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流浪地球》,《三体》,《北京折叠》等科幻类书籍是什么样的感悟?
archhale
对社会和人性更深的认知,也能开阔自身的思维。不过平时不看科幻小说的人,突然去看可能会读不懂,或者觉得一般般,他们体会不到科幻小说的乐趣。
恨长生
这三部小说应用说是在中国科幻小说类别历史上的飞跃,很多科幻电影多来源于科幻小说改编,他们对于中国科幻电影同样做出巨大贡献,比如,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让中国科幻跨出历史一步。
Mr.Chen
感悟
未来不可思议 对于宇宙、世界的美好与无知未来无限可能
科技改变生活 科技在服务于人时是代替人类进行理智的选择还是遵循人类的选择
贫富差距是不是越来越难以逾越的鸿沟
改变了规则但是没有改变人性 恢宏的画面感下是人性的悲凉和满怀的希望之火
人性是永恒的主题
叮当猫
三体和流浪地球我看过,三观正
北京折叠没看过,但看过郝景芳在科幻上另一篇。
感觉文笔很烂,用词往往不准确,三观不正,极力丑化中国人。所以我不会看她的
tingcandy
说说《三体》吧。
我是一名高三学生,微微比较偏科。我在初二与高二的暑假细细读过《三体》,没没看完后,感慨《三体》格局之大前所未有,超过了那些科幻书籍与科幻片。在以往的科幻书籍与电影中,如《星际穿越》,再如《变形金刚》,都是围绕人类而演。即使《星球大战》也逃不过以人类为原型创造一个新奇的世界。而对于《三体》而言,并非如此,《三体》超越了之前。
核心内容
大刘以“地球文明”与“三体文明”逐渐延伸到整个宇宙。像许多细节不断暗示他的宇宙观,甚至在小说中多次谈起“宇宙社会学”等异类易解的名词来为他的宇宙观的提出慢慢铺垫。最后,人类突然发现自己渺小如沧海一粟,而同样的是无数与地球文明相似的其它低级文明。
文章结构
如果单从文章结构来讲,我特别喜欢地球往事。它巧妙地利用“汪淼”的视角慢慢交代“叶文洁”对人类的厌恶及内心情感的变化、“三体文明”的发现、“地球三体组织(ETO)”的起源等等。设计地十分巧妙。相对而言死神永生便显地结构凌乱,似乎写的时候比较匆忙,草草开始与结束。
对个人影响而言
《三体》总体是一部非常好的小说,它里面的许多概念、许多细节以及思想都对我的学业与生活造成许多重要影响。生活中,我都会将《三体》中一些细节潜移默化于一些事情中,对小说对生活都是一种更好的理解与体会。
而他宇宙观宏大之深在我解题思路方面有非常好的推进,使得我无意间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与思维上思考问题。同时面对生活时也是一般如此。
《三体》让我感觉到了什么叫做“开阔眼界”。
总
同大刘以往小说一般,《三体》对人类文明无情的解刨是使得《三体》并不适合于任何人去欣赏观看。
而阅读过程中,我感觉到的是大刘的冷静、残酷的冷静。人类刚刚对三体文明建立的威慑让读者感到一丝放松、一丝苟延残喘,突然威慑被打破,三体与人类平衡被打破,让人血压高升,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变态狂”在玩弄你、解刨你,而“玩弄”的背后是冷静、冷冰冰的数学模型……
其实黑暗森林法则在文明与文明之间、人与人之间,甚至在一个人不敢面对自己的时候都是适用的。
沈小仙
我是问卡斯hi,有靠谱答案。
作为几十年的科幻小说爱好者,这三部作品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因为都是在第一时间阅读,所以结论不受其他影响。
《流浪地球》是典型的科幻作品,典型的大刘风格。虽然原文篇幅不长,情节也不是多曲折。但是立意和引发思考的东西极其深刻。
因为电影改编而火爆,但是单纯从科幻作品来讲,个人感觉只能算大刘的中等之作
《三体》大刘多年积累后的巅峰大作。可以说没有之前的作品积累,就不会有这部《三体》。
这不是部呕心沥血就能一步登天的作品,作为大刘这么多年的老读者老粉丝,能从作品中看到这么多年一点一点积累的结果。
所谓功夫在诗外,这部作品采用了科幻小说最高的立意,就是生存。生存的意义,生存的选择,生存的态度。
为什么莎翁写了那么多喜怒悲哀爱恨情仇,最有名的还是那句“to be or no to be”。就是这个道理。
北京折叠第74届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这是唯一值得称赞的东西。
其实就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作品,和科幻没太大关系,和北京也没太大关系。
引用大刘的评价:
“她写得很好,我知道,她的中短篇小说北京折叠写得很好,跟她其他的科幻作品都不一样。”好,因为不一样。也就是说有特点,其他的,嗯......
