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赏析唐诗千古名篇《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最新跟帖
轻松健身

轻松健身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赏析这首诗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作者贺知章。贺知章的作品大都清新明快,这与他的性格有关,他的性格开朗豁达,当然也与人生命运有关。我们所认识的唐宋名家中,很多人命运坎坷、历遍磨难,但贺知章是个例外,他生逢盛世、状元出身、官至三品、仕途顺遂,关键的人家还活到了86岁的高寿,真是人生不要太圆满啊。这首回乡偶书写在他86岁告老还乡之时,偶书,顾名思义是他信手写来的诗句,但却成了千古名篇,诗作虽然通篇读来清新流畅,但回味深远。贺知章祖籍是越州永兴人,就是现在的杭州萧山县,小时候迁居山阴,即现在的绍兴。那么他回的是萧山还是绍兴呢,据说,贺知章回乡是当道士的,他回乡的排场大得惊人,唐玄宗为他写诗饯行,皇太子率领百官出城践行。皇上还把绍兴镜湖的一片水面送给贺知章作为放生池。从这点上看,应该回的是绍兴吧,(当然也只是猜测了,资料没有查阅到)。但在回乡偶书中,无限风光没有用来炫耀,而是平平淡淡的一句“少小离家老大回”开头。这一刻,他不是那个一时风头无两的高官,而是把自己还原为一介普通人。所以看似平淡的开头,了解了他的背景,才知道其实低调才是他伟大之处。贺知章36岁离家到京城做官,回乡的时候已经是86岁了,中间隔了整整50年的光阴。离家的时候,他是青年才俊,回来的时候已经耄耋老者,50年的时光有多少变迁和感慨啊。所以“乡音无改鬓毛衰”一句十分有画面感的形象描写,我们能体会到他对于时光倏忽而去的许多惆怅,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也许千百年以来人类的共同追问吧,人活百年也不过匆匆一瞬而已啊。我们必定老去,可是老去的时候归乡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要面对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近乡情怯的情绪一定有,但是他没有来得及沉浸于此,就有个稚嫩的童音在耳边响起:老爷爷,你是哪里来的客人啊,我怎么不认识你?也许小孩子问完了就跑开了,可是我们的老诗人一定是愣在那里回答不上来了。我是哪里人?50年来我在京城对人家说我是萧山人,可是回到了家乡人家以为我是客人。哎,心中的五味杂陈,离乡愈久愈品得真切,诗中的最后两句,不能说于无声处听惊雷,但是却有余音绕梁的无限回味。诗人怎样回答已经不重要了,其实不回答才是最好的回答,留白更能让文章富于想象。从古到今,中国人对故乡的情结总是很深,无论走多远都怀着一腔对家乡的牵绊,落叶必定要归根,这可能就是中国人的乡愁。这也是绵延久远的农耕文明,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烙印吧。一首回乡偶书写出了中国人的游子情怀,也蕴含着中国人的审美观。 
lincoln

lincoln

回乡偶书是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的名作。“少小回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唐诗家喻户晓,老少咸知。但是许多人读这首诗,只是觉得儿童无知,颇为好笑,却不知诗中蕴含的诗人久居他乡、回归不易的寂寞伤感之情。赏析这首诗,关键在于由表入里,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贺知章少年即有诗名,则天皇帝时期进士,做过太子宾客。这首诗当是晚年所作。诗的头两句说自己年轻时即离开家乡,外出游学做官,一直到老来才回故乡。这么多年客居异地,求职他乡,五湖四海不知认识过多少个外乡人,天南地北不知到达过多少个陌生地,尽管岁月的霜华已经染白了诗人的鬓发,但不管怎么说,炽热的思乡之心一直都在,纯正的家乡口音一点也没有改变。从写作上来看,这两句采用对比的手法,从时间上的一“少”一“老”,场景上的一“离”一“回”,到乡音的“无改”与鬓发的“衰”,突出了世事人物的巨大差异,反衬了乡心的执着坚韧,从而表达了诗人浓重的故乡情结。诗的后两句一改前两句的浓重沉郁,以一种轻松幽默的笔调叙写了一出喜剧:孩子们看见八十多岁的诗人还乡,错把诗人当作外来的客人,张开笑脸迎上前去,询问诗人是哪里来的贵宾。这幅画面看来滑稽,但想来却辛酸。诗人寓庄于谐,感慨深沉。离乡日久,物是人非。故乡在自己眼里是多么熟悉和亲切,可是自己在故乡人的眼里却是那么陌生!
猪猪柳

