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大战中,文殊、普贤、观音菩萨都曾现身,为何独不见地藏王?
jackiemeng
在《封神演义》里的,文殊、普贤、观音三位菩萨都曾出战!并且大破了万仙阵,收服了截教的三位弟子乌云仙、灵牙仙和金光仙。这三位截教弟子也就是我们在西游记里看到的青毛狮子精、白象精和金毛吼!可以说,文殊、普贤、观音三位菩萨在封神之战里是大出风头。
breeze
因为那时候地藏菩萨还没来到中国呢。
地藏菩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菩萨之一,与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合称为四大菩萨,在中国境内各有其应化道场,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就是文殊道场五台山、观音道场普陀山、普贤道场峨眉山、地藏道场九华山。
地藏十轮经云: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故名地藏。
《地藏菩萨本愿经》等不同经典记载,地藏菩萨过去世中曾经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并在久远劫以来一直以其无尽智悲愿行化身千百亿,悲悯救拔一切罪苦如母众生,令脱轮回之苦、趋涅槃路、究竟圆满无上佛果。因此,地藏菩萨同时以“大孝”“大愿”被世人广为弘传,也因此被普遍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并且成为汉传佛教四大菩萨之一。
据佛教史籍记载,唐朝来华求法的新罗王子、金地藏比丘,被认为是地藏菩萨化身。金地藏所在安徽九华山,也被视为地藏菩萨应化道场,因此成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千百年来,香火鼎盛。
地藏菩萨在九华山显迹,大约是在释迦佛灭度后的一千五百年间,那时在新罗国王族中有一位年轻人,名字叫金乔觉,他因喜好佛学而出家修行,出家后他想:一定要到中国才能求得佛法。所以他搭船带着白狗“善听”,渡海到中国安徽省,在沿海遇到一阵大风将船吹至岸边。这位年轻的比丘就弃船,带着白狗,向山的方向前进,不知不觉中来到山岭处,放眼一看,山下尽是一片平原,风景十分优美。他就停留在山中以洞穴为家,而且一停留就度过了七十五年的时间。 他在山中的生活过得非常艰难,因欠缺粮食,仅以野草、山果充饥,甚至在传说中他曾吃土维生,称为“观音士”,这是传奇的记载,不过其生活的刻苦由此可以想见。山洞中又缺水,需要到山崖下五百公尺处才能提到一桶水,一天之内为了取水而必须上上下下,非常的辛苦。
在传奇中还有一篇小故事,有一天早上当金乔觉打坐时,忽然被一条虫咬到,他吓一跳出定后,见到一位身穿黑纱的妇人,在他面前叩头跪拜说:“非常忏悔,我的儿子不懂事,冒犯了圣体。为了表示忏悔和恭敬之心,所以在石崖边化出一条清水,供您取用以表示他的心意。”妇人说完话即消失了,之后果然离洞口不远的山崖出现一股清水,源源不断地流下来:听说无论如何的干旱,泉水仍是不断流出,这也是传奇之一。
金乔觉比丘在九华山修行经过多年,有一群诗人到那里游山玩水,想寻找灵感作诗,忽然间在山洞口看到一口破锅子放在石头上,柴火已熄灭了。看看锅内,只有野菜混杂着观音土,大家又探头往洞内看,原来有一位修行者在那里打坐。大家在洞口静静地等待,一直到中午时分,修行者终于出定,走出洞来。他看起来不太像中国人,据传奇的记载地藏菩萨的相貌很特别,他的身高约七尺高,额头很高很宽,所以那些诗人问他从何处来?比丘即自我介绍,并说他来自新罗国。 那些诗人听了觉得很惭愧,因为他们就住在山下,竟然不知道有一位远道而来的修行者已在山上住了好多年,而让他过着这么刻苦的日子,从此那群诗人就成为他的护法,又去禀告山主闵公。闵公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知道山上有一位有道高僧时,心里非常欢喜,于是赶紧去拜访。看他住在那么简陋的山洞内,闵公也觉得很不忍心,因此决定和诗人们一起为修行者盖一座简单的精舍。