其他科幻作品和中国科幻现状中国还有很多好的科幻作家,好的科幻作品。
从一开始的对外国作品的照猫画虎,到一味的未来世界高科技幻想,到后来立意深刻。
虽然总体量级还不足,影响还不够大,但我认为在科幻小说创作中,中国人已经做出了条新路,这是在一切想象力、高科技玩到尽头后,西方的思维限制造成了科幻的无法突破,而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了中国作家新的道路。
X&H
严格来说我不是科幻迷,虽然读过《三体》之后惊为天人,但对于国内科幻文学翘楚的大刘的其他作品,我也还不是读过很多。
但恰好《三体》、《流浪地球》我都读过,郝景芳获得雨果奖后我也第一时间找了北京折叠来看,所以这个问题还是可以答一下的。
《三体》就不用多说了,这部连奥巴马都成为粉丝的皇皇巨著,正如很多人所说,读过之后会颠覆人的三观。我就是读过之后有了类似奥巴马的那种感觉:和宇宙的宏大比起来,日常生活中那些营营役役的小事根本不值一提。
也是从《三体》,我知道了科幻小说可以这么写。除了令人望尘莫及的硬科幻和想象力之集大成之外,原来科幻可以跟人性紧密结合。我一向认为,伟大的文学作品是一定要写人性的。《三体》就做得很好,在这一点上,完全突破了传统科幻小说的桎梏。大刘很聪明地设定了一个生活在无法解决的三体问题世界的外星文明,在这个前提下推出来的一系列故事都显得顺理成章,非常合乎逻辑。
可以说,理性、逻辑性强,就是大刘作品的的一大特点。你可以不同意他的作品设定的前提,但只要这个前提成立,在此框架下展开的故事就很有说服力。
《流浪地球》是另一个例子。在这部小说里,比邻星不再是存在三体问题的炼狱世界,相反是即将被氦闪的太阳吞噬的地球将要前往的新家园。这个设定很好地说明了大刘想象力的广阔,他并非像某些人狭隘理解的那样,只会沉溺于一种假设。事实上他可以设定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前提,然后在这些前提下展开故事,逻辑层面都是无懈可击的。
将科幻与人文相结合,也是大刘作品的一大特点。还是以《流浪地球》为例说一说。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小说《流浪地球》和电影《流浪地球》可以说是内容完全不一样的两部作品,电影中的木星危机在小说里并未提到,而小说里的诸多关键情节在电影中也基本不涉及。说到人文的部分,我举的都是小说里的例子。
《流浪地球》一开始是以一个小学生的视角展开的。因为有了记忆遗传技术,那时的小学生水平简直相当于现在的博士。小学课程里就有哲学课;小学生做的科学手工作业是一个密闭生态球,里面的生物按照计算机中严格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基因设计,正好达到新陈代谢平衡;每个人都对太阳的轨道动力学了如指掌,因此小学生里就逃亡的方式已经分成了地球派和飞船派……
如果说这幅未来世界的图景还算振奋人心,下面一段就让我在阅读时有些瞠目结舌了:
主人公还是小学生的时候,他那当宇航员的父亲和他的小学老师好上了。父亲直接告诉母亲,他要离开家庭,去和“小三”一起生活,而母亲平静地答应了。
……爸爸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呵,忘了告诉你们,我爱上了黎星,我要离开你们和她在一起。”“她是谁?”妈妈平静地问。
“我的小学老师。”我替爸爸回答。……
“那你去吧。”妈妈说。
这还不算,爸爸很理智地认为自己这段激情只能维持一段时间,所以过阵子还得回归家庭,而母亲照样无所谓地答应了。在她眼里,爸爸这次外遇还比不上窗外美丽的焰火值得让她关注。
“过一阵我肯定会厌倦,那时我就回来,你看呢?”“你要愿意当然行。”妈妈的声音像冰冻的海面一样平稳,但很快激动起来,“啊,这一颗真漂亮,里面一定有全息散射体!”她指着刚在空中开放的一朵焰火,真诚地赞美着。
后续是,过了两个月爸爸真的回来了,妈妈照样无所谓。她甚至已经忘了这件事,还慨叹自己年纪不大,记忆力就衰退得这么厉害。
过了两个月,爸爸真从小星老师那儿回来了,妈妈没有高兴,也没有不高兴。爸爸对我说:“黎星对你印象很好,她说你是一个有创造力的学生。”
妈妈一脸茫然:“她是谁?”
“小星老师嘛,我的小学老师,爸爸这两个月就是同她在一起的!”