猪猪柳

问题:怎样赏析唐诗千古名篇回乡偶书?前言:回乡偶书共二首,两首连起来欣赏才能体会作者的感情!原文:回乡偶书·其一——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其二——唐·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赏析:本诗是诗人年老(八十六岁)还乡后所作,从反面写久客伤老之情。一、 一个多年客居他乡的游子回到了故乡,离家时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归来已变成华发稀疏的耄耋老人。几十年的岁月就在“少小”与“老大”之间倏忽而过,真是分分秒秒催人老。韶光易逝,人生短暂,不由得让人伤感唏嘘。离家多年却“乡音未改”,暗寓故土难忘,而久别的故乡还是我记忆中的模样吗?我的故乡还记得我吗?我们仿佛看见一个容颜上写满沧桑的老人感慨万千地走在回家之路上。下面的时间,诗人并没有写感慨的具体内容,而是将笔开,撷取了非常平常的一个生活片断——儿童看见陌生的面孔,好奇地问:“客人,你从哪里来?”儿童的提问出乎自然,合情合理,诗人听来却颇为诧异,这是我的故乡呵!我怎么成了我的故乡的客人了?诧异中有可笑,可笑中有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无奈。诗歌在此处戛然而止。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率真的童趣,更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一生多少起伏曲折,多少世事沧桑,都付与小孩子天真烂漫的一问中,含义深长。二、 第一首诗给人妙手天成之感。生动逼真的生活场景,朴实无华的文字,自然流淌的感情,浑然一体。诗人对岁月的流逝,伤感却不消沉,无奈中有诙谐,表现出一种人生的睿智。第二首诗是第一首诗的续篇。两首诗意境和背景相同。在诗人回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和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旧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感伤。“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第一首“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不厌其烦地重复这同一意思,无非是因为这一切感慨莫不是由于数十年背井离乡而引起,所以顺势转出下一句有关人事的议论。亲朋告诉他,这些年来,他所认识的旧友玩伴某人某人都去世了,某人某人也沉沦了,因而诗人发出了“近来人事半消磨”的沧桑之叹。用语看似抽象、客观,实则包含了触动心灵的相关事件。接下来宕开笔墨,诗人的目光从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只有门前的镜湖,没有改变在春风吹拂下泛起的阵阵水波。这实际是次句的岁月沧桑之叹,因为除了“湖波”未变之外,昔日的人和事都几乎变化净尽了。“物是人非”的感触极其深沉。三、第二首诗由直抒胸臆的一、二句转到写景兼议论的三、四句,仿佛不经意道来,不着边际,实则是妙用反衬,从反面加强了所要抒发的感情。还要重点领会的是诗中的“岁月多”、“近来”、“旧时”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贯流而下,使全诗笼罩在一种低回沉思、苦不胜情的气氛之中。与第一首相比较,如果说诗人初归故乡见到儿童时曾感受过一些“置身亲人中”的欣慰的话,那么,到他听了亲朋介绍的沧桑人事以后,独立于波光粼粼的镜湖之旁时,无疑已变得伤感异常了。结语: 这两首诗展现的是一片化境。作者的感情自然、逼真,语言声韵仿佛自肺腑自然流出,朴实无华,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便被引入了诗的意境。像这种源于生活、发于心底的好诗,是难能可贵的。
村边支书任博士

