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都说少林是泰山北斗,难道少林之前没有特别厉害的门派吗?
raindroply
估计真没有,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不算先秦,时间超过、又和“武侠“勉强沾边的应该是太平教(著名事件:东汉末年黄巾起义)
潔文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多了也就成了路。
以前不晓得有少林,说得多了就成就了少林寺。(私下里以为少林寺该给金庸先生与李连杰发个锦旗)。
武侠宣扬的一是武,一是侠。武林门派众多,水平差异较大,侠并不代表武功多强,更多的是一种做人的立场。
手无缚鸡之力而又不畏强暴亦是侠义之道,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也是马云赞叹称许金庸先生的缘故吧。
成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勿以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
小媞媞儿
你好朋友!
这个问题以我个人的了解来说,少林寺是因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而出名了,之前很少有人知道少林寺的,电影少林寺拍摄之前真正的少林寺也是一个不出名,也不太大甚至有点破落的寺院,现在的少林寺都是随着电影出名后这几十年新修的,少林寺哪个时候没有什么武林高手滴!
zl0330
回答这个问题前,首先要弄明白,少林寺为什么会有武艺高强的武僧。武艺是战场厮杀的技艺,跟僧人的生活格格不入,而且这种厮杀技艺半点不能作假,不是坐禅房闭门能悟出来的。但历史上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广为流传,又说明少林武僧确实武艺高强。大家还记得水浒传里,很多犯了罪的梁山好汉是怎么逃避罪责,没错,就是出家。河北沧州武术发达是因为历史上那里是发配的地方,很多武艺高强的人去了那里,比如说林冲就是去的沧州草料场。这就可以说明,武术不是少林寺研究出来的,是外人带入,慢慢造成少林武术集团的强大
ygww_
少林武功不见得就是天下第一,天下武功出少林也是现当代人说的。我国最早由典籍记录的武功门派,是战国时期的峨眉派,司空玄模仿猿猴动作而创立来峨眉派武功。
少林寺之所以被称为泰山北斗,主要是因为他在历史上有几段兴盛期,还有佛教的关系,少林寺是达摩东来建立的,并且成为禅宗的祖庭,这就奠定了少林寺在佛教的地位,后来在唐朝就有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少林寺武僧参军的记录,明朝少林寺僧兵也参与清缴倭寇,因为他源远流长,有历史地位,所以就成为泰山北斗来。
达摩东来之前,我们已经有太长的冷兵器时代的战斗史,也有好多的武术高手,最突出的就是司马迁在史记里,专门有刺客列传,那几位刺客都是武功高手,他们应该都有门派传承,只不过古代的民间游侠没有地位,而且侠以武犯禁,还经常被当政者打压,就没有明确的书籍来记载。
史书里记载的那些万人敌,比如项羽,吕布,秦琼等人,还有特战部队,比如魏武卒,玄甲兵,这些也可以视作武功门派,都是非常牛的。
道家的武功,应该也比少林寺的时间长,道家的历史要比少林寺长的多,天下名山好多都是道家道场,深山修炼者甚多,五台,青城,武当等等,这些门派也在少林寺之前。
