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原著中,范闲的贴身丫头,思思和冬儿的结局为什么不同?
沙漠之鹰
结局都还不错的,冬儿比范闲大10岁,思思比范闲大2岁,都是范闲的贴身大丫鬟。在范闲10岁的时候,冬儿已经到了嫁人的年龄了,而且范闲也知道自己以后的生活会比较困难,所以找个借口把她赶出去了,并且找了个婆家,而且是提前查好底细的人,保证冬儿嫁过去后不会过的太辛苦,并且还在一直照顾着她。最后范闲把她一家接到了京都,还是卖豆腐的,在范闲的照顾下,最起码生活是没啥问题的。思思呢,在范闲进京的时候并没有直接带着她去,还是在范闲结婚后,范老太太把思思直接送到京都,这就很明显了这是要把他收进房里了,最后是范闲下江南的时候他们有了夫妻之实,然后在澹州老太太的主持下举行了仪式。最后还在林婉儿之前生了一个孩子,应该是个女孩吧第一个。
semicool
这个电视剧,我一直想找个时间看看。但现在过年期间我真没时间看呀!谁看过?给讲讲不就完了吗?他俩都是女的吧,应该都是嫁人了吧?然后度过一生。她俩的结局一样的。
莫小染℡●
这个主要得看编剧吧。编剧怎么编,演员怎么演,自然观众也就怎么看呗。
fangya_li
结局的差异,主要还是因为范闲的心理变化。
首先,庆余年是一部穿越题材的小说,主人公范闲是一位兼具现代进步思想的好青年。
冬儿的小日子,是范闲的一种关爱。
不得不说,冬儿其实是范闲小时候除了奶奶外最亲近的人之一,冬儿的善良与美丽都打动着范闲这位看上去是个孩子其实很成年的孩子的心。但当时的范闲很清楚,自己作为一个私生子,是被家人遗弃隐藏在儋州,甚至管家、家仆多有怠慢和为难,那么如果范闲同冬儿过于亲近,就会让许多仇恨范闲但又没办法对他下手的敌人将矛头指向冬儿,所以,赶走冬儿远离自己在当时的范闲看来是最好的办法。所以后面的冬儿离开家有了自己的生意和小家庭,也是范闲在当时的一种策略。
思思的情况,更像是范闲对自身实力和认知的一种迭代。
在明白实力的重要并且具备一定的实力之后,范闲发现让冬儿离开的这种做法并没有让自己关注喜爱的人过的更好,反而只有自己具有强大的权利和自身实力后可以让威胁到自己、伤害自己的敌人直接得到惩罚,从而更能保护到自己爱和喜欢的人,所以范闲没有选择让周围的人再离开,而是在他的羽翼之下幸福生活,他的运筹帷幄和主角光环也在这一刻得到了全面的体现。
Amou's
《庆余年》中,作为与范闲关系最亲近的两位贴身丫环思思和冬儿,最终人生轨迹不同,结局也不同,这跟范闲是有很大关系的。
范闲刚穿越过来,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虽然他有着成年人的心智和成熟的心理,但毕竟在外就是一个孩子,你总不能表现得过于妖孽吧!