村边支书任博士

欣赏古诗,首先要读透,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古诗,我们以为都懂了,但是并没有明白其中的好处。贺知章的这首回乡偶书,是这是一首人人都能背的唐诗,诗的意思也人人能懂,但是诗中的一个字,读法却极具争议,至今也很难有定论。下面我们就细细品读这首诗。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是组诗,诗共有两首,此为第一首,诗写于贺加章八十六岁辞官归乡之时,此时,诗人已经离开家乡五十多年,人生易老,世事沧桑,诗人无限感慨,于是写下这两首千古名篇。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得很偶然。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老,容颜变老;大,年龄变大。贺知章再回乡时已年逾八十。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衰:老年人须发稀疏变少。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我年少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如今已是迟暮之年,才回到自己的家乡。我家乡的口音虽然还没有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稀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笑问:笑着询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家乡的小孩看到我都不认识我,还笑着问:客人,你是从哪里来?这首诗,意思很好懂,但其中第二句的“衰”的读音,却让人很头疼。“衰”字,有两个读音:一是“shuāi”,在诗中可作衰老、衰白讲,似乎很贴切,今音读起来还很押韵,然而,在中古音中,这个读法是在脂韵,而“来”是在咍韵,根本不押韵。二是读作“cuī”,这个读法在广韵中有两个韵部:一是楚危切,支部,意为减少;二是仓回切,灰部,意同縗,是指古代的一种丧服。按广韵规定,“支脂之”韵可通押,“灰咍”可通押。如果按照诗的意思来说,“衰”字,要么是“支”韵,要么是“脂”韵,但是这样一来,就不能与“咍”韵的“来”字押韵,贺知章是进士出身,断不能作出一首不押韵的绝句来。如果按照押韵的要求,将“衰”读成“灰”部的“衰”,韵是押了,但意思上又说不通。所以,这首诗中“衰”字的读法很让人头疼。不过,目前在学校的教材中,诗中的“衰”字注音都注成“cuī”,我们也暂且这样读吧。读音的争议,且让学者去探讨,我们来欣赏诗的内容。这首诗内容浅白,很容易懂,不过,诗的佳妙之处,仍需细细品味。元代杨载诗法家数中说:“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贺知章的这首回乡偶书,便是如此,但起承二句,虽是平直从容,却也有深邃的内涵。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起承二句,每句都有变与不变的对比。第一句,家不变,诗人从少小变成了老大;第二句,乡音不变,而诗人的鬓发变白变少。一个人离开家乡五十多年,口音总会产生一些变化的,而诗人却乡音无改,说明诗人对家乡有着浓厚的感情,刻意保持着自己的口音,来维系自己与家乡的联系。这两句,通过变与不变的对比,表达出了诗人对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也表达出了诗人对家乡的常常深情。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诗的第三句,便体现了绝句的宛转工夫,诗人没有继续表达自己的感慨,而突然转入一个儿童知问的生活场景。诗人离开离开家乡太多年了,回来时家乡的小孩都不认识他,还笑着问他:客人,你是从哪里来呀?这一转,诗从平直的叙事转入了一个戏剧性的场景中来,“笑问客从何处来”,虽然是平淡的一问,但一个“客”字却深深击中了诗人的内心,诗人本是家乡之主,如今却成了家乡之客,儿童嘻戏的场景虽然喜闹,诗人的内心却无限凄凉。这首诗,平实的叙事中蕴含着无限的感慨,嘻闹的场景背后是无限的凄凉,所以这首诗有着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千百年后的今天再读,依然心有戚戚。答者:谢小楼
永远的哼哼~~

永远的哼哼~~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一、原诗及其大意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其大意是:在很小的时候我就离开了家乡,直到衰老了才回到了我日思夜想的老家。虽然我的家乡话没有任何改变,但我的两鬓却已是斑斑白发,并且掉了不少。快到老家了,但是家乡的儿童并不认识我,笑着问我:客人啊,你是从来哪儿过来的,又要到哪里去呢?二、贺知章其人及文学成就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家境较好,年少就非常聪慧,36岁的时候中了状元,这是浙江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状元。他仕途非常顺利,最后官至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一直到86岁才退休回老家休养,不来久就去逝了。他为人旷达,不拘不节,素有清谈风流之誉,自号“四明狂客”。他是盛唐前期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诗以绝句见长,特别是他的写景和抒怀之作清新潇洒、风格独特。与包融、张旭、张若虚并称"吴中四士"。他与李白等当时的著名诗人都往来甚密,经常在一起饮酒做诗。他的作品基本上没有流传下来,现存仅19首诗。其代表作是咏柳和回乡偶书,此两诗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三、写作背景公元744年,贺知章因为年老向皇帝申请退休,获批。他非常兴奋回到了心思暮想的家乡,从他离开家乡再到回到家乡已经过去好几十年了,他回老家的时候已是86岁高龄的老人了。离家越久,思乡越切;年纪越大,情怀越真。这首诗就是他回到故乡时写的,他一共写了两首,这是第二首。四、具体赏析“少小离家老大回”句。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啊,直到年纪很大了才又回到故乡。我离开的时候年纪还是那么幼小,你看现在我都86岁了,你说我能不激动吗?我儿时的玩伴还健在吗?那山山水水还是原来的样子吗?越是年老、越是离家久我越是思念故乡啊。这句话简单平实,近乎白话,通过对比,就把浓浓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也清晰地表达了离家的时间跨度。“乡音无改鬓毛衰”句。虽然我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虽然我已经很久没有说过家乡话了,但是我的家乡话一直都还能记得呢,并且乡音也没有什么变化。然而我已经不是刚离开家乡的那个毛头小伙子了,我现在已经86岁了,已经头发灰白并且掉得差不多了,真是垂垂老矣!这句话也是通过一个对比,一个是无改,一个是大变,乡音是最能体现家乡情怀的,也是跟故乡联系的根和脉,离开这么多年了而“乡音无改”,从这儿可以看出他的家乡情节有多重。“儿童相见不相识”句。看到我回到老家,正在旁边玩耍的小朋友赶紧跑过来看热闹。喂,老爷爷,你是谁啊,我们怎么都不认识你啊。这句话既写出了小朋友的天真活泼,又写出了我离家的久远,年纪还小的儿童是不可能认识我的。回家的感慨、发生的事都很多,但贺知章却抓取了与儿童见面打交道这么一个小情节,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生动活泼又很自然。“笑问客从何处来”句。老爷爷,我们不认识你,请问您请从哪儿来的啊,要到哪儿去做客啊。“笑”字体现了儿童的礼貌和活泼,“客”字让人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贺知章本来就是这儿的人,现在却被小朋友们当成客了,这一反差写得非常有趣味,细想一下却又非常符合常理。这首诗通篇平易直白,通过三个对比把事和情都表达得清楚明白,一直深受世人称道。谢谢大家,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欢迎交流讨论!如果喜欢就请点赞,请关注头条号;0红旗漫卷0,谢谢!图片来自于网络
马步鱼