建国后武术热,当时少林寺有一位海灯法师,他练一指禅的照片被报纸广泛宣传,然后少林寺这部电影的上演,让人为少林疯狂,港台武侠小说,尤其是卧龙生,他开创出九大门派的说法,把少林武当,列为天下武功门派前两位,然后在大家的心理,就都认为,少林寺是泰山北斗,在加上达摩祖师一苇渡江,面壁九年创作出易筋经,洗髓经这样的传说,就让少林武功更具话题性和文化性,适合作者们创作,这样多的因素,是其他门派不具备的资源,久而久之,天下武功出少林就被大家认可。
另外少林寺周边也是武术发源地,比如陈家沟,比如少林寺山脚下那大大小小的少林功夫武馆,比如经营有方的少林寺当代掌门人,把少林寺经营的风生水起,香火鼎盛,他更成为名副其实的泰山北斗来。
xiaoshun
所有的门派之言都是牵强附会之说。始自民国还珠楼主的剑侠小说,为小说家言。毫无事实根据。
自宋代以来,重文轻武。当政者的普遍态度为侠以武乱禁。民间习武一直是被严格限制的。
故此才有传说,习武者踏遍名山,千辛万苦,寻访僧道方外之人,习练绝世武功的由来。因为在官府制下,民间百姓习武者寡有其人。
元代异族乱华夏,各地抗争者多有,汉民族以灭国灭族之恨,民间多有暗中习武自强者。然而也是少数。
至清末,汉民族以反清复明,复国强族为夙愿,多地抗争不断。有很多成组织的团体习武者,也多数以失败告终,少数头领人物流落民间,隐姓埋名传习一方。少数门人众多,但是也没有什么门派之说,只是大概以拳名本身论。
况且古代武术,并没有什么所谓门派之争,民间各拳种多有相互传授交流,互相融合,取长补短的学习是为了强身健体,实战杀敌,抵御匪患。没有什么武林霸主之说。
此事散见于各地方志零散记载。
民国以抗日救国强种强国为宗旨的各地国术馆才大量出现。纷繁复杂的各种门派传承故事也跟着粉墨登场,传扬纷纷。始有什么武当少林峨眉青城等等,令人眼花缭乱。实际上际近于今日之招生广告。
清末时期武当山道观,少林寺禅林,已经破败不堪。道人僧众接近于乞丐,何谈什么动辄数千人的名门正派?更别说那些稀奇古怪的奇怪门派。
此皆来源于民国,以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剑侠武侠小说家的书面描写,可谓纯正的小说家言,臆想生造。
以太极拳为例,新中国之前并没有什么统一的名称,形意拳也是。
太极拳目前所知在小范围内传承的,老拳架就有十数种之多。陈氏太极老拳师就叫长拳,部分同于通背拳。外传之后才有杨氏等等,然而杨氏又与陈氏截然不同,可见流传的源头并不一致。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说的更可能是湖北武当道家流传的拳术,后为陈家沟借用。
形意拳来源于心意拳,自山西太原起,部分拳架理论完全相同,传入中原后多有添加改动。很久都没有单独分开的名称。
以北方流传较为广泛的通背拳翻子拳戳脚,相互之间多有借鉴融合,很多拳架极为接近。
中原山东一带,查拳螳螂拳华拳洪拳习练者众,姿势拳架也多有接近者。河北沧州八极拳,算是比较单纯的拳种,比较保守,流传不广。但是也不存在什么八极派。只是在吴桥附近几个村里父老相传而已。
所以不仅没有别的门派,连所谓少林武当门派都是子虚乌有。
小桥
是这样的:道观本是中国最大的技能收集搏物院,佛教兴起后共与道教收储中国技能了。
唐朝武则天奉佛后,罪犯入佛寺可免追责了。
从此,大盗强寇走投无路后,加入佛庙成和尚就免罪不追责了。
从而,带入巨量武艺。
