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唐诗体现了盛唐气象?

有什么唐诗体现了盛唐气象?
提到的作品

[作品]将进酒

大周王朝咸德年间,建兴王沈卫兵败于东北茶石河,导致中博六州险些被外敌侵占。其子沈泽川受押入京,沦为人人喊打的余孽。离北王幼子萧驰野闻讯而来,出手狠戾几乎要了沈泽川的命,谁知这看似文弱的沈泽川凶得很,回...

唐酒卿

[作品]梦回唐朝

本书与《营造天书》《万神殿堂》《木骨禅心》等同为“建筑史诗”系列,首发于《读库1504》,现推出单行本,便于读者阅读与收藏。“建筑史诗”由建筑学者王南撰写,拟出版四卷二十四本,内容涉及汉、唐、宋、元、...

王南

[作品]凉州词

一段不为人知的武林往事,一个无法释怀的疼痛记忆,追问武之魂魄、侠之真义、民族之精神

雪漠

[作品]妖猫传

沙门空海·大唐鬼宴

梦枕貘

[作品]诗经

(风雅颂三卷册,全彩插图)

骆玉明 解注

[作品]唐才子传

唐五代诗人简要评传汇集。撰者元代辛文房﹐字良史﹐西域人﹐曾官省郎。能诗﹐与王执谦﹑杨载齐名。有《披沙诗集》﹐已佚。 此书对中﹑晚唐诗人事迹所记尤详﹐也包括部分五代诗人。按诗人登第先後为序。书中保存了唐...

辛文房

最新跟帖
欧文500

欧文500

能够体现盛唐气象的,王维的观猎以及使至塞上,李白的将进酒,行路难,上李邕,杜甫的望岳,王昌龄的前出塞。崔颢的黄鹤楼,杜甫的登高
浪迹天涯瘦瘦鱼

浪迹天涯瘦瘦鱼

具有“盛唐气象”的诗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感动激发,希望趁时而起,建立功业;一类是理想与现实矛盾,针对自身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和社会上的不平现象发出怨怼之词。感激与怨怼看似相反,但实际上联系非常紧。感激而望成就功业,遇挫即成怨怼。所以在具体作品中,两者常常交织在一起。如李白官场失意之后所写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湾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岑森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等
梦婷飞

