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看小说而不喜欢看文学作品?

gordon
小说不是文学作品吗?
你是说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看的小说不够文学品位吧?
其实呢,小说起初就是供人消遣的读物而已。文学包括小说是生活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文学。
我们处于后工业社会商品经济时代,科技高度发达,生活空前享乐,利益遮盖了情感,价值解构,不会再有淳朴时代的文学。当下先锋前卫的作品往往是对人性的弱点和黑暗面的批判,通俗文学则娱乐至上或者反映社会浮躁的心理,如发财暴富,超自然强大,人生大反转等等。
文学是源于现实生活的人类愿望,如我所言“所谓文学,就是人们想要的生活”,甚至现实的代用品。深刻的文学会批判现实,如余秀华、贾浅浅、莫言们对某些人(包括作者)生活的粗鄙猥琐的暴露,把文学当消遣娱乐的读者会毫无兴趣,有的人甚至曲解,以为作者提粗鄙猥琐。对余秀华、贾浅浅和莫言的群起而攻之可以看出很多人的文学解读水准很低。
另外,后现代文学看似粗浅随意,其实是更加费解的精致,很难懂和容易误解——事实上后现代文学就是价值多元、价值解构,主题模糊,要求读者参与解读的。这么难读,这么“不知所云”,读者自然不感兴趣。更何况后现代小说反人物反情节,你叫一般读者如何接受?
不过不用担心,真正热爱文学的人是永远存在的,网文也会不断进步,并且已经有了一些好的作品。而且,在这个光怪陆离的后现代,纯文学和通俗文学正在合流,具体体现在纯文学从现代派的夸张变形意识流回归写实,同时注重娱乐。毕竟,文学不可能是一本正经的教科书,读者阅读的动因,不会是接受教育。
文学总是随着时代发展变化,有什么样的人类,就有什么样的小说。文学是人类的镜子,但绝对不是用来为人类化妆的东西。我的后现代小说微小说与小小说也是网文,但是后现代跨文体写作,和传统小说完全不一样,诗歌、随笔、段子、日记……一起上,还有些不知所云,可网文读者依然能够理解欣赏。微小说与小小说被转载到90多个小说网站,而且读者打分很高,平均7.8——8.5,打满分的占一半以上。
不可思议的是,这本书已发表几年,最近纵横中文网突然将它封了。
在别的网站仍然可以看到,什么时候我把它搬到番茄小说来。

zhouw0801
关于这个问题。
个人感觉是因为现在“生活节奏快!”“人们压力大!”
小说能让人释放,尤其是“网络小说中的爽文!”
压力大如果不释放的话,人很容易憋出精神疾病,长此以往,精神不好会导致身体出现疾病!
其实“文学作品”也包括“小说”。但是这里你指的“文学作品”,应该是“传统文学!”
传统文学阅读起来比较费劲,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修饰,比喻,暗喻什么的,相比之下,还是小说的语言直白!
另外,文学作品大多激发人的情绪不是“爽”!
而是“感悟!”
压力都那么大了,能感悟出什么“压力更大吗?”
“生活已经很不容易了,没有必要再给自己添堵!”
古人常说“劳逸结合”,不能好好的休息,就不能好好的工作!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看法!

雕琢懒惰
文学作品看起来枯燥无味,小说故事性强,情节吸引人,能够放松紧张的学习,繁忙的工作,达到精神的愉悦

jerryle0
文学作品太高雅,不适合大多数人。毕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受教育的程度基本上都在初中毕业的水平,你让这些人整天去阅读文学作品,太为难他(她)们了,然而对于通俗易懂的小说就不一样了,毕竟小说的故事性强,文学性相对差了一点,所以小说就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