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自十几年前的“反三俗”、以及前几个月几件小插曲,德云社似乎已经步入了“满城尽带紧箍咒”的怪圈。
作为一个百余年历史的传统曲艺,相声发展到今天之盛况——哪怕是虚假繁荣,实属不易、亦令人叹为观止。而这个过程及结果、确实离不开郭德纲和德云社的孜孜不倦付出,尤其在相声商业化之路上、郭德纲绝对是“第一个吃螃蟹”的艺人。
sunrains
感谢邀请!
这个问题不能这么想,这是我们看见的审查,在电视剧,电影这些审查我们没有看见,甚至于很多电视剧电影,在国外拿奖了我们都不知道有这个电影!
另外个人觉得影视比较直观,很多东西不用表现太露骨,大家就明白。相声是靠演员的嘴去说,很多场景,对话都需要描述,不描述清楚大家不理解,没有笑点,描述太清楚了就有违规之嫌。这个是很难把握的,所以审查严格就能理解了!
当然也不排除某些人使坏,故意给老郭下绊子。但是在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我们要尽力配合有关部门工作!作为粉丝为了心爱的角儿们也要严于律己,不找事,不闹事,佛系,自律!
江小鱼鱼鱼鱼
德云社近年很好地诠释了“人红是非多”,在大紫大红的过程中也是非议不断。今年,接二连三有德云社演员在演出中闹出新闻,给德云社带来“危机”。
最近的一次新闻是德云社演员在演出中讲了低俗的段子,因为不在现场也没有相关演出视频放出,无法判断演员讲的段子是否低俗,以及低俗的程度。
这一系列负面新闻的出现,也给郭德纲和德云社一些警示,还是要更为低调一些,这就是我们舆论场的状况。
至于郭德纲和德云社,毋庸置疑是21世纪最为重要的相声演员和相声演出团体,他们给相声带来了新的活力,而且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来听相声。
你觉得郭德纲和德云社低俗吗?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leechen_et
纲丝节刚结束,具体的情况大家也都看到了。今年的演出效果给我的感觉是出奇的好,没有了那些个禁忌,反而更吸引人。所以,这种情况就是就算是抛开所谓的“三俗”,现如今的相声界也没人能够干的过德云社。你说气人不?
相声最近一段时间不太平,特别是德云社更是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在纲丝节未开始之前,张番、刘铨淼更是因为一个包袱被叫停了商演,这种事儿并不稀奇。人红了遭人嫉,这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老理儿。正因为德云社的演出多、商演频繁,一些个没有演出的人你想他还能坐得舒坦么?于是乎,“三俗”的万能药随时就会被搬出来。我比过你,我也不会让你好好过,正是有这种心理的存在才有“三俗”的话题不断地提出来。
而张番、刘铨淼又恰巧碰上了,被轰下台去也不是稀罕事。
德云社又出了“三俗”的段子了,逢人就说着不亦乐乎,像是自己挣了几块钱似的那样高兴。
毕竟,在纲丝节的当口上来这么一竿子,德云社不死也残。
可到了纲丝节的当日,大家也都看到了,效果怎么样呢?
穿上大褂正经八百的说相声,现场的笑果反而也不错。特别是张鹤伦、岳云鹏说的新段子,更是令人捧腹。有的人说岳云鹏的新段子再加工一下上春晚也是绰绰有余。
这下就尴尬了,原本着想看德云社“好戏”的一群人,扎扎实实的看了一场好戏。
那些个憋足了劲儿想着挑“三俗”的人估计快吐血了。不是说德云社不会好好地说相声么?不是说德云社除了“三俗”,什么都不会么?
不可否认的是,在小园子里面演出的时候,有些段子不那么干净。这个也是分场合的。说了一个小时的正经段子,中间就插播了1分钟的“广告”,就被人说是“三俗”横飞,这也是没谁了。
郭德纲在相声段子里申诉过不止一次,电视你知道是假的,电影你知道不是真的,怎么到了相声里面全是真的?这是对相声的严苛么?
其实不然,德云社应该从张番这件事上得出一些经验,大型的商演毕竟和小园子不一样,什么东西可以说,什么样的不能说,自己还是注意点为好。毕竟,等着德云社“犯错”的人可不是一两个,都在那里憋着呢。
如果都像纲丝节这样的表演,那以后的大型晚会相声还不得被德云社垄断了啊
这样一想,红眼病的人或许应该更多了。
liuhuiwhu
感谢观天下的邀请。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声。我不同意题主所说的德云社被戴上紧箍咒的说法!纲丝节上郭德纲以及德云社艺人的表现,是一个好迹象!它说明郭德纲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记住,德云社早已经不是为了温饱问题取悦小剧场观众的时候了!作为当今如日中天的相声第一大团体,是到了该摒弃擦边球、屎尿屁、骚浪贱的时候了!如果放任像青岛张云雷拿国难找哏事件、苏州张番刘铨淼内容低俗被叫停事件的发生,德云社的好日子就会到头了!