梦婷飞

李白代表盛唐巅峰。他之前的王昌龄也不错,是盛唐先声。真情动天下一个王昌龄凭什么独拥两座芙蓉楼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情,发乎心,才可动天下,不重友谊的朋友不是好诗人。“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靠这样的告别,赚到了今天的两幢大别墅,来看看他的故事吧! 很有意思,中国有不少“双胞胎”历史文化景点,我看过的有两对,一对蓬莱阁,一对芙蓉楼。  两座蓬莱阁,分居南北,历史上都大名鼎鼎。北蓬莱在山东烟台,名气很盛如日中天;南蓬莱在浙江绍兴,但已默默无闻风光不再。  而两座芙蓉楼呢,分居东西,东边一座在江苏镇江,西边一座在湖南洪江。两座楼,在当地都很有名,都是纪念王昌龄的临江楼阁,游客一到那儿,都会背一背那首滚瓜烂熟的古诗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本篇要解读的,就是这两座芙蓉楼。镇江的芙蓉楼洪江的芙蓉楼01真假芙蓉楼 无需争辩,王昌龄送别辛渐的芙蓉楼只会有一处,那就是镇江的芙蓉楼。而洪江的芙蓉楼,是个假古董。证据何在?摆出另外一首诗,就不言而喻。  王昌龄在芙蓉楼饯别辛渐时,以同样的题目写了两首诗,另一首诗为:  丹阳城南秋海阴,  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  寂寂寒江明月心。  你看,丹阳,不就是镇江么?从镇江芙蓉楼上看金山,如此美丽  一般来说,假古董极难流传,为什么洪江的芙蓉楼又流传成真古董了呢?古古很好奇。再好奇,也要先放下,且看看两座芙蓉楼的模样。  历史记载,镇江的芙蓉楼,为东晋刺史王恭所建,唐代犹存,所以,王昌龄才有机会在芙蓉楼与辛渐告别,但原址在月华山上。今天的芙蓉楼,是1992年移建的,位于金山脚下的湖中岛上,分上下两层,轩昂宽敞,曲折回廓,楼水相映,别致典雅。    下面要隆重介绍假芙蓉楼,为什么呢?因为假芙蓉楼在湖南,古古阁主就是湖南人,家乡情结嘛!更重要的是,明知王昌龄没有在湖南的芙蓉楼为辛渐送行,湖南人们还是要为他建这个楼,那不就是体现了更深的真爱么?何况,洪江的芙蓉楼,经过历史的沉淀,现在可是真古董了,周边景色绝美,值得推荐。  湖南的芙蓉楼,具体位置在洪江的黔阳古城,为清朝道光十九年(1839)重修,誉为"楚南上游第一胜迹"。  黔阳古城,处在湘西的群山环抱里,明清建筑整体风貌保存完好。此处,潕水、清水江、沅水三水交汇,环绕古城,苍苍茫茫。这座鲜有人知的古城,至今绵延2200 年,比同在湘西境内的凤凰古城还早900年,是中国最具原真风貌的隐逸之都。  这座古城,气质淡雅,千百年来,宠辱不惊。  今天,游黔城者,多是奔芙蓉楼而去。芙蓉楼白墙青瓦,红柱雕窗,古朴地矗立在高台之上,周围古木参天,深幽静雅。芙蓉楼一楼门柱上题有一联,很美:天地大离亭,千古浮生都是客;芙蓉空艳色,百年人事尽如花。二层再嵌一联:楼上题诗,石壁尚留名士迹;江头送客,冰壶如见故人心。 芙蓉楼主楼 1840年,黔阳辛丑状元、江西布政使龙启瑞将"一片冰心在玉壶"七个字合篆成一"壶"状字,成为一景。    芙蓉楼有颇具规模的碑廊,让我惊讶,名不见经传的一座小古城,居然有如此壮观的碑廊,这里刊有颜真卿、米芾、黄庭坚、岳飞、赵孟頫等历史名人碑刻镌石八十余方,很多都是国宝级文物。其中还有王昌龄宦楚诗十五首,颇壮观。  当地有些只管忽悠的导游会这样介绍:芙蓉楼临江高耸,这就是王昌龄送别辛渐的地方了……  一些怀古的人会这样写:夕阳西下,潕水默默流淌,似载满王昌龄与辛渐千年的离愁……呵呵,这样怀古就怀错地方了!当然,王昌龄也会在这儿送朋友,但绝对不是辛渐了。02苍凉的一生 关于王昌龄,所存史料不多,他的出生地和出生年月,都存争议。山西太原、陕西西安、江苏南京、山东瑯琊,四地出生地,大家各有说法。而出生年月呢,古古倾向于698年至757年。  在盛唐诗人中,王昌龄被誉为“七绝圣手”,但他仕途坎坷,最高只做到八品江宁丞,一生苍凉。  698年,王昌龄出生时,大唐还是武则天的天下。因为农民出身,王昌龄二十一岁前,都是在长安灞上的芷阳村乡下,过着耕种垂钓的生涯。   719年冬,他开始漫游,直到727年,他二十九岁,才中进士第,补秘书省校书郎。