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的诗能随便改吗?能举一些例子吗?

有很多唐朝以后的文人改过唐诗吗?他们改的好不好?
最新跟帖
bxzhongr

bxzhongr

不能随便改,或者说是很难改的。唐诗质疑录上其实提了两个例子,但讲的不是太深切,所以这里我就唐诗质疑录上举的两个例子先谈谈一下:第一个例子是王建的春日午门西望:百官朝下午门西。尘起春风过御堤。黄帕盖鞍呈了(一说过)马,红罗系项斗回鸡。宫松叶重墙头出,渠柳条长水面齐。唯有教坊南草色,古苔阴处冷凄凄。【注】:黄帕盖鞍呈了(一说过)马,红罗系项斗回鸡:献艺演的舞马鞍上盖着黄帕子;斗胜的公鸡脖子上系着红色丝巾那么谁改了呢?晏殊(这位的成就我就不多说了)。江邻几杂录(宋丨江休复)中提到:“晏相改‘呈过马’‘斗回鸡’作‘呈马过’、‘斗鸡回’,为其语不快也。”大意就是说晏殊觉得原来的句式读的不畅快,所以就这么改了。那这么改能行吗?显然是不行的。金圣叹说晏殊改诗是‘痴狗咬块之才’,并解注云: “黄帕盖鞍”是马的春风得意,“红罗系项”是鸡的春风得意。马、鸡尚且有“得意逢时”之日,过午门、下御堤,顾盼自豪春风得意,独我退避立于午门之西,看着大家得意,很无奈。又对改动处作了解释,云“呈马过’、‘斗鸡回’,言呈过之马,斗回之鸡。言马与鸡,则人见;言人,则马与鸡皆不见,故不写人,但写鸡马也。”虽然金圣叹诗解的没错,但是就改动处还是没讲透,这里要注意题目是‘望’,很明显,倘若是说呈马过’、‘斗鸡回’则是‘当时态’,而作‘呈过马’‘斗回鸡’则是有马、鸡从经过到远去之感,则更能体现‘望’的状态,同时也把自己本身的寥落之感也称托了几分。第二个例子是唐代李郢的江亭晚秋:碧天凉冷雁来疏,闲望江云思有馀。秋馆池亭荷叶歇,野人篱落豆花初。无愁自得仙人术,多病能忘太史书。闻说故园香稻熟,片帆归去就鲈鱼。对这首诗,冯班(明末清初诗人,‘"虞山诗派"的传人之一’)认为首句“雁来疏”应作“雁来初”;而“豆花初”应该作“豆花疏”。高士奇(清朝著名学者)则认为“荷叶歇”应作“荷叶后”。但仔细把握全诗要旨来看,这些改动都不好:把握其意,表意说闲,但实际有些‘口嫌体正直’之意, “雁来疏”之‘疏’,一则讲的是天寒雁少,二则恐有人情疏落之意,如用‘初’,便不符题中的‘晚秋’;同时也少了一些言外之意,同样的‘豆花初’改作‘豆花疏’则节气不符(荷花掉落,则豆花初开):唐诗质疑录作者陈增杰先生讲到了第一点,没谈到第二点。第二处‘高士奇’改“荷叶歇”为“荷叶后”,看起来后、初对仗工稳,但此处‘歇’不但让荷花的凋落更形象,同时也是诗人自比,与上句‘闲望’相照应。陈增杰讲是因为用‘歇’错落有致,这也是没看明白。以上两点,足证唐诗不能妄改,当如似晏几道把常翁的诗‘点铁成金’(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那般就令当别论了-----其实那也不算改,由诗入词,仅仅是化用罢了。
阿檬圈圈

阿檬圈圈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