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圣人代表什么?
你的微笑我哭了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按照儒家对圣人的要求“止于至善”,那么这个圣人专指孔子,但历史上称圣人的人很多,
比如“武圣关公”,“酒圣杜康”,“医圣张仲景”,“茶圣陆羽”等等。从这些圣人的封号与具体到每一个“圣”的所作所为,所谓“圣”,也可以定义为在某一个专业领域有极高明的建树。
明代王阳明有一个观点“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就跟佛家“众生皆佛”一个道理
斗牛士77
圣人 什么人能被尊为圣人呢?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一下。
圣人可不只是单纯的文化方面,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然如果说任意一个行业是一种文化,也无可厚非。士农工商都有传奇的人才,被尊为圣人。
文圣—— 孔丘 也就是孔子 万世师表 声明远及范中华圈。
武圣—— 关羽 义薄云天 后世历朝历代 封神祭拜。
茶圣—— 陆羽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你只要翻开陆羽写的自传——陆文学自传,就能迎面闻到浓郁的伤感气息。他写道:字鸿渐,不知何许人,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虽然用语诙谐,但其实也属事出无奈。貌丑和结巴也就罢了,可“不知何许人也”一句,实在让人无限同情。陆羽是一个弃婴,唐国史补、《新唐书》和《唐才子传》里,对此都毫不隐讳。
诗圣—— 杜甫 著诗无数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生不逢时 正逢安史之乱 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往衡州,行至耒阳,遇江水暴涨,五天没吃到东西,幸亏县令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后来杜甫由耒阳到郴州,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永不再醒。
酒圣—— 杜康 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后世多以“杜康”借指酒。曹操有云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画圣—— 吴道子 少年时孤苦穷困 由于他的刻苦好学,弱冠之时,已“穷丹青之妙”。
医圣—— 张仲景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日本、朝鲜、越南、印尼、新加坡、蒙古等国的医学发展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其影响及推动。
草圣—— 张旭 人称张颠 韩愈说:“旭善草书,不治他技故旭之书,变动如鬼神,不可端睨。”颜真卿曾两度辞官向他请教笔法。
书圣—— 王羲之 东床快婿 入木三分 天下第一行书……被后世津津乐道
史圣—— 司马迁 著有《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班 中国建筑鼻祖木匠鼻
可见,圣人有的是光鲜亮丽的一生,有的是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无可奈何。被后世尊称为圣人,都少不了勤奋与刻苦。术业有专攻。成为后代人的标榜。圣人可能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圣人更是一种后世人的一种向往,一种信仰。
宛如妹芝
代表明白前因后果,智慧能通达天地的人!我们做任何事情和决策都有要么做过了,要么做的不够,唯有圣人能通达天时,地利,人和。把事情做得恰当好处,理想而又美满!这叫中庸!所以圣人是指对天不结因果,所谓因果是指经的起历史考验,决策正确,不会有不良后果!对人不结恩怨,所谓恩怨,就是能将心比心,用良心说话做事,让众人心服口服!对地不伤轮回,所谓轮回,是指对天地自然资源不会过度利用,能循环相生,做到可持续性发展,不灭绝性利用自然,破坏性利用自然是为不伤轮回。智慧能做到这三点便是通天彻地的人,是为圣人!
驴奔奔
在古代圣人代表什么?简单讲就是被人捧出来的理想标杆。就是你出了些知识或者完成一些实绩,这些成绩被相当多(这个最重要)的人接受、强烈认可、热烈崇信,乃至影响到社会、国家层面对你的成绩接受、认可,并将你的成绩作为某种最理想的标准广泛推崇、神话式的推崇、不容反对的推崇。
蓝色天空
最初,圣人是指智慧不迷可开民智的智者;后来,孔圣人之后的圣人变味,以克己不越规矩为圣人;再后来,以才艺有很深造诣的称为圣人;虚荣标榜互相吹捧之下,昏庸皇帝也称圣人。
中国人自古有这虚荣心的毛病,圣人以“不迷为圣”沦落风尘权贵的“品德圣”与“才艺领域圣”,现代以有大贡献为圣——公民的哪方面“神圣”不可侵犯,道破现代以大贡献为圣。贡献再大也不能任意侵犯他人利益权利。
原始人多迷以“不迷”为圣,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崇“克己”为圣,奢华享受经济发展状况决定国力时以“才艺成就超群”为圣,山呼万岁皇上圣明时以命好为圣。各时期的圣确实代表当时特别需要的一种文化!
薛家小女
圣人一词最早多出现《道德经》一书。然老子是处在一个战乱的奴隶制时代,所谓的圣人只是老子思想的体现,是老子理想中的人物。
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处其身而身存”
皆说明了老子心目中的圣人乃是“有道”之人。
虽然后世孔子被尊称为“至圣”,但据论语记载。
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圣人不得而见矣,得见君子者”
等多处说明孔子自谦而不敢称圣。
只到后世诸子百家的出现,各宗教、学派,才真正认定了各自的圣人。如道家的黄、老,儒家的尧、舜、孔,墨家的大禹等。但他们无不据有特殊超常之人。
以上学明:古之“圣人”乃为能通天晓地,大彻大悟,德和智至高,至善至美之人。
李钱儿的MAMA
好玩的国学回答的问题,好玩有趣又有料!
