美中华,西周以来,奉为中华母祖,尊为先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