少林寺守于嵩山书院与观星台,占中国大法之中间,天下独一无二,又近王城,收集技能更巨,且传承久这,又贴近佛学祖厅白马寺。使中国技能收集最全。这才轮为天下笫一的。
大全,归河南嵩山少林寺。
顶级,仍流传于各地的民间。
中国支柱是道门,不是诸子百家,更不是儒释道。
道门无文字记录,仅春秋诸子百家与儒释道被文字记于书里一部分,才由读书人奉为宝典,得以宣满天下名噪尘上的。
道门,被文字写出过,但反面的多些,如一贯道,青红帮,小刀会等袍哥式帮会。而正面的各文学小说里的庄园主.员外.某寨主.呼家军.岳家兵.扬家将.戚家军等等,包括白玉堂五鼠在内。
只不过正道门是制造技能摸索的民间科技院,书里常用重大重要工程或工艺卡壳无法进行时,突然来个白胡子老头指点迷津,一切才顺利进行了。
这正是帝王朝堂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城门外贴招贤榜,召民间人员帮助解决的原因。
道门是二式传延的:1.是徒访师,师认可后成衣铱承续人;2.师访徒,著名的是韩信被授兵书的为老者拾鞋故事。
武学医术制造是道门三道。制造被小说用暗道机关设局替代了。
武术医术各门派不是北京天津在民国时的大家,现成中国顶级学院原支拄者。而全国各地自有自掌门传续的,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民国初期各门派间有交讯的,抗日时因战乱才中断了。
这是现世部分,不现世的更众多。
道门各宗派,通讯与传物很快,它是门内人由一庄一村传递一切,昼夜不停,一昼夜传800里多的,且徒步,若如今汽车等二千里没问题。
武法门归强人,强人分三式:
1.王者。
2.侠者。
3.匪寇。
因此,武者不与官家来往。
可见,寺观收集武术,由道门内不论啥因犯法犯罪无投靠处后,遁入者带入的。
6232907
首先说,少林派武功是真实存在的。明代抗倭战争,少林武僧们曾在沙场浴血奋战。
明代军事家俞大猷、何良臣也都在各自的兵书著作中,提到过少林棍术。
但少林绝对不是中华武技的祖宗。
至少早在北魏建少林寺之前的先秦时代,中国就已经有技击流派,见于史书典籍之中。
一、越女剑法。
话说越女阿青单身独剑大破二千越甲——咱不谈小说,讲历史。
《吴越春秋》记载:越有处女,出于南林,剑法天成,受越王之聘,传剑法以士兵,助越国灭吴。
越王询问越女剑术之道,越女回答说:“凡手战道,内实精神,外示安逸。见之似妇,夺之似虎。捷若腾兔,追形还影。纵横往来,目不及瞬。得我道者,一人敌百,百人敌万”。
越王于是命勇士百人,攒戟试之。越女大胜,越王乃服。
越王称其“当世莫胜,越女之剑”。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写道:“剑技之家,斗战必胜者,曲城越女之学也。两敌相遭,一巧一拙,其必胜者,有术之家也”。
在没有少林寺之前的东汉时代,越女剑法就是剑术大宗。
二、道家剑法。
春秋战国时代,剑为军中主要装备。在诸侯王们的提倡下,士民之间佩剑、练剑、斗剑、相剑、论剑成为时代风气。
战国庄周,在其著作庄子-说剑篇中言道: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
然后又对赵文王讲述了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庶人之剑的区别,委婉劝诫赵文王应使天子之剑,放弃庶民之剑。
庄子示虚掩实,后发先至的剑理,对道家剑术发展,影响深远。
列子-汤问也讲述了玄奇的含光、承影、宵练,据称佩之可避三军的殷帝三剑。
受先贤流风所及,道家人物多喜带剑,精修剑术。