这段漫游时间里,他去过当时的河南、河北、河东、河陇,头顶塞外风,脚踏边关土,身经古战场,阅历大增,见多识广,写出了大批视野开阔、襟怀激荡、气势磅礴的边塞诗,强烈展示了盛唐精神。  734年,36岁时,王昌龄再次参加公选,在博学宏辞科中超群绝伦,迁为汜水县尉,九品。  737年,喜欢直言而又执拗的宰相张九龄,越来越不得唐玄宗的欢心,在奸臣李林甫的撺掇下,玄宗罢免了张九龄。张九龄被罢相,朝廷之士皆只管自保,无敢直言者。李林甫大权在握,独断专行。王昌龄对张九龄被罢相表示同情,帮他说话,绍果忙没帮上,自己倒绊进去,遭贬岭南。至739年,玄宗大赦天下,王昌龄才由岭南北返长安。  740年,王昌龄离京赴任江宁丞。  一个有才、孤傲而没有地位的人,注定是坎坷的。在官场混迹这么多年,再才华横溢,也只是在八品九品间徘徊,王昌龄肯定也会失意。失意之后呢,就是疏狂,放浪形骸,就是对权贵的蔑视,不买世俗的账。这样,他就很容易因意气用事而授人以柄,遭到那种没有才德者的嫉妒和陷害。于是,王昌龄应了细节决定成败那句话,被扣上“不护细行”的帽子。  因为历史留下的资料很少,我们已经无从知道王昌龄在哪些事情上令当权者不满,反正他在江宁是呆不下去了。748年,在他五十岁的时候,竟因不护细行、恃才傲物、直言犯上等罪过,被远谪龙标,由八品江宁丞降为九品龙标尉。  在偏远的湘西,王昌龄一呆就呆到生命的最后。安史之乱发生后,战火纷飞,哪儿都不太平。根据《唐才子传》记载,王昌龄惦记自己的亲人了,就在756年,离开了龙标,踏上归乡之路。第二年,道经安徽毫州时,王昌龄因遭到刺史闾丘晓忌恨而被杀,为自己的人生打下最后一个令人悲痛的句号,时年59岁。  闾丘晓杀了王昌龄后,得到了报应。  河南节度使张镐,同时督统淮南诸军事,与王昌龄友善。张镐率军平叛时,一次,叛军围困宋州,守军告急,张镐命闾丘晓一同赶赴救援。闾丘晓很傲慢,看不起张镐,又怕战败对自己不利,于是故意逗留,误了军期,致使宋州陷入敌手。张镐大怒,欲杀闾丘晓。闾丘晓讨饶说,家里还有老母在,请求饶命。张镐指着他说:你杀王昌龄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他的老母由谁来养?闾丘晓无话可答,遂被杖杀,张镐替王昌龄报了冤死之仇。王昌龄在黔阳古城留下的水井,今天依然清澈见底。03 历史共振 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都是金子。生前的王昌龄,并没有风生水起,但历史没有亏待他,给了他很高的待遇,在地价这么贵的今天,居然为他留下两座显赫的芙蓉楼,让人天天去登楼回想,鼎礼膜拜,凭什么?古古阁主觉得,有四重原因,让人们对王昌龄爱戴、钦佩、同情,情感上产生了历史共振。  哪四个原因?写诗棒!重友谊,!重民生!却又死得冤!    王昌龄写诗很厉害,特别是七绝,只有李白才能与他媲美,人们表扬他为“七绝圣手”“诗家夫子”。  王昌龄的边塞诗,充满浪漫气味和英雄气质,字字铿锵作响,震撼人心。且看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再看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  这些边塞诗,首首纵横捭阖,字字玉盘珠落,劲健奔放,深沉苍郁,足可为唐诗压卷。  王昌龄的闺怨诗,也因细密、灵动、独辟蹊径而为人称道。如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再读一首,西宫春怨:  西宫夜静百花香,  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  朦胧树色隐昭阳。  你看,这些诗,都是用思深婉,刻画女性心理细致入微。    王昌龄的诗,保存至今的有181首,很多都为当时及后人传唱。753年,丹阳进士殷璠编选河岳英灵集,共收24位诗人作品,其中王昌龄的诗选得最多,共16首,李白都只选了13首。可见,王昌龄诗歌在当时的影响力。有个旗亭画壁的故事,可以窥见王昌龄及其朋友的才华:  一日,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在旗亭煮酒论诗,歌女助兴。