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期,战乱纷繁,百万红巾,为何竟是朱重八一统天下呢?

如题,元朝末期,战乱纷繁,百万红巾,为何竟是朱重八一统天下呢?
最新跟帖
雕琢懒惰

雕琢懒惰

四方起战殇,

汉血染马缰。

何为天子器,

天生朱元璋。

我是兴安杂谈,我来回答。

元朝末年是一个群雄逐鹿的年代,涌现出了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一大批牛人,他们都可以成为枭雄,但只有朱元璋能够成为英雄。

1、彻头彻尾的革命性。作为一个饱受压榨的贫农,朱元璋从小就过着吃上顿没下顿的生活,父亲、母亲、哥哥都饿死了,连出去当和尚、做乞丐都到处受人欺负,他把这一切归结为元朝的暴政,所以他把自己的名字从朱重八,改为朱元璋,璋是一种锋利的玉器,朱元璋就是诛杀元朝的利刃。

2、雄才大略的领导者。朱元璋没上过学,但不等于没文化,他在四处化缘、游侠的时候,极大的增长了见识,结识了很多豪杰,这些人中很多成为他的开国功勋。相对于张士诚的“器小”和陈友谅的“志骄”,朱元璋更具备统治者的气度和胸怀,也更高瞻远瞩,他有明确的政治思想和战略目标,在这点上是他的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

3、战略思想的科学性。朱元璋采纳了李善长“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正确战略,占据了南京的战略要地,这里经济发达,易守难攻,是重要的粮食产区,江北面的红巾军还帮他挡住了最想剿灭他的元朝军队,给他营造了一个相对比较稳固的发展环境,实在是美的不要不要的。

4、英明神武的战略家。朱元璋手下将星云集,能打的人很多,但不要忽视,他本人也是一个优秀的战略家,从他先打陈友谅,再打张士诚来看,他十分了解对手并能够找到击败他们的办法。从他北伐路线的选择,以及后来讨伐北元的行动决策来看,都体现出了他高明的战略思想,这种上马能打仗、下马能治国的人实在太少。

5、深得民心的统治者。朱元璋很重视治下人民的生活,积极恢复生产和发展经济,关心民间疾苦。此外,在战争中,他宽容对待降兵和降将,从不滥杀无辜。常遇春多次杀降,被他严厉处罚,“苟得城,无民何益?”,虽然他后期大肆诛杀功臣,但他对老百姓还是比较关心和宽容的,也得到了百姓的拥护。

莹火之森

莹火之森

朱元璋能脱颖而出,靠得是过人的头脑,和为人善用的御人手段。

元朝末年,元朝统治者忙于窝里斗,互相攻伐扩张势力。1351年,早就受够元朝剥削打压的人民在韩山童、刘福通带领下发动起义,他们头裹红巾,人称红巾军。韩山童、刘福通起义后,迅速得到了各地响应,一时群雄并起。其中一支是由濠州郭子兴带领,朱元璋后来就是加入了这支队伍,在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成了这支队伍的领导人。

在元末的各路起义军中,朱元璋是消灭元朝军队最少的一支。但是,朱元璋慧眼独具,被他消灭的元朝军队所在地是江浙一带。这里人口众多,物产丰富,这里便成为了朱元璋的根据地。在别的有实力的起义军还在和元朝军队玩命死磕时,朱元璋却在悄悄地吞并着根据地附近其他汉军势力。

1355年,刘福通拥立韩山童儿子韩林儿称帝,迁都汴梁,国号大宋。紧接着拥有了一定地盘的徐寿辉称帝于武昌,张士诚称王于苏州,明玉珍杀进四川、云南,也要称帝。朱元璋则在谋士朱升的提议下,制定了“高筑墙,缓称王,广积粮”这一著名战略。期间,朱元璋四处择贤,刘伯温、宋濂、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先后入朱元璋帐下。