冬儿是范闲婴儿时期的大丫环,从十岁的时候便开始抱范闲,一直把范闲抱到了十岁。范闲十一岁的时候,冬儿已经二十几岁了。范闲知道自己日后的人生必将万分凶险,担心自己的存在可能会对冬儿造成性命之虞,于是在十一岁的时候,借着饭菜的咸淡将她赶了出去,其实是另一种方式的保护。
冬儿出府之后,嫁了个老实善良忠厚的麦新儿,生了个女儿,一家三口日子还算舒服。范闲经常偷偷给送些银钱给她,经常买礼物给她女儿。冬儿在菜场里摆了个豆腐摊后,成了菜场里的豆腐西施,范闲常过去说上几句,买些豆腐回家。
范闲回京都成亲结婚后,带着林婉儿和思思回了趟澹州。本想远远看上一眼冬儿,无意间发现冬儿家里困难,麦新儿还得了肺病,每月送过去的银两也没在使用,为了十两银子被人逼帐。本想着带她们一家去京都,范闲也好照拂一二,只不过冬儿还是喜欢留在澹州。
范闲是个极其护短的人,自己曾经的贴身丫环的老公被人欺负,自然要去小小的报复一下。范闲让天下第一杀手影子去打了打伤麦新儿的前任州守公子一顿。同时,将麦新儿的肺病给诊治了一番,嘱咐每月送过去的银两必须要用,承诺冬儿的女儿长大了他会安排,将冬儿一家的事情都妥善的安置好,才放心离开澹州。
冬儿是范闲的贴身丫环,从十岁的时候就抱着他,自然有着非同一般的情感。要知道范闲穿越过来的时候,内心有着三十几岁成年人的心智,要对冬儿没点想法,谁也不相信。只不过“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为了冬儿能够有个好的归宿,避免引来不必要的伤害,范闲只好将她送出了府,过个普通人家的生活。
思思是冬儿以后伺候范闲的贴身丫环,跟着范闲长大,是范闲的贴心人、体己人。曾经京城柳姨娘派来的心腹周管家要立威,找了个由头非要让思思领家法,十二岁的范闲搬了个凳子站了上去,狠狠的甩了周管家一个巴掌。
范闲十六岁的时候,被便宜老爹范建接回京都。因为不知道京都水深水浅,会发生什么变故,范闲没有带思思一同进京。范闲跟林婉儿成婚之后,澹州的老祖宗范老夫人将思思当做结婚礼物给送到了京都范府。
范闲下江南的时候,就带着思思随行,毕竟是打小就跟着自己的身边人,用起来贴心、放心、安心。也就是这次下江南的船上,俩人之间有了亲密关系。
范闲带着林婉儿回了趟澹州,老祖宗范老夫人给思思和范闲补办了议程,正式入了范家,成了范闲的侍妾。之后,陪着林婉儿在杭州打理杭州会救灾事宜。柳姨娘想着思思跟她境遇有所相似,对思思颇为照顾,并让思思跟着她姓了柳。
思思到京城的第三年,就怀孕了,这是有皇家血脉第三代中第一个孩子,是庆帝的嫡亲孙儿。之后范闲再下江南,上大东山,千里赴京都。在京都叛乱期间,思思被监察院陈萍萍暗地保护起来,生下女儿,小名小花,大名淑宁。此后,思思跟着林婉儿一主一副处理族务家事和江南杭州会的巨细事宜,配合默契。
范闲从神庙回来,带着五竹,在影子和范若若的协助下,杀了庆帝。然后,一家人归隐西湖,思思负责范良和范淑宁的读书事宜,一家人其乐融融。
思思是跟着范闲长大的,打小就受了范闲的很多思想教育,对范闲知之甚深,又深情所系。范闲娶她进门,不仅是老祖宗范老夫人的意思,也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是一个美好的归宿。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李湍洁
在原著小说《庆余年》当中,思思和冬儿都是范闲的贴身丫环,一个很早就被赶出了范府留在澹州当了豆腐西施,另一个却跟着范闲一路飞黄腾达,还生下了女儿范淑宁。那么,究竟什么原因造成了两个人不同命运走向呢?一起跟白羽了解一下。
一、卖豆腐的冬儿与吃糖葫芦的小屁孩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都提到了一个特殊的日子。这天清晨范闲站在一张椅子上,一耳光将周管家打了个满脸桃花朵朵开。范闲当时说得很清楚,“很乐意让你知道什么叫纨绔子弟的做派”。这个事件的起因就是周管家故意找茬,借着教训大丫环思思来扫范闲这个少爷的颜面。范闲的这一巴掌,让自己在伯爵府中树立了自己的些许威严。
