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作者 晏几道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赏析:我读古诗词,通常有五个方面,即,知作者、读原作、明主旨、悟意境,学创作。结合这五个方面,谈一谈会我读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的感想。第一,知作者。要对一首诗词作品有深入的理解,必须知道作者所处的历史年代,其生平经历以及其一贯的写作风格等。本词作者晏几道,生于1038年,是北宋著名词人。其父亲晏殊官居相位,晏几道出生时,晏殊已47岁,老来得子,倍受宠爱。晏几道生来就在绮罗脂粉堆中长大,珠围翠绕,锦衣玉食,过的是逍遥自在的风流公子生活。晏殊去世,晏几道春风得意的生活也戛然而止,受朋友牵连,被罗织罪名逮捕下狱,后被宋神宗释放。此事虽有惊无险,但经此折腾,晏家的家境每况愈下,使其从一个书生意气的公子哥,沦落为潦倒落魄的贵族。晏几道自幼聪颖过人,继承了父亲优良的文学素养,7岁写文章,14岁参加科举考试,取得进士身份。其文学成就突出,与父晏殊并称“二晏”,他的小令词在宋初发展到一个高峰,其代表作集中于《
小山词》。以梦写情,是词人言情曲折跌宕的重要表现形式。一部《
小山词》,“梦”字随处可见。梦境,成了词人的一个强有力的抒写情感的方式。无论是以梦来追忆往事前尘,还是借以表达人生如梦之感,也无论以梦来抒写思相思怀人之情,或是将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愿望以梦托之,不外乎都是一种郁结之下的情感渲泄方式。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就是《
小山词》中的一首,其中对梦境的描写清晰可见。第二,读原作。熟读原作是古诗词赏析的基础。只有熟读原作,才能更好地理解古诗词。读有多种形式,默读、朗诵、背诵,以作者的身份吟诵,大家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读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这首词,当对原文相当熟悉后,会感觉其意思逐渐明晰。第三,明主旨。即明确诗词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词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原作鉴赏的核心。本词作的标题,即为词的第一句,“醉别西楼醒不记”。开首就写当日西楼醉别,醒后却浑然不记。“醉别”的离别之情景跃然纸上,醒后却什么都不记得了。“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道尽了欢情易逝的感慨。“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衣服上留下的酒的痕迹,酒席上诗作的字句,象征着相聚时的欢欣热烈,然而这点点酒痕和行行诗句,却总是有那么多的“凄凉意”。可见此词为描写离别感忆的作品,慨叹于欢情之易逝,当下之凄凉。第四,悟意境。“诗言志”,意境要将思想情感寄托于某种景象而形成意象,这个意象具有情与景的不同方式的交融。欣赏者通过对意象的理解可以达到韵味无穷之境界,甚至产生境界外之景致,这正是诗词欣赏之妙处所在。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这首词,上片最后两句,“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转写眼前实境。斜月已低至半窗,夜已经深了,由于追忆前尘,感叹聚散,却仍然不能入睡,而床前的画屏却烛光照映下悠闲平静的展示着吴山的青翠之色。这一句正是传达心境的妙笔。对心情不静、辗转难寐的人而言,那画屏上的景色似乎显得特别平静悠闲,但这个“闲”字却来难眠之人,从反面透露了作者的郁闷伤感。“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这两句,接续“凄凉意”而加以渲染。人之凄凉,也感染了红烛。它虽然同情词人,却又自伤无计消除其凄凉,只好寒寂的长夜里空自替人长洒同情之泪了。整首充满了无可排遣的惆怅和悲凉心绪,用拟人化的手法,从红烛无法留人、为惜别而流泪,反映出自己别后的凄凉心境,结构新颖,词情感人。昔日欢情易逝,当日幽怀难抒,来日重逢无期,都在这首抒写离情别绪的怀旧词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令人回味无穷。第五,学创作。对于学习诗词写作的人,除了赏析之外,还应该学习,学习作者的创作技巧和手法,在此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