道家剑术,一脉相传,源流千年而不绝。
三、齐技击。
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齐国尤尚武勇。
吕尚分封到齐国后,举贤尚功,以武立国。几代之下,从国君到士民,尚武成风。
荀子-议兵篇云:齐人隆技击。“技击”是指杀敌搏斗的技巧。
先秦时代,一般人搏斗都是力大者胜。而齐国首创“技击”后,开创了以技巧胜勇力的武学新篇。
直到民国时代出现“中华武术”这个名词前,“技击”就是中国格斗搏击的名字。“武术”注重套路和表演,已经离技击之道很远了。
齐国招募训练精擅格斗、击剑、骑射等多种技能的勇士组成“技击”之士,扬威于战场。
齐国技击包含着丰富的单兵作战技巧。管仲要求士卒的战技必须达到:举如飞鸟,动如雷电,发如风雨,莫当其前,莫害其后,独出独入,莫敢禁围的程度—管子-七法。
齐国武技对后世山东有重大影响。魏晋时代的泰山习武团,隋唐时的山东剑术,宋金之间的梁山拳棒、梨花枪以及明代四大武宗均与先秦齐国有着渊导关系。
先秦时期还有着多种与武技相关的体育活动。例如属于摔跤项目的角抵相扑;贵族学校中学习的射、御、战舞等均与军事相关。
先秦、两汉时期连绵不断的战争,不但催生了如兵圣孙武、名将吴起等兵法名家;各种单兵作战技巧也日趋丰富,多姿多彩。
各国君主们为应对战事,也乐于鼓励军民学习武技,不惜高官厚禄,奖励军功。
如果说有了少林寺才有中国武术流派,纯属无稽之谈,不值一笑。
严琪FDU
我做大哥很久了
武侠小说中分门别派的写作传统一般认为承继自民国时旧派武侠小说。
旧派武侠小说早期除了号称“南向北赵”(“南向”即平江不肖生向恺然,代表作《江湖奇侠传》近代侠义英雄传;“北赵”即赵焕亭,代表作奇侠精忠传)之外,还有写有山东响马传的姚民哀。“向赵姚”三足鼎立。
姚明哀擅长写帮会党派。可以说,新派武侠小说写各门各派的创意始自他来。只是他并没有写什么少林武当峨眉铁掌帮五毒教天星帮。
1955年《书剑恩仇录》在《新晚报》推出,金庸横空出世了。他开始以整个中国为版图,中国的版图有多大,他笔下的武林世界就有多辽阔。他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文史知识,构建了一个武林江湖,这个江湖宗派林立,它们有来由,有发展,有流变,有兴衰,有绝学,风格迥异,特质鲜明。或大或小的帮派教派,庞大、壮观。而后乃今,传统的武侠小说家。但凡写小说,就几乎很难跳脱这个谱系,这些帮派。
自然,金庸并不是一开始就创造了少林派。第一次提到“少林寺”几个字或许是在《神雕侠侣》第三十六回“生辰大会”(献礼祝寿)一章节。
背景是郭靖小女儿郭襄十六岁生日时。小说写道:“忽见校场入口处火光明亮,八个人高举火炬,朗声说道:“神雕侠祝贺郭二姑娘芳辰,奉上第三件礼物。”八人说毕,便即足不点地般进场而来,转眼间到郭襄身前,人人露了一手上乘轻功。中间四人各伸一手,合抓着一只大布袋,看来那第三件礼物便是在这布袋之中了。八人躬身向郭襄行礼,自报姓名,群雄一听,无不骇然,原来当先一个老和尚,竟是五台山佛光寺方丈昙华大师,素与少林寺方丈天鸣禅师齐名,其余赵老爵爷、聋哑头陀、昆仑派掌门青灵子等,无一不是武林中久享盛名的前辈名宿。”
到《倚天屠龙记》开篇二章“天涯思君不可忘”、“武当山顶松柏长”,写到少林寺内容渐渐增多。
原文摘录如下:
