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最常见的剧本结构形式是什么?

元杂剧最常见的剧本结构形式是什么?
提到的作品

[作品]西游记

古典小说《西游记》共一百回,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是主要人物。第一回至第十二回主要讲了孙悟空的出世和大闹天宫、唐僧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一百回是全书的主体,写孙悟空皈依佛门,徒弟三人保唐僧西天取经...

吴承恩

[作品]窦娥冤

《窦娥冤》是元朝著名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贫穷的窦天章将女儿卖给蔡婆婆。蔡婆婆在索债途中遭人暗算,被张老头、张驴儿父子救下。张氏父子强行与蔡婆婆、窦娥分别成亲,窦娥不从。张驴儿欲毒死蔡婆婆,再霸占窦娥...

关汉卿

最新跟帖
微雨

微雨

“四折一楔子”,是元杂剧最常见的剧本结构形式。每本通常四折,一般按照剧情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束来划分。一折不等于现代戏剧的一场,而是以唱完一套曲子为标准。也就是说,一本杂剧要唱完四套曲子,而且只能由主角一人唱曲,其他角色只能念白。  一本四折的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五本二十一折,吴昌龄的《西游记》六本二十四折。  此外在剧本的开头或结尾,还有“题目正名”,即用两句、四句或八句诗,标明剧情提要,确定剧本名称。  如《窦娥冤》的题目正名为两句:“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有时为剧情的需要,元杂剧在四折之外,加上“楔子”。
热牛奶/aiq

热牛奶/aiq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