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长篇小说的鲁迅,在李敖眼里,都不算文学家吗?

如题,没有长篇小说的鲁迅,在李敖眼里,都不算文学家吗?
提到的作品

[游戏]白鹿原

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 主人公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话剧;巧取...

陈忠实

[作品]杨贵妃

日本文坛巨匠、芥川奖得主井上靖长篇代表作;大唐盛世风云巨变中倾国红颜的传奇一生 ———————————————————— 谷崎润一郎奖入围作品; 以大量史料和文献为基础,以丰沛的想象和细致的心理刻画,...

井上靖

[作品]鲁豫有约

自然,松弛,富于思考,同时又言之有物,这就是鲁豫! 《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是凤凰卫视一个开放式的访谈节目。主持人鲁豫发挥自己的聪慧机智、清新亲切的特点、寻找、接触、访问一个个独特的对象,...

鲁豫有约节目组编

最新跟帖
lonelyplanet007

lonelyplanet007

鲁迅20年的创作生涯也就没有长篇小说。鲁迅大概也不会想到,他死后,他算不算一流小说家,是不是文坛大师,能不能称为世界级文豪,都因他没有一部长篇小说而争论不休。

鲁迅没有长篇小说成为否定鲁迅文坛地位的一把标尺。王朔如此,李敖也是如此。尽管这两人也起过争执,这件事却看法一致。

鲁迅没有长篇小说,就不是大师?李敖抨击鲁迅,有三条:第一条就是鲁迅没有长篇小说,不能称为文学家。李敖在《鲁豫有约》一期节目表示,自已是有几个长篇小说的,能拿出来,让人知道这是长的,这是好的。言下之意,自己怎么也比鲁迅强。

有没有长篇,当然不能成为是不是文学家必要条件。但李敖这话,也不是完全无理。鲁迅所处的时代,世界文学主流已经讲求鸿篇巨制,凡大作家,都有一二代表长篇。卡夫卡、普鲁斯特、马尔克斯莫不如是。就连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欧·亨利、莫泊桑也有长篇。时代趋势已是如此。莫言也说,长篇小说的容量和恢弘气势是短篇没有的。

尽管如此,依然有以短篇小说闻名世界成大师的,如俄国契诃夫,西班牙博尔赫斯,都是。安德烈·莫洛亚评价博尔赫斯:“是一位只写小文章的大作家。小文章而成大气候,在于其智慧的光芒、设想的丰富和文笔的简洁——像数学一样简洁的文笔。”这样的评论,同样适用于鲁迅。

李敖抨击鲁迅的第二条,是将鲁迅的小说,又换成了杂文。高晓松说,鲁迅先生确实是近现代杂文第一人。杂文创作浸染了鲁迅更多的心血,也承载了鲁迅更多的思想,鲁迅的创造力和鲜明的个性,也更多地呈现出来。

但李敖一句话就给否了:“鲁迅的杂文写得不好,为什么不好?他的杂文里面没有料,你把他那种感情的语言,煽动的语言,悲愤的语言,横眉冷对千夫指的语言,都把它像筛子一样把它筛掉,剩下什么?剩下什么都没有了。”

这是说鲁迅杂文只有情绪,没有沉思,缺乏深度?《灯下漫笔》、记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些中学时代语文课本上的杂文,至今都有印象,怎么就“什么都没有了”?国人一句普通的日常用语“他妈的”,也能写成一篇论“他妈的”,由现象到本质,盘点细扒,精心考据,由表及里,活画出国人心理层面的同时,讽喻社会,怎么就“杂文里面没有料”?

感觉李敖大师出言有点草率。再说了,他自己的文章,情绪化的东西又有多少?对龙应台、对柏杨一写几十万字针锋相对,林青霞就表示不喜欢。大师为何不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把有限的精力用在了无谓的事情上?

