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这种职业吗?
过客
正史上只记载过三国时的曹操和五代时期的刘豫设置过盗墓的官职,但并不是所谓的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
曹操的盗墓行为没有详细记载的盗墓官职, 从三国时陈琳的讨贼檄文我们才知道了曹操的盗墓行为,但具体盗了多少?盗了谁的?是否设置官职?史料根本没有记载。
五代十国的刘豫,确实设置过盗墓的官积,称为“淘沙官”专门司职盗墓。 所以,虽然史料记载了很多人的盗墓行为,如董卓,曹操,刘豫,黄巢,温轁等大规模的扒坟撅墓行为,但根本没有官职记载。
所以你提的这两个名称,是根本不存在的,是现在写小说的虚构的官职。随着这几年盗墓小说和影视的大热,小说中或影视中虚构了很多盗墓的名称,门派,人物等,都是为了吸引眼球,吸流量。
真正的盗墓都是个人行为,除了历史上的官盗之外,一般都是舅舅传外甥,或是父传子!本来就是个断子绝孙,损人阴德的勾当,再加上古代到现代政府的严厉打击。怎么能够明目彰胆的,建立什么门派?走到阳光下呢!
所以这两个官职都是子虚乌有的!有盗墓,但没有这两个名称和职业!
金维他
大家好,我是师哥讲史!谢谢邀请:
对于你问的这个问题,我想应该是有的,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这两个职位是有的。传说这两个职位是曹操所创,但是翻遍《三国志》、魏略等史料,都没有明确记载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姓甚名谁。
只是在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有所描述。
真正有记载这个官职的是在南北朝时的宋,记载了两个有名有姓的官方盗墓将校。“(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以魏武有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乃置此二官,以建安王休仁、山阳王休祐领之,这是在史书上记载的。
这两个官职是有的,但是是不是曹操发明的确实不可考证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关注我了解更多历史知识
xiaomitangtang
根据史书记载,曹操有一支专门挖墓穴的军队,中郎将。但摸金校尉是后来才称呼的
阳仔
这两个称呼,相信大家都有听说,现在刮起的的盗墓影视风,出现在荧幕上的90%都是摸金校尉,两个职位大家也都知道是干嘛的,要说到古代有没有这种职位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从古至今各个行业都在发生演变,摸金校尉当时是朝廷设的职位肯定一般人也是做不了的,相对规矩也是比较要紧,我所知道的就是摸金校尉更为专业,丘发中郎将则略低一筹,答案是我肯定有这两种职位。爱你们,么么哒。
丹
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起源于三国争霸初期,曹操的势力范围仍然很小。有些时候,打下的城池往往还没来得及休整,就已经换了新的主人。地盘"朝秦暮楚"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谁都不知道自己能在占领的地盘上盘踞多久。于是,打下的城池经常被洗劫一空。在这种情况下,军队很难实现休养生息的目的。军阀混战使曹操的大军无法长时间休整,也使流离失所的农民看到春种却等不到秋收。这好比刚刚做好的一锅饭,转眼间却变成了别人的盘中餐。于是,在短时间内筹到军饷成了诸侯们四处杀伐攻战的先决条件。为了解决自己的粮饷问题,曹操把目光放在了盗墓这个古老的行当上。众所周知,西汉中期,经历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之后,社会生产力得到充分发挥,经济的繁荣使得当时厚葬成风。这也就为曹操偷坟掘墓,盗取金银财宝以充军饷提供了条件。发丘中郎,发:发掘。丘:坟墓。中郎将,官名,秦置中郎,至西汉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置中郎将以统领皇帝的侍卫,属光禄勋。摸金校尉也属于正规的军事编制。在南史卷二·宋本纪中第二记载:"帝少好读书,颇识古事,粗有文才,自造孝武帝诔及杂篇章,往往有辞采。以魏武有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乃置此二官,以建安王休仁、山阳王休佑 领之,其余事迹,分见诸列传。"中就正式记载了在南朝刘子业时期正式设立了摸金校尉一职。
好吃懒做的兔子
在中国古代时期,凡是达官贵人,帝王,在死后都会修建陵墓,以供死后入住,也称为“阴宅”,而这也是古人在死后的一种寄托,在世之时荣华富贵,死后也要荣华富贵,所以有了今天的帝王陵墓,甚至一些贵族墓,里面的财宝不计其数,都是生前所有,死后也要将其陪葬。
