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真正的作家越来越少?网络剧铺天盖地谁的错?“唐吉诃德”还会不会出现?

Livia
就我自己的经历而言,因为不太认同正热门小说里那些主角的三观,自己比对性地动手写了一篇,几万字后去申请,被拒绝以不符合读者市场需求。
而读者需求什么?在网络无处不在的时代,人们被各种信息大爆炸冲击着,“见多识广”,越来越寻求另类的刺激的东西,即使这些东西并不是好的良性的。
在有作家富豪榜刺激诱惑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写手们写文只是为了获得金钱收益,自然要迎合读者兴趣。许多写文多年的作者说,只要有爆点情节够吸引读者,文笔什么的幼稚浅白些也没什么问题,照样有点击率。如此环境下,还有多少人愿意沉静心神磨练呢,自然是追求数量去了,质量什么的等有钱有闲再说。
此外,有那么多珠玉在前,读者要求更好了眼光也更挑剔了,要写出一篇被认可的好文更难,许多人都会迎难而退。
不受环境影响无视纷繁诱惑,坚持潜心修炼享受孤独的人总是少数。

230的巧
这个很容易回答,今天之中国,是封建资本社会三个社会型态的混合体,世界没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像中国人这般的复杂。当代文学家能力不够,还没有一个人真正看透,就别说写了。你剖析不了今天的社会,还能有什么可写的呢?有什么值得写的呢?!
洞穿不了今天的人,写什么?无病呻吟吗?!
都老了,文学家已经属于昨天。他们都已经成了不怎么新鲜的故事!
有点狂,心里话!
真要写,还得是魔幻。正面写,功力真的不够!
孕育中……

阿仇
把一个作家的养成如果看成是一棵参天大树的成长过程的话,也许会基本明了这个问题了。
一是培养土壤问题。作家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成就的,任何一个作家的早期必定有一个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过程,生活的磨练,心路的铸就都比必不可少,必须有一个能深深地、经常性地刺激人的精神世界的过程。但是现在有几个具备相对文化基础的人愿意主动投身于那种环境过程呢?对市井的花花世界和锦衣玉食的生活趋之若鹜,都愿意做急功近利马上见效的勾兑酒,有谁愿意把自己变成封存二、三十年的老酒呢?没有扎根土壤的意识和追求,不能从生活中体会汲取滋养,就没有作家的产生。
二是环境空间问题。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产生的大量海量信息对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也是无形的。思潮的涌起既是好事,但是这些不成体系的碎片化的思维信息同时也在影响个体人思维的独立性和空间。犹如灌木丛生之中,一个人要取得思维上的独立突破,似乎较之以往难度大了很多。
三是社会接受度和包容度的问题。优秀的作家往往意味着在思维上的独特和超前,对问题的洞察力度犹如手术刀的刺痛,难以被人接受,处于孤立中导致最后的偃旗息鼓,主动或被动地扼杀于摇篮中;要么传播范围很有限,养在深山人未识。小树突破灌木的重围见到阳光,是不是变得更难了呢?

眯眯眼J
真正好的作家具有時代的特征,还要有不计个人得失,牺牲自我的崇高品德。一个人是难做到的,要有一个群体,一个阶层的精神所主导,才能产生。

dragongl
也还行。过去作家虽然多,好的作品也是凤毛麟角。现在作品虽然少,一个刘慈欣我就知足!不吹不黑。生在一个有大刘的时代,我骄傲!后面有没有来者我不知道,前无古人就是真的!

神經質的丶尛威
谢谢您的问题!
有两方面,第一。现在,写小说很容易发出去,手痒痒就这写写,没事就发发,刚把干瘾!
因此,网络小说,铺天盖地,同时,也是,大浪淘沙,确实,很多人的个别小说写的不错,其实,不比xxx知名作家差,甚至,还要好一些!
以前,出本书,那么容易吗?个中曲折,不是我能说的!
第二,是钱闹的,一切为钱,所以,就有您说的情况出现!
我也痒痒了,就也写了一个,您猜我为了什么?
有兴趣,欢迎您来看看!

