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不是要想当好皇帝都要心狠手辣?

如题,古代是不是要想当好皇帝都要心狠手辣?
提到的作品

[作品]英雄

《英雄:张艺谋武侠巨制惟一授权小说版》内容简介:多达50幅大型彩色电影剧照!随书赠送六张精美电影书签! “所有读过剧本的人都说剧本好看。可以这么说,我们的英雄能有这么大的投资,能被全世界的片商看好,抢...

李冯

[作品]三体

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秘计划“红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按下发射键的那一刻,历经劫难的叶文洁没有意识到,她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第一声啼鸣,以太阳...

刘慈欣

[作品]胡言乱语

《胡言乱语:一个广告人的段子》是黑马大叔在新浪博客里的一个专栏的书面呈现形式。如同书名胡言乱语,《胡言乱语:一个广告人的段子》编写也比较随意,不按时间,不按内容,基本没有基本定式的限制,读者翻到哪看到...

黑马

最新跟帖
宜家宜室宜调戏

宜家宜室宜调戏

个人认为,并不是。且听俺分一哈类:

真心狠手辣,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皇帝:
【隋炀帝】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开创科举,三征高丽等。但是,他对人民奴役征敛十分苛重,滥用民力,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巨大的工程和连年的战争使民生不堪重负,引发大规模的叛乱。在农民军的打击下,隋朝统治摇摇欲坠,618年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部将缢杀,隋朝灭亡。

【商纣王】在位时,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严刑峻法,并连年征战,引起奴隶、平民反抗,致使阶级矛盾激化。曾征服东夷,损耗大量人力物力。又杀九侯(亦称鬼侯)、鄂侯、比干、梅伯等,囚禁西伯侯(即周文王)、箕子。后与周武王统帅的西南各族会战与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因“前徒倒戈”,兵败自焚。

——来自百度百科

这两个也算是众所周知的典型了吧,心狠手辣,但遗臭千年。

真心狠手辣,传统意义上的好皇帝:【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在位期间廷杖大臣、废相、设锦衣卫、大杀功臣(也包含惩治贪赃枉法的元勋)等诸多辣腕功过难断,也立下了明朝君王极权及高压统治的典型。以一己之力,削弱了大家做官的欲望。但人家能力贼强,威胁到自己的绝不放过。

【汉武帝】风流韵事一大堆,杀母立子。对周遭人极其心狠,甚至于直言敢谏的汲黯曾批评汉武帝:皇上杀人太多,即使平日信任的人,也不予宽恕,这样搞下去,天下人才早晚都会被杀光。


这俩人也算是比较被传颂的皇帝吧,说杀人论心狠手辣跟前两位可算是半斤八两。同样都挺有能力的,但他们为啥是好皇帝呢?

关键在于——度。

都是杀伐果敢的皇帝,后两位更会做面子。汉武帝会下罪己诏,同时在被汲黯直谏时,透露自己渴求贤才,此后重点就更多放在他求贤若渴上。朱元璋因是1.0本身功绩威望都极高,且他的心狠手辣明面上的理由都过得去,杀贪官,宰丞相。

暂时就这些叭,后期想到再继续。

WXDPER

WXDPER

 历史上的皇帝,给人的印象大都是凶巴巴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仁慈皇帝还是有的,只是数量不多罢了。宋朝的仁宗皇帝赵祯,可视为其中一个代表。为何?因为中国封“仁”的皇帝本来就寥寥,赵祯却是头一个,而且,他的“先进事迹”的确有点突出,有点感人。

一天,仁宗废寝忘食处理国务,把工作干完时夜已至深,又冷又饿的他特想喝碗热腾腾的羊肉汤暖暖身子,可深更半夜的到哪儿去弄呢?只好忍着涎水去睡了。第二天,他把自己昨夜馋嘴的“遭遇”说给皇后,皇后听罢老大不忍:“陛下没日没夜操劳,就不知道保重龙体,想喝羊肉汤,随时叫御厨弄就是了,何苦忍饥挨饿遭这份罪呢?”

