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提到科幻只会说三体?

如题,为什么很多人提到科幻只会说三体?
提到的作品

[作品]星际迷航

目录 1.星际征程 2.第五通道 3.穿越时空 4.茹毛饮血 5.一颗新星 6.“我看他已经死了” 7.“我应该烤一块蛋糕” 8.“要么劳动,要么离开” 9.“一个好兆头” 10.“我提议” 11.白...

罗伯特·A·海因莱因

[作品]三体

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秘计划“红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按下发射键的那一刻,历经劫难的叶文洁没有意识到,她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第一声啼鸣,以太阳...

刘慈欣

最新跟帖
王一伊

王一伊

因为中国科幻本来不多,获得星云奖的独树一帜。就好像提到文学绕不开莫言一样。也仅是绕不开而已。

不知你听说过卫斯理没有,当初被金庸影子挡住的一个作家,据说是写中文最快的人。如今小制作电影电视剧也有用这个名字。虽然科幻体系并不庞大,但是能把科幻和玄幻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因为小说不仅提到外星人,还提到了鬼神之类的,要是有好的动作指导的话,小说里面动作戏也不少。

其次后来起来的作家,后起之秀很多都是受到金庸影响,衍生出玄幻小说,盗墓小说也迎合中国人对自己悠久历史文化,出了好几部不错的,而科幻,不是我说,我感觉身边大部分人压根不喜欢科幻,别说写出好的,看的人都那么少,怎么能学会怎么写。不过经过三体大概很多人会感兴趣了吧。

要是真喜欢科幻的,告诉你怎么分辨吧,至少能搬出鼎鼎大名的凡尔纳吧。至少在小学初中老师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候自己会看一下海底两万里,地心历险记吧。

其实我也看过剧本国内科幻,但不怎么样,不值一提,学生时期看的。而大刘的其他小说,也是不错,但并没有惊艳到我。

当代作家,和明星差不多,出书像年货,本本畅销,粉丝一堆那些都是靠砸钱买流量宣传。包括我在内,三体拿星云将之前我还真不知道。后来一看发现,惊为天人

积极向上好少年

积极向上好少年

三体的魔力就在于,书中描写的不少情节,之壮丽、之细节,是现在电影技术还无法表现出来的!三体也是广大书迷在现有条件即渴望有影视作品、有怕有影视作品的的一部小说。而且,能读懂这部小说,不仅要有科幻底子,还需要历史、政治、人文、地理、天文等方面的知识,最起码有一定的了解。否则真的就看不懂、看不透。但第三部死神永生的后半部,个人认为,处理的似乎有些草率了,但这也不影响我对整个三体三部曲的批价:就目前,在科幻作品领域,还无出其右者!

windholz

windholz

因为圈子

科幻本来是一个很小众的圈子,其他科幻小说基本只有圈内才能聊到,圈外基本不了解,但三体的受众已经突破了科幻圈,因此看起来很繁荣。但这个繁荣并不是科幻的繁荣而只是三体的繁荣。就和聊武侠的言必称金庸一样,因为武侠小说中也基本只有金庸的受众突破了武侠这个圈子,很多人(比如我)严格的说都只能说是金庸迷而不是武侠迷,除了金庸我没看过别的武侠小说。如果你想聊昆仑,英雄志什么的,圈子太小了,没那么容易碰得到

szluyang

szluyang

第一,很多所谓“科幻迷”只看过《三体》,个别人会因此接触到刘慈欣的其他作品,但也可能止步于此。

至于为什么不看题主提到的,可能是当年的科幻现在看来已经算是写实的。也有可能是国外的作品翻译过来难免会损失一部分意境,而且建立在西方价值观基础上的作品到了国内,可能会“水土不服”。

第二,《三体》在国内科幻界俨然是扛把子的存在。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催更,华语星云奖,雨果奖……逼格够高;大量对宇宙、先进科技的描绘,内容够硬核。聊天的时候谈起来会显得自己很“高端”。

第三,中国本土作品,又有多项“第一”的光环加持,在国内的受众肯定比国外作品广泛。那么,我和别人聊科幻时,关于《三体》有共同话语的可能性更高,也就更容易谈到一起去——干嘛要聊一个外国的作品,让没读过的一方尴尬呢?