中国古代的圣人形象!儒墨道法的圣人什么样?
著名哲学史家冯友兰先生说,中国人最高理想是追求“内圣外王”之道。“内圣”是追求自我道德的圆满;“外王”是追求宏大的权势,一内一外构成了中国人的理想人格。
通俗地说,理想人格就是绝大多数人都想成为的那种人。你是读书人,你大概最想成为孔子——他创立了儒家学派,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性格;你是商人,你大概最想成为陶朱公,他不仅官做得大生意做得大,还能带着美女西施泛舟于五湖烟海之间;你喜欢军事,你大概想成为孙子那样的人,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以智止戈。但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数千年来中国人最高理想人格就是圣人——既有平治天下的伟大事功,又有崇高的道德境界。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是诸子百家竞相登上历史舞台的“轴心”时期。各学派都根据自己的理论,推出圣人形象,这些圣人身上,集中体现了各学派的最高理想。
孔子的理想是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孔子在回答弟子子路如何成为君子的问题时,详细阐述了圣人的标准。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1]
子路是个好学的好青年,他问孔子如何做个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对人和事都要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
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
孔子说:“修养自己,使人们安乐。”
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
孔子说:“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如此,恐怕连尧舜都难于做到呢?”
在孔子看来,君子的起点是修养身心道德,就像游戏中的“打怪升级”一样,先修养道德,再一步步向圣人靠近。如果道德修养不好,那就成不了圣人,很有可能成为被社会抛弃的“剩人”。在修养道德的基础上,更要心怀天下,为百姓做贡献,这样才能做像尧舜那样的圣人。由此可见,孔子眼里的圣人有两条标准,一是具有极高的道德修为,二是有平治天下的伟大功绩。但这个标准实在太高,把圣人变成了国宝熊猫那样的稀缺资源。孔子就经常感叹说,圣人我没有看到,能看到君子就不错了。可见,尧舜那样的圣人,是孔子最高理想人格典范。
道家学派表示不服气。他们强烈反对儒家仁义礼智的价值观,庄子就曾经“恶毒”地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把儒家树立的圣人说成是社会动乱的根源。提倡“无为而治”的道家,眼中的圣人和尧舜完全不一样。老子认为真正的圣人无为而治与世无争,是冷眼观世而心灵宁静遗世独立的高士,是拥有高深的智慧,悟透生命之道退隐不争全身养性的智者。而庄子就更加高妙了,他笔下的圣人是游方之外,抛弃了一切倚待而逍遥于天地之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至人、神人和圣人,他们超越于现实功利世界,因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墨家是无条件牺牲自己成全天下的学派,他们崇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哪怕是摩秃头顶、走坏脚跟也要兼爱天下。在他们眼里,儒家圣人不够博爱;道家圣人不负责任;法家圣人心狠手辣。他们理想的圣人是兼爱天下,从来没有个人私欲,把身心和灵魂全部奉献给天下的人。
法家说你们太天真幼稚了。大车店老板希望别人发财,不是他善良,而是希望人们来买他的车;棺材店老板巴望着每天死人,不是他心坏,而是想多卖棺材。人性是自私自利趋利避害的,顺着人性疯狂生长而不严加管束,社会将会陷入极度混乱。因此人性需要严刑酷法约束,君主和臣子、百姓是互相算计的关系,君主既要心狠手辣又要心机深沉,用法术势的配合和高超的权谋,才能一统天下。因此,法家的圣人是拥有高超的权谋和冷血心肠,能够一统天下的霸主。
儒、道、墨、法等学派都树立了理想中的圣人形象,其目的就是塑造本学派的理想人格,用现实或虚构中的圣人,为他们的思想代言,让人们学习和膜拜,从而推广自家的思想。相对而言,儒家学派的圣人最接地气最具现实意义,因为人生而在世,谁也无法超越功利,你做不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墨家圣人;也学不来清心寡欲清静无为甚至餐风饮露在天上飞来飞去的神仙,即便是庄子笔下的列子,也只能在天上飞十五天,最后还得掉下来;你更无法做到视生命如草芥用严刑酷法高超权谋统一天下的霸主,哪怕是齐桓公这样的霸主,最后也被活活饿死。所以,儒家树立的圣人更贴近生活,他们是活生生的人,靠高尚的道德和伟大的功业,成为圣人。伟大的功业可遇而不可求,但追求道德是“操之在己”,你想做就能做,至于伟大的事业,就要看自身努力和后天环境的配合了。前者叫“性”,后者叫“命”。虽然我们可能毕生都无法达到圣人的高度,但作为榜样,可以让我们“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1] 见论语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