宽和的仁宗冲皇后嘿嘿一笑,耐心做起解释工作:“朕如果随便索取羊肉汤,会让厨子当成惯例,以后会为我夜夜宰杀。一年下来,就要几百只羊啊,长此以往,宰杀数量更难以计算。为我一碗羊肉汤,开此恶例伤生害物,朕实在于心不忍。因此,我忍一时之饥,值!”想吃的东西他能忍,送到口的美味却也被他拒绝了。一年初秋,蛤蜊刚在京城新鲜上市,便被献到了御宴上,仁宗好奇地问:“这时节就有这东西了?价多少啊?”侍者如实禀报:“每枚一千钱,共献有28枚。”仁宗不无心疼地说:“我时常告诫你们要戒奢靡,今天我一动筷子,‘28千钱’就没了,这么贵的东西,我受用不起!”硬是没动一筷子。

不仅吃上能省能忍,这个皇帝还能忍渴。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仁宗到上林苑踏青赏景,玩着玩着口渴了,频频回头张望。内侍们谁也没有领会主子的意思,都无动于衷。回到宫中,仁宗急不可耐地对嫔妃说:“渴煞朕也,快弄水来!”嫔妃端上水,仁宗一把夺过狂饮不止。嫔妃不解地问:“官家啊,不是奴婢说您,都渴成这样了,怎么不在外面要点水喝?”仁宗喘定气,这才实话实说:“我一个劲儿地瞅他们,可他们没一个给我端水。如果这时再向他们要的话,这几个没眼色的一准儿会吃管事的家什,所以我只好忍了。”

仁宗对自己苛刻,对别人却宽宏得很。四川有个老秀才,因对现实不满,弄出一首歪诗呈给成都太守,其中一句是:“把断剑门烧栈阁,成都别是一乾坤。”想干什么?分明是煽动造反,另立中央!太守吓得不轻,慌忙将其绑送京城交给仁宗严惩。仁宗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会吧?我看老头是想官想疯了才写下反诗,泄泄愤而已。既然这样,倒不如成全了他,让他过把官瘾如何?”末了,老头还真因祸得福,被仁宗授了个司户参军。

仁宗在位的42年,也是宋王朝最为安定祥和、远离战火的时期。一次,一个出使北方的使者向仁宗报告称,高丽近来的贡物越来越少,请求朝廷出兵,用武力说话。仁宗不以为然地说:“这只是国王的罪过,与百姓无关,我们出兵,不一定会杀掉国王,而百姓却一定会被杀无数。”最终将提议否决了。

1063年,仁宗皇帝辞世。他的死,宋朝百姓悲恸不难理解,因为他是一位仁民爱物、心系众生的好国君,而敌对国家居然也举国哀伤,却有些出乎意料。当仁宗的死讯传到辽国,“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连皇帝耶律洪基也握着宋使的手痛哭失声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做皇帝做到这份境界,不论在哪里,都会赢得世人的尊敬和爱戴。

再比如说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公元前6年腊月初六-公元57年二月初五),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今河南兰考),东汉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新莽末年,刘秀在家乡起兵。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经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政权,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刘秀在位三十三年,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建武中元(一作中元)二年(公元57年)二月初五日,刘秀在南宫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二岁。遗诏说:"我无益于百姓,后事都照孝文皇帝制度,务必俭省。刺史、二千石长吏都不要离开自己所在的城邑,不要派官员或通过驿传邮寄唁函吊唁。"刘秀死后,其子刘庄继位,于同年三月初五日,葬刘秀于原陵,上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

但心狠手辣这个词有些片面,做为一个优秀的封建王朝统治者,杀伐果断应该是必备素质。单纯的仁义也不是做为评价一个好的统治者的标准。但以上两位皇帝起码做到了不滥杀无辜。

 


zhangkai0514

zhangkai0514

心狠手辣不应是古代当一个好皇帝的必要条件。但对于能威胁他的人,他就会采取心狠手辣的手段。

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代的皇帝。都是杀伐果断,冷酷无比。好像不心狠手辣,就不能当一个好皇帝。

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古代的皇帝,纵然是位于九五之尊,一国之主。但他们也应该是,和我们一样也是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人。