最后,李敖大师说,鲁迅的文章半文半白,又受日语语法影响,是不成熟的文字。也就是说,鲁迅白话文不是成熟白话文,李敖大师又是如何评价自己的白话文呢?“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

为了这个前三,第一个就要扳倒鲁迅,旗帜倒了才好再竖新旗。但问题是,推倒了鲁迅,李敖就是白话第一人了吗?要知道,五四那批人里,白话文写得好的并不少,朱自清、周作人、林语堂哪个不是独具一格?就是台湾,也还有白先勇、林清玄、余光中等人。

除了以上三点,李敖先生还曾表示,“鲁迅写了700万字,我现在80岁,写了2100万字,我现在的著作是鲁迅的3倍”。这就有点无语了,大师难道连文章字数都要自嗨?不知大师是否了解,2100万字,在网络文学世界,也就够两个网文而已。

为什么鲁迅先生没有长篇小说?一,忙于针砭时弊,精力大都消耗在了与对手的短兵相接上。从他开始创作起,各种论战几乎没有停过。特别是生命最后十年,也是战斗色彩最浓的十年,已经几乎不写小说,杂文为绝对主要文体。鲁迅一生,杂文创作占到他文字创作的80%。

二,长篇小说创作,是对精力的极大消耗,很多人创作长篇,都是闭门谢客,杜绝外界干扰。

陈忠实写《白鹿原》,就给自己定了三条:不再接受采访,不再关注外界评论,不参加应酬性的聚会。饶是如此,从准备到完稿,前后也有5年。路遥《平凡的世界》,蜗居窑洞为时六载,写完甚至身体也被拉垮。

这些都足见写长篇小说是呕心沥血的事。大作家歌德也说,“如果你脑子里老在想着写一部大部头的作品,那么一切都得推开,费大力之余还要有安静的生活环境。”

鲁迅有没有这样能令他安静的环境呢?彼时的中国,自然是没有!

三,鲁迅的心肠是极热的,他的文学创作目标,一开始就站在了所有人之上:唤醒铁屋子里熟睡的人们!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就为了单纯的创作,对世界不闻不问,何况是那样动乱的时代。

事实上,当时胡适等人就要关在屋子里整理故国,鲁迅就对此有过尖锐的批判。他不能做到对眼前的现状熟视无睹。

鲁迅先生有过至少3个长篇小说的创作计划,都流产了鲁迅生命最后10年,为何全副精力都扑在杂文上?除了这种文体针砭时事,易于生发,极适合战斗的需要外,“在风沙扑面,狼虎成群的时候,谁还有这许多闲工夫,米赏玩琥珀扇坠,翡翠戒指呢。”(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

也就是说,对于中国存亡之危局,实在无法坐视,如夏承涛评价辛弃疾“肝肠似火”。这与创作长篇所需的安稳氛围和平和心气显然不搭。也就是无此环境。

但即便如此,鲁迅也还是有过长篇小说创作计划,而且至少是三个长篇的计划,但都限于时局、精力或经历不到,未能完成。

就在鲁迅病逝的当年,据冯雪峰回忆,鲁迅就有打算,想写一部反映中国四代知识分子生活、命运的长篇小说。但几个月后他就病逝了。

之前,1924年,鲁迅就有过写成长篇历史小说《杨贵妃》的计划,却在西安考察一番后,发现西安已不是心中的西安,灵感全被破坏了,《杨贵妃》写作计划也就搁置了。

鲁迅没有长篇小说,这是现代文学的遗憾,却不能成为其是否为大师的判断标志。契科夫、博尔赫斯照样是世界文坛大家。我们应该看到,鲁迅没有敷衍一部毫无价值的长篇小说,为了长篇而长篇,这反而是对长篇文学的尊重。

这些年一窝蜂地写长篇出长篇,乃至于文学形成了长篇的垄断,所谓“扬长避短”,事实上好长篇又有多少呢?迟子建说大都是泡沫。

套用郭敬明一句话,没有长篇小说,可以是文学家,也可以是大师,王朔、李敖可以不同意,但也请允许它存在。

小茜多2

小茜多2

李大师倒是写过长篇小说,不过也只是“长”而已——哦,不对,是不但“长”,而且“臭”。按他和王朔以“长”为标准的说法,什么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也算不得文学家!

萨芬鸡蛋

萨芬鸡蛋

在李敖眼里,确实是这样的,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写出了许多杂文和散文的鲁迅,确实算是一代伟大的文豪。
橙子兔

橙子兔

是的,李敖反正是这么说的,但我觉得他没有资格这么说鲁迅。
Darcy

Darcy

李敖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但是很多人的评判标准是和他不一样的,这只是个人的观点,我们只是听听就可以了。
jone_yang

jone_yang

李敖是哪位?求科普
续白、

续白、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