金乔觉比丘生活安定后,他更加用功修行、研习佛法,护法的这群人也常来请教佛法。尤其是闵公,他非常敬重三宝,每天都要供养一百位僧众;但是不管如何努力去邀请,总是只有九十九位,一定要专程去邀请金乔觉比丘,才会正好满一百位,长此以往,金乔觉比丘经常到闵公家里应供。闵公对这位高僧非常恭敬,于是让儿子随他出家。
有一天,闵公向金乔觉比丘说:“您应该扩大修行的道场,因为前来求法的信众愈来愈多,将来也会有人来此安住修行,是不是要扩建道场呢?”金乔觉比丘说:“只要有足够的地方就可以扩建。”闵公说:“您看,这整座九子山都是我的呀!您需要多大的地方都可以。”金乔觉比丘说:“我只要有一件袈裟大的范围即可。”闵公说:“那一点点怎么够呢?”金乔觉比丘说:“这件袈裟的影子能盖住的地方,就够用了。”闵公不甚解地答应了。金乔觉比丘就把身上的袈裟脱下来,向空中扬去,一阵乌云遮住了阳光,整座山被乌云遮盖犹如被袈裟遮蔽一般。闵公既惊讶又欢喜地把整座山奉献给金乔觉比丘,这群诗人即思惟着:“到底怎么为这座山命名呢?应称为九子山还是九方山?”若以看莲花的心看这座山,它就像九瓣层叠的莲花,于是大家提议以“九华山”定名。
为什么后来大家会称他为地藏菩萨的化身呢?因为,白天他为弟子们说法,一到黄昏时他就入定了。据说,到了夜晚,九华山的周围常常会发出地狱刑具的声音。所以很多人传说金乔觉法师夜晚时分会到幽冥界去度众生,所以称他为“化迹的地藏菩萨”,也有人尊称他为“金地藏”。他自二十四岁上九华山,直到九十九岁的七月三十日圆寂(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七二九年),在九华山度过了七十五年的岁月,可见地藏菩萨和中国的众生特别有缘。
隐士的香奈尔
《封神演义》可以算作是西游记的前传了,在西游记里很多没有交待清楚的人物关系,《封神演义》都做了很好的补充说明。不仅如此,封神大战更是奠定整个三界局势的关键之战,在这一战后,西方教(佛教)兴起,开始了与东土道教的争夺,为西游记埋下了伏笔!
但是小编通读《封神演义》和《西游记》后,却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封神之战里,文殊、普贤、观音菩萨都曾出现,但同为佛门四大菩萨之一的地藏王菩萨却没有丝毫的信息。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封神演义》里的,文殊、普贤、观音三位菩萨都曾出战!并且大破了万仙阵,收服了截教的三位弟子乌云仙、灵牙仙和金光仙。这三位截教弟子也就是我们在西游记里看到的青毛狮子精、白象精和金毛吼!可以说,文殊、普贤、观音三位菩萨在封神之战里是大出风头。
虽然在封神之战结束后,文殊、普贤和观音(慈航道人)都由道入释,成了佛门中人。但他们的地位依旧很高,位列佛门四大菩萨之三。至于,最后一位地藏王菩萨,《封神演义》里就没有记载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一切都和西方教(佛教)的发展崛起分不开关系。都知道,在《西游记》里,佛教经过发展,已经在灵山有了自己的地盘,甚至能和天庭掰手腕了。并且,坐镇地府的地藏王菩萨更是整个六道轮回的掌控者,就连十殿阎王也要听他的话。
这样一个厉害的人物自然不是随随便便就出现的。其实,地藏王菩萨从踏上修炼之路时起,就被接引和准提两位圣人派出去执行一个重要任务去了。这个任务就是潜伏在地府,伺机掌控那里的一切,所以,即便是封神大战,整个三界都打得昏天黑地的,但地藏王菩萨却没有出现。
因为此时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直到封神大战结束后,整个道教的实力下降,西方教(佛教)实力得到提升。这个时候,地藏王的任务基本上差不多完成了,所以,他就提出了一个口号“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下,地藏王就可以永镇地狱了,成为了地府的实际掌控者!所以啊,封神大战里,文殊、普贤、观音菩萨都曾出现,为何没有地藏王?因为他去执行秘密任务,掌控地府去了!