同样有七情六欲,有爱恨情仇。只不过他的身份又是最特殊的,掌握着国家至高的权力。所有万千宠爱于一身。

当然也就会有很多人又羡慕、又景仰他的位置。对他阴奉阳违,或者想取而代之的也大有人在。

可以说,有时皇帝的人身安全始终处于危险之中。

为了自身的荣华富贵、生命安全。这些皇帝们,也就会对能威胁他的位置及生命安全的人。进行无情的打压,是有些心狠手辣的。

比如说,明太祖朱元璋。对一些和他出身入死,帮他打下明王朝基业的人。为了防止这些掌握军政大权的人,对他的皇权造成威胁。

就不惜痛下杀心,对这些功臣及家人们。进行无情地杀戮,造成大量人员的死亡。可以说是标准的心狠不过帝王心。

当然,对那些觊觎皇帝位置,而又不能正常当上皇帝的人来说。那就会真的心狠手辣的,利用自身的各种杀伐手段。

对自已的竟争者,及一些阻挡自己当上皇帝的人。进行残酷的讨伐、杀害。

但当他一旦当上皇帝,对那些没有能威胁他的人,及给于他帮助的人。又都会施以恩惠的。

这种情况,历史上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政变。杀死自己的亲兄弟登上帝位。

政治对手的家人及他的反对者,都遭到了他的杀害。相反,助他登位的人也大都获得了恩惠重用。

这也就充分说明这些皇帝们,都会有两面性的。既有杀伐果断的心狠手辣,也有心地仁慈的恩惠布施。

最后,不论谁能登上皇帝之位。对广大的普通百姓来说,只要不再处于战乱年代。就是很大的幸事,百姓们就能安居乐业。

兔半仙

兔半仙

当然不是。很多皇帝也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心狠手辣,很多残暴的事都是下面的人干出来的。皇帝与普通老百姓接触很少,很多事情是考虑不到的。历史上就有一位很善良的好皇帝。

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赵受益天性仁孝,对人宽厚和善,喜怒不表现于外表。谏臣包拯屡屡犯颜直谏,甚至唾沫都飞溅到赵祯脸上。但赵祯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他的建议,竟未予以怪罪。

赵祯驾崩的消息传到洛阳时,市民们也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赵祯驾崩的讣告送到辽国后,“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辽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惊,冲上来抓住宋朝使者的手号啕痛哭,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又说:“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此后,辽国历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我认为乱世统一全国的是好皇帝,盛世仁君更是好皇帝。

在所有皇帝中还有一个善良的好皇帝汉宣帝刘询。


kingjune

kingjune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下面小编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1.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在称帝之后,并没有大肆屠杀开国功臣,相反李世民对这些功臣十分敬重,还好好的赏赐了他们。魏征经常直言进谏,唐太宗不仅不生气还对魏征十分欣赏,而且唐太宗也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对待百姓们也是十分好的,减免赋税,体恤百姓,是一位好皇帝。

2.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也没有屠杀功臣,相反是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宋太祖也是十分重视百姓们的发展,减免赋税,鼓励百姓们发展商品经济,这也是宋朝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当好皇帝不一定要心狠手辣,爱民如子,获得民心那这位皇上就是一位好皇上,毕竟当时还是平民老百姓居多,如果是一位昏君,那肯定会爆发农民起义了。

以上就是小编自己的见解,欢迎大家评论补充,喜欢小编的可以点点关注,谢谢。

毛毛毛脑袋太躁

毛毛毛脑袋太躁

不一定都心狠手辣,虽然宫庭斗争激烈,甚至骨肉相残,但仍有仁君。

北宋宋太祖陈桥兵变,夺了后周的江山,没有对后周的旧臣进行打击,妥善安排了柴荣的后代。

北宋宋仁宗能宽厚对待包拯的直言和顶撞,爱民如子,以致于他死后,京城百姓都罢市而哭,就连对手辽国的君主耶律洪基都痛哭流涕。

明朝明仁宗朱高炽,虽然只当了十个月的皇帝,给建文帝的旧臣公正待遇,对与他争夺太子之位的朱高煦都给予优厚待遇,另一个朱高燧蓄意谋反,也是在他的求情下,才得以活命。并且在临终时一再强调简办丧事,说自己在位时间短,没给老百姓干多少事,所以十三陵中的献陵是最简朴的。



梅花疏淡

梅花疏淡

好皇帝,是古代人民的期待。当然,每一个皇帝基本都想要当一个好皇帝,这是他们的真实想法。可是当一个好皇帝难呀,不仅要勤政爱民,还要防范下属外敌,搞不好还可能连性命都丢掉。所以说古代的皇帝是个高危行业,死亡率达到百分之四十三的行业。那么想做一个皇帝是不是一定要心狠手辣,是不是一定要杀父弑兄?

