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小说拍成电影或电视剧时都要改编?为什么不忠于原著?
ヾ洢水の旋律
改编小说,是为了吸引原著粉,而改编到除了名字没有一样的地方则是因为电视剧的消费人群多是小姑娘或者中年妇女,改编的时候就会迎合她们的口味偏好,这样一举两得。而且改编小说会得到许多关注,尤其是原著粉,他们无论对改编满意与否,都是一种对电视剧的宣传。
影视和小说表现方法不同的,有一些内容可以,但是有些文字内容影视完全无法展现的。再加上时间因素,成本因素。
一颗想旅行的白菜
很希望看到不用改编的小说拍成的电视剧,就原原本本的照书演出来,只是怕导演没这个功力,制作没这个特效,投资没这个资金,看看现在的小说改编电视,改得越多越不好看。一部小说的成功来之不易,若照改编之内容出书,那这小说还会成功吗?
ccc小小麦
拿我们最熟悉的《西游记》来说吧。
最经典的86版《西游记》在很多方面都跟原著出入很大。单是人物形象,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三人的模样可比电视剧里看到的要吓人的多。例如在原著的第三十六回中,对于孙悟空的描写是这样的:“身不满四尺,年不过三旬,真个是生得丑陋。七高八低孤拐脸、两只黄眼睛,一个磕额头;獠牙往外生,就像属螃蟹的,肉在里面、骨在外面。”这可不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美猴王。
另外,猪八戒跟唐僧去取经前是娶过老婆的,而且还不只一个,高老庄的翠兰是他的第二个老婆。他的原配夫人唤做卵二姐。据猪八戒口述,他还是倒插门。卵二姐具体是人是妖书中没有详细记载,只是跟了猪八戒一年就死了。
关于沙僧。电视剧里有交代过沙僧吃人,却并未交代过沙和尚吃过唐僧。《西游记》第八回说道:那怪道:“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 那九个取经人窟窿便是唐僧从金蝉子转世经过十世修行,前九次都被沙僧吃掉了。
原著中的唐僧形象可比电视剧的里的要阴暗狡黠的多了。不仅自私胆小懦弱,而且骂起徒弟也是诨话连篇。不仅唐僧,电视剧中如来气质镇定,谈吐儒雅,原著中如来也是经常爆粗骂人。
据说导演杨洁曾访问过当时的佛教协会会长,希望他为电视剧题写片头字幕,却被婉言谢绝。因为《西游记》里歪曲了唐僧的形象,佛教界对《西游记》不认可。会长先生曾经诚恳地提出建议:希望我们在电视剧里为唐僧平平反,起码不要丑化他。
其实在大部分故事情节上,电视剧版《西游记》也删减改编了许多,很多方面,真实的《西游记》原著也比我们看上去的要恐怖阴暗的多。要知道吴承恩写《西游记》可不单单是当做一部神话小说写的。如果真的都按照原著拍了,别说电视台不让播,就算播了,恐怕就不是童年经典而是童年阴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