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几近大白话,却不仅勾勒出优美画面,还能给人许多美妙的感觉。
为什么部分唐诗明白如话、意蕴无穷?
提到的作品
最新跟帖
茶寻常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这首乡思的小诗,大约家喻户晓,妇乳皆知。床前明月光,这句诗纯属白话文,没有半点修辞隐喻。试想:皓月当空,我们的床前撒下一片银色的月光,这不足为奇吧?疑是地上霜,银白的月光和地上的白霜巧妙地用“疑”字连贯起来。银白色的月光,钩起作者对家乡满地白霜,以及年迈父母满头白发的忙碌形象的思念。因此,作者三番五次地“举”头观望天上的明月,以致低下头来久久思念故乡的悲伤心情。本诗语言朴素,通俗易懂。实为大劳苦大众所喜爱。传颂至今,千古不衰。另有大诗人杜甫的名诗: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三别。及童关吏,兴安吏,石壕吏,三吏三别,均语言纯朴,意境深远。唐代几位大诗人,都以参讨今古,久流百氐而深受劳动人民称颂。他们写出诗后,到群众中走门窜户,念给老翁老妪听。直到他们听懂了才发表。不像今人写诗,尽用华丽词藻堆砌,弄得高深莫测,似懂非懂。全失文学为工农兵服务之宗诣。
晨晞
问题:为什么部分唐诗明白如话、意蕴无穷?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几近大白话,却不仅勾勒出优美画面,还能给人许多美妙的感觉。前言唐诗用意象说话,特别是我们接触最多的是绝句,而绝句用典相对比较少。另外这些容易流传的诗很少用生僻字,因此我们读起来明白如话。至于意蕴无穷就是诗家的功力了。一、如何做到明白如话题主举例的诗有两首,第一首枫桥夜泊作者:张继 (唐)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第二首兰溪棹歌,作者:戴叔伦 (唐)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这两首诗很明显没有生僻字,小学生都能阅读下来,而且诗中没有用高深的典故,“江枫”似乎含有暗典: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但是这个典故不知道的话,也不影响阅读。知道的话更能体会”愁眠“二字。唯一比较难解的是第一首的第二句:江枫渔火对愁眠。江枫渔火相伴游人难以入睡。另外这首两首诗的句法和章法都比较简单,所以很好理解。二、意蕴意蕴就是指诗词中包含的意思,有的在诗中说了出来,有的没有说出 ,如同水墨画的留白。例如第一首,诗中描写了枫桥夜泊的游人难以入睡,此时夜半钟声入耳。诗到此结束,但是言外之意令人产生遐想,是钟声令游人难以入眠吗?还是因为睡不着所以更清楚的听到钟声?这之后呢?诗人在想什么,为什么难以入睡呢?据说张继是唐朝安史之乱后, 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想必时逢国难,前途未卜,或是诗人难以入睡的原因。不知道这个心事重重而失眠的诗人明天会是怎样呢?结语白居易作诗要求自己达到”老妪能解“,因此他的诗歌流传很广。我们观察一下自己熟悉的诗歌,一定具有这几个特点:没有生僻字,较少用典甚至不用典,句法与章法简单,多有深远的意蕴。这就是这种类型的诗歌流传广的原因。@老街味道
阿崴
谢邀。个人愚见艺理相通,雅俗共赏才得传唱。引起共鸣才经久不衰。美食山珍海味也要搭配点青菜豆腐才营养均衡。真如国画兼工带写为至美。盛唐繁华,四夷宾服。太过晦涩难懂,抽象曲解不利于文化传播。张志和渔歌子传之日本,竟被鬼子天皇膜拜。后来宋词元曲越来越俗,直如街坊邻居对话一般。
cmh
谢谢。说说个人拙见。不考虑它的音韵,首先,是否感到好的唐诗的意境很美??? 尤其是绝句,意境更是开阔、美妙。做不到这一点,就不算是好的绝句。 意境,并不抽像,简单说是一个“时空立体空间” 诗的文字只给一个大体的轮廓,好多时候需要读者的“想像”去填充“空白” ,因此你会觉得“蕴味无穷”。 这像中国的山水画,简笔的山水画仍让人觉得内容丰富,因为作者留下广阔的想像空间给读者了。 当然,如果读者的理解能力达不到,就感觉不出来。西方人很难理解唐诗,尤其是绝句的“优点”,很大原因是他们的审美观与中国人的不同吧。 谢谢。
eass
唐诗从来不白话,因太好了,历代人的潜移默化,从而人人会点懂点,走向了民众皆知皆会也!