大家牛皮吹得兴起,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厉害,不分高下。最后,大家答成一致意见:“都不争了,就听歌女唱,谁的诗唱得多,谁就是第一。”一歌女开唱,“寒雨连江夜入吴……”,是王昌龄绝句,他在墙上画一笔。另一歌女开唱,是高适的绝句,高适画一笔。歌女再开腔,“奉帚平明金殿开……”又是王昌龄的,墙上再添一笔。王昌龄和高适甚喜。王之涣耐不住了,说:“这两歌女素质不行,专唱下俚之曲。”说着,指着一位最美的歌女说:“且听所歌何人?”果然,檀板一响,歌喉宛转:“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正是王之涣的得意之作《凉州词》。歌女又唱了两首,均是王之涣的作品。于是,三人相视大笑。  王昌龄重友情,暂时不表,下文会专辟章节,他为官如何呢?其实蛮不错,很接地气。  被贬龙标后,王昌龄生活很清苦,他曾经和老仆人捡拾枯枝败叶,来烧饭当柴烧。他为官清廉,为政宽仁,对老百姓的优惠政策比较多,很受老百姓爱戴。在洪江任上七八年间,老百姓昵称他为"仙尉",慕名造访者终日不绝。直到今天,古城坊间还流传着"苗女听歌""遮道乞诗""昌龄补靴"等动人传说。  王昌龄有一首诗,叫龙村野宴,写自己与老百姓打成一片,怡然自乐:  沅溪夏晚足凉风,  春酒相携就竹从。  莫道弦歌愁远谪,  青山明月不曾空。美丽的黔阳古城04 真情动天下 王昌龄对朋友的一片真诚,感动了千年。 李白、岑参、高适、王之涣、王维、孟浩然……当时,与王昌龄同时代的有名诗人,不管性格和地位如何,几乎都与他有亲密来往,郊游、赋诗、对酒,逍遥于湖光山色。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欢与他相处呢?就因为王昌龄虽然蔑视权贵、不拘小节,但对真正的朋友,他却是坦率、真诚而重感情的。 在王昌龄的诗中,流露真性情送别朋友的诗歌,占了很大一部分。有名的芙蓉楼送辛渐,我们仔细一读,细节上就能轻易找出王昌龄对朋友的真挚来。你看,他是从南京开始送辛渐,一直送到镇江,难舍又难分。在芙蓉楼上,也许他们就是通宵达旦地喝酒,话别,直到辛渐第二天拂晓登舟而去。辛渐临行时,王昌龄还不忘叮嘱:如果洛阳的老朋友问起我的情况,就告诉他们,我胸怀澄澈,一片冰心,从未更改,要老友们不要担心。送魏二送高三送任五送谭八……到龙标后,王昌龄与长安的高朋贵们接触得少了,与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接触得多了起来。王昌龄对待这些小人物,依然情深似海。他曾写过一首绝句,叫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武冈, 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这首诗写得耐人寻味,我们能体验到王昌龄的至深用情。王昌龄在诗中对朋友说,哎呀,我们两个一水相通,还是很近的,我这里刮风,你那儿也会刮风,我这儿下雨,你那儿也会下雨,我这儿明月当空,你那儿也就明月当空,所以与你相别,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难过。 话是这么说,但毕竟是远隔两地,难于见面了。王昌龄并不是真的不难过,也许是朋友先难过了,所以他强压内心别绪,积极地宽慰朋友,这既蕴涵了彼此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味道,更体现了王昌龄体贴入微的深情。 王昌龄体贴朋友,朋友也给了他同样的真情回应。李白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时,正在扬州漂泊,心情也不好,但他立即写诗安慰老友: 杨花落尽子归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只是,没想到,谁知一语成谶,多年后,李白还真被远放夜郎。 王昌龄一生,仕途一直屈居下僚,生命的结局更是让人悲伤,但他的煌煌诗卷,彪炳千秋,以一种历史的大美,展现着盛唐的精彩。今天的两座芙蓉楼,是历史给王昌龄的安抚,对他的深情与孤独,千年后的人们,登临,就是最好的回应……芙蓉楼上望去,山高水长,隐逸之风似乎从未停止。
yoyoyoyou

