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谢家人在唐诗中的地位很高,这是什么原因呢?

有人说谢家人在唐诗中的地位很高,这是什么原因呢?
提到的作品

[作品]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共一...

[作品]三字经

国学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为此,我们出版了这套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国学读本:《三元启蒙丛书》。《三字经》是其中之一。 众所周知,《三字经》经过长时间的流传,已有了较多的版本。我们所出版的这本《三字...

郭丹、涂秋生、舒晨|绘画

[作品]乌衣巷

《乌衣巷》作者:乱旋 小謝風流,名滿天下, 卻因杜二的烤魚,而把自己的真心賠了進去。 本來嘛,男人,誰沒個三妻四妾,再說,他們又不是夫妻, 就算情人,誰沒有三兩個情人?更何況,杜太守的那位還是當今皇帝...

乱旋

最新跟帖
小白扬咩咩

小白扬咩咩

谢邀!“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建安文章蓬莱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这里的谢家指的正是东晋、南北朝时期的世家巨阀谢安一族,大谢是谢灵云,特别推崇曹植那位,之前有篇讲曹植的问答说过,“天下才气,陈思王(曹植)独占七分,余占一分,二分为天下人均矣。”与原话有些许出入,呵呵!小谢指谢眺。东晋中期,谢氏家族传到谢安、谢万、谢石和谢尚、谢玄、谢琰等诸辈,即谢缵的曾孙和玄孙辈。此时,谢安由于超高的声誉,出色的政治才能,被推上了宰相位置,那理所当然的谢尚、谢万、谢石、谢玄、谢琰等人也各领强兵遍布地方重镇。
diyi

diyi

谢家在唐诗中非常出名,主要因为唐代刘禹锡在其《乌衣巷》诗流传至今,人人皆知。其实更因为谢家在晋朝时非常牛逼X!绝对是当时的“大咖"级人物,位高权重,文采风流,政绩突出。就连谢家的小女子也是绝对的“美女“加“才女",非一般人家所能企及也。"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就是指这晋朝王家和谢家的"燕子",另一个“王家"便是书圣王羲之家族。 这首诗中的“谢家"是指东晋时的名门望族。谢家中有兄弟二人为东晋重臣,一位为当朝宰相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政治家、名士,太常谢裒第三子。谢安少以清谈知名,隐居会稽郡山阴县之东山,与王羲之、许询等游山玩水,并教育谢家子弟,相当于谢家族的"小学校长兼老师",40岁之后才出山做官,历任征西大将军司马、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职。简文帝去逝后,谢安与王坦之挫败桓温篡位意图。桓温死后,更与王彪之等共同辅政,在著名的"淝水之战"中,谢安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为东晋赢得几十年的安静和平,因赢得“淝水之战”而成为一代名将。战后因功名太盛而被晋孝武帝猜忌,被迫前往广陵避祸。太元十年(385年)病逝,被追赠太傅、庐陵郡公,谥号“文靖”。谢安多才多艺,善行书,通音乐,性情闲雅温和,处事公允明断,不专权谋私,不居功自傲。他治国以儒、道互补;作为高门士族,能顾全大局,以谢氏家族利益服从于晋室利益。 另一位兄弟为安西将军谢奕(309-358年),字无奕,是太傅谢安的长兄、车骑将军谢玄之父。曾为桓温幕府司马,官至安西将军、豫州刺史。谢奕性格豪放,嗜酒如命,与其弟谢安性格迴异。所以,唐代的刘禹锡感叹时事的无常、荣华富贵的短暂时,把"王家"、"谢家"的兴哀看得如过眼云烟,转眼即逝。 当时的谢奕家出生一位女孩子,其母亲阮容为"竹林七贤"之一阮籍家族成员。该小女子长得貌美如花,才情过人,这位出身名门望族、性情傲洁的女子就是谢道韫。 谢道韫, 字令姜,自幼聪慧过人,敏感多情,惹人喜爱,爸爸是安西将军谢奕,叔叔是宰相谢安。谢道韫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最著名的故事记载在《世说新语》一书中:有一年冬天,雪花飘舞,谢安边喝小酒边和侄子们讨论用何物比喻飞雪。谢安的侄子谢朗第一个跳出来说:“撒盐空中差可拟”,意思是“这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谢安听后微笑着点点头。谢道韫则不以为然地慢慢说道:“未若柳絮因风起”,意思是说“不如把雪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漫天飞舞。”谢安听后大笑起来并暗自称赞,也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众人的称许。因为这句诗而成汉语典故,“咏絮之才”成为后人称赞有文才的女性的代名词。此外,这个故事也写入了《三字经》被传诵至今:“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除了东晋的谢家为名门望族,还有王家为贵族。晋朝两大宰相分别是王导和谢安,王羲之是王旷的儿子,却是王导的侄子,谢安和王羲之是好哥们,经常在一起切磋书法艺术。刚开始,谢安最先看中的是王徽之。王徽之是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才华出众,但沾染了社会上的所谓名士习气,经常蓬头垢面、邋里邋遢,在当骑曹参军时,负责管理马匹,上级来检查时,他竟然答不出来自己的职务。谢安想了又想,还是觉得王凝之比较靠谱,便把侄女谢道韫嫁给了王凝之,可谓门当户对,世族联姻。 王凝之(334-399年),字叔平,书圣王羲之次子,中书令王献之的哥哥,东晋末年官员、将领、书法家,善草书、隶书。作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所以说唐诗里的谢家非常有名,主要因为他们家的男人有文韬武略,还有高官厚禄。他们家的女人谢道韫貌美如花,才华横溢,温柔多情且性格高洁,更有世族联姻王家。而王家中的王羲之、王献之等书法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可是万古流芳的人物。你想想,谢家想不出名,多难啊!
露趴趴

露趴趴

巜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大家对这首诗都很熟吧?其中“王谢”是东晋时期的王家和谢家,两家都是门阀士族的典型代表,今天我们来说说这两家吧(王家略)。 今天我们只说谢家吧。 陈郡谢家 谢家的崛起和发迹,是一代代谢家人的积累而成。时光到了东晋中期,谢氏家族传到谢安、谢玄、谢琰等诸辈,即谢缵的曾孙和玄孙辈。此时,谢安由于超高的声誉,出色的政治才能,被推上了宰相的位置,那理所当然的谢尚、谢万、谢石、谢玄、谢琰等人也各领强兵遍布地方重镇。在谢安任宰相期间,从容指挥了东晋军队。8万北府兵在淝水之战中击败前秦入侵的80万大军,取得了巨大胜利,这一辉煌战绩足足让他火了几千年。也把谢家推上了辉煌和荣耀的顶峰。 在唐诗中总有人愿意拿谢家的情况入诗,说明谢家的影响深远。巜寄人》(唐.张泌)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巜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唐.李白)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山东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他的怀古诗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金陵)(此登即晋太傅谢安与右军王羲之同登,超然有高世之志,余将营园其上,故作是诗):晋室昔横溃,永嘉遂南奔,沙尘何茫茫,龙虎斗朝昏。......(略)李白用二百余字的篇幅,全面地描述了谢安指挥淝水之战的背景和过程,也抒发了敬仰之情。李白不止一次地将谢安与苍生联系在一起,如“蜀主思孔孔明,晋家望安石”(巜赠友人三首》其三),“谢公不徒然,起来为苍生”(巜赠韦秘书子春》),“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 这说明谢家在唐诗中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天津麦子

天津麦子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