郭德纲作为当代相声界的宗师,有责任净化相声艺术,也应该给受他影响的年轻相声艺人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没有屎尿屁、没有伦理哏、没有擦边球、没有骚浪贱,郭德纲德云社也能逗乐喜爱他们的观众,他们有这个实力!
相声界历来不缺乏刀光剑影,门第之间相互看谁都不顺眼,谁都不服谁,相互排挤打压贯穿整个相声史!之前相声界还能做到表面一团和气,但是自从郭德纲横空出世,其与一众主流相声界演员的矛盾直接公开化,各种场合有我没你,有你没我,双方水火不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郭德纲还不严格要求德云社旗下的艺人,那么当大难临头的时候,只能是亲者痛仇者快!当德云社的相声没有了屎尿屁、没有了擦边球、没有了骚浪贱,依然能继续火爆国内、国外的演出市场,才是打脸那些等着看德云社笑话的人!
记住,国内文化部门只是善意的提醒德云社,主流媒体也只是善意的批评,绝不是所谓的苛求!其目的,是都希望德云社能健康发展!轩主觉得,纲丝更应该理性看待这个问题!通过本届纲丝节,我们更应该高兴的看到老郭感觉到了!也改变了!
mika123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说点自己的观点。
简单说说相声的历史。
相声的历史并不长,大概是清代才开始的,地点是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
相声诞生初始,就是草根文化,面对普通民众。
相声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它比说书要短。
当年说书一听就是几十天,民众忙于生计,往往没有这个时间长期追剧。
而口技相对太简单,听来听去就那几段,难以吸引很多观众,口技演员难以维持生计。
而相声就是一个个段子,长则几十分钟,短则几分钟,属于当年的快餐文化。
大家听了哈哈一笑,开心开心,就像今天看电影。
清代的相声只是谋生的手段,所以完全针对市场。
再说通俗点,就是吸引观众来听,不然演员如何糊口?
所以,相声大部分都是三俗的,有些还会说些黄段。
可以这么说,这都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大家也许不知道,金庸五六十年代在香港创建明报,一度差点破产。
当时香港的小报,为了生存下去,几乎家家都搞一些咸湿的内容,也就是色情擦边球,搞一些情色新闻,发一些带有色情意味的故事,总之就是这样。
清代和民国的相声也是如此。
当时相声竞争激烈,一些相声演员就什么都说,戏称自己是“臭说相声的”。
但相声演员也是有行规的。
比如说一些黄段的时候,会提前说“台下的大嫂、大婶、大姑娘们捂住耳朵了”。
就是如此。
到了解放以后,国家认为相声太庸俗,太低级,不符合新社会的要求。
于是,相声演员大部分改行,极少部分大师成为所谓表演艺术家,由国家养着,说一些相对高雅的相声。
改革开放以后,相声行业很快就不行了。
原因很简单,所谓高雅相声的剧本是很难写的,想要吸引普通老百姓就更困难。
其实大部分老百姓只喜欢两种相声,第一是批判社会现实的,大家能够感同身受,自然欢迎。然而,这种相声现在没法说,原因大家都知道。
第二就是三俗的,说一些趣味不高的段子,通俗易懂,有的干脆是周星驰那种无厘头。大家嘻嘻哈哈笑一笑,放松心情。
道理就这么简单。
作为艺术市场化的今天,哪个观众愿意花钱去听来听去那几个高雅的老段子?
群众不是不欢迎高雅段子,前提是你有本事写出来,人家才会去听。
这10年来春节晚会上都是所谓高雅相声,是全国最好的,大家看看有几个拿得出手的?
高雅相声行不通,郭德纲的三俗相声只是回归市场而已。
个人认为,郭德纲相声只要不涉及色情,不过分粗俗,就没必要干涉。
其实,郭德纲已经够小心了。他谁都不敢骂,只是说相声的互相对骂,于谦老丈人就被骂了多少次了。
都到了这种地步,还说他低俗。
那请问高雅相声又在哪里?