马步鱼

↑↑ 关注【文学名句】温暖情怀的文学,动人心坎的名句 → 记得点赞 ←你喜欢哪些古诗词?留言说一说。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的诗歌今存十九首,其中绝句写得朴素自然,多用白描,时出巧思,淡而有味。这首回乡偶书是诗人在八十六岁高龄时辞官回故乡时所作,原题共有两首。故乡,对于人们往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杜甫甚至说过:“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究其原因,约有三个方面:第一、故乡的事物能引起人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第二、故乡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在人们思想性格上打下了永远抹不掉的烙印,甚至历久而弥鲜;第三、故乡有很多亲朋故旧,也是人们怀乡的重要感情纽带。贺知章在少小之时即离开故乡,到八十六岁垂暮之年才回来,其间阔别了几十年,他的感受之深,更与一般暂离故乡的人不可同日而语了。的确,诗人归心似箭,在归途上就已经急不可耐了:“故乡杳无际,江皋闻曙钟。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晓发)因为晓雾刚散,近处的鸟虽然清晰可见,远处的山还埋在云雾之中,更觉前路杳冥,故乡遥远,此情难耐。诗人就是怀着这样急迫浓烈的心情返回故乡的。“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一开始,就紧扣题目,单刀直入,点明离家与回乡相距年岁之久、时间之遥,其中已蕴藏着很深的感慨。这感慨在同题第二首诗中即有明白的描写:“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山河依旧,人事消磨,将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多变作了鲜明的对照。这里是明写,在“少小离家老大回”中是隐含,表现手法不同,艺术效果也不同。第二句“乡音无改鬓毛衰”用的也是对比法,但不是自然与人生的对比,而是语言与鬓发的对比。语言习惯一经形成,虽经岁月磨砺也难以更改;美好青春难以永驻,童颜黑发转眼即可衰颓。“乡音无改”既是故乡在诗人身上打下的永远抹不掉的烙印,又是诗人亲近故乡儿童的媒介,所以弥足珍贵;“鬓毛衰”本是离乡数十年来宦游奔波的必然结果,幸而叶落归根,在白发飘萧的垂暮之年,终于返回朝思暮想的故乡,因而倍觉幸运。诗人这时的感情是悲喜交集,感慨与激动参半。元代杨载的诗法家数说:“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有实接,有虚接。承接之间,开与合相关,反与正相依,顺与逆相应,一呼一吸,宫商自谐。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此诗完全符合杨载所说的诗法。第一句平平叙来,说明诗人阔别故乡已有很多年。第二句顺着第一句意思下来,说明乡音依然很重而头发已经雪白。第三句“儿童相见不相识”,则调转笔来,写自己跟故乡儿童会面时的一个戏剧性场面:本乡本土长大的人,见面居然了不相识,这显然是由于诗人离家太久而造成的,对前两句来说是实接。最后,顺着第三句意思下来,使这一戏剧性场面达到高潮:“笑问客从何处来”!故乡儿童错把本乡本土的人当成客人,并笑微微地很有礼貌地询问客人是从何处而来。完成了这一精彩的神来之笔后,诗也就戛然而止,其中的情味,留给读者自己去体会。此诗前两句,在叙事描写中透露了诗人悲喜交集、感慨与激动参半的心情。到三、四两句,诗人反把自己的感情完全隐藏起来,只是就故乡儿童这一面来写,仿佛是纯客观的画面。就象一位多年失去孩子的父亲;父亲站在明处,看着孩子在表演;孩子蒙在鼓里,把父亲当作客人;孩子愈演愈真,父亲越看越爱。诗中所写,就类似这种情景。此诗运用了三种对比:通过少小离家与老大回乡的对比,以突出离开家乡时间之长;通过乡音难改与鬓毛易衰的对比,以突出人事变化速度之快;通过白发衰翁与天真儿童的对比,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回乡欢愉之情和人世沧桑之感,并且将这两种迥不相同的感情水乳交融地凝合在一起。全诗采用白描手法,在自然朴素的语言中蕴藏着一片真挚深厚的感情。读之如饮醇醪,入口很淡,而后劲无穷。你喜欢哪些古诗词?留言说一说。↓↓ 记得点赞,喜欢就分享和收藏 ↓↓
荆棘

荆棘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