在小说中就曾出现过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这一说法,这种说法也是大量在小说中展现,但是他们的手法也是完全不同,他们之间也有着严格的等级分明,而他们之间同时去盗墓也是几乎没有的存在,除非有非常难啃的大墓,他们才有可能联合在一起。 在早年间,就已经出现了盗墓这一说法,为了盗取里面的财务,不惜一切力量去谋取其中的陪葬品。而到了三国时期更是将这种盗墓行为,形成了体系,然他们变得更加的专业化,纪律化,不再是民间行为,而是官方行为,从犯法变成了合法的盗墓。
古人都信奉风水,既可以在世的时候自己发达,死后也要福泽子孙,在古代就有风水这一说法,至今也在民间也流传,而古代的风水极其的讲究,尤其是帝王陵墓的风水更是极为的重要,每一个皇帝都将自己的陵墓设立在风水好的地方,以便福泽自己的后代。 三国时期,曹操设立了两个专门盗墓的官职,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虽然这两个部门十分的不道德,但是曹操盗取陵墓为的是填充军饷,以便补充自己的军资,从而曹孟德才能将自己的军队壮大,如果没有这些不义之财,曹孟德也许根本就养不下这些将士。
而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钱财是少之又少,而盗取陵墓也许每一个主公都在谋取,但是只是没有曹孟德这般的明目张胆,组建专门的军队来大肆的盗墓,而在曹孟德还未彻底崛起的时候,袁本初手下幕宾陈孔璋曾说:“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虽然在正史之中并没有明确记载曹孟德组建此军队,但是在陈孔璋的文章中曹孟德在此期间确实组建将士大肆的盗墓,而所被众人所知,而也是在陈孔璋的文章中说:“曹孟德图伐徐州,便开始大肆的掘墓,将墓中尸骨全部丢散。”而就是通过陈孔璋的文章将曹孟德的所作所为公之于众。 虽然在陈孔璋的文章中有此事,但是曹孟德在破徐州之间便曾扬言到:“你将我父亲杀死,我便将你祖宗的墓全部毁掉。
”这也说明曹孟德当时确实做到了这一点。而有人说曹孟德在此间大肆的盗墓,曹孟德也从未反驳过,已经是默许这是事实。 而这两个专门盗墓的军队风格也是不同的,发丘中郎将直接寻找墓穴,然后大肆的开始发掘,并且用强硬的手段来破坏墓穴;相比之下,摸金校尉就不同,他们更注重于寻龙探穴,而进入墓中更是讲究,没有大肆的破坏墓中的东西,而是只是那自己所需要的。 而在各种史书中也记载曹孟德盗取梁王墓,水经注疏曾言道:“操引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也说明曹孟德此期间确实在不断的盗墓,而曹孟德盗墓是为了将填充军饷,而设立这种官职也是让他们更加的系统化,更加的专业化,也是更好的便于管理他们,也证实这两个部门确实在历史中出现过。
cxmklkl
古代有“摸金校尉”,“发丘中朗”。
其实盗墓者,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着,有更是有书籍记录着盗墓者如何盗墓和盗墓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等,更是有专门作案工具工具洛阳铲等。
鲁迅曾经说,“曹操设了‘摸金校尉’之类的职员,专门盗墓”。袁绍曾说:“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指出曹操曾经亲自组织和指挥盗发梁孝王陵墓:“(曹)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
摸金校尉 还是古代军官职称,是三国曹操所设,通俗地说,专门发掘坟墓盗取财物以充军饷。后多指盗墓者。
发丘印,摸金符,护身不护鬼吹灯;
窨子棺,青铜椁,八字不硬勿近前;
竖葬坑,匣子坟,搬山卸岭绕着走;
赤衣凶,笑面尸,鬼笑莫如听鬼哭。
"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
1摸金校尉
摸金的雏形始于战国时期,摸金校尉们干活,最擅长的是找墓,他们往往将搜集来的各种资料,结合对当地风水的观察,总是能以很快的速度找到陵墓的具体地点,精通“寻龙诀”和“分金定穴”,曹操设立摸金校尉一职,专门掘坟墓,
摸金一门中并非是需要有师傅传授便算弟子,据说,摸金门一门,只有拥有正统摸金符的人,才能算真正摸金校尉。他们善长用风水星象计算出古墓宝藏的方位。摸金校尉是一枚独行侠,行事讲究留有后路,做事不做绝。
2发丘中朗
后汉时,有了发丘中朗,又名发丘天官或者发丘灵官,发丘天官拥有一枚铜印,印上刻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字,号称一印在手,鬼神皆避。平时喜欢和人合作,经常和官府合作,挖掘古墓坏人尸骸,损人风水,无视行内规矩。
喜欢名字长
近年来,探墓的小说和影视很热。耳熟能详的两个词“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很多人都知道这两个词源于曹操。
建安五年,袁绍派遣大将颜良文丑攻打曹操。陈琳写了一篇讨伐的檄文,其中有一段:
