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好纪录片剧本?

怎么样能写出有电影故事性的纪录片剧本?
提到的作品

[作品]舌尖上的中国

传世美味炮制完全攻略

本书编写组

最新跟帖
田园猫咪坊

田园猫咪坊

通常其是在纪录片拍摄和剪辑期间的修正版剧本、甚至是重新写过的脚本,后期制作脚本既有在拍摄阶段收集到的声、像概念元素,也要有一路上来的所闻所感。它能将这些编织进一个电影化的故事中,以便于作者将其剪进纪录片中。后期脚本通常会包含有详细的镜头和动作。
mandyjanic

mandyjanic

很多时候,写的剧本到了正式开拍会有很大的变动,但是一定要在拍摄之前写好剧本, 这种规矩完全是为了更轻松的拍摄,更轻松的在片场表达自己的想法。写剧本要注意的地方,条例清晰,内容详细,拍摄的话,要注意的就很多了,以您所问纪录片和宣传片为例,记录片着重表现真实,还原真实的场景。
Diana_Cat

Diana_Cat

写故事最重要的是对故事的态度,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也就是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写的故事就是个人价值观的表达。在下笔写故事之前,你必须要问自己:你要讲一个怎样的故事?是朋友之间的友情(如电影午夜牛朗),男女之间的爱情(泰坦尼克号),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天煞地球反击战),还是一个控诉战争的故事(杀戮战场)等。这就是主题。所以,一套成功的剧本要让观众看完后,清楚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和主题。
没什么风格

没什么风格

通常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理念和感情、理智和激情都是缠绵纠葛成球的。在电影中,你看见一具死尸,会立马觉得同情,也可能会感叹生命易逝,人生苍茫;但是如果我们在路边看见死尸,你会觉得震惊,甚至是恶心。感情会比人生经历持续时间更长。现实生活中,人生经历因为时间的映像而隽永,并在发生的那一刻意味深长。好的电影剧本就是你用来随心谱写感情和灵光之章的乐器,这也是为什么写剧本是整个电影当中最重要的一环。
旅人的天涯

旅人的天涯

恐怕真正的纪录片是很难有剧本的。

因为纪录片是以真实为依据,当你提前开始写剧本的时候,已经偏离了纪录片的本质——真实。

纪录片最大的魅力也来自于它的难以提前下结论,因为真相总是扑所迷离,只到它结束的时候,你才知道它的结果,我们的判断和猜测往往和事实本身有很大的差距。我在拍摄新无人区的时候,之前在民勤这个地方做过整整十年的调查, 也写了很多相关的报道,大概加起来超过了6万字,并且在2010年拍摄了一部关于这个地方一个村子的纪录片,算是老版本的新无人区。到了2013年,我决定再次拍这部纪录片,于是以自己对那个村子的了解,做了一个剧本——因为投资方需要。

当投资方很满意的时候,我拿着剧本进了这个村子,然而,真实的情况已经变了,这个村子里我的主人公刚刚因为身体原因离开了村子,去了外面条件好的地方了。于是,我的剧本作废了,我只有按照真实的情况拍了3年时间。

但是因为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人们之间的故事变得极为稀少,我几乎在这里拍摄一个月也难以等到一次故事。现实的情况和我之前十来年的了解开始变的不同了。

你说的是具有电影故事性的纪录片,而不是专门介绍性的专题片。那就和我所做的这部片比较接近了。后来,我也很痛苦的开始要解决这部片,因为它一直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让我感觉很难受,我必须解决它。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的投资方已经不耐烦了,他们不能等待如此长时间的拍摄过程,并且拍摄资金因为时间严重拖延而短缺。

我只能结束了这部片。虽然它不够电影版的精彩,但是它是真实的,是一部纪录片。

啓兒_王-不懈怠

啓兒_王-不懈怠

上学期上网课的时候做的笔记,比较简单,但是好像挺系统的,可能会更适合像我一样的大学生和编剧小白。(想看更多传媒知识分享和影视综推荐可以关注我们 hhh)