刘伯温见到朱元璋后及时提出了自己的“十八策”灭陈去张、灭方国珍,屯兵自养,勿过多扰民,严肃纪律,招贤纳士等等。终于,朱元璋在一帮谋士和将才帮助下顺利从百万红巾军中脱颖而出,拥得天下。



gz榕猫

gz榕猫

按照红巾军刘福通的力量,完全有可能彻底推翻元朝。但刘福通的战略出现大的失误,他没有集中兵力猛攻北京,却是兵分四路,四面出击。结果是分散了自己的力量,让元军得以各个击破。再者,元朝出了一个奇人察罕贴木尔。此人出身布衣,却精通军事。在短短十年间,他依靠自己建立起来的军事力量,在北方全力对抗红巾军,创造了几乎百战百胜的奇迹,并终于打败了百万红巾军,维持了元朝摇摇欲坠的半壁江山。

红巾军失败后,朱元璋在安徽的领地,直接处于察罕帖木兒的要挟之下。假如察罕帖木兒挥师南下,首战便是朱元璋。以朱元璋其时的实力和南边支离破碎的局面,是肯定无法与之相抗的。也是天助朱元璋,这时元军内部出现内讧。贵族身世的元朝悍将博罗帖木尔,妒忌察罕帖木尔这么个布衣身世的人,但在实力和位置上却都超越自己,居然提兵向察罕帖木尔的部队攻击。察罕帖木尔也不甘示弱,所以两对人马在山西、河北不断发生冲突。自此蒙古人没完没了的同室操戈拉开了前奏。

1362年六月,察罕帖木尔中计遇害,元朝痛失顶梁柱。察罕帖木尔一死,朱元璋再无后顾之虑,所以倾全力和南边各支汉人武装大打出手。1363年与陈友谅大战于鄱阳湖,获得决定性成功并占领江西。1364年攻下武昌,获得湖北。1365年平定湖南、广东。1367年又彻底打败张士诚、方国珍。根本统一了南边。与此同时,北方蒙古统治者的内讧加重,各支戎行也开端互相攻击,一打即是好几年,元顺帝都调停不了。结果使元朝陷于一片紊乱,日趋衰弱。

1367年,当南边同根相煎的胜出者朱元璋回过头来看北方时,发现北方的统治者好像早把南边忘记了,还在忙于窝里斗呢。朱元璋命令北伐。10月,徐达、常遇春率大军二十五万,朝北方进发,一路简直兵不血刃。山东、河南、陕西等地的元军要么迎旗而降,要么闻风而逃。数得上的战役,只有洛阳一场:其时洛阳守将托音帖木尔在洛阳郊外聚集了五万部队,欲与朱元璋一战。却被常遇春一冲,当即失败。当年察罕帖木尔用十年时间克复的从陕西到山东的广阔中原地区,朱元璋只用了八个月就悉数占据。

1368年8月,朱元璋率大军进逼北京,元顺帝带领三宫后妃、皇太子等弃城而走,悉数逃往蒙古大草原。其他库库帖木尔、李思齐等手握重兵的将帅,也失却了内战时的英勇,竟也毫不反抗,悉数出逃。朱元璋只是用了十个月的时间,以极小的价值就占据了全部北方,然后统一天下,建立了大明朝。

hingewang

hingewang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又说:乱世出英雄。

乱世,就是对时代趋势(时势)的一种描述。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都是时势造就的英雄;而明王朝,就是英雄造就的时势。

朱元璋为何能够从众多英雄中脱颖而出,最终取得天下?是战略?战术?谋略?是物资生产、纳民用兵?还是善于用人?

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而人心,首先是得人才之心,得社会精英之心。只有得到社会精英的追随和支持,谋有人出,兵有人带,仗有人打,财有人聚,才可能得到其他大多数人的追随,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得到天下。

所以,朱元璋能够夺得天下,最根本的一条是得人心,最核心的举措是得人才。

那就看看朱元璋都有些什么样的人才:

汤和、徐达自然不必说,那是朱元璋的发小,情感做基础。而徐达一生骁勇有谋,善于安抚将士,与下级同甘共苦,将士无不感激他的恩德愿意报效尽力,因此,兵锋所向无不克敌制胜。战功及筑边皆功劳显赫,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陈友谅张士诚都没有这样的战将!

