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
为什么叫唐诗?而不是汉诗,宋诗?
提到的作品
最新跟帖

Swiss1030
虽然诗歌确实不是从唐朝兴起,但是唐朝是诗歌的顶峰,是诗歌创作最积极也是最美好的时代。唐代是我们古时数一数二的繁荣朝代,那时中国的地位就和如今的美国一样。当时政治开明,经济繁荣,军事强大,文化自由,中外交流频繁,国力强盛,呈现出一派兴盛的辉煌局面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唐代推行以诗取士、以书取士的科举制度,进士科的考试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考诗歌创作,这样诗歌写得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人的政治前途。以诗取士从制度上带动了整个社会崇尚诗歌的风气,从封建帝王到落泊文人,从达官贵人到引车卖浆之徒,无不以能诗为荣。唐代的皇帝如唐太宗、唐玄宗、唐德宗等自己就是诗歌的热烈爱好者,他们不仅经常自己写诗,而且也常常鼓励别人写诗,并大力提拔能诗者,为诗歌的普及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当时的文人能士大多写诗,以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自己的志向。而且诗歌的艺术在唐朝也得到了创新和发扬。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据全唐诗不完备统计,整个唐朝时期,二百八十九年中,至少产生了有名记载诗人就有两千三百多位,近五万多首诗作。这与西周至南北朝一千六七百年遗留诗歌总数比较还超出两到三倍。在两千多有名望的诗人中,特别突出的属世界级的大诗人就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以外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五六十名,这一数字也大大超出战国至南北朝著名诗人的总和。足以可见诗歌在唐朝文化中所占的分量。再加上唐朝的政治比较开明,特别是在宗教和文化上,对儒家、释家、道家,都提倡;允许外来宗教在国内传布,这对于人们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促进文艺上,各种风格流派的形成,是有益的因素。同时,唐朝国力强大,统治者对自身充满信心,因而基本上没有‘文字狱’,所以文人胆子都比较大,也敢于用诗歌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水平在前人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的创新社会背景风气都写的很有水平。所以呢,诗歌是唐朝这一个时代的最强音。现在提到好的诗歌一大半都来自唐朝。所以我们就经常称诗歌为“唐诗”。

chrischan
每日3分钟都说宋诗是唐诗的兴尽悲来,情感强度已不及唐诗,对待自然、风物的态度已从极致转入到了颓势,脉息到底微弱起来。可细细看来,宋诗已充分汲取了唐诗的养分,沿其流而扬其波,在此基础上又创造出了一代诗风,思想的深度有一定的超越,并在唐诗美学境界之外另辟新境。从细处看,宋代许多诗人的风格,相对唐诗而言,是吐属尖新的。近代有学者曾对唐诗与宋诗之间的差异做了如此阐述:“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则多以筋骨思理见胜。”读宋诗,让人感受得最多的则是一种超然的平淡,这平淡显然是对以丰华情韵为美的唐诗的一种深刻变革,这平淡也是宋代诗人求新求变的终极目标。同时,宋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带着理性的克制,诗人们将“禅”的精髓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也渗透到诗中,带着一种思理、思辨的哲学高度。儿时,我们耳熟能详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晓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西山村)、“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现在轻轻吟,依然朗朗上口,让人无尽回味。许多宋诗的动人之处就是,道尽寻常,遍含禅悟。如林逋的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这首乃林逋在秋日的一个傍晚,在孤山寺观赏风景时的所感。诗人以清丽淡雅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秋日深山幽静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淡泊、幽寂的境界,带着一丝若隐若现的禅意。“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一句更贴切的道出诗人淡泊的心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眷恋。再如王安石的江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一句与陆游的游西山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有着同工之妙,诗人借着山水抒发出一种绝处逢生的感悟,这感悟带着一定的禅味。这些诗中,自然现象已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转化为一种对人生、对事业的反思和顿悟。唐诗有唐诗的巧,宋诗有宋诗的妙,细细品咂,能体味出不同的味道。唐宋诗在风格上,各独树一帜,又相互补充,它们在中国文学史上都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一诗一画一世界,诗画里的世界教会我们审美和感悟,它们自带一种平和的力量,直达内心,使之沉淀。这便是诗与画的独特魅力吧!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相依诗画相存选自《宋诗选》