编写前的理论知识

1、非虚构化。如果是人物纪录片,可以先通过调研了解人物事迹,故事一定要是是真实的,而不是虚构的、设计的。

2、核心议题化。纲要式撰写拍摄提纲,采访时尽量问突出人物性格的问题。

3、视觉语言。视觉化写作,什么人、什么情况、什么环境。

4、场景化。北京有的场景上海不一定有。

5、节奏感。起承转合、情节、冲突(节奏快)、细节(节奏感降低,提供大量思考内容、联想)

冲突设置:青年小伙与孕妇抢座发生争执。观众一定认为是小伙的错,如果你拍出来确实是小伙的错,冲突就很弱,如果是孕妇的错,冲突就很强。所以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6、充分调研。深入生活、访谈拍摄对象、了解拍摄主题。

7、表格是非常好的表现方式。

剧本写作前必问的6个问题

1、为什么拍摄这种题材的纪录片?

2、制片人、投资人投资这部纪录片的回报是什么?

3、预期观众是哪些人?

4、这个题材你熟悉吗?拍摄上有哪些困难?

5、这部片子的技术要求有哪些?

6、预算如何?

如何设置矛盾冲突

人:年龄、职业、身份——主要任务、次要人物、对立人物

事:日常生活、无矛盾事件、矛盾事件

物:动物、植物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虚拟环境

剧本的格式

1、文学性剧本:文本可拍性与镜头感,文字语言的修辞与文采(不需要太多修辞)、以场景时空划分段落、不需要明确的拍摄技术要求。

2、偏重镜头的剧本:多采用动作与画面的直接白描,不追求文采和可读性。以场景划分段落,每段之首标明场号、镜号、地点、时间。有较为具体的指示。

3、分镜头剧本:导演通过对文学剧本分析后,将影视中准备塑造的声画形象,写成分镜头。

4、完成台本(镜头记录本):整部影片拍摄完成后,由场记完成。主要是记录影片中的技术、艺术内容、英尺数。对场景制作简单提示。

拍摄问题

1、选题背景。

2、拍摄意义。

3、拍摄内容与表现形式。

4、拍摄地点。

5、拍摄时间。

6、拍摄设备。

7、拍摄团队。

8、拍摄预算。

如何拍摄采访

1、真诚、平等、宽容对待被采访者

2、列好采访提纲,提前发给被采访者,并与之讨论进行删减

3、学会引导式采访技巧,熟悉被采访者性格特点

4、充分考虑到被采访者多样性:年龄、职业、地域、主题相关性、社会影响力(如列清:采访教师职业共几人、占总比多少,医生职业、商人等)

纪录片中的肢体动作

肢体动作

代替语言以达到沟通目的(标志动作)

拍摄注意事项

1、拍摄时间表发放到每个工组人员手中。

2、注重场记。(场记记录不好,易出现穿帮镜头)

3、镜头尽量丰富。

4、注重画面质量。

5、细节必不可少。一定要有!!

6、收音一定要干净。

7、素材及时备份。

火龙果1号

火龙果1号

Haru来谈谈自己的看法。作为一个拍过一部3分多钟纪录片的人来说,我就按照我们制作过程中来说明。

首先,大家觉得记录片一定要有剧本吗?我不这么认为。我们组在确定好主题后着手拍摄前期,也花费很多时间在讨论剧本写剧本上。但是在真正着手扛着机器出去拍摄时,我们发现之前写的剧本情景完全用不着。只能根据自己的纪录片主角的故事去取景拍摄,然后再在后期上花费时间剪辑出符合主角,符合我们主题设定的主线。这种时候拍摄就要多拍摄素材,这样,后期才会有可供选择的片段来用。

其次,对于那些需要按照剧本拍摄的纪录片来说,也并不是全部按照剧本,而是一部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办法采集到的需要特殊处理的才需要严格按照剧本。比如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拍摄那些当地人采集蘑菇的场景有些就是安排的,因为去取景时间那里根本不长蘑菇。其实拍摄记录片最重要的就是按照主角的意愿自愿发生。这才是纪录片和电影电视剧的根本区别。

最后,我想说,如果必须要写剧本,那就要根据你的拍摄主题实地考察后按照当地的或是主角的故事去写。要么就是在拍摄完成后去写,不过这个时候剧本对你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最多就是交给老师看。

fuji-kimi

fuji-kimi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