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小说的特点有哪些?
在我心中还有个尚未崩坏的地方
池莉小说的特点是写实风格。
特点是写实风格池莉是武汉人,她的作品大部分都和武汉的人土特色有关,她的作品大部分体现了武汉的特色,她写的人物大部分也和武汉特色有关,池莉和地方性的关系.从作品中的人物,作品特色,作品风格等中分析出她的写作和地域的关系,她所处的地方风俗,人文文化,人土特色等影响了她的写作!
crystal任性
池莉小说的特点是新写实主义。
新写实主义是对“新写实小说”一种艺术理论概括。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文艺创作出现的一种新的创作方法和流派。作为一种创作现象,新写实主义有别于现实主义或现代主义作品的艺术风貌。
新写实主义的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淡化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追求描写生活的“原生态”,竭力隐蔽作者的主观感情和思想倾向。
新写实主义作家对生活的表现也是有选择的,只不过他们都竭力淡化社会阶级关系和政治历史背景,避开重大的矛盾冲突与斗争,致力于描写生活琐事、性爱心理和生命冲动。正因如此,很多人评价说“新写实主义”很难产生视野恢宏的反映现实的伟大作品,其艺术视角与人生哲学陷入偏斜。
池莉的小说绝大多数都属于我们说的“新写实主义小说”。“新写实主义”的作品对现实负面现象的揭露与批判,笔触很有锋芒,刻画的事件与人物也有一定的典型意义,这种探索与创新无疑丰富了我国文学的表现形态,也是值得肯定的。
但这类作品对生活取材的偏狭和对生活理解的欠缺,使作品的主题缺乏亮色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80年代的建设四化的伟大斗争和改革开放中,“新写实主义”的作家正在不断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新写实主义小说相比传统的现实主义无疑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特别是在题材的选择和对“现实生活”的处理方式上,其创作特点则显示出鲜明的个性。在文学精神上,以写实为主要特征,并特别注意现实生活还原形态,真诚直面现实和人生,放逐理想,解构崇高。
在题材上注重对凡俗生活的表现,大量平淡琐碎的生活场景与操劳庸碌的小人物成为作品的中心。同时对传统现实主义而言,他们不再追求“本质的真实”,而追求一种本色的“体验真实”,他们的动机不是改造生活和超越生活,而是认同现实和接受现实。
池莉的小说《来来往往》中的故事开始于文革时期,正值青春发育期的康伟业暗恋上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比他长三岁的女主角戴晓蕾,戴晓蕾对他的痴情给予了超越友情的回报,使康伟业第一次尝到了异性的温情,经历了上山下乡回城的康伟业经人介绍认识了军区高干子女,现役军人段莉娜。
开始,康不属意段,但经段的软硬兼施和不懈努力,康与她结为夫妻,一步步走进生活的步调之中。80年代中期,改革的浪潮中康伟业下海经商成功,在工作中他与总公司派来指导工作的林珠接触频繁并产生了强烈的感情碰撞。最后,林珠因段莉娜的自杀未遂而离去,给康伟业留下了美丽而痛苦的回忆,但他并未因此而走回破裂的家庭,机缘使他遇见了女青年时雨蓬。处于身心极度矛盾的康伟业该何去何从。在来来往往的人潮中,他茫然。
在表现手法上,“新写实小说”追求一种更为丰厚、博大的文学境界。“新写实小说”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但褪去伪现实主义的那种直露、急功近利的政治化色彩。它放弃了先锋小说的变形、分割、组合和拼贴,不再刻意进行生活的虚构性再创造,而是“流水帐”式的“还原生活”,表现人们生存的世俗状态。在叙事上采用生活流的线索展开,不对生活素材做人为的加工、剪辑和修饰,而叙述者尽量隐藏自己的态度,采用所谓“零度视角”的方式“描述”生活。但是,这种原原本本地描写生活的方法,往往给人絮絮叨叨的感觉,像老太婆啦家长,鸡毛蒜皮,家长里短,说起来没完。
新写实主义有两个原则:一是现实生活的原生态,一是作家情感的零度介入。这样的写作,既可以现实故事迎合读者的需要,又可以安全地在现实主义的道路上行走。新写实作家主要是知青一代作家,前辈作家特别是右派作家在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命运,及他们年轻生命亲历的文革悲剧,让他们在严峻紧张的现实面前顿悟新写实的智慧。当然,池莉为代表的湖北的很多作家也都是这一创作体验的推崇者。