又梁孝王先帝母弟,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恭肃。操率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又署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毁突,无骸不露。身处三公之官,而行桀虏之态。(见后汉书‧袁绍列传)
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这篇檄文很有名,南朝宋‧裴松之引魏氏春秋所录此文,为三国志‧魏书‧袁绍传作注;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58,宋代《册府元龟》卷415都曾引用过。这是关于曹操盗墓最早也是最权威的论据。
后世的史料笔记中对曹操盗墓也多有记载:
唐‧李善引曹瞒传为《文选》作注:“曹操破梁孝王棺,收金宝,天子闻之哀泣。”
唐‧李冗独异志卷中:“曹操无道,置发丘中郎谋金校尉数十员,天下人冢墓,无问新旧,发掘时骸骨横暴草野,人皆悲伤,其凶酷残忍如此。”
宋‧洪适《盘洲文集》卷七:“曹瞒好发丘,凶德比夷虏。”
宋‧马永卿懒真子:“魏武帝置发冢中郎摸金校尉,如此冢盖无不发者。然古人作事奇伟可惊,非后世比也。”等等。
后来袁绍战败,陈琳归降曹操,曹操谓曰:“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琳谢罪,曹操爱其才而不咎。(见三国志‧魏书‧王粲传)
看来曹操只是责怪陈琳不该骂其父祖,对其它“罪名”并末认可也不否认。或者显示自己胸怀宽阔。事实如何,无可查证。
其实袁绍骂曹操摸金发丘,是贼喊捉贼,一百步笑五十步。根据三国志‧魏书‧崔琰传记载,崔琰,字季珪,是河北名士,郑玄弟子,袁绍请他出山为官。
当时,袁绍“士卒横暴,掘发丘陇”。于是崔琰谏曰:“昔孙卿有言,士不素教,甲兵不利,虽汤武不能以战胜。今道路暴骨,民未见德,宜敕郡县掩胳埋胔,示憯怛之爱,追文王之仁。”崔琰这是让袁绍掩埋遗骨,以修德行。于是袁绍以崔琰为骑都尉。
这是《三国志》对袁绍盗墓的正式记载,比陈琳的檄文更为可信。可见东汉末年掘坟发丘确有其事,而且至少不是曹操“独家经营”。
历史后人对曹操盗墓的记载也有不同看法。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檄移第二十有对陈琳檄文的评论:“陈琳之檄,壮有骨鲠,虽奸阉携养,章实太甚,发丘摸金,诬过其虚;然抗辞书衅,皦然露固矣,敢指曹公之锋,幸哉免袁党之戮也。”称他“诬过其虚。”可见刘勰不太赞同陈琳檄文所指“发丘摸金”之说。
根据以上诸多史料,不敢做定论,只有一段推想。东汉末年,天下分崩,战乱不断,物资匮乏,财政拮据。曹操身为一方雄主,不是循规蹈矩,墨守不变之人。很有可能掘坟发丘,以充军费。不过以曹操的智慧和韬略,未见得会像陈琳檄文中所描述的那般肆无忌惮,明目张胆,多半是“暗示”或“默许”。陈琳有所风闻后,再加上眼见袁绍的军队也有此行径,于是经过加工写入檄文。檄文是惧敌不服,为出师有名,振奋军威,召告天下的一种官方文告,不会无中生有,但通常多有夸张成分。至于“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这两个职务是曹操首创还是陈琳杜撰,则无从考辨。所以刘勰“发丘摸金,诬过其虚”的评论也是正常的。
但有意思的是,后世的确有帝王实实在在地设置了“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这两个职务。宋书‧前废帝本纪:“前废帝讳子业,小字法师,孝武帝长子也……帝少好读书,颇识古事。自造世祖诔及杂篇章,往往有辞采。以魏武帝有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乃置此二官,以建安王、休佑领之。”看来这个废帝刘子业实在是“太有才”了。刘子业是南朝宋孝武帝的长子,即位后,残暴淫乱。史家将其比作商纣。最终被其叔叔湘东王刘彧等人弑杀。
“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逐渐就成了盗墓者的美称。元代黄仲元给好友的父亲写墓志铭的时候,有一句:“东西兮乞命大王,南北兮校尉摸金,人何生兮可藉,骨何土兮可托。”墓志铭是随着墓主埋入地下的,难道黄先生是希望将来的盗墓者看到这句话好高抬贵手?哈哈哈!
金星凌日
摸金校尉与发丘中郎将”最早是在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上被提及: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谴责的是曹操设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这两个官职,来执行“盗取坟墓中的财宝以资军费”的特殊任务。
但这个只是陈琳的口诛笔伐,历史上肯定是不会有这种官职,没有哪个政权会笨到这种程度,专门设置这种“空前绝后”的机构,安排“挖坟干部”,给敌对势力留下证据和口实。就算真的有,也是临时性质的。
不过,那个时候虽然没有这种官职,但也不是空穴来风,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