范府是钟鸣鼎食的簪缨世家,家规完备规矩森严,却有一条不成文的奇葩规矩。在范闲的强烈要求下,在老夫人的默许下,这条规矩被无比严格地执行着,那就是必须由少爷首先尝过每一道菜之后,别人才允许吃。中午吃饭时,范闲独自霸占了一盘清炒竹篙,范府的下人看着少爷脸上那古怪的微笑,不由得心头微寒。原来,再年轻漂亮、和蔼可亲的少爷都有纨绔的一面。
去年就是因为范闲的贴身丫头冬儿,在范闲吃饭之前尝了一下咸淡,便被他凶恶无比地赶出去。这个从十岁开始就一直照顾范闲的女孩子当时哭得梨花带雨,老太太一直手捻佛珠冷着脸一声不吭。
时隔多年,当名满天下荣归故里的范闲带着思思再次回到澹州时,在路过了一间被烧毁的二层小楼怔怔地出神。当年那盘炒青蒿里被刺客下了“猫扣子”,也只有费介亲自教出来的学生能尝得出来。
原著写得很清楚,冬儿十岁的时候开始抱范闲,把范闲抱到了十岁,此时冬儿也到了该嫁人的年纪。范闲自然知道自己今后的人生必然万分凶险,所以借着“吃饭”的理由把她赶了出去,就是为了给她安排一个平常而幸福的人生。何况范闲每个月都会给她一笔数目不菲的钱,足够她和全家吃喝不愁,波澜不惊地度完下半生。
到了电视剧中,导演和编剧很贴心把这位常年在澹州摆摊的豆腐西施祛除掉,取而代之的是滕子京那个吃糖葫芦的小屁孩。本来范闲已经把自己的“死穴”隐藏在澹州,却被二皇子牢牢捏在手中,成了第一季末尾的伏笔,这个安排让范闲有了更深的感情羁绊,却把“官场二愣子”的人设给坐实了。老白坐等电视剧第二季,看导演如何自己挖坑,自己埋。
二、晴雯与袭人
抛开原著本身的剧情发展,我们来探讨一下作者对这两个丫头的基本安排。冬儿代表是温婉的袭人,思思代表的是泼辣的晴雯。关于贾宝玉更喜欢哪个丫头,红学界其实早有定论。袭人对宝玉来说,是青春期的启蒙者和母爱的弥补者,晴雯则是的情感的督导者和人生的教育者。关于她们的评语中“晴为黛影,袭为钗副”,十分贴切。
从小说《庆余年》这个题目本身,到京都王启年卖的盗版《红楼梦》,都充分说明了范闲喜欢以曹雪芹自居,特别是泡文艺女青年方面非常有心得。不但借“曹雪芹”之名俘获了女帝战豆豆的芳心,后期有个京都府尹大小姐让他死里逃生。范闲身边的丫环也是以袭人与晴雯这两个标准和规格打造的,夜半读书红袖添香这种场景是古代每个小资书生的理想标配。
如果《红楼梦》中的贾府没有没落,而是按照继续辉煌下去的剧情发展,那么贾宝玉就是顺理成章的国公爷。就算丫环们和睦相处,到了宝玉大婚之时,这两个贴身丫环的结局其实也是一去一留。根据脂砚斋批语中透露出的信息显示:跟贾宝玉初试过云雨情的袭人在贾宝玉成婚之前就奉王夫人之命,心有不甘地嫁给了蒋玉函。
这样的结果其实非常好理解,如果看过知否、上阳赋就会发现,无论是再知书达理、善解人意、温柔大方、小鸟依人的大家闺秀在她成为主母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男主身边所有贴身丫环全部赶走,特别是那些“初试”过,有了“云雨”情的那种,更是严防死守。
所以,盛明兰死活不让曹表妹接近贺弘文,王儇在一开始就打发了萧綦身边的两名侍妾;王大娘子急赤白脸地赶走盛老爷贴身丫环,结果被林噙霜成功上位。
在少爷大婚之前,扫清身边所有的通房大丫头,是每个当家主母必须走的一个流程,不然就会后患无穷。
曾经给庆帝当过奶妈(给盛宏当过亲妈)的澹州奶奶自然深刻地明白这些宅斗的基本规则。从原著的安排来看,关键问题在于,袭人很轻易地就把自己给“初试”了,而范闲身边的丫环们整体都还保持着“清白”。奶奶在范闲大婚之后,可能是考虑到林婉儿有“肺痨”怕她过于“劳累”,就把思思派来“分担雨露”。
三、奶奶与思思
对于贾宝玉来说,初恋袭人是亲情多于爱情,对晴雯是爱情多于亲情。袭人的性格特点中有着逆来顺受色彩,反观晴雯却有着反抗的热血。袭人误踢之后,什么都不敢声张,强忍着自己偷偷抹眼泪。晴雯一句话不对就敢当场给宝玉甩脸子,“前儿连袭人都打了,今儿又来寻我们的不是,要踢要打凭爷去”一顿夹枪带棒,把宝玉说得满脸通红,一个劲赔小心。因为心直口快,有一说一的丫头其实更讨男主人的欢心。
相比婉儿身边那些被大家族拿规矩压出来,看到范闲吓得大气也不敢出的职业丫环来说,在府里除了婉儿和若若,也就思思敢跟范闲没大没小。