皇帝只有一个,想做的人却那么多,没有谁心甘情愿的屈居人下。

我们可来看看古代皇帝或者君皇是怎么产生的。在古代,前秦时期就是夏商周之前的文明时期里,还没有朝代,那时候人们以部落聚居,那时候的部落首领就相当于后来的皇帝,那时候部落首领是由禅让制推举产生,尧舜禹都是由于贤明受上一任首领禅让得到的领导位置。禅让制的社会里,成为一个首领不会经历血腥政变。

到了封建时期,秦始皇开始创制皇帝的至高荣誉。后世围绕皇帝的争斗就此开始,没有例外,皇位的继承人问题是每个朝代都最重要的事。根据宗法制度下的立嫡立长的原则,皇位的继承应该不是有很大问题,可是皇位就那么一个,九五至尊,谁愿意屈居人臣。于是有了胡亥杀兄长扶苏、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清朝九王夺嫡等,可以说一个皇帝要上位都是要渲染鲜血的,没有例外。那当上皇帝就安全了?肯定不是。那些失败的政党不会安心蛰伏,所以皇帝才如此高危。想要做一个皇帝必须要铁血手腕,才能够赢得政治的施展,一个柔弱的帝皇只能是将帝国百姓拖入泥沼里。历史上的君皇,哪怕仁慈如康熙,在发现自己儿子结党时依然是削爵幽禁致死。而也就是有了阴狠毒辣的雍正皇帝来整肃清康熙留下的柔弱政坛,才有了后来乾隆皇帝的盛世。

好皇帝,需要把人民放在心上,那就必然要面对地主阶层甚至冒犯他们的利益,没有心狠手辣,那这个皇帝就会被统治阶层吞掉,轻则退位,重则身死,历史上皇帝被处死的例子比比皆是。而历史上成就大功业的皇帝,没有那个不是心狠手辣的,唐宗宋祖,只是看他的心狠手辣表现在哪而已。

hymjets

hymjets

当好皇帝不必心狠手辣,因为一个人当上皇帝之后很容易就变得心狠手辣。

现代人也许无法理解做到心狠手辣对于帝王来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而宽厚仁慈才是一件难得的事情。

对于现代社会的正常人来说,心狠手辣的帝王很遥远,所以很难想象和理解帝王所面对的环境和所拥有的权力。

现代社会的任何人都无法拥有专制帝王般近乎绝对的权力,也无法想象这种权力会将人变成什么样子。

无论是心狠手辣还是宽厚仁慈都不是当好皇帝的必须要素,要想当好一个皇帝要有治国理政的才能和虚心纳谏的心胸。

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可谓是心狠手辣的杀人狂魔,他们不仅当好了皇帝,还当了好皇帝。

他们俩杀了无数忠臣良将,却巩固了自己的权力,稳定了政权的统治,也让百姓过上了相对安居乐业的日子。

所以朱元璋父子俩绝对算不上好人,却算得上好皇帝。

明孝宗朱佑樘为人仁慈宽厚,同样不仅不仅当好了皇帝,还当了好皇帝。

朱佑樘在位时君臣和睦,没有腥风血雨的战争又解决了边患问题,算得上是天下太平。

所以朱佑樘既算得上好人,又算得上好皇帝。

无论是心狠手辣还是仁慈宽厚都可以当好皇帝,前提是要有当好皇帝的能力。

在专制集权的体制中,一个帝王要做朱佑樘这样的人要比做朱元璋、朱棣那样的人要难得多。

即便一个人天生仁慈宽厚,性格温良,在拥有近乎绝对的权力之时,就有很大可能变得暴虐。

而要像朱佑樘这要保持本心,保持宽厚仁慈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

权力是打开暴虐之门的钥匙

少年杀死了恶龙,得到了恶龙的财宝,却变成了恶龙的故事大多数人都听过。

在专制皇权体系中,继位者就是那个少年,权力就是恶龙的财宝,心狠手辣的皇帝就是那条恶龙。

一个人拥有了近乎绝对的权力,就可能变得暴虐。

一个帝王,无时无刻都得担忧自己的权力被他人夺走。

对于一切能够对皇权造成威胁的人,皇帝很容易就在权力欲望的裹挟下对其痛下杀手。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杀人都是一件心理负担极重的事情。

