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为什么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

武侠小说为什么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
最新跟帖
July

July

武侠的核心精神,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孝、礼、仪、信。兄弟情,不能同年同月而生,但求同年同月而死。师生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子情(君臣情),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忠国情,保家卫国,国破家亡,国是和家联系在一起的。当时的国,没有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概念,就是以汉族为中心的国家概念,所以自然武侠中会有强烈的民族(汉族)主义倾向。

闷油瓶

闷油瓶

谢谢邀请。中国武侠小说有几千年的历史,有强烈民族主义倾向的武侠小说是晚清以后才出现的。简言之,近代以来的武侠小说,跟中国近代历史有关。鸦片战争爆发,让所谓中华上国的神奇幻想遇到了枪炮和鲜血淋漓的现实。几十上百号人一条船在中国沿海就可以和大清帝国做对,而且失败的还是大清,让知识分子从馆长中惊醒,李鸿章就说中国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鲜血淋漓的现实,尤其是,曾经的藩属国日本都打败了重金打造的北洋舰队,国人必须反省,我们到底什么地方出了问题?鸦片战争时期我们还可以借口西方人洋枪洋炮厉害,但甲午海战之后,这个理由被否定了,更多的开始觉得中国不停败仗割地赔款求和,是有很多其他原因的。比如有的人觉得是制度不行,就要推翻封建皇帝专制,建立共和国。有的人觉得是实业不行,所以推行实业救国。还有人觉得中国缺少西方科学文化,所以推行科学救国或医学救国。其中,还有一种,是觉得中国人体质不如西方人,尤其是吸食鸦片,更加导致国人体质弱,甚至流传出东亚病夫的称号,因而有人提出体育救国,而武术技击乃强身健体,强国保种之所需,因而一时提倡武术技击的人也不少。晚清开始武侠小说的兴盛就和这种爱国主义思想密切相关。郑证因,本人就是技击高手,著有鹰爪王等武侠小说晚清到民国初期,现代武侠小说产生,当时被称为技击小说,也即强调武术技击是也。晚清之前中国并不缺武侠小说,比如红线女,聂隐娘,虬髯客,等。有兴趣去了解的朋友可以去读读中国武侠小说史。这些武侠小说都没什么民族国家意识,当然也就没有爱国主义。而晚清以来的技击小说,都标榜强身健体,保家卫国。尤其是民国北派武侠,一招一式都是在现有的中华武术当中找得到的,很多作家本身就是武师。后来的武侠小说虽然有诸多变化,但民族国家叙事一直还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到了五六十年代,梁羽生金庸等新派武侠小说作家出现,武侠小说跟电影电视剧更紧密结合,武侠小说中民族主义的内容更为人们所了解。尤其金庸借用古人的一段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更为人们所熟悉。总体来说,近代以来中国一直存在亡国灭种的危机,这是近代以来武侠小说一直有强烈民族主义的主要原因。
梦游草莓兔

梦游草莓兔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这句话套用在武侠小说以及读者身上,是有一定借鉴作用。武侠人物都会有历史背景,除非是架空的或者玄幻的。只要一提到历史,自然就少不了民族宗教以及战争。很难不提到民族。当然,在现在社会里,尽量的做到理性平和才是最佳选择。因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由于民族宗教引起的战争是最多的。所以保持一颗和平理性的心。但是作为小说,我们没有办法去限制他,也没有必要。历史终归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无法改变。像以前所谓的匈奴,金国辽国女真现在这样的痕迹已经比较淡了。大家都是中华民族。这是最好的选择。
㊣小扁㊣

㊣小扁㊣

武侠的核心精神,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孝、礼、仪、信。兄弟情,不能同年同月而生,但求同年同月而死。师生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子情(君臣情),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忠国情,保家卫国,国破家亡,国是和家联系在一起的。当时的国,没有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概念,就是以汉族为中心的国家概念,所以自然武侠中会有强烈的民族(汉族)主义倾向。
FlyMushroom

FlyMushroom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