多年后范闲带着婉儿、思思重回澹州看奶奶,老太太给思思封了一个大红包,思思哭得稀里哗啦,就连婉儿也忍不住鼻头发酸。奶奶事后说得很清楚,府上的几个大丫头受到了来自范闲的理念和熏陶,从小就被范闲宠坏了,也教坏了,一个个心高气傲的厉害,从来不把世上奉若至理的规矩瞧在眼里,外表虽然柔顺,内心却都十分明朗。
这样出类拔萃的好姑娘,嫁到世上任何一家都会明珠蒙尘,不为世俗所接纳,还不如交给直接交给范闲,在京城这个尔虞我诈之地里也能多一个说的话的红颜知己,有一个心灵放松的驿站。
在澹州的豆腐摊前,衣饰华贵的思思与略显憔悴的冬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曾经以为时光漫长,难忘怀,白月光,在心上。对范闲来说,有些失去,不见的,是不舍得。听人说,爱到某一种状态,是互不依赖,各自生活。
后记:就在庆帝被围困在大东山上的关键时刻,京都发生了叛乱,到处都是搜捕范闲的军队和探子,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即将临盆的思思忽然消失了。
一天清晨,范闲站在皇城墙边,一阵晨风吹来,随风而至的还有皇城上下一些充满了热血与杀气的声音,皇城内外,一片肃杀,皇城上号角之声空气中都弥漫着大战之前的紧张。秦家和定州叶家的军队马上就要开始进行最惨烈的攻城战了。
原著中写道:在经过一个花坛时,陈萍萍看见一朵在秋风中瑟瑟发抖的小白花,观看良久,摘了一朵,小心翼翼地别在自己耳朵上,来到一间厢房之中。这名满脸母性光泽,怀抱婴儿的女人,正是思思。
woniu
猫腻在《庆余年》里塑造了很精彩的明争暗斗的故事,同时也描绘了世间美好的感情。
冬儿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把爱情变成亲情的故事。
范闲再世为人,虽然身体是一个小孩子的身体,但是思想却是一个成年男人的思想。
身体没长好,精神已熟透
猫腻说,这是宝玉跟晴雯的故事……
只是,范闲已经成熟长大了,不是宝玉那个青春懵懂的公子哥儿
范闲虽然认为自己的生命比任何人都重要,但他也不愿意让无辜的人因为自己死亡。
所以,范闲发现有人想要下毒之后,为了所有人的安全,他要亲自试饭菜。
因为冬儿吃了他没有确认的饭菜,他打了冬儿,并把她从范府撵了出去。
那是爱情的氛围啊
因为自己身处险境,所以不想让自己身边的人受到伤害,所以选择默默承受,把自己在意的人放到危险之外。
在范闲的“童年时光”中,他最喜欢自己的这个贴身丫环,喜欢赖在她的身上,甚至时常幻想着,当自己长大以后,可以如何如何——但他却忘了很关键的一点,当他慢慢地长大时,冬儿也在一天一天长大,今年他十二岁,而冬儿已经二十几岁。
但是,冬儿长大了,他还没有呢
怎么办呢?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既然没有办法让喜欢的人幸福,就为她谋一条安稳的后路。
所以,范闲每月都冬儿送银子,希望她能衣食无忧地过日子。
冬儿有了喜欢的人,想嫁人的时候,他会暗中观察确认。
喜欢一个人,就是放手让她幸福
如果冬儿离开了范闲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了,那故事是不是很没劲啊?
这个放手的男人,是不是很没有存在感。
所以,冬儿不能幸福,必须得吃苦,这样范闲才能有存在感,才能当这个女人的英雄来拯救她。
这是不是所有男人的恶趣味?
猫腻太懂男人了。
所以,冬儿并没有因为范闲的照拂就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因为有些照拂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周到。
冬儿依然遍尝人间的苦,跟所有的女人一样,持家、赚钱、照顾丈夫、教育孩子。
会被有权有势的人欺负,敢怒不敢言。
有一个似有若无的靠山,却保持着自尊的距离。
即使为了自己的丈夫,要去求助范闲,依然也是保持了尊严,依然也是顾全了丈夫的感受。
这样的女性是不是很丰满,很具体,很完美?
