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文学有哪些?

如题,汉代文学有哪些?
提到的作品

[作品]史记

“中华经典藏书书系”,内容经典,形式精美,全面体现“经典藏书”理念。 该书简介:《史记》为其中之一。 《史记》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

司马迁

[作品]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创作的五言诗精品,曾被昭明太子萧统收入《文选》,并为历代称颂。它千古常青的魅力究竟何在?本书重新解读《古诗十九首》,文章赏读与书法欣赏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作品]盐铁论

《盐铁论》是一部空前绝后的奇书。它是中国文化史上唯一的一本比较客观地记录了统治阶级内部当权派和非当权派关于国家的财政、经济、外交、文化等大政方针问题争论的著作,使我们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不仅能够对当时...

桓宽

[作品]论衡

以通津草堂本务底本,参考前人校勘整理出版。

王充

最新跟帖
啖蔗堂

啖蔗堂

汉 1、汉赋 2、五言诗 3、乐府民歌
小狼崽

小狼崽

散文尤其是政论文 赋 五言诗 史传文学 小说
噎着

噎着

一、汉代文学的基本形式:

汉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是散文,上继先秦,与战国的散文一道共同构成了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它和唐宋的诗歌、元代的戏剧、明清的小说,分别雄踞于各个时期的文坛.

汉代散文中一类是叙事文,代表是《史记》和《汉书》;另一类是论说文,主要是指名臣的奏议和文人的哲学、政治学专著如《盐铁论》《论衡》《潜夫论》政论等.

不过相比之下,汉代散文都是有为而作.在汉代真正“为艺术而艺术”,并且风靡一时的是辞赋.这种文体直接继承了战国纵横家的辩术和屈原、宋玉的“楚辞”.它们在屈原、宋玉的基础上踵事增华,变本加厉,越来越不重视思想,而一味在文字、在形式上下功夫,争奇斗艳.汉代人写赋成为一种时尚,似乎不写赋就不足以表现自己的才华.

汉代的诗坛是相对寂寞的,除了楚歌之外,几乎找不到激动人心的文人诗歌作品.

不过,汉武帝建立乐府机构,搜集了许多民歌.这些诗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汉代乐府以其光荣的现实主义传统直接而极其巨大的影响着我国后代文人的诗歌创作.

汉末的《古诗十九首》,曹家父子及建安七子直接承袭了汉代乐府的衣钵.而汉代乐府中的五言体、杂言体,直接影响着文人五言诗的形成,影响着南北朝及唐代七言歌行的发展.

二、汉代文学的特点:

1.汉代再次出现作家群体。

2.汉代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都呈现兴旺的景象。

3.汉代文学和经学出现双向互动,二者彼此渗透。

4.汉代是文学体裁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许多重要的文学样式都在这个阶段孕育产生。
Joyooooo

Joyooooo



1、汉赋

2、五言诗

3、乐府民歌
小贱贱~~~

小贱贱~~~

第一章 汉代辞赋



1.关于赋的解释:《文心雕龙》“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错误)。班固两都赋序:“赋者,古诗之流也。”《汉书》:“不歌而诵谓之赋。”(正确的观点)



2.汉赋分为骚体赋和散体赋。骚体赋是从《离骚》发展而来与屈原一脉相承。内容大多是抒情言志。首倡者是汉初的贾谊,代表作是吊屈原赋和服鸟赋。还有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东方朔、刘向、刘歆、王褒、扬雄。东汉后期有张衡的归田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3.枚乘的代表作品七发。它是汉赋发展史上一篇带有转折性的作品,它的显著特点是夸张铺叙。它的结构格局和铺排形式都为司马相如的大赋奠定了基础。



4.司马相如的赋有子虚赋、上林赋。散文有谕巴蜀檄、难蜀父老、谏猎疏、封禅文。



5. 杨雄写有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还写过骚体的太玄赋、逐贫赋和反离骚



6.班固的代表作品散体赋两都赋。



7.张衡的作品有两京赋,张衡的归田赋与西汉初期的骚体赋仍一脉相承,但从思想和文章的体制上又有许多变化,它是魏晋以后大行于世的所谓“抒情小赋”的先驱。这类赋还有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祢衡的鹦鹉赋,王粲的登楼赋。



第二章 汉代的论说文



1. 贾谊的政论散文主要有治安策、过秦论、论积贮疏、谏立淮南子诸子书



2. 晁错的政论散文主要有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贤良文学对策、言兵事疏、论削藩疏



3. 枚乘的政论散文仅存一篇谏吴王书。



4. 邹阳的政论散文有上吴王书、狱中上梁王书。



5. 董仲舒的散文有举贤良对策三篇。



6. 东方朔的散文有应诏上书、谏起上林苑疏、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其中答客难对后世影响很答。模范它写作的有:扬雄解嘲、班固宾戏、崔骃达旨、张衡应间、崔实客讥、曹植客问、韩愈进学解。



7. 刘向的散文著作分为奏议、叙录、杂著三类。奏议最著名的是谏营延陵过侈疏。清代刘熙载“刘向、匡衡之文皆本经术。”



8.扬雄的散文解嘲法言。



9. 刘歆的散文有移书太常博士。



10. 东汉前期的论说文作家主要有桓谭、王充、冯衍、马援等,最重要的是王充。东汉中后期的论说文作家有李固、王符、仲长统等。王充《论衡》;冯衍的赋显志赋,文显志赋序;王符《潜夫论》;仲长统昌言,缪袭称仲长统“才足继西京董、谊、刘、扬”。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



1. 《史记》的原名叫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它的记事上起轩辕皇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其中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



“本纪”是以历朝帝王的顺序年代为纲的历史大事纪,是一种编年史的摘要。



“世家”是有爵位封地世代相传的家族的历史,写的是春秋战国时代所存在的各个诸侯国和汉代帝王所封的王侯。



“列传”是一些有才干、有作为,卓荦不群,能不失时机地建立功业,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人物的传记



“书”是有关经济、军事、水利、祭祀,以及礼、乐方面的制度史



“表”是把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谱列成表格,以使人一目了然。

2. 《史记》的创作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第四章 《汉书》及东汉其他叙事散文

1. 班固是东汉的文学家、历史学家,著作有《汉书》;赋两都赋、幽通赋;散文答宾戏;五言诗咏史后人辑有班兰台集。

2.《汉书》作者有:班彪、班固、班昭、马续。《汉书》包括十二篇纪,八篇表,十篇志,七十篇传,共一百篇,记事上起高祖元年,下至王莽地皇四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3.《吴越春秋》的作者是赵晔。

4.蔡邕是写碑铭文字的代表人物。

5. 东汉马第伯的封禅仪记被称之为游记文学的始祖。



第五章 汉代诗歌

1. 乐府本来是个音乐机关的名称。其职能是:一、写词配曲,演习排练。二、组织人到各地采集民歌。

2.《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末期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

3.汉代的楚歌有:项羽垓下歌、刘邦《大风歌》、戚夫人戚夫人歌、刘彻秋风辞及瓠子歌、梁鸿(东汉)五噫歌、张衡四愁诗(已经是一首比较整齐而有韵味的七言诗了)。

4. 班固写过一首咏史,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有案可查的文人五言诗。
phoeb_hao

phoeb_hao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