但对于皇族来说,杀伐不过是家常便饭。

皇帝要杀一个人不会像现代社会的正常人一样有那么大的心理负担,而且他们不用亲自动手。

当他们要杀一个人的时候,只要一声令下,就有人执行命令,甚至有人领会其意而代为效劳。

在权力欲望的控制和在拥有权力的享受中,皇帝很容易就成为朱元璋、朱棣之流,而要成为朱佑樘这样的皇帝才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情。

很多时候帝王登上皇位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要经历无数权力的斗争。

即位之前要担心在位者的猜忌和皇族其他成员的争斗,即位之后要担心皇族其他成员有可能的谋反。

皇族成员从小在权力斗争的漩涡之中长大,耳濡目染,要想保持宽厚仁慈的本性本就极难,况且很多人并非本性宽厚仁慈。

以下是拙作《胡言乱语》中的相关描述:

权力是开启人类暴虐之门的钥匙。
人类潜藏着暴虐的基因,这种本能在文明社会可以被智能所压制,而权力就是打开暴虐的潘多拉魔盒的钥匙。世界上最难以琢磨的也许便是人性,人性并不可靠,好的制度应当考虑到人性不可靠的因素。
封建和专制所无法解决的正是人性的不可靠的问题,因为人性带来社会问题也许本就无药可解。
从人类形成社会开始,就有了权力这种东西,权力对人类有着不可抵挡的吸引力,再加上人性的不可靠,权力就成为了开启人类暴虐之门的钥匙。
人性本就含有暴虐属性,暴虐更是铭刻在基因深处的,而权力和生存的危机就是打开暴虐的潘多拉魔盒的钥匙。
单纯的个体所造成的伤害往往有限,然而当个体获得了权力,个体的暴虐也就可能导致集体的暴虐,其破坏力不可估量。
世袭一直都是封建和专制时期的传统,这是自私的人性的必然要求,财产的世袭不可怕,可怕的是权力的世袭。
世袭的君主专制最大的问题也许就是赋予了一个人近乎绝对的权力,而通过世袭得到权力的君主并不一定可靠。
他们可能仁厚平和,可能暴虐无度,也可能从仁厚平和变得暴虐无度,而权力就是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帝王家手足相残的现象并不罕见,因为从那种充斥着权力斗争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对权力有着不可遏制的欲望。
帝王家子嗣众多,而最终获得绝对权力的只有一个人,成王败寇的权力争夺必然会导致你死我活的残酷局面,因为一个获得绝对权力掌握生杀予夺大权的人将是其他人生存的最大威胁。
其实不只帝王家会手足相残,寻常百姓家也有同样的场景,因为人性是共同的,只是展现形式不同。
在物质贫乏的年代,生存是第一要义。
上个世纪,兄弟分家,因为一块门板的归属而闹得不可开交,十几年不相往来。
现在也许无法想象这种场景,但这就是那个时代实实在在的人间百态,这仅仅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为了生存和相对更好一点的生活而做出的事情,这没什么好谴责的,不必站在上帝视角做道德批判。
人类从来都对权力拥有无限的欲望,并且这种欲望是不可遏制和无限扩张的,拥有权力就意味着能更好的满足欲望,然而欲望在被轻易地满足之后就会更轻易地扩张。
帝王家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那个权力斗争的漩涡之中,耳濡目染,成王败寇是他们心目中的生存准则,他们拥有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兄弟,而且还不一定是同一个母亲所生。
这种情况下谈何兄弟之情,穷苦人家的兄弟都无法和睦相处,又如何希望这些帝王家的毫无感情的兄弟之间和睦相处,于是明争暗斗,自相残杀是唯一的选择。
人类从来都有一种不安的心理,帝王家的孩子更是如此,而且还会因为权力的影响加重内心的忧虑,因为得到皇位的人掌握的权力是他们无法抗衡的。
没有机会继承皇位的皇子也许没有觊觎皇位的心思,但有机会继承皇位的皇子心中会认为他们是巨大的威胁;有机会继承皇位的皇子也许没有对其他皇子下手的心思,但其他皇子却有着这样的担忧。
如同《三体》中描述的猜疑链,无法破除,与其生活在忧虑之中,不如拼死一搏,争夺皇位,手足相残是必然的结果。
世袭的君主专制时代解决这些问题最合理的方式是嫡长子继承制,只要严格按照这套制度实行,嫡长子会少一些威胁,庶出的皇子也会少一些生存之忧。
也许嫡长子并非最适合皇位的人选,但这的确是最合理的世袭制度。
但即便是如此合理的制度也无法完全起到作用,九子夺嫡,手足相残的情况依然会发生,这就是因为人性的不可靠,因为权力的诱惑。
在一个人体验到权力带来的好处之后,便再也无法离开权力,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生存的危机和权力的诱惑引发的斗争一直都在进行着,要解决这些问题就不得不废除世袭,废除专制。
在专制社会发展到溃烂不堪的时候,民主成为了救世的制度,民主提倡的自由和平等也成为了普世价值。
民主也不是最好制度,群众的眼睛不都是雪亮的,因为群众有时候根本就没有眼睛。
民主的确是目前最合理的制度,因为人类还没有想出更好的制度。
问题总是比解决办法先出来,也许当民主制度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的时候,人类就能想出比民主制度更好的制度。