betterwdd
从地藏王菩萨的相关记载中,我们得结一个结论:封神演义中,提到了燃灯道人、准提道人和接引道人,并没有具体提到如来佛祖,也没有提到地藏王菩萨,应是记载的宗教发展的年代不同。
Chestering
封神大战?你这说的是小说《封神演义》吧,封神演义里面是把佛教化称为“西方教”,然后把佛教跟道教的神仙乱编一气,可谓是哪边都不讨好,同时被佛教和道教人士抵制和反对。至于封神大战里没有地藏王菩萨,纯粹是作者许仲琳没有编写,仅此而已。
一、《封神演义》并不是正统神话,也不是《西游记》的前传许多人看《封神演义》和《西游记》题材差不多,都是神仙打架的故事,并且里面有许多看起来相似的神仙,比如二郎神、哪吒、托塔李天王、紫微大帝等角色。
再加上《封神演义》的故事背景是商周时期,《西游记》的背景是汉唐时期,许多人就认为《封神演义》的时间比《西游记》早,它也应该是《西游记》的前传。
其实事情并非如此,《西游记》的成书至少要早于《封神演义》几十年,可以说是《西游记》火爆之后,才出来了《西游记补》、《东游记》、《封神演义》这一堆衍生的神话作品,用现代的话来说,这些书就是跟风党,是蹭IP的人。
《西游记》是可以入选四大名著的作品,而《封神演义》连六大名著都挤不进去,它里面的故事内容也没有受到广泛认可,群众基础薄弱,更是受到宗教文化人士的排斥,它顶多只能在小说圈混得开,人们可以用它来写洪荒流小说。
二、佛教的四大菩萨,原本就属地藏王菩萨最为特殊佛教的四大菩萨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这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就是如来佛祖身边的左右近侍,而观音菩萨忙着四处普度众生,他们3位都是受世人膜拜,且高高在上,享有“绝对”的清名。
而唯独地藏王菩萨是立下了“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誓言,别的佛陀都要去极乐净土享乐,要跟所谓的魔、鬼势不两立,就地藏王菩萨是去地狱之中度化亡灵,用自己的大意志去直面黑暗。
这份气魄就要诸佛都要赞叹,他的高洁品行其实才最配得上是“菩萨”二字。但是却有一些佛教徒认为地藏王菩萨会给自己带来厄运,对他避而不谈。
估计作者许仲琳在写《封神演义》这部小说时,借用“西方教”把佛教给黑了一遍,也把道教的三清给安排了个师父,然后放过了这位特殊的地藏王菩萨,或者是他的形象实在没办法化用。
毕竟在《封神演义》里文殊道人和普贤道人从元始天尊门下反水,跑去了西方教,而地藏王菩萨向来就无意掺和这种斗争之事,在地狱度化亡灵才是他的宏大志愿。
ㄨ丫z.
地藏王有自己的任务,掌管地府,并未现身封神大战。
雨中精灵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封神演义的作者没有写关于地藏王的内容呗,也许是遗忘了,也许是不想写,没有什么为什么。封神演义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编辑成书的,我们今天只知道他生活于嘉靖末年,是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人,但是关于他的生平事迹不详。
封神演义中提到的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都是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十二金仙之一,在封神之战后成为菩萨。他们分别是:
慈航道人在封神之战中破风吼阵、破四象阵,收金光仙。封神之战后入西方教,为观音菩萨。
普贤真人的弟子就是李靖的次子木吒。封神之战后入西方教,为普贤菩萨。
文殊天尊:是太乙真人的师兄,他的弟子就是李靖之子—金吒,他曾应其师弟太乙真人的请求,大破截教十绝阵的首阵“天绝阵”,后来他被三霄抓住,困入九曲黄河阵中被废掉法力,却在万仙阵中恢复修为。封神之战后入西方教,为文殊菩萨。
以上都是封神演义小说中所说的内容,至于没有提到的地藏王菩萨。
相传地藏菩萨曾是婆罗门的一个女子,她的母亲因为行邪道,所以堕入地狱。后来她变卖家产为母亲布施修福。并且她忧心母亲如今的处境,如果佛祖在世还可以询问,但是当时的佛祖早已入灭。在她万念俱灰之际,有一个声音指点她,让其一心称念佛祖名号。
于是她默念佛祖名号,终于来到了地狱,向鬼王询问母亲状况。鬼王告知她,因为她的功德,亡母已经脱离地狱苦而投生天道。于是她立下誓愿,要度脱罪苦的众生。
所以说,没有提到地藏王菩萨,只能说是小说作者的事情了,我们不用过多解读。
﹎葒顔劫︷﹖
老婆婆
qazwsx12
德芙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