朱升,元末的1357年举乡荐,为池州学正,弃官隐石门,朱元璋得知朱升遁居石门,亲自到朱升家去拜访他。朱升就给他提了包含了一整套策略的三句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言策”是明王朝开邦定国的国策。巧妙避开了起义早期元王朝的兵锋和各路义军的夺权夹击。

常遇春,原为盗匪,后投奔朱元璋,被朱元璋发掘并提拔重用,一生骁勇善战,勇猛无比,横行无敌,被称“常十万”。朱元璋认为,常遇春的功勋“虽古名将,未有过之”。这样的名将也是其他几路义军所不具备。

李善长,朱元璋二十六岁时,还只是农民起义军郭子兴手下一名“镇抚”,并无实力。但朱元璋胸怀壮志,想大作为一番,深感自身文化有限,于是遍求先生教授自己,但当时的自己尚无资本寻求名士辅佐自己。得闻落魄秀才教书先生李善长就在驻区,诚心登门拜访,虚心求教。“道遇定远人李善长,与语大悦,遂与俱攻滁州,下之”(见明史·本纪第一)。从此李便成为朱的首辅谋臣,主持粮饷,协调人事,功勋赫赫。朱元璋朱也就是在此之后才渐渐做大,成为称霸一方的起义军领袖。他是朱元璋最早认识的得力谋臣,人说他是汉之萧何。而且李善长又给朱元璋发现了另一位能臣胡惟庸。


吕昶、刘伯温。两人原本都是元廷的旧臣。吕昶官居户部尚书,善理财,被朱元璋扣留并重用。刘伯温是元进士,时人比之诸葛亮,后来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大功,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当初,朱元璋遣使征得青田刘基、浦江宋濂、龙泉章溢、丽水叶琛时,乐不可支地说:“我为天下屈四先生。”以后“咨以时事,甚见尊礼” 。可见当时朱元璋未得天下时,是多么善于挖掘人才、多么的爱惜人才啊!宋濂亦是功不可没的大臣,朱元璋的讲话稿,圣旨布告,讨匪檄文,几乎全是他一手搞定,而且他还是太子的老师。宋濂在当时可是世界级的人物,四方人物,各国使者、学者都称他为“太史公”。

总体来看,作为朱元璋最强大的竞争对手,陈友谅手下的人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不能与朱元璋阵营相提并论。龙湾之战,刘基与康茂才表现出众,邵荣、徐达、常遇春、杨璟等将领也是圆满完成任务。陈友谅一方,除了张定边,几乎没人有出彩的表现。本来还有一个连朱元璋都忌惮的猛将赵普胜,但却被陈友谅给杀了。陈友谅最终无人可用。


所以,无论用兵用谋,生产还是打仗,都依赖于人才。唯有发掘人才、使用人才,爱惜人才,才能出良谋、得良计,安良民,抓良机。从而赢得人心,赢得天下。

好妮妮1971

好妮妮1971

朱重八,一个长工家里的放牛娃,投入义军之前连饭都吃不饱,元朝残暴统治下,千千万万受苦百姓的一个缩影人物,然而就是他,上天选择了他,破除艰难险阻,击溃元朝统治,开创大明王朝。

单从“朱元璋”名字看,也可以谐义为“诛元璋”,璋 是一种玉器,形状像一把大刀。所以大家看出来了,这个名字就是“诛杀元朝的大刀”。当然这只是一个戏说,朱元璋能够开创大明王朝有其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首先谈一下偶然性。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朱元璋最初投靠义军,只是为了找一个可以吃饱饭的地方。他是被残酷的现实逼迫的。然而自从跟随郭子兴加入到反抗大军,朱元璋就屡立战功,但是由于太突出,引起了郭的不满,之后他只好带着自己的亲信开始了属于他自己的艰苦创业,这中间他遇到了一生中的贵人,刘伯温,当然还有其他名将例如徐达、常遇春等。这些大咖人物的出现,本身也具有偶然性。山雨欲来风满楼,起兵造反元朝的队伍比较多,队伍之间充满混战,谁称王就打谁。就这样朱元璋一直默默发展自己的队伍,再经过艰苦的战争击败陈友谅,才开始正式打元朝。