二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如身临其境的感觉。
墨莉
题主提问比较谨慎,不过其实自己就回答了。为什么部分唐诗明白如话、意蕴无穷?看,题主自己也清楚,只是一部分而已。哪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不是百花齐放?就拿现代小说来看,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能得到那么多人的青睐,但是在中国的普罗大众中,他是不是比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废都》更得人心?未必吧。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诗也是如此。所以有“打油诗”、“白开水诗”、“黄色小调”,同时也有“古风”、“格律诗”、“词”、“曲”。这些作品在品味和写作技巧上各有不同,也各有受众。而唐诗,正是由于时代的特殊性,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融合得比较好。将言简意赅,意味深长两个特色极好的融合成了盛唐诗歌的一种风格,就好像钱钟书的《围城》,内行看门道,外行也可以看热闹,大家都喜欢,才是经典作品。晚唐时期的诗歌走向其实就变了。李商隐的诗很多人就读不懂了,完全和直白浅近走上了相反的方向,表达的感情也晦涩艰深,让读者好费神思。这是时代对诗风的影响,也是文字结构自身发展的变化。其实我们对诗的发展史有一个大的观感,就能理解为什么。诗从最早的《诗经》开始,囿于文字表达能力不足,是简单,质朴的,并没有过多的花哨,写的东西也多古朴、古拙,没有后来文人的七窍玲珑心。固然是从民间整理上来的诗歌,其实还是上层文人整理的,《古诗十九首》就是萧太子整理的,说民间文化程度不好,这些高层文人水平却高,所以汉魏之前的诗歌风气就是如此,与阶级关系不大。随着文化发展,汉朝诗作大量出现,脱离了音乐独立存在,开始讲究韵律。魏晋时期曹植的文采天纵,在翻译印度佛经用于吟唱时发现了汉字的声韵规律,在南北朝时期声韵学极其昌盛,沈约等人整理出四声韵用于诗歌创作。诗,越来越优美了。但是,诗的内容从汉魏风骨之气经过文人避世研究玄学,朝政动乱不堪,诗歌的意象已经衰落了,所以南北朝的齐梁体(又称宫体诗),美则美矣,却华而不实。进入隋、唐,国家大一统,高层知识分子展开了对齐梁体的批判,陈子昂、李白这些诗人走的是复古路线,不但要学习汉魏遗风,诗文格式也以古风为主。而另一条路是经过齐梁体这种声韵、格式精细化后,宫廷诗人在这个基础上创建了格律体,也就是我们说的近体诗。不过,不管古风还是近体诗,在内容上都不再走齐梁体颓靡艳色的路子。诗是时代之风。大唐的兴盛让诗歌的创作走上了一个非凡的积极向上的时期。从军者,有边塞诗,漫游者,有山水诗,为官者,有讽谏诗,但是在思想内容上都是合时代而作,走在昂扬的路子上的。都是从各种景色、情境、事件入手,抒发作者自身感受,寻求读者的通感。中唐诗的代表人物白居易,早年推行新乐府,晚年的诗温和浅白,以人人读懂为最低要求,因此形成了“白体”,成为后世诗人学习的对象。这种结合简单易读与思想境界的诗比李商隐所衍生的西昆体受众更广是自然的事情。唐诗中有白话写景,意蕴无穷的写法很正常。现在也有,但是不多。但是大唐诗歌是中国古诗的创作高峰,所以这类好作品最多也正常。这其实是个大数据问题。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