猫腻把世间普通女子的那种相夫教子、为母则刚、辛苦持家都写得很丰满。
这些并不是小说闲篇子,反而是小说的骨头。
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是林婉儿,是战豆豆,生下来就有大把资源等自己支配,生下来就高人一等。
很可惜,大家都是冬儿,都是腾子荆,都是王启年。
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用自己的手打拼自己的幸福生活。
宝家大蛋哥
在原著小说《庆余年》 当中,思思和冬儿都是范闲的贴身丫环,一个很早就被赶出了范府留在澹州当了豆腐西施,另一个却跟着范闲一路飞黄腾达,还生下了女儿范淑宁。那么,究竟什么原因造成了两个人不同命运走向呢?一起跟白羽了解一下
一、卖豆腐的冬儿与吃糖葫芦的小屁孩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都提到了一个特殊的日子。这天清晨范闲站在一张椅子上,一耳光将周管家打了个满脸桃花朵朵开。范闲当时说得很清楚,“很乐意让你知道什么叫纨绔子弟的做派”。这个事件的起因就是周管家故意找茬,借着教训大丫环思思来扫范闲这个少爷的颜面。范闲的这一巴掌,让自己在伯爵府中树立了自己的些许威严。
范府是钟鸣鼎食的簪缨世家,家规完备规矩森严,却有一条不成文的奇葩规矩。在范闲的强烈要求下,在老夫人的默许下,这条规矩被无比严格地执行着,那就是必须由少爷首先尝过每一道菜之后,别人才允许吃。中午吃饭时,范闲独自霸占了一盘清炒竹篙,范府的下人看着少爷脸上那古怪的微笑,不由得心头微寒。原来,再年轻漂亮、和蔼可亲的少爷都有纨绔的一面。
去年就是因为范闲的贴身丫头冬儿,在范闲吃饭之前尝了一下咸淡,便被他凶恶无比地赶出去。这个从十岁开始就一直照顾范闲的女孩子当时哭得梨花带雨,老太太一直手捻佛珠冷着脸一声不吭。
时隔多年,当名满天下荣归故里的范闲带着思思再次回到澹州时,在路过了一间被烧毁的二层小楼怔怔地出神。当年那盘炒青蒿里被刺客下了“猫扣子”,也只有费介亲自教出来的学生能尝得出来。
原著写得很清楚,冬儿十岁的时候开始抱范闲,把范闲抱到了十岁,此时冬儿也到了该嫁人的年纪。范闲自然知道自己今后的人生必然万分凶险,所以借着“吃饭” 的理由把她赶了出去,就是为了给她安排一个平常而幸福的人生。何况范闲每个月都会给她一笔数目不菲的钱,足够她和全家吃喝不愁,波澜不惊地度完下半生。
到了电视剧中,导演和编剧很贴心把这位常年在澹州摆摊的豆腐西施祛除掉,取而代之的是滕子京那个吃糖葫芦的小屁孩。本来范闲已经把自己的“死穴”隐藏在澹州,却被二皇子牢牢捏在手中,成了第一季末尾的伏笔,这个安排让范闲有了更深的感情羁绊,却把“官场二愣子”的人设给坐实了。老白坐等电视剧第二季,看导演如何自己挖坑,自己埋。
二、晴雯与袭人抛开原著本身的剧情发展,我们来探讨一下作者对这两个丫头的基本安排。冬儿代表是温婉的袭人,思思代表的是泼辣的晴雯。关于贾宝玉更喜欢哪个丫头,红学界其实早有定论。袭人对宝玉来说,是青春期的启蒙者和母爱的弥补者,晴雯则是的情感的督导者和人生的教育者。关于她们的评语中“晴为黛影,袭为钗副”,十分贴切。
从小说《庆余年》这个题目本身,到京都王启年卖的盗版《红楼梦》,都充分说明了范闲喜欢以曹雪芹自居,特别是泡文艺女青年方面非常有心得。不但借“曹雪芹”之名俘获了女帝战豆豆的芳心,后期有个京都府尹大小姐让他死里逃生。范闲身边的丫环也是以袭人与晴雯这两个标准和规格打造的,夜半读书红袖添香这种场景是古代每个小资书生的理想标配。
如果《红楼梦》中的贾府没有没落,而是按照继续辉煌下去的剧情发展,那么贾宝玉就是顺理成章的国公爷。就算丫环们和睦相处,到了宝玉大婚之时,这两个贴身丫环的结局其实也是一去一留。根据脂砚斋批语中透露出的信息显示:跟贾宝玉初试过云雨情的袭人在贾宝玉成婚之前就奉王夫人之命,心有不甘地嫁给了蒋玉函。