再谈一下必然性。时势造英雄。朱元璋的个人能力是坚强和卓越的,才能在乱世中崭露头角。他的最大优点就是虽然没读过书,但能够虚心好学,接纳了一大批儒士,善于学习,尊重知识,使自己能够打败一个又一个对手,为自己建立和管理大明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朱元璋作为一个创业者,毫无疑问他做到了以下三点:1. 有胆识和眼光抓住机会。2. 足够聪明智慧克服困难。3. 强大的人格魅力吸引优秀人才组建团队。这三点是创业成功的制胜法宝。

综上,朱元璋可以在各路起义军中独占鳌头,具有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Celia

Celia

在元末,农民起义军主要以红巾军为主。他们发源于白莲教,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很广泛的影响力,教主韩山童更是自称宋徽宗的八世孙,以此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在元廷整修黄河的时候还挖出了独眼石人,上面有“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此后红巾军起义就轰轰烈烈的展开。他们牵制了元军主力,以刘福通为主的红巾军更是派出3路大军北伐。此外还有徐寿辉、张士诚、方国珍和郭子兴等打着红巾军名号的势力。但是他们各自为战,有时还相互攻伐,所以很快就被元廷各个击破了。此时朱元璋还在郭子兴手下,还没有自己的力量。后来元廷忙于内部倾轧孛罗帖木儿和库库帖木儿开战,南方的红巾军也忙于内部争斗。朱元璋这才趁机占领了还在元军手中的金陵,此后他采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在各方势力中游走。直到成为和陈友谅、张士诚比肩的枭雄才真正的走上历史舞台。朱元璋仔细分析各个对手的情况,先采取了先西后东,先强后弱的的战略,打败陈友谅,消灭张士诚收降方国珍。基本上统一了江南半壁,这时他才真正的瞄准北方,开始北伐。朱元璋派出三路大军北伐,自己坐镇汴梁。终于成为了压倒元廷的最后一根稻草,将元顺帝赶到了北方草原。统一了天下,建都南京,国号大明。

梦的祈祷

梦的祈祷

元朝末年,战乱纷繁,自然很难一句话讲清楚。从大的形势上讲,北方的红巾军直接对抗着元朝的主力,给南方创造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有利于南方抗元势力的崛起。

而南方崛起的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都是很强大的军政集团。包括北方,也分化成王保保、李思齐等几个大军阀。元庭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制约这些军阀了,不管谁最后取得胜利,元朝都是要改朝换代的。

而元庭来自蒙古高原,因缘际会占据了中原,形势不妙时退回草原是自然而然的选择。但一旦退出中原,北方苦寒之地供养不了那么多人,分化瓦解在所难免。但终明一代,北元仍做为一股较强实力存在,一直在与明朝较量着,甚至土木堡事变中差点成功。

回归主题讲为什么是朱元璋而不是其他人。首先,朱元璋出身红巾军,代表着最正统的反元力量,政治正确。红巾军成功利用弥勒降生和反元复宋的普遍心理,建立的龙凤朝廷,定都开封,是最早、最正统、最成功的反元力量。红巾军一度控制了整个北方,三路北伐讨元,甚至占领朝鲜,但在元朝残余势力的反扑下逐渐衰退,刘福通等战死,小明王撤退到南京附近。但名义上小明王仍是朱元璋上级领导,有君臣之别。虽然小明王落水朱元璋有嫌疑,但朱元璋仍是红巾军的衣钵传人,认龙凤朝廷的人仍然会支持朱元璋。

其次,朱元璋能力过人,策略得当,笼络了一大批文臣武将为其效力。朱元璋占据了虎踞龙盘的南京及周边富庶之地,采取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斗争策略,避免多处树敌,不出错,不能被轻易打倒。在南方,虽然长江上游有陈友谅,下游有张士诚,朱元璋却是发挥最稳定的,经过惨烈的火并战争,朱元璋取得了最终胜利。中间过程无法细说。但战争的胜利从来就不是偶然的。

最后,朱元璋谋定后动,大军北伐,一举光复河山。在平定南方后,朱元璋一纸讨胡檄文,成为最有力量的政治宣言。一支由经验丰富的将军率领、有稳固后防的北伐军,斗志高昂的出发,北定中原。反观元庭,仍是政出多门,一派混乱,甚至为了争夺继承权自相残杀,失败已不可避免。而且策略上上,北伐军先山东,再河南,再陕西,然后直出幽燕,一路稳扎稳打而又高歌猛进,元朝只有认栽北窜的份了!