这少女姓郭,单名一个襄字,乃大侠郭靖和女侠黄蓉的次女,有个外号叫做“小东邪”。她一驴一剑,只身漫游,原想排遣心中愁闷,岂知酒入愁肠固然愁上加愁,而名山独游,一般的也是愁闷徒增。河南少室山山势颇陡,山道却是一长列宽大的石级,规模宏伟,工程着实不小,那是唐朝高宗为临幸少林寺而开凿,共长八里。郭襄骑着青驴委折而上,只见对面山上五道瀑布飞珠溅玉,奔泻而下,再俯视群山,已如蚁蛭。顺着山道转过一个弯,遥见黄墙碧瓦,好大一座寺院。
她望着连绵屋宇出了一会神,心想:“少林寺向为天下武学之源,但华山两次论剑,怎地五绝之中并无少林寺高僧?难道寺中和尚自忖没有把握,生怕堕了威名,索性便不去与会?又难道众僧侣修为精湛,名心尽去,武功虽高,却不去和旁人争强赌胜?”她下了青驴,缓步走向寺前,只见树木森森,荫着一片碑林。石碑大半已经毁破,字迹模糊,不知写着些甚么。心想:“便是刻凿在石碑上的字,年深月久之后也须磨灭,如何刻在我心上的,却是时日越久反而越加清晰?”瞥眼只见一块大碑上刻着唐太宗赐少林寺寺僧的御札,嘉许少林寺僧立功平乱。碑文中说唐太宗为秦王时,带兵讨伐王世充,少林寺和尚投军立功,最著者共一十三人。其中只昙宗一僧受封为大将军,其余十二僧不愿为官,唐太宗各赐紫罗袈裟一袭。她神驰想象:“当隋唐之际,少林寺武功便已名驰天下,数百年来精益求精,这寺中卧虎藏龙,不知有多少好手。”郭襄自和杨过、小龙女夫妇在华山绝顶分手后,三年来没得到他二人半点音讯。她心中长自记挂,于是禀明父母,说要出来游山玩水,实则是打听杨过的消息,她倒也不一定要和他夫妇会面,只须听到一些杨过如何在江湖上行侠的讯息,也便心满意足了。偏生一别之后,他夫妇从此便不在江湖上露面,不知到了何处隐居,郭襄自北而南,又从东至西,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原,始终没听到有人说起神雕大侠杨过的近讯。这一日她到了河南,想起少林寺中有一位僧人无色禅师是杨过的好友,自己十六岁生日之时,无色瞧在杨过的面上,曾托人送来一件礼物,虽然从未和他见过面,但不妨去问他一问,说不定他会知道杨过的踪迹,这才上少林寺来。
…………
这时少林寺前数百人声息全无,人人皆知这一拳是何足道一生英名之所系,自是竭尽了全力。 张君宝第三次再使“偏花七星”,这番拳掌相交,竟然无声无息,两人微一凝持,各催动内力相抗。说到武功家数,何足道比之张君宝何止胜过百倍?但一经比拚内力,张君宝曾自“九阳真经”学得心法,内力绵绵密密,浑厚充溢。顷刻之间,何足道便知并无胜他把握,当即纵身跃起,让张君宝的拳力尽皆落空,反掌在他背上轻轻一推。张君宝仆跌在地,一时站不起来。何足道右手一挥,苦笑道:“何足道啊何足道,当真是狂得可以。”向天鸣禅师一揖到地,说道:“少林寺武功扬名千载,果然非同小可,今日令狂生大开眼界,方知盛名之下,实无虚士。佩服,佩服!”说着转过身来,足尖一点,已飘身在数丈之外。他停了脚步,回头对觉远道:“觉远大师,那人叫我转告一句话,说道‘经书是在油中’。”话声甫歇,他足尖连点数下,远远的去了,身法之快,实所罕见。
…………
这三段文字已经把少林一派提升到极高的地位了。借郭襄之口说“少林寺向为天下武学之源” “当隋唐之际,少林寺武功便已名驰天下,数百年来精益求精,这寺中卧虎藏龙,不知有多少好手。” “昆仑三圣”何足道的苦笑:“何足道啊何足道,当真是狂得可以。”向天鸣禅师一揖到地,说道:“少林寺武功扬名千载,果然非同小可,今日令狂生大开眼界,方知盛名之下,实无虚士。佩服,佩服!”一番发自肺腑的拜服更是强化了少林绝学的至尊超绝地位。(自然,更有觉远的惊天一战为证)
思维缜密的金庸写到这里,或许已经发现了一个写作上的漏洞,那就是少林寺少林武功既然如此厉害,又隋唐之际,少林寺武功便已名驰天下,那怎么解释射雕英雄传中华山两次论剑,并无少林寺高僧跻身五绝?
