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侠小说与琼瑶的言情小说不属于快餐文学
金庸的武侠小说与琼瑶的言情小说与当代的武侠和言情的不同之处在哪?
提到的作品
最新跟帖

kongkongyeye
金庸,查良镛先生家学渊源,国学功底极好,同时他又是一位报人,一位商人,因此他既要有吸人眼球的情节来让人愿意看,又要有文化情怀来让人愿意思考,喜欢他的作品。 可是他归根结底还是一位很传统的文人,所以他的韵味总藏在一些奇怪的地方,比如说《天龙八部》实际上是在写苏幕遮等五首词曲,而整部《碧血剑》不过是在为他的"袁崇焕研究论文”张目。在旧式传统文人的眼中,小说只是小说而已,与三立(立德丶立功丶立言)中的立言一分钱关系也没有-明报才是亲儿子,这几个是出门拉客的干女儿。 人好在对干女儿算是尽到了义务,而她们恰好又填补了文革之后,万物复苏时的空虚和渴求,最妙的是人的个性再次得到释放的时代,迫切需要代言和申诉,于是老先生笔下一个个个性鲜明(这是最重要的)的角色就被大家代入了,在代入中完成了一次解放自我的意淫之旅。 就这一点而言,现在的武侠小说家如凤歌,小椴,沧月等人的作品,包括网络上流行的绝大部分玄幻小说都别无二致。意淫嘛,贾瑞的风月宝鉴可不是谁都喜欢的。 金庸先生受内地读者们喜欢的另一个原因是他的三观极正,在鹿鼎记之前的小说中,他的三观设定最符合那个时代(改革开放之初的那十几年)的要求,虽然《笑傲江湖》中充满了政治隐喻,但最终的江湖还是善良守序阵营获胜了-俗套,想得太简单,但起码有思考,而现在的绝大多数以“打怪升级”和“扩充后宫"为卖点的网络写手们非但缺乏对现实世界的认真观察和深入思考,就连起码的人文精神,甚至连文学素养也成问题,就这样还敢标榜自己有所谓情怀。 情怀你奶奶个腿!不知从哪一年开始,中国的大学不再像大学,文艺不再像文艺,而娱乐却真的成了娱乐。 至少琼瑶还会卖几首张先(心有千千结)啊、李清照(却上心头)啊的词,至少她的故事还是把爱放在第一位,把希望和美好(虽然电视剧不一定好,但小说真的很好,即使本直男也不敢轻易贬低)展现出来,而如今的卖得最好,注意这几个字,卖得最好的言情小说乃是——官二代和富二代的n角交互式多反转剧情才叫爱情,巴黎、布鲁日、维也纳随便走的人才有资格谈爱情,吃神户牛肉,品罗曼尼-康帝的人才能拥有爱情。总之还是意淫,而且是完全跟老百姓不相干的,意淫! 苍老师你还有机会见到活的,而这些所谓的"言情"只存在于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