诗音

诗音

“元朝末期,战乱纷繁,百万红巾,为何竟是朱重八一统天下呢?”

朱元璋能够在群雄中脱颖而出是有着其必然原因的。

一、政治导向明确

相比于其他农民起义军,或者为生活不下去而起义,或者是想趁乱世捞取一份前程。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他们的口号或者假托于宗教,像河南息州赵丑厮、郭菩萨提出“弥勒佛当有天下”,广东朱光卿、聂秀卿 “定光佛出世”,河南棒胡“举弥勒小旗”,彭和尚、周子旺在 “背心皆书佛字”,刘福通 “贫极江南,富夸塞北”等等,这些口号对吸引信男信女造反可能有些作用,但对于吸引高端的人才吸引力不大,甚至还容易引起他们的厌恶。

而朱元璋打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号召,直指元朝残酷统治下的人们的内心,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特别是对有远大志向的谋臣、武将吸引力更大。

二、斗争策略有效

朱元璋在起义之后不像其他的起义者,拉起了队伍之后就开始称王、称帝的,而是采取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低调做事,以增强自己的实力为出发点,不图一时的面子上的容光。并且其他农民起义军在称王后,吸引了大部分元朝的镇压力量,也给了朱元璋缓缓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最终积攒起了足以推翻元人统治的物质基础。

三、用人知人善任

朱元璋军善于知人善任,为了拉拢知识分子,还专门修建了礼贤馆。对于儒士他也极为尊重,向儒生学习汉高祖、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的平定天下之道。还吸引了文士朱升、冯国胜、李善长等都过来为他出谋划策,而猛将常遇春、胡大海等人也慕名赶来投奔他。相比于其他的势力有的内讧、有的下属杀死其领导者如陈友谅钉死了自己的“老大” 徐寿辉,导致军中“将士离心”、“政令不一”。

四、建立统一战线

朱元璋网罗浙东文人刘基、宋濂、叶琛、章溢等人,得到了江南一带的地主阶级的支持。

五、潜心发展生产

其他农民起义军用军粮主要是靠强往征,朱元璋感觉如果自己也采取这个方式的话会失掉民心,所以他采取了军队屯田的作法,还兴修水利,预防旱涝,经营农田。又分派诸将在各地开垦种田。几年工夫,到处兴屯,府库充盈,军粮充足。还设置了管理民兵“万户府”,参考借鉴古代的寓兵于农之意,选拔强壮农民,“农时则耕,闲则练习”。他的这些措施收到了极大的成效,在他所统治的地区,农民生活安定,军粮供应充足。与朱元璋相比,在四川的明玉珍只知道偏安一隅。苏州的张土诚和浙东庆元的方国珍,归附了元朝朝廷,他们在所辖区域之内只知首霸占田产,奴役佃户,腐化享乐,不关心人民疾苦。

相比之下,朱元璋有人、有钱、有思路、有高端的政治渴求,所以朱元璋最终成功则是必然的了。

寻找时光的掌纹

寻找时光的掌纹

感谢邀请。

明太祖朱元璋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做过乞丐当过和尚的开国皇帝,其开创基业之难亘古少有,但他却能在群雄中脱颖而出,最终定鼎天下,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他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天时。 元朝末年,国家经过了蒙古几十年的残暴统治,底层百姓早就积压了一股怨气。再加上此时天灾不断,很多人都生活不下去了,最终各地纷纷揭竿而起。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等起义军以红巾包头为标志,转战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沉重打击了元王朝的反动统治者史称“红巾起义”。原本元王朝是有机会镇压起义的,脱脱亲率大军出征徐州,对中原红巾军构成很大的威胁,但是元顺帝听信奸臣谗言,把脱脱解职,脱脱统率的“大军百万,一时四散”,很多人都投入红巾军,起义军的声势日盛 。