yoyoyoyou

盛唐气象,是中国历史的一个标志,也是面向世界的一个名片,历史上这段时期指的是贞观到开元年间,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年间一直到他重孙子唐玄宗李隆基年间。盛唐气象,大意可以理解为是国力强盛,没有全国性的天灾人祸,老百姓生活负担很轻,朝廷运转良好,宫廷之内没有大乱,周边关系也融洽。历史虽已湮灭在尘埃中,但是大量的文化考古、文艺作品都在努力还原盛唐气象。前段时间,陈凯歌的电影《妖猫传》以一场“极乐之宴”呈现了唐玄宗统治时期的侧影,美轮美奂的建筑、四方来贺的盛况、极尽奢华的宴会……陈导都在用自己的镜头撩拨着观众对盛唐的向往。李白写过影片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句诗是“云想衣裳花想容”,这句诗出自李白的清平调·其一,全文摘录如下: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这首诗本义描绘的是杨贵妃之美,美到她的衣饰美过天上的云、颜值不输盛开的花朵,杨贵妃这样的气质和美好的外貌,只能是群玉山头或者月下瑶台才能看到的吧。描写贵妃之美,本质上就是在描绘盛世之美。中国历史上习惯了“红颜祸水”,妲己、妺喜、褒姒等等都有惊为天人的美,但是却有亡国之祸,所以一般对后宫都是戴着有色眼镜看的。能让李白用如此笔触描绘后宫之美的,可以想见这是一个多么迷人的时代。杜甫也写过除了李白这诗,还有杜甫的,这俩人确实好基友。杜甫这首诗在中学课本上出现过,引用了四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几句是出自忆昔,原诗很长,这几句算是核心内容,引用率很高,唐朝乐队的《梦回唐朝》也唱过。所谓盛世,肯定不是写出来的,一定是能让普通百姓得到实惠的。要知道,千百年来,兴亡都是百姓苦,万恶的封建社会历朝历代都是老百姓赋税徭役非常重,像盛唐时候能够安居乐业,小小的县城都能有万户人家,大米粟米随便吃,无论公家仓库还是私人仓库都满满登登,这对于小民百姓来说是莫大的幸运了。
酸斋笑我我笑酸斋

酸斋笑我我笑酸斋

盛唐气象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的词汇,与“建安风骨”的“小我”不同,它体现的更是一种开放开明的心态、博大包容的自信的“大我”精神,其雄浑瑰丽的气质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韵脚。体现这种气魄和胸怀的诗人和诗歌不胜枚举,大名鼎鼎的有李白、王维、孟浩然等一批干将的千古名篇,但要是百里挑一选择一首最佳代言作品的话,我毫不犹豫的选择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伟人手书王之涣登鹳雀楼)关于这首诗,还有一个穿凿附会编排的传奇故事。这个黄河边上的小小的鹳雀楼,却成了诗人群雄逐鹿华山论剑的擂台。在这场擂台赛中,在卷轶浩繁的咏楼诗作中,第一个让人眼睛一亮的诗作是甚至可以说是籍籍无名之辈的李益,他的诗作是这样的八句:“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恨犹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是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此诗一出,此前的诸多题楼咏怀之作迅速黯然失色,瞬间被人争相传颂风头一时无两。可是,这是盛唐呀,牛人多如牛毛,果不其然,又一个名不见经传之辈叫畅当的对此不屑一顾,心下道这七言八句也太多了不干净利落,于是信手写下了这样的五言四句:“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果然此诗一出,前者立马偃旗息鼓败的一点脾气都没有了。但是,总有那些后浪推前浪的骨骼清奇的天才不信邪,这就是王之涣,他写的上面那首登鹳雀楼一出,从此“六宫粉黛无颜色”,该诗一举成为吟咏鹳雀楼“会当凌绝顶”之作,简单明了但空前绝后而独步千古乃成绝唱,至今被人们口口相传,甚至许多人第一次接触的唐诗就是这首。宋人古今诗话中说“河中府鹳雀楼,唐人留诗者极多,唯王之涣、李益、畅当诗最佳。”据此推测,上述这个似乎有点与史实不符的故事该由此而编排出来的,三位诗人的年代有点混,但这个故事的内核却是“真实不虚”。简单解读下这首诗。四句,两副对联,最后点睛提到登楼,浑然一体,被称之为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前两句似乎写尽了雄浑的景色,但后两句独辟蹊径却自然承接前两句,进一步提高了诗作的格局,使这首诗更上升到一种哲理的高度,而且由此别开生面,“结语天成,非可意撰。”成了一种奋发进取的大唐精神的最佳表达。这首诗融写景与励志于一体,特别是后两句更是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成为讴歌盛唐气象、激励后人逐梦的最强音符,也是传统文化中泽被后人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欢迎随心点赞!随喜关注!!
老虎苏小吹