相较于其他物种,人类一直都比较擅长自相残杀,甚至以此为乐,也许是因为暴虐的本性根植在基因之中。

动物只能因为自然的选择兴盛或灭亡,但人类却能自我毁灭,生存的本能和无限索取的欲望都能让人类做出亡国灭种的惨无人道的行为。

总而言之,要想当好皇帝靠的是智慧和才能,不是心狠手辣或者宽厚仁慈的性格。

要实现国泰民安需要好皇帝,不一定需要好人。

要做一个好人要有仁慈宽厚,要做一个好皇帝既不需要心狠手辣,也不需要宽厚仁慈。

当一个人成为了皇帝,当一个好人要比当一个好皇帝要难,但不意味着当一个好皇帝就不能当一个好人。

逸如

逸如

首先,好皇帝的标准是什么?其实没有标准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好皇帝并非都是心狠手辣。

有些皇帝立下立下不朽功绩,取得事业上的成功,那么他就是一个好皇帝吗?

汉武帝刘彻克匈奴、灭闽越、伐大宛,攻朝鲜,四处攻伐,扩张土地,取得不世战功;而且他也心狠手辣,废黜陈阿娇,逼死卫子夫和太子刘据;杀死皇子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消灭了六位丞相(李蔡、严青翟、赵周是自杀,窦婴、公孙贺、刘屈氂是被杀);灭了主父偃、江充、刘屈氂、李广利、李陵满门;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酷吏张汤最终也被他逼着自杀……汉武帝杀人无数,但是还被很多人视为好皇帝的代表,但是历史上还是存在很多争议的。

朱元璋更甚,驱逐鞑虏,重建汉人山河。但也是杀戮过重,不仅杀对手,对于帮自己立下赫赫战功的功臣们也是痛下杀手,甚至李善长、蓝玉等都是满门诛杀。在位期间,惩治腐败,大开杀戒,一个空印案就杀戮了多少官员,心狠手辣是绝对的,好皇帝却未必。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让朱家江山可以世代相传。绝非为了所谓民生,大兴文字狱也是为此。

真正的好皇帝要与民休息,宽厚待人。

我个人觉得历史上的好皇帝虽然不多,还是有一些的。他们不会好大喜功,劳民伤财;更多的会严于律己、与民休息。同样是开国皇帝,刘秀就是一位难得的好皇帝。对待功臣,他不像朱元璋那样杀戮,他手下的云台二十八将为刘秀立下赫赫战功,最终除了冯异几个早亡的,都得以善终。刘秀自己说:“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可见光武帝的仁慈和宽厚。

赵匡胤也是个好皇帝,虽然很多人对他“黄袍加身”嗤之以鼻,但是赵匡胤是个念恩的人。杯酒释兵权只是让石守信等大将回家享清福去了,并不像刘邦、朱元璋那样;善待后周柴氏;立法不杀文人;对于投降的君主譬如南唐后主李煜等,也是锦衣玉食供起来;鼓励商业,造富于民……比他的弟弟赵光义强太多了。他的后世宋仁宗赵祯也是个难得的好皇帝,苏东坡对他的评价是“圣明有道唐虞世,日月无私天”。