第二,地利。 朱元璋攻下集庆后,改名为应天府,安抚百姓,奉行谋士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迅速而又低调的扩张自己的实力,陆续攻占浙东,控制江左、浙右各地。这些地方都是人口稠密,物产丰富之地,给朱元璋提供了充足的兵源和粮草。他大力开展军队屯田,兴修水利,又分派诸将在各地开垦种田,才几年工夫,到处兴屯,府库充盈,军粮充足,有了逐鹿中原的资本。



第三,人和。 朱元璋虽然是乞丐出身,但是为人却十分大度,喜好结交有识之士,因此在他的身边,聚集了一堆品德贤良之人。他手下的刘伯温、徐达、常遇春、汤和等都是一等一的人才,甘愿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在征战天下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相对应的,朱元璋的对手陈友谅和张士诚却并非如此,朱元璋曾经给过他们二人一个评价“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生事端,器小则图眼前,因此不足为患。

卟芷

卟芷

元朝未年,中原板荡不安,四面枭雄迭起。红巾军大起义,成了终结强大于一时的蒙元政权的最大推手。

朱元璋能够在各路枭雄中脱颖而出,最终得以问鼎中原,建立了传之两百余年的大明王朝!朱元璋能够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将军,再到吴王,最后成了“洪武大帝”,这是由多种原因造就的。接下来就让我们去尝试分析一下吧!

朱元璋顺应了时局的发展,作出了反抗暴元的正确人生抉择!而且时机也对他有利:如果时机未到,那么即便是枭雄,欲要实现报负,也是犹如缘木求鱼一般困难。而当时机到来之后,自然会如有神助,顺风顺水。

朱元璋很幸运,他能够在红巾军正在壮大之际及时加入其中,得到了一个发挥的舞台,从而能够逐渐成长的机会——可以说,如果没有元朝的暴政造成的流民起义,就不会有朱元璋成长的机会,这就是所谓的顺天应民!

朱元璋也很善于识人、用人。虽然因为其出身于贫寒之家,而失去了受到良好教育的机会。致使其在学识方面有所欠缺。但是这并不影响朱元璋能够从战略角度上看待问题,从而作出最为恰当的决策部署——朱元璋能够吸引到具有才学的刘伯温、李善长等人加入其阵营,莫不与此相关。

假设朱元璋是项羽那样的刚愎自用、拒谏妄为的缺乏领袖素质的人,那么便注定其无法成就大事,那些才学之士自然也就不会去投奔他了——人才优势是其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历史有时很奇妙,简直有点匪夷所思:朱元璋的幼时伙伴及其淮西乡党,竟然成了为朱元璋成就帝业而保驾护航的骨干力量。徐达、常遇春、汤和…这一大批人才居然全部产生于淮西——淮西勋贵之名还真不是徒有其表的!

这批人仿佛天生就是为了追随朱元璋扫平群雄、驱逐蒙元而存在的。这些“一时之所聚”的豪杰以及其他不断投效的人才,成了朱元璋傲视群雄的最大也是最为重要的资本——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此乃千古不谬的道理!

朱元璋所占的地盘也对他有利:西有陈友谅,东有张士诚。这两支红巾军成了可以为朱元璋策应、牵制元军的助力。虽然后来张士诚降元,陈友谅与朱元璋反目成仇,但是那时的朱元璋早己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旗号掩护下,强大了起来——连小明王的旗号也可以抛弃不用了!

而且相比目光短浅的张士诚,空恃蛮力的陈友谅,僻覇西川的明玉珍,以及其他枭雄,朱元璋的战略目标更为清晰明确——先打谁?后打谁?都能迅速作出最为正确及时的判断!而这是能让朱元璋脱颖而出的另一重要因素:决心一下,必当排除万难实现之!

因此才会有了朱元璋不打好打的张士诚,力抗挑衅的陈友谅并最终消灭之的结果。最终在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之后,其他小的割据势力己经不足为虑了,很快就被扫荡一空了。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国,国号曰“大明”。称帝后的朱元璋派徐达等大将北伐,最后终结了蒙元在中原98年的统治!

以上便是朱元璋能够在元未乱世中,从各路豪杰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之所在了。

绵羊国之瓜

绵羊国之瓜

时势造英雄,历史必然!

公主890

公主890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