老虎苏小吹

一、"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盛唐气象是昂扬的意气。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是一首羁旅思乡诗,其中却看不到思乡的愁怨,反而洋溢着勃勃的生机。气象开阔,精神昂扬,可谓盛唐昂扬意气之音。明人胡应麟的《诗薮》认为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是盛唐气象的代表。残夜何妨,孕育明朝初升之日;旧年逝去,江上已泛起春意。这是一种盛唐时期独有的自信与达观。将江称作海,极言水面的辽阔无边。用"生"代替"升",其中蕴含着黑暗孕育着光明的哲思,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蓬勃的生命力。春入旧年,"入"这一动词象征着春不是仅仅是岁月的被动轮转,江春是喷薄而出的,不论旧年多么衰颓。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凛俱丰实。"——盛唐气象是黎民百姓的富足相较于前朝的被迫流离他乡,百姓们可以有一个"小邑"长久安稳地住下去,稻米粟米都白白的,说明粮食不仅多而且加工细腻,公家粮仓丰实很正常,私人的粮仓也满满当当,可以想见人们看见自己粮仓里高高堆起的谷物时满足与安心的笑容。晋惠帝百思而不得解为何百姓要吃破烂树枝而不吃肉糜,宫廷奢靡、军队驰骋沙场,文学上歌功颂德这些都不是盛世的表现,盛唐之所以为盛,正是因为,生活在时代底层的黎民百姓都吃得饱穿得暖,可以自封一个小康家庭。盛唐不是以武力逼迫邻邦呼喊出的朝拜之音,而是百姓茶余饭后坐在家门口,和邻居感慨"真是一盛世啊。"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盛唐气象是渴望立功边塞的豪气干云这首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批点唐音 评曰:"惨淡可伤。音律虽柔。终是盛唐骨气"。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朝国力强盛,在边塞战争中屡战屡胜,上至庙堂下至朝野,无不沉浸在振奋的喜悦之中,此时边塞诗人的作品中,慷慨激昂的进取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是边塞诗的主色调。边塞诗是盛唐气象下的产物,往前数、往后算都没有哪一个时代能有那么多人前仆后继地渴望立功边塞大展宏图。在初唐时杨炯就曾说过"宁做百夫长,不做一书生"但他也仅仅是将"做一百夫长"作为了一个毕生的愿望。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人,比如高适、岑参、王昌龄他们都亲历了边塞的广袤沙场,将作者个人的边塞见闻与功名志向糅为一体,苍凉慷慨中带有理智的冷静,慷慨昂扬地书写着边塞的荒漠孤雁落日。四、"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盛唐气象是愁绪入酒,莫再谈愁江淹在别赋中感慨"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送别诗总是难以逃脱留恋的离愁别绪,或折柳惜别,或迁衣不舍。而高适的别董大不同,除了送别友人的伤感与不舍,我们在这两句诗中读出的是热血激昂。人们总是不愿意离开自己的舒适圈,感觉离开了熟悉的圈子就难以获取原有的资源与人脉,高适却说,我的朋友不必去担心前路无人与你饮酒作诗,与你互诉衷肠,凭你的才气,天下哪里有人不认得你呢?这是盛唐气象熔铸在时人骨子里的自信旷达,真正的盛唐之音不是只有快乐没有忧愁,而他们勇于面对惨淡的人生,他们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他们相信"我辈岂是蓬蒿人"他们确定"长风破浪会有时"他们愁得有魄力,愁得有气度。最后像提一句有趣的诗——"醉后不知天在水,满川清梦压星河",这句诗出自元朝诗人唐温如的题龙阳县青草湖,曾因为写的太过于漂亮、太过于大气被误收入全唐诗。由此也可见盛唐气象不仅仅是对一个时代作品笼统的归纳总结,盛唐气象是一种坦然,一种心境。
静静。。