“哦,想起来了!”妈妈摇头笑了,“我还不到四十,记忆力就成了这个样子。”
接着她就把注意力放在家里的全息装饰上了,说这些装饰她看腻了却不会换,爸爸回来正好,可以帮忙换掉装饰。再然后,爸爸外遇这事就彻底被他们一家忘掉了。
她抬头看看天花板上的全息星空,又看看四壁的全息森林,“你回来挺好,把这些图像换换吧,我和孩子都看腻了,但我们都不会调整这玩艺儿。”当地球再次向太阳跌去的时候,我们全家都把这事忘了。
对于这种违背我们现有道德和情感认知的情节,书中也有合理解释:
在这个时代,人们在看四个世纪以前的电影和小说时都莫名其妙,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当看到男女主人公为爱情而痛苦或哭泣时,他们的惊奇是难以言表的。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除了当前太阳的状态和地球的位置,没有什么能真正引起他们的注意并打动他们了。这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关注,渐渐从本质上改变了人类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生活,对于爱情这类东西,他们只是用余光瞥一下而已,就像赌徒在盯着轮盘的间隙抓住几秒钟喝口水一样。争分夺秒、生死攸关的情境下,任何分散注意力的情绪都是奢侈多余的。不得不说,在这种残酷的前提设定下,这个逻辑是说得通的。
所以,后文写到岩浆渗入地下城,主人公的母亲遇难,就显得很正常了。在那个因为生存压力而导致绝对理性的年代,是不可能存在“一个只能救走一个人的男人,是去救他的父亲呢,还是去救他的儿子”这种“古代的伦理学问题”的,一切照规矩办事就是。规矩就是灾难来临时,大家按照年龄排队等待逃亡。先是机器人保育员抱着的婴儿,接着是幼儿园小朋友,再然后是小学生……主人公所在的地下城主要是学校集中地,家庭很少,所以主人公的母亲已经算是年龄最大的一批人,排在队伍最后一段,前面还有两万多名大学生……很自然地,时间限制,还没等到母亲逃出来,岩浆已经吞没整个城市,包括母亲在内的一万八千人遇难。
所有这些和现在的社会形态截然不同的未来社会的描写,很人文,也都建立在相关的科幻假设之上。大刘的想象很多都是很冷峻的,其实这也可以给人启发,思考在极端的状态下,人性会变成什么样子。
最后说说北京折叠,这是继《三体》之后第二部获得雨果奖的我国科幻文学作品。但是读过之后,我个人觉得这部小说之所以能获奖,可能还是跟《三体》获奖的辐射影响有关,另外小说中充满政治隐喻意味的故事可能也比较符合评奖者的口味。但是单就作品本身而言,我觉得不算太出色,至少离我想象的雨果奖水平还有差距。
故事说的是未来由于生存空间的不足,北京被人为划分为三个空间,分别在固定的时间内释放出来活动,其余时间则是被“折叠”到地下,在当中生活的人们也相应进入睡眠状态。但是三个空间所分配到的活动时间是不一致的,有着明显的“阶级差异”:
折叠城市分三层空间。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间,五百万人口,生存时间是从清晨六点到第二天清晨六点。空间休眠,大地翻转。翻转后的另一面是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第二空间生活着两千五百万人口,从次日清晨六点到夜晚十点,第三空间生活着五千万人,从十点到清晨六点,然后回到第一空间。时间经过了精心规划和最优分配,小心翼翼隔离,五百万人享用二十四小时,七千五百万人享用另外二十四小时。大地的两侧重量并不均衡,为了平衡这种不均,第一空间的土地更厚,土壤里埋藏配重物质。人口和建筑的失衡用土地来换。第一空间居民也因而认为自身的底蕴更厚。
这是一篇中篇小说,写的是未来社会里,生活在第三空间的主人公如何为了养女的教育问题,冒着危险在三个空间中穿梭。在此过程中,他也目睹了不同空间里不同的人的故事。
很显然,这是一篇现实意义很强的小说。除去折叠空间这个稍显新颖的“科幻”设定,故事主干可以说跟现在社会里不同阶层的人为了生存而各自拼搏的辛酸故事无异。所以我觉得这是一篇其实很不“科幻”的小说。因为书中唯一的“科幻”设定在我看来就充满硬伤:一是没有具体的技术途径的说明,显得更像魔幻而不是科幻;二是感觉去除这个设定并不影响故事主题;三是我觉得从逻辑上无法理解未来人为“折叠”空间的必要性,要知道可以解决生存空间不足的方法有很多,干什么非要设计这么一个哪怕是上层阶级也要每隔24小时就被强制休息24小时的非常不自由反人性的方案?更不用说这方案还充满危险,每次折叠空间,大地翻转的时候,就难免有一些在游走在夹缝里的“偷渡者”受伤,比如主人公就差点被夹断腿。
总之,未来社会科技发达到这种程度,怎么会还让人过得更加不舒心呢?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折叠空间”这个看似荒诞的极端设定,将不同阶层人群的命运固结问题反映得淋漓尽致。所以,这样一部获奖的科幻小说,也是融入了相当大的人文成分。
这就是我读这几部书的感悟:好的文学作品,是一定要写人性,有人文思考的。即使是科幻小说,也不例外。
参见相关问答:
<三体>小说为什么如此流行,甚至吸引了许多非科幻迷?
为什么<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法则”在刘慈欣其他作品中没有提到?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Beauty_sun
为什么我爱看科幻小说呢?
当你将自己放在行星甚至宇宙的生命尺度中,我们的一生我们所经历的这些破事真的不值一提
这种感觉就像你在山顶或者高楼顶看着芸芸众生忙忙碌碌,你会进入一种无我的境界,而科幻小说可以让你在时间上站到足够的高度
你会突然感觉自己的生命以及目前所存在的困难都很可笑,你会在足够的高度去审视目前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并在冷静的思维下寻求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