金庸真是厉害,马上给出了合情合理的解释:
距此七十余年之间,少林寺的方丈是苦乘禅师。这年中秋,寺中例行达摩堂大校,由首座考较合寺弟子武功过去一年中进境。由达摩堂首座苦智禅师升座品评。一灶下烧火的火工头陀大声发难,辱骂苦智禅师。这火工头陀出手极狠辣,他连败达摩堂九大弟子,不是断臂便是折腿,无不身受重伤。 原来火工头陀一直受到监管香积厨的僧人拳打,使他恨上了全寺的僧侣。二十余年间偷学练成了极上乘的武功。自忖武功已胜过合寺僧众,出手毫不容情。
苦智禅师和他较量。手下容情,不忍伤他性命,在使出 “分解掌”,借力卸力,希望双方一齐退开,停手罢斗之时。火工头陀双拳齐击。禅师回掌不及,内脏震得重伤。当晚伤重逝世。合寺悲戚之际,火工头陀又偷进寺,将平素和他有隙的僧人使重手打死。合寺大震寻遍了江南江北,丝毫不得踪迹。寺中高辈僧侣更为此大起争执,互责互咎。罗汉堂首座苦慧禅师一怒而远走西域,开创了西域少林一派。经此一役,少林寺的武学竟尔中衰数十年。
读到这里,我们自然明白:二次华山论剑正值少林寺元气受损且“中衰数十年”之时,故此两次均未有登场。
这样的插叙,前后勾连,合理维护了少林寺少林功夫的赫赫威名,免除了读者的质疑。
金庸由此一路强化一路渲染,到了《天龙八部》和《笑傲江湖》,少林寺少林武功的无人可以撼动的地位终于确定。
自此,武林世界中个人武功第一的,可能不出自少林,但作为一个整体,少林必须第一。
体操等团体比赛永远第一,意味着什么?极其深厚的底蕴,无可匹敌的实力!
武林世界把少林放在第一的地位,似乎没多少道理可讲,或许就是文学上的道理、经典的魅力。作品成经成典,别人就拜服就接受,就觉得合理。若少林寺平均武功水平很低,倒叫人难以接受,觉得是胡说八道,作品定不入流。
武林世界把少林放在第一的地位,真的没多少道理可讲吗?
答案是:有!
这样写或许是受到平江不肖生的启发和影响。
金庸不会武术,而前辈平江不肖生懂武术,还出版过武术方面的著作。他把武功分为“内家”和“外家”,即“内功”和“外功”。
平江不肖生在自己的作品中讲,霍元甲虽武功很高但壮年就去世是因他的功夫是凶猛的“外功”,“内功”练得不好。他形容内功和外功的区别:一个铁箱子,里面装的都是玻璃,外面看上去坚固无比,怎么打这个铁箱子都不会坏的,但是里面的玻璃已经碎了。一艘商船,上放大炮,一炮放出,固能把敌船打沉,但自己的船也被震坏了。
他说霍元甲五脏六腑没练好,一拳打出, 固然把敌人伤得很厉害,但自己的内脏也受了伤;伤积累下来,终会不治。
所以,重视推崇内功,有了生理方面的依据。武功高低,常取决于内力强弱,几成定见,这样一来,重视内功的少林派就有理由被推为武林第一门派。
此外,内力离不开修习。这样的设定也暗合儒家(或者也有道家佛家)文化的追求。
论语·为政孔子说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总结自己的一生,说自己从不冀望于“机巧”,而是踏踏实实,以十年为一个时间单位,持之以恒,不断追求,不断修习,不断精进,以期达到心中理想的境界。
内力得来的渠道或许有机缘巧合,能不能修炼成超凡的内功,需要下苦功夫,很少有一蹴而就的。这也符合“天道酬勤”的公平原则。
最后,武侠小说不是武打小说,一字之差,主张天差地别。 “ 武打”是向外的攻击侵略型,“武侠”是向内的自强自守型。武侠小说,对武功功能的定位是“止戈为武” ,是用“武”来行“侠”,“战”是为了“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虽远可(必)诛。
也可能,以内功见长的少林派排第一,是因之才没多少异见的吧?
武学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僧众持平公道,磊落正大。协和诸派宝相庄严。第一,没毛病!
Yuan酱trave
喜欢看武侠小说的人,一定不会对少林这个门派感到陌生,在很多小说里,少林寺都是正派的代表,号称“天下武功出少林”。同时,少林寺也是人才辈出,不像武当峨嵋丐帮那样很久才出一个高手。因此,很多人理所当然的认为,少林寺就是武侠小说中的第一大派终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来,有实战的少林高手,要么是被人打败,要么用的不是少林功夫,;没有实战的少林高手,虽然吹得很厉害,但仅凭他人言语就想登顶武功排行榜难免让人不信服。所以说,少林就是武侠小说中最被高估的门派,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