罗兰·巴特曾经感叹地说:“世界上叙事作品之多,不可胜数。”
池莉的《烦恼人生》以冷静直面生活的态度显示生活的原初色彩,更靠近传统现实主义,叙述了印家厚这个普通工人一天的生活流程,一桩桩、一件件杂乱焦心而又不得不去应付的事情纠缠着他,使他这一天显得如此漫长和难耐;《烦恼人生》中的印家厚在面对妻子以外的年轻女性时,虽然也会被一种温暖的惆怅所袭击,但他最后还是不忍心也无力做出另一种选择。《太阳出世》则细致地描写了结婚、怀孕、分娩、上户口、请保姆等琐碎事情,就更是读来令人有同感的时刻也有崩溃之感。这一点和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有点类似。在刘震云刻画的“小林”那里,物质贫困其实只是精神贫困的一种象征,他的一应日常烦扰,使他在“一地鸡毛”的围困中显得毫无办法。
池莉的许多作品在当今的文坛已获得了巨大成功,《生活秀》无论从它的现实意义还是文学表现手法上、商业价值上,都可以说是一种成功, 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人民文学》,《十月》,《当代》,《小说月报》,《大家》,《中篇小说选刊》等各种文学奖50余项。池莉的新写实主义小说有多部被改编为电影,电视。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蒙评价池莉说:“池莉的写实风格在读者中大受欢迎,据说她的不少小说可以卖到几十万册,这是我辈难以望其项背的。”池莉自己在谈到文学创作时说:“我不可能不写小说,我这一生当中但凡有可能我都是当作家不可能干别的。我就是喜欢与文字打交道,不愿意和人打交道。汉语言文字本身是有诱惑力的,它能够表达很多你不能表达的东西,我就特别迷恋这个。有时候我说不清楚,但是写下来挺好。我从小就喜欢这种游戏,这是正好容纳我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
笨熊游
看到这个题目,很想来回答,是因为第一我对新写实小说比较了解,第二,我和池莉也有过两次交集。上世纪九十代中期,在某出版社举办的庐山笔会上,我们一起参加,同时武汉的作家还有方方。另一次是在北京的一次颁奖中,我和她同是获奖者,一起参加了那次颁奖活动。那时候我们都还年轻,池莉也是风头正盛的时期。
池莉是九十年代崛起的一代新写实小说作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也可以说,产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盛兴于九十年代的新写实小说流派,就是从池莉的《烦恼人生》开始的。此后,池莉发表了一系列类似风格的中短篇小说,有《不谈爱情》《太阳出世》《你是一条河》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有了快感你就喊》等,成为新写实作家群的重量级作家。
除了池莉之外,方方的《风景》,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单位》,刘恒的《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刘醒龙的《凤凰琴》等,都是新写实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品,这几位作家也是新写实小说流派的重要作家。
新写实小说是现实义主文学在中国文学新时期的一个新支流。它打破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崇高感,消解了现实主义文学中的重要标志:典型人物及典型性格。
新写实小说是以描写现实生活中平常琐事为题材的小说,笔墨质朴,多以白描的手法,直接述说生活里的故事与人物,消解典型性,崇高感和理想化,趋同于大众化,小说里的每一个人物的身上,都有着很鲜明的时代印记,每一个读者,都能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形同于把读者自己代入了小说之中。最大的缺陷,就缺少激动人心的故事,缺少典型性格。小说里描写的,都是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里最常见到的街坊邻居。他们的身上映照着时代,他们的故事也记录着时代。