策马奔腾
“孙悟空戴上了紧箍咒,他却成了斗战胜佛”
曾几何时,郭德纲的德云社,在2005年相声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德云社相声爆发式的大火,这让相声表演的加座成了日常现象,老郭的徒弟们,比如烧饼之流,满世界的借小板凳。
后来,德云社演出正规了,也再也不能卖加座,卖挂票了。郭德纲只能在段子里,怀念往日的盛况。
相声跟影视不同的是,电视剧电影作品,经过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审核,不符合要求,不合时宜的作品,该删的删,剪的剪,就如同修剪盆景,定好标准就可以上映的。
可相声不同,你看郭德纲跟于谦的经典相声作品,比如托妻献子《人在江湖》文虎双全等等,哪回他俩说,都不是照本宣科完全一样的,总有一些小区别,口误,现挂,这也让我们相声迷们,沉溺于“找错误”。今年,关心相声的同志们会发现,相关部门对于相声现场表演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尤其是从张云雷调侃事件发生之后,各地的文化部门对相声演员的演出,明显是高度关注态势。
落实到实处在,8月24日在苏州,相声有新人的专场,张番刘铨淼的新论捧逗,因为涉及到了人妖,有内容不雅之嫌,结果两个人的搭档,当场被拆散,一个人歇了,另外一个人勉强说完了这段相声。
后来这个事情,经过媒体的渲染,成了德云社在苏州的演出,因为低俗被停止,其实,也就是只暂停了这个节目,相声有新人苏州站,后面的演出继续。
不得不说,这一年的德云社,风雨飘摇,上至于谦,下到张云雷,秦霄贤等人,每一个人都主动或者被动的,被卷入了风口浪尖,包括刚刚过去的纲丝节,因为黄牛的事情,郭德纲以下的德云社众人,也没少头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人红是非多,痛并快乐着。其实,任何事情都要分两面来看,不仅德云社相声面临监督,任何相声团体,语言类的节目,现场的表演,都面临着监督,一句话:我们都一样。
另外一方面,监督代表着允许,一种保证良性健康的保驾护航,有保镖在身边,行得正走得端,没什么大不了。
坦白说,相声发展到现在,一直都是在改变,郭德纲因势利导地改变了相声的老段子,结合了新的内容,这才让相声焕发了青春。孙悟空带上了紧箍咒,成了斗战圣佛,有如来佛祖罩着,怕什么呢?
我是大鹏哥,喜欢就关注我。
fengguoliuba
相声演员被勒住咽喉。捆住手脚。还怎么能放的开,德云社太难了!大众喜欢政府刁难。没有吸毒没有潜规则,怎么就三俗了!网络垃圾到处都是也不见清理。一味的刁难语言工作者有意思吗?高台教化是老师和教授的事儿,相声本来就是搞笑的。俗的很多为什么盯上了德云社。老百姓想不通。
开心走世界
就是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太监,只要比他强就坚决举报,损人不利己,打击报复,各种见不得人的手段全用上,往死里整,什么东西,一群垃圾做的,早晚有人办你们。
一净一杂念
谢邀!
说相声被戴上紧箍咒有点过了,不过相声专场的文化执法人员介入确实对相声演员来说是很大的考验。
相声跟影视作品有不同之处。影视作品出来后还要交由文化部门专人审核通过后才能走向市场,从出产品到上映有一段过程。如果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还有很多把关的部门。而相声原本是聊天撂地摊的活,演员现场发挥的东西很多,虽然现在进了小园子 大剧场,可相声现场发挥的习俗没变,这也是相声这门技艺吸引人的地方,同样的相声一场跟一场都能听出不一样的味道,演员表演中如果思想意识不端正的话表演出来的作品很可能就是演出事故。就象前些天的那个德云社演员LED灯泡可以说就是个不大的演出事故。
说起相声来如果只在小园子里演出,可能影响并不大,也不会有这些文化执法的出现,最主要的还是德云社这几年太火了,都说人红是非多,很多人瞪眼盯着呢,巴不得挑你点毛病出来的,还有很多上纲上线的单摘出演员的某一句话来引伸挑事的,都知道中华汉字的博大精深,同样一个字都有多种意思,更别说是一句话的含义了,再把演出掐头去尾,语气不一样每个人的理解都会不一样的,这也是网上很多喷子喷德云社的惯用计俩。所以看问题要从正反方面来看,文化执法是坏事,也是好事,起码执法人员全场在现场,他们会全方位的看待整场演出,不会只听片面之词,会用自己的判断来确定演出的质量。这样说起来文化执法部门也是在为德云社保驾护航呢。
前些年相声不景气的时侯有些小园子只有几个人听相声,演员有时也要靠打打闹闹,说些无伤大雅的笑话吸引观众呢。谁也没想到郭德纲十几年的功夫能把德云社折腾出这么大的动静,现在的德云社可说是最大规模的相声团体了,既然是相声界的领头羊,要想打造德云社的百年老店,就要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摒弃原来相声行业一些不太好的习俗,适应社会进步的形势,赋予新时期相声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德云社的观众们应该也能感觉得到,这次钢丝节上节目的安排和演出形式都有了新的变化,传统的东西 上品的东西多了,无喱头插科打诨的东西少了,这也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无论是那行那业的开拓者都是需要有牺牲精神的,要付出血泪和代价的,这就是成长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