Power
问题的提出,是对当今社会一种文化现象的思索与拷问。
真正意义上的作家,在当今时代确实是少之又少。这里所指的作家,是那些有责任、有担当,能够写出无愧于时代、经得起历史考验,能够写出思想性与艺术性均为上乘的作品的作家。
不可否认,当下爱好写作、从事写作的人和作品的数量并不少,只是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有着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别。这一点,我有着切身的感受。那时,爱好写作的人特别多,尤其是青年人,都以爱好文学创作为自豪之事。一个从事文学创作的人,能够在报刊上发表作品,便会拥有众多的“粉丝”。当然,那时还不流行“粉丝”一词,叫祟拜者较为恰当。
当今时代,真正意义上的作家为何越来越少?最主要的原因是:
一、社会原因。当今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商品的属性不可能不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还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人们的人生观,价值取向,虽然趋于多元化,但无不打上深刻的商品烙印。
二、个人理想、追求的多元化。经济社会,令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新业态的涌现,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催生出许多更新的行业和领域,人们有了更多的职业选择。人们发现,赚钱的渠道很多,实现人生价值的领域很多,何必非往写作一条路上挤呢?
作家队伍被分流了,一部分在坚守,一部分去其它领域发展,当然,还有更多的作家耐不住寂寞,洗手不干了。
没有一个庞大的作家队伍,这个基础失去量的支撑,真正的作家少了,也就不足为怪了。
网络剧铺天盖地谁之过?
影视剧、网络剧充屏现象,是这一产业市场化的必然结果。
市场需求、市场导向,二者相互作用。
谈不上谁的错,因为有这个需求市场。唯一的办法是规范和引导。
对于文学创作而言,还真该有点“堂吉诃德”精神。
当然,这种精神不是守旧、保守、不合时宜。
作家要出好作品,就要有一种坚守精神,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笃信“十年磨一剑”、“功到自然成”。
但愿有更多的人对这种文化现象有深刻的思孝!

Grace Q~
1、真正的作家并没有越来越少,而是真正地作家并不像畅销书作家那样抛头露面,特别是很多思想特别有深度,有力量的人也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以至于他们很少抛头露面。我记得周国平先生曾经记录了自己收到的一本书,他本人非常佩服写这本书的人,可是也很遗憾这本书作者并没有公开发行的打算。我想,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
2、要看到不管是网络剧,还是网络文学,都正在逐渐成长,要是算一算的话,他们的成长也不过就十年有余,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对他们有那么高的要求是很不现实的,再者,他们现在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我们应该看到的,可以说,这样的发展,现在做评论还为时过早。再者,要是根本就没有人关心网剧,网剧不会成长,又哪来的深度?
3、中国可能很难出现“堂吉诃德”。
这毕竟有太大的国情差异,差异不是一点点的大,要是说他的内在本质的话,也的确有许多能够在中国产生,但是很明显,不会是在现在这个时候,在这个时期,我们很难看出有什么理由出现“堂吉诃德”。

雪儿最近真的很苦逼
摩罗写过一本书《我的故乡在天堂》其中对于作家与时代进行了总结,作家可以是时代潮流的参与者,也可以是时代的旁观者。作家可以热血沸腾对时代发言,也可以冷傲孤寒、侧目斜视的自言自语。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都希望作家能像伏尔泰、左拉、托尔斯泰那样铁肩担当道义,但是我们没有权利要求每个作家要为此做出承担和牺牲。网络时代这么发达,其中的糟与粕需要我们自己去分辨,当某些发声越来越小时,我们可能就会失去对真理的辨别。我们是旁观者,进入事件的代价太大,我们选择沉默,沉默着我们就永远的陨落在信仰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