有些皇帝是好人,却未必是好皇帝。

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前秦大帝苻坚,真是好人。兄弟造反他不杀,属下谋反他不杀,亡国之君他不杀……简直是天使般的存在。可惜最终就是因为太仁慈,反为部下姚苌所杀,前秦也土崩瓦解。

Just

Just

作为一个古代的好皇帝,其实是孤独的,他时时刻刻要提防着他的大臣将军谋权篡位,而且要勤勉于政,不能总是贪图享乐!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其实在古代做皇帝是一个高危的职位,人人都羡慕,觊觎这个宝座,谁得到了它就可以呼风唤雨,唯我独尊,它还有对其他的人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所以历朝历代,凡是做上皇位的人都会想方设法保住自己的皇位,而过河拆桥,兔死狗烹,就是最有效的办法。自古以来功臣多居功自傲,图谋不轨者,屡见不鲜如果不及时遏制,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meeyajo

meeyajo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秦始皇暴政统治,刘邦项羽揭竿起义,刘邦当了皇帝以后,应了张良那句话。

“狡兔死,走狗烹”

我相信刘邦他应该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功臣众多,如果有人要造反的话,肯定会危及他的皇位,不得不心狠手辣,变革了前朝的旧制,以此来加强中央集权巩固自己统治。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以后。“削弱相权”、“罢黜支郡”、“强干弱支、“设置通判”等措施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改革,改革就会有流血。

朱元璋明太祖打下江山做了皇帝以后。也是废丞相、设内阁、设立锦衣卫来加强中央皇权统治。

之后发生了胡惟庸案和蓝玉连连续几年杀了几万人,像李斯、汤和这样的重臣也先后被杀掉。

每个朝代建立初期,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一系列措施,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如果边界安定、农民安居乐业、一片生态祥和、经济繁荣发展,像唐朝的贞观之治,还有清朝的康乾盛世。

所以统治者是不是心狠手辣才能当好一个好皇帝?应该应年代历史背景而生,在战争年代,你不杀对手就等着被对手杀死。

你不杀重臣就等着,可能会被重臣的叛乱之心而杀死。

我们都是自私的,谁也不想白白丢了性命。皇帝也不想,为了自己的皇位为了保命,有时候也是不得不心狠手辣,如果世界和平,谁想变成一个残忍的人。

甲子狸猫

甲子狸猫

这个不是绝对的,但做为至高无上、一手遮天的皇帝来说,有一些政治手段和必要的权术却是必须的。面对文武大臣、后宫、外戚、宦官等等,这些都是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如何让这些人死心塌地的听从自己的号令,确实需要很高的统治艺术。纵观历代历朝皇帝,没有哪个皇帝在位期间是绝对的太平的,如何保持大乱不发生、小乱及时清,需要做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有过人的智慧和过硬的政治手段,当然了,手段可狠可柔,这就考验皇帝的智商和情商了。