静静。。

文化是一种心理活动,同时文化是有选择。由文字形成文化,首先以自然的形式出现,《诗经》就是民间的歌谣的总汇,但不可忽视的,在孔子未收集整理之前,其时民歌到底有多繁荣,包括郑音不得而知,因为孔子代表正统的周礼观念而取舍,又没有第二个人收集当时完整的诗歌作品。因孔子好歌而多取“风”,因他好乐而取“雅”,又因他好礼而取“颂”。一人之好,而天下之好,而又万世之表。正因为如此之好,为天下归一的时候,天下归心的问题历史的由正统文化领衔,那么,孔子就是正统的化身,自汉以来,到清代为止,封王推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正应了文化心理的作用体现。唐代的诗的正大之象,与其说是当时选择了正大气象,倒不如说是迎合了孔子的正统文化心理,指导性的为唐代开创了历史强盛于世外之先河。也正因为这一正大的文化心理,左青龙,右白虎依次列坐其中,朱雀飞旋唱和,勾陈、玄武远而遁之不相临。所以,唐代很少有靡靡之音。除了选择了正大之象,又因被选择的是经济上的发达,社会舆论的力量上扬,选仕德才的拥有等组成,构成唐代文学的创作者的高颜值,作品欣赏上的高质量,以及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观念形成。文化心理,是选择的归宿。同样拥有词的宋代,因为重文轻武,勾栏瓦舍的调好似美听,但其词迎合了大多数人悠闲的文化心理,整个文坛也是萎靡不振,好在有苏辛,才改变了固化的藩篱,兴起了正大之象。元明清时期的文化现象如此,国兴而文盛,国衰而文靡。伟大时代生产正大气象的作品,这是文艺工作者必备的素质和拥有的文化心理。三上词话 - 百度
tinafotvb

tinafotvb

在文学批评史上,“盛唐气象”其实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概况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盛唐是唐代最为强盛的时期,正是盛唐时的政治开明、经济繁荣、对外交流与高度的文化自信,才催生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辉煌的唐诗全盛时代。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个个声名显赫、举足轻重的诗人,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等,留下了太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词名章。无论是热情洋溢、豪迈大气的浪漫诗歌,或是恬静优美、生气蓬勃的诗作,都是令人念念难忘的盛唐之音。而在其中,让人最先想到的,大概就是诗仙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白的许多诗歌,雄壮浑厚,将盛唐气象体现得淋漓尽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是何等的气势与气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黄河落天走东海, 万里写入胸怀间。 当然,也不止李白。前述盛唐时期出现的诗人们,写下一首首优秀诗篇,共同构成了盛唐时期诗歌的整体风貌,呈现出阔大宏美的盛唐气象。你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盛唐时期,有唐帝国强盛的时代面貌,有诗人满怀的豪情壮志,也才有了诗歌雄壮浑厚的盛唐风貌。爱诗词,爱小说,我是读书灯下,欢迎留言评论,与我互动。
betterwdd

betterwdd

学生党来回忆一下大一的内容~关于盛唐气象的内涵,几位答主都解释得很全面了,我只补充几首喜欢的作品吧。盛唐时流行的题材主要有两种——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二者一个空灵而静美,体现盛唐诗人的艺术造诣,一个豪迈而慷慨,体现了家国情怀和蓬勃的精神风貌。说到田园诗,我觉得首选的诗人应该是王维。山居秋暝 唐 ·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很多人看过的,如果有时间仔细分析,就会觉得实在很美。这样高超的语言艺术和审美造诣,也只有盛唐风气可以养出来。王维除了写纯美的山水诗,也写风格豪放的游侠诗,和他数量最多的山水诗形成了反差,但是艺术水平也完全不逊色,同样是盛唐风气的体现——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边塞诗在盛唐发展到顶峰,除了叙述战争的辛苦和表达报国热情,这个时期的边塞诗还流露对大好河山的赞美。这自然也是出于对盛唐的认同感。边塞诗的典型也来一首——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很多人提到李白,他的诗歌题材比较广泛,我没有按照主要流派总结过,但这里还是必须提他。何殊我老师提的清平乐三章之一我也非常喜欢,那是夸杨贵妃美得不要不要的。我来补一首夸皇帝夸上天的吧——上云乐唐 · 李白金天之西,白日所没。康老胡雏,生彼月窟。巉岩容仪,戍削风骨。碧玉炅炅双目瞳,黄金拳拳两鬓红。华盖垂下睫,嵩岳临上唇。不睹诡谲貌,岂知造化神。大道是文康之严父,元气乃文康之老亲。抚顶弄盘古,推车转天轮。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散在六合间,濛濛若沙尘。生死了不尽,谁明此胡是仙真。西海栽若木,东溟植扶桑。别来几多时,枝叶万里长。中国有七圣,半路颓洪荒。陛下应运起,龙飞入咸阳。赤