千秋子

千秋子

三体确实可以称做是中国最近20年的科幻代表作!作为出色的代表作被人广泛提起是很正常的

从另一个层面来讲,中国的科幻作品整体上没有什么太大竞争和创新。这就让张导的作品更显得鹤立鸡群,一枝独秀了。真希望咱们中国能有更多更好的优秀科幻作品,给中国科幻片带来更好的未来。

剧情简介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美苏争霸,中国参与其中并提出了红岸计划,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密计划“红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位名叫叶文洁的天体物理学家以太阳为天线向宇宙发出了信号,信息以光速向宇宙深处飞驰,但历经劫难的叶文洁没有意识到,她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三颗无规则运行的太阳主导下的百余次毁灭与重生逼迫三体文明逃离母星,这时他们收到了地球的信息。叶文洁在8年后收到了来自三体人的回复,她回复了三体人并引来了三体人对地球的侵略。在运用超技术锁死地球人的基础科学之后,一场未来的浩劫摆在人类面前。

veravera

veravera

因为四体还未推出

妍

名气大。

freya

freya

最强大硬核科幻小说,最宏大的背景,最多的最新最前沿的科技和天文知识,这么说吧,如果让每个人想想一下我们这个世界一百年或者五百年以后的事,三体是最合理最全面,也是最有可能发生的预想。。

那电影《星际迷航》跟三体比,就像是村里的。。

但是《三体》一般人真拍不出来效果。

吴小伟

吴小伟

因为三体确实是中国最近20年的科幻代表作啊,还有比三体更出色的科幻作品吗?

作为最出色的代表作被人们广泛提起不是很正常吗?

不过,从另一个层面来讲,中国的科幻作品整体上却没有什么发展,这就让大刘的作品更显得鹤立鸡群,一枝独秀了,真希望咱们能有更多优秀的科幻作品,百花齐放

lee00325800

lee00325800

因为很多人只看过三体

isacxu

isacxu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中国的科幻太薄弱了。

对于很多非科幻迷来说,《三体》恐怕就是他们看的第一本科幻著作,而对于一些人可能也是唯一的。《三体》对很多人来说是认识中国科幻、认识世界科幻的唯一窗口。

从叶永烈、韩松到王晋康,科幻文学在中国似乎一直是“不愠不火”的状态,甚至是刘慈欣获得雨果奖之前,绝大多数人也根本就没有阅读过科幻作品。

三体》获得雨果奖,在国内成为了一个很大的新闻。很多人即使之前没有听说过雨果奖,但只要听说“雨果奖”是科幻界的诺贝尔,就知道它的分量。再加上那句“刘慈欣单将匹马将中国科幻提升到世界级水平”这句话,很多人也都慕名而来,读起了《三体》。

不得不承认,《三体》写的的确非常优秀,很多老科幻迷第一次读都被彻底震撼,更不用说第一次接触科幻题材的读者了。他们看了之后,一提起科幻自然就想到《三体》。

中国科幻力量本就一直薄弱,再加上中国阅读率一直不高,突然出现了一个现象级的《三体》,受到狂热追捧也不难理解。

安东尼

安东尼

第一是因为《三体》太强了,雨果奖首位中国获奖作品,全球销量突破2100万册,奥巴马动用总统特权提前拿到译版,种种光环足够证明《三体》是世界一流的科幻小说。业界评论《三体》是靠着一己之力,把中国科幻抬到了世界的高度。

第二是因为同行太弱。在科幻题材,除了《三体》之外你想不到其它还有什么优秀的作品。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满园,当下中国确实再无拿得出手的优秀作品,人们一提到科幻就只说《三体》,也是无奈之选。


小蒙蒙222

小蒙蒙222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