angelchm

angelchm

如果每天面对的只是今晚翻哪位爱妃的牌子,午餐吃佛跳墙还是卤煮,那当皇帝的用不着心狠手辣。

可惜啊,当皇帝不光是这些好事。因为身处可怕的权力漩涡,被吞噬的凶险始终都在,中国皇帝实际上是横死率达33%的高危职业。

在险恶的生存环境里,没有狠辣心肠和雷霆手段,活下来都难,更别提想有所作为了。

当然,也有不信邪的,非要老实厚道地当皇帝,今聊的这位就是,咱看看落了什么下场。

春秋时期鲁隐公,这是一位把道德和礼法看得比性命还重的皇帝。

隐公刚成年时,皇帝老爹给他定了门亲事。结果新娘子接来后,老皇帝一看是大美女,心想大美女跟老头更配啊,我得得着啊。于是替儿子入了洞房,隐公的新媳妇惨变后妈。

如果剧本的主角是吕布,后面就是弑父夺妻的戏码了。可隐公的台词是:当儿子的听从父亲安排,难道不是应该的吗?他平静地接受了父亲的决定。

难受的事还有。这位后妈不久给隐公添了个弟弟。而且因为后妈的地位比隐公生母更高贵,所以弟弟才拥有皇位继承权。连遭两记暴击,隐公却依旧波澜不惊的样子。

没几年,老皇帝去世了。经贵族会议决定,因为弟弟年幼,由隐公代为主持国政,成为事实上的皇帝。好运突然降临,隐公也看不出有什么欢喜。

隐公治国,同样以宽厚为本,算是国泰民安的景象。

文武百官和黎民百姓乐见这位厚道皇帝,隐公似乎也很享受赞美声。

一切都是美好的样子。大家默契地都不提隐公最终要把权杖交还弟弟这回事。

直到弟弟长大。这事总要有个了结。

有位皇子阿挥敏锐地感觉到,第一个站队表忠心是件有利可图的事。

他找到隐公,单刀直入:“百姓们都觉得您当皇帝挺好的,您就别端着了。我请求您杀掉弟弟,正式当皇帝。——我当宰相。”

阿挥自以为正中隐公下怀,自己夹带的私货也定能成交,然而隐公兜头泼下一盆刺骨凉水。

“阿挥,你脑袋里装的都是些什么呀?我是替弟弟代理国政啊,现在弟弟长大了,把国政交还给他,这不太正常了吗?我退休养老的房子都装修好了啊。”

义正辞严的一席话让阿挥从头凉到脚。再想到这番对话一旦传入未来小皇帝耳中……阿挥顿时冷汗淋漓,内衫湿透。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一切如诗人所言。

阿挥转身飞奔到未来小皇帝的宫中:“报告!隐公要杀您,好正式当皇帝。请允许我替您杀死隐公。”小皇帝大惊失色,为求自保,他同意了阿挥的罪恶计划。

这年冬季,天气特别的寒冷。在一次毫无异常的外出祭祀活动中,隐公遇刺,血流满地。死后依旧双目圆睁,似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终于不再克制,发出质问:为什么象我这样的好人会落下这种结果?

隐公,这位道德高尚到不屑设防的好人,最终被引以为傲的道义害掉了性命,得到的却只是几声廉价的叹息。

您看,当皇帝,尤其是还想当好皇帝,不掌握心狠手辣这门技术行吗?

臭皮匠seen

臭皮匠seen

这是一个好问题。

要想当皇帝一定“心狠手辣”。此心狠手辣并不是平民百姓的心狠手辣,并不是儒家反对的心狠手辣,我更愿意从格局,从大智慧,从天下思维,从稳固统治地位去思考。

历史也许没有真相,也许我们看到的历史有可能都经过了粉饰。

一个人的好坏,我们可以通过他做了多少好事去衡量,一个团队的领导者,我们可以看他能培养出多少更优秀的员工去衡量,倘若你是一国之君,你是皇帝,我认为主要衡量的因素,第一是是否能够让江山更稳固。第二个要考虑黎民水火,第三就要考虑对科技文化社会的贡献。

皇帝不是人,他是国家的象征。

我不是你,我不能评判你的对错。每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在利益和利害标准下,都是基于自己的考虑做出当时认为正确的答案。而别人的评价,首先,利益,利害和判断标准不同,所以我们不可能真的有客观的概念。

如果按照老百姓狭义的“心狠手懒”来讲,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每一个皇帝都是心狠手懒的。天底下哪一个皇帝没杀过臣子,那一个皇帝手里没有直接或间接的杀过人,要是按照对于一个人的评价,为什么这些皇帝不给有一些人一个活的理由和机会。为什么有的人连兄弟手足都不放过。生命只有一次,行行好吧。

这里面我们抛开滥杀无辜的暴君不谈,皇帝如果心不狠,手段不辣,怎么能杀一儆百,怎么可以不立君威。

难道说康熙不知道不该杀苏克沙哈,难道荀彧就该死吗,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如果从“天下观”去看皇帝,皇帝们就有可能做得对。

2003年张艺谋拍了一个电影叫《英雄》,当然故事是有原型加以虚构的。电影最后,秦王说,剑的最高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秦王感慨,最能了解自己的却是一个想杀自己的剑客(无名)。而最后秦王为了天下,下令杀了无名,如果秦王心善,不杀无名,势必有更多的赵名李名王名来杀秦王,就会引起政局不稳,国将不国。

所以我们说当皇帝必须有“天下观”,只能用江山社稷,更多的黎民安稳去衡量皇帝的行为。反而那些优柔寡断,该断不断的妇人之仁却是坏皇帝。

周雒

周雒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