涓子
每个朝代各有各的特点。唐诗宋词,元曲汉赋。从每个朝代体裁的变化可知,文化的发展,与时代和社会密不可分。社会风气,民众推崇,质的高下,量的多寡,各种因素决定了每个朝代的文体有所变化。唐朝盛产诗歌,有著名的唐诗三百首。鼎盛的唐朝由上而下,高官和民众,皆以作诗为乐,歌以咏志,所以称唐诗是十分恰当的。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制度下,诗文盛行的普遍文化现象。唐诗的艺术成就之高,是其他文学体裁所无法比拟的,是后人对唐诗的高度认可。

汤圆
唐朝的诗歌是中国诗歌最终成型,也最为辉煌灿烂的时期,是唐朝文学的主要代表。汉朝时的诗歌被称作乐府诗歌,魏晋时期的诗歌亦有宫体诗,山水田园诗,南朝诗歌,北朝诗歌等不同称谓,宋朝的诗歌也被称作宋诗,因为唐朝诗歌的繁荣,所以一般提及古诗很多人都会想到唐诗,但其他时期的诗歌同样有其不同的称谓。诗歌这一文学体裁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两言诗,四言诗,儒家所辑录的《诗经》以及战国后期出现的楚辞都是诗歌,两汉时期出现了汉乐府诗歌,配上音乐供人欣赏。魏晋时期又出现了建安文学,竹林七贤以及陶渊明田园诗等对诗歌艺术形式的补充,南朝时又有宫体诗为诗歌介入新的意境以及对仗和韵律,使得诗歌进一步完善,到了唐朝,经过先代长时期的积累,诗歌已经得到了较为完善的发展,再加上唐朝时期,中国进入又一次全盛时期,开放包容的氛围,使得各种题材诗歌大量出现。唐朝玄宗时将诗赋列入科举考试,进一步刺激了大量的诗歌创作,清代编修的《全唐诗》中辑录唐朝诗歌共四万八千九百首,有两千两百多人,未被记载到其中的更是数不胜数,唐朝诗歌像初唐四杰,李白,杜甫,贾岛,白居易,王维,杜牧,李商隐等著名诗人数不胜数。

小鸟翅膀儿
中华,诗的国度;唐代,诗的鼎盛时代;唐诗,诗的广度、深度、高度,莫不尽揽。唐王朝的历史约略三百余年,保存至今的唐代诗歌超过五万余首。有记载的作者就有二千三百余人,其队伍之壮,诗作之多,确保了唐诗的地位不可撼动。自《诗经》问世,继而楚辞登台,汉赋亮相;又经建安“文学自觉“,两晋、南北朝的诗文熏陶,到唐王朝的建立时,前面走过的一千七百余年的华夏文化滋补,唐诗的繁荣就顺理成章。尽管如此,有学者仍然把唐诗的繁荣划分四个阶段。初唐阶段,以“初唐四杰“——王、杨、卢、骆为代表。盛唐阶段,以李白、杜甫、王维等为代表。中唐阶段,以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柳宗元等为代表。晚唐阶段,则以杜牧、温庭筠、李商隐等人为代表。唐代的整个诗坛就由这二千余人组成的诗歌演员们先后登台咏唱了三百余年。唐代诗歌为何有如此繁荣的局面呢?有学者归纳为下面几个因素:一、唐王朝的建立,结束了社会的大动乱,开始了经济、文化的建设。诗歌的创作开始活跃。二、科举制度的确立和“以诗取士“的制度,为广大出身贫寒的知识份子登上政坛,提供了可能。三、唐朝的历代君王,大多数爱好并且倡导诗歌。四、唐朝的诗人们勤于学习,善于扬弃,敢于创新的精神相互激励,至使唐诗光耀千秋!

金元宝
诗歌两千年,从春秋战国到当代。唐朝的叫唐诗,如李白杜甫的诗。汉朝的叫汉诗,比如《古诗十九首》,宋朝的叫宋诗,比如苏轼陆游的诗。至于通常都说唐诗,因为两千多年的诗歌文化中,以唐人的水平成就最高。所以一般学诗都学习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