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与唐诗的隔空对话说到底其实就是宋词对唐诗的承继性问题,在这里从三个方面略谈本人的看法。一、字词句宋词对唐诗的继承最为明显的是移用、点化唐人诗句,这同黄庭坚的夺胎换骨有异曲同工之妙,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比如晏几道临江仙中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直接移用于唐翁宏的春残,一字不变。苏轼减字木兰花一词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从韩愈的早春呈张水部十八员外二首(其二)"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化用而来的。张元干《
贺新郎》中"遗恨琵琶旧语",移用点化杜甫咏怀"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句。张元干石州慢"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无名氏水调歌头"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边尘千里,不为挽天河",都移用点化于杜甫洗兵马"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句。王安石的桂枝香尤其成功,"门外楼头"化用于杜牧台城曲,末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也来自于杜牧泊秦淮的名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二、技巧手法其次宋词对唐诗的继承还体现在手法和技巧的运用上,例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比兴,叙事铺陈等,这一点苏轼,辛弃疾等人都广泛运用了,具体如晏几道的《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这首词在意象、写景、抒情、比喻等技巧的运用上完全是继承于唐诗的。其实在字面上也与唐诗有关。最后两句"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由杜牧赠别"多情确实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移用而来。三、主题意蕴唐诗的一大特点就是含蓄蕴藉,以情韵取胜,往往依托意象来表达情感,比如多用"柳"来比喻离愁。如刘禹锡的"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杨管别离"。而宋词中有秦观的"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欧阳修的"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吴文英的"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等,都是用柳寄托了别情离愁。最后,本人也有个一直想找到答案的问题,现代社会都讲究知识版权和专利,那么如果古代的这种移用现象放在现在可以算作剽窃吗?甚至有些名家名句是被后来者运用才广为人知的,这又应该怎么定义呢?希望大家可以各抒己见,解答我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