这样的结果其实非常好理解,如果看过知否、上阳赋就会发现,无论是再知书达理、善解人意、温柔大方、小鸟依人的大家闺秀在她成为主母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男主身边所有贴身丫环全部赶走,特别是那些“初试”过,有了“云雨”情的那种,更是严防死守。
所以,盛明兰死活不让曹表妹接近贺弘文,王儇在一开始就打发了萧綦身边的两名侍妾;王大娘子急赤白脸地赶走盛老爷贴身丫环,结果被林噙霜成功上位。
在少爷大婚之前,扫清身边所有的通房大丫头,是每个当家主母必须走的一个流程,不然就会后患无穷。
曾经给庆帝当过奶妈(给盛宏当过亲妈)的澹州奶奶自然深刻地明白这些宅斗的基本规则。从原著的安排来看,关键问题在于,袭人很轻易地就把自己给“初试”了,而范闲身边的丫环们整体都还保持着“清白”。奶奶在范闲大婚之后,可能是考虑到林婉儿有“肺痨”怕她过于“劳累”,就把思思派来“分担雨露”。
三、奶奶与思思对于贾宝玉来说,初恋袭人是亲情多于爱情,对晴雯是爱情多于亲情。袭人的性格特点中有着逆来顺受色彩,反观晴雯却有着反抗的热血。袭人误踢之后,什么都不敢声张,强忍着自己偷偷抹眼泪。晴雯一句话不对就敢当场给宝玉甩脸子,“前儿连袭人都打了,今儿又来寻我们的不是,要踢要打凭爷去”一顿夹枪带棒,把宝玉说得满脸通红,一个劲赔小心。因为心直口快,有一说一的丫头其实更讨男主人的欢心。
相比婉儿身边那些被大家族拿规矩压出来,看到范闲吓得大气也不敢出的职业丫环来说,在府里除了婉儿和若若,也就思思敢跟范闲没大没小。
多年后范闲带着婉儿、思思重回澹州看奶奶,老太太给思思封了一个大红包,思思哭得稀里哗啦,就连婉儿也忍不住鼻头发酸。奶奶事后说得很清楚,府上的几个大丫头受到了来自范闲的理念和熏陶,从小就被范闲宠坏了,也教坏了,一个个心高气傲的厉害,从来不把世上奉若至理的规矩瞧在眼里,外表虽然柔顺,内心却都十分明朗。
这样出类拔萃的好姑娘,嫁到世上任何一家都会明珠蒙尘,不为世俗所接纳,还不如交给直接交给范闲,在京城这个尔虞我诈之地里也能多一个说的话的红颜知己,有一个心灵放松的驿站。
在澹州的豆腐摊前,衣饰华贵的思思与略显憔悴的冬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曾经以为时光漫长,难忘怀,白月光,在心上。对范闲来说,有些失去,不见的,是不舍得。听人说,爱到某一种状态,是互不依赖,各自生活。
后记:就在庆帝被围困在大东山上的关键时刻,京都发生了叛乱,到处都是搜捕范闲的军队和探子,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即将临盆的思思忽然消失了。
一天清晨,范闲站在皇城墙边,一阵晨风吹来,随风而至的还有皇城上下一些充满了热血与杀气的声音,皇城内外,一片肃杀,皇城上号角之声空气中都弥漫着大战之前的紧张。秦家和定州叶家的军队马上就要开始进行最惨烈的攻城战了。
原著中写道:在经过一个花坛时,陈萍萍看见一朵在秋风中瑟瑟发抖的小白花,观看良久,摘了一朵,小心翼翼地别在自己耳朵上,来到一间厢房之中。这名满脸母性光泽,怀抱婴儿的女人,正是思思。
朝阳跃出地平线,范闲心中一动,似乎感觉到人世间有些美好的事情在发生
JAcK__Lee
根本原因是年龄差吧,冬儿比范闲大几岁,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所以范闲在冬儿适嫁年龄,找理由把她赶出去了。不过也不是真的赶啦,就是让她出范府去相夫教子,过一般女孩儿的生活。冬儿找人家的时候,范府也是把过关的(主要是看那个人老实),后来冬儿丈夫被人欺负了,范闲知道后,还派九品上的高手影子去踢了恶霸一脚,不躺个半年是起不来的。
至于思思嘛,年龄和范闲相仿,走上了富人家庭陪伴丫鬟到小妾的路,在原著里也是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