而池莉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和发源者,她的作品更具有典型的新写实小说的特色。一、平民化叙事风格:池莉的小说打破了现实主义小说叙事中,作家居高临下全知全能的姿态,她用一种平视的眼光来描述她笔下的人物,描述笔下人物的生活。作者与小说里的人物一同经历着喜怒哀乐,经历着生活里的热风冷雨。这种叙事风格,更容易让读者产生认同感,共鸣感。
二、语言质朴且口语化。池莉小说的语言,都是非常质朴和口语化的,同时带有武汉的地域特色。这种口语化的语言风格和小说中描述的平民生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读者产生无比亲切的感觉,就像作者面对面在和读者讲述生活,而非写作文学作品。
三、原生形态的平民生活。池莉小说在消解了传统的典型化和性格化之后,再度消解了故事化。她她的小说几乎没有特别完整的故事,都是原生形态的日常生活,家庭、亲戚、友邻及同事间的日常生活。写小人物在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工作中,油盐酱醋茶的故事。但是,池莉的小说依然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感动,正是因为池莉小说的艺术特色,她不讲崇高的理想,不讲奋斗,讲述得是小人物在生活中的挣扎、痛苦、困扰,婚姻中的争吵,屈从、无奈等等,每一个人都有的,每一个人都无法摆脱的生活。池莉将它原汁原味地描述出来,让每一个读者都能在她的作品里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打动读者,产生共鸣,引起关注。
池莉的新写实小说的艺术特色有很多,这里说的只是她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主要特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她的小说读一读,就会明白了。
熊熊
提起池莉,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曾经读过她的小说《来来往往》、《烦恼人生》、作品合集汉口情景等,她的作品大部分体现了武汉的特色,她写的人物大部分也和武汉这座特大城市的性格有关,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社会反响强烈。就我个人水平而言,只能简单谈谈她的小说的一些鲜明的特点。
首先,池莉小说语言是通俗的、口语的、平民化的,“汉味”十足的。如:“他妈的!”小白说,“你他妈裤子开了一条缝。这,好地方,大腿里,还偏要迎着太阳站。” “挤的。没办法。”印家厚说:“不要紧,这地方男人看了无所谓,女人又不敢看。”“过瘾。你他妈这语言特生动。”小白说。
其次,池莉的小说以武汉作为作品主人公活动的环境,她每天接触着匆忙过往的行人,体察普通市民的百味人生。她笔下的人物是真实的、没有刻意的雕琢与修饰,小说人物的语言也是信手拈来的,“你他们的”……这些语词在平时看来会让人心生厌恶,会觉得无比的粗俗与不堪入耳,但放在她的小说中会觉得十分得贴切,如果少了这些口语方言,作品将失色乏味不少。特定环境下特定的语言给我们创造了更真实、更逼真、更鲜活的生活画面。
最后,池莉小说中的语言生动风趣,多有幽默感。谈政治,实话实说,前后回忆,正反对比,文字激昂,;写生活,荤素皆宜,直揭现实生活细节。池莉的语言久经锤炼,虽够不上完美,却总能以其平实真切感染人。从她的小说中,从主人公地道的武汉方言中,我们能更加直观地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池莉小说作品将沉重、平实、困惑的现实人生纳入小说主题之中,并采用平民话语讲述平民庸常生活,使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更贴近平民生活,更加真实、具体,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追求.
玄思缜为昊日擎空
我认为池莉小说最大的特点是本土化、人性化、生活化和艺术化融为一体,她把武汉三镇的日常生活,方言特色,风土人情等统统融入她的小说中,小说内容丰富,领域广阔 ,情感细腻。深受国内外一大批读者的好评和欢迎,这是难得的,也是少见的优秀作家之一。文学来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池莉的作品正是基于此,所有能够起到鼓舞人、教育人、激励人、震撼人之功效也就在所难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