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应该怎么学才会更快掌握?

鸭子
我最近在学习历史,可以给你一些建议。
第一,在网上学习一些纪录片或者观看一些大学教授的课,这里推荐北大邓小南的宋史课。
第二,自己总结历史大事年表,梳理一下历史大框架。
第三,做到学有所用,学了历史你可以写一点文章把它贴在头条上,这样能增强你的信心。
第四,多交流,去找一些喜欢历史的人多交流,避免闭门造车。
历史是鲜活的,我们要下死功夫学习活历史。

大炮728
历史怎么学?对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无论正反都应该批判着学习继承,都应该客观公正的看待,要有自己的独立思维进行评判,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为今用是我们正确的选择。

老鼠爱上鱼
“又好又快”,你要相信,那真的就是广告。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就如同变胖不是一两天的事,学习也是如此,只有循序渐进,没有快速地所谓捷径……
只是,有的时候正确的方法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就能少用时间,从而达到了“快速”的目的。所以,下面与你探讨一下学习方法的问题,减少你学习上的阻力,从而“快速”起来!
一.用方法,巧记历史。历史是过去的事情,离现在很远,但也不远,历史上的一些经验教训,在现在同样适用。用一定的方法去记住历史,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1. 谐音法。比如,记八国联军具体国家是哪些,可能比较难,如果把它谐音,变成这样,不知道你会不会很快记住呢?“饿的话,每日熬一鹰”,对应国家分别是:俄、德、法、美、日、奥匈帝国、意大利、英国。是不是好记多了啊!
2. 口诀法。上课的时候,记得当时我让同学们记百家争鸣时期,各个思想家的主要代表思想和著作,我给他们列了表格,分了时间段,让他们来区分,但是他们仍然觉得不好记。于是,我又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找到一个口诀,我又把它介绍给同学们,让同学们上课的时候多读了几遍,结果反响特别好,同学们基本都能够准确地区分思想家的主要主张是什么,可谓达到了我们历史教学的基本目的吧。口诀具体如下:孔孟儒,行仁政,道无为,老庄兴,子墨子,讲非攻,韩非子,法治行。
3. 对比法。比如,把秦始皇与汉武帝进行对比,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进行对比,比较他们的时间、地点、背景、人物、主要内容、影响等,通过对比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4. 表格法。比如,对比分封制与郡县制,文字上可能看着不太明显记忆,我们可以制作成表格,具体如下。
二.上课专心听讲。历史材料浩如烟海,历史题目不再是死记硬背就可以得高分了,你不大可能会猜测得到:出题老师会用哪一个材料来考你,所以,我们需要的是答题思路,是举一反三,而这都是上课的时候,老师会糅合在上课里面的。
三.做好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很多知识,当时听明白了,不代表后来看的时候还是清晰的,一定要做好笔记,而且手写真的可以提高记忆力,建议用思维导图来做笔记,书写尽量工整,机器扫描后,工整的字更有优势。同时,加强平时易错字的训练非常有必要。
“擒贼先擒王”,找准关键字、词语、句子。避免选含绝对肯定或否定的词语,如彻底、完全、根本等。可在试卷上做符号,进行勾画。恰当使用排除法。在试题上,书上勾画好,做好笔记!
四.有意识地去掌握个别重要时间点,如,1978年、1948年、公元前221年等,平时不用花时间去记忆时间,考试时也不会设问让学生写具体时间。当然,也不能没有时间概念,时间的记忆临考前看看课本后面大事年表即会有基本思路,我们需要的是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
五.善于向其他优秀的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多向其他人请教,你并不吃亏,别人也乐意帮你,这样也可以帮他巩固知识点,还能增进你们之间的友谊,对于大家来说都是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在正确学习方法引领之下,我们的学习才可能快速!这才是捷径!
我是@小墨笔记

朵朵酱
你是指如何学习历史吗?
就中华五千年历史来讲,首先你要熟练记住历史顺序: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当然,这段顺口溜只是道出历史影响比较大的、时间比较长的朝代,并不全面,诸如一些十六国、辽国、大理等没有编录进去,后续根据个人需求再补充。
然后根据你记忆的年代表,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穿插进去,将人物与对应的朝代串联起来,形成自己的记忆线,这样记起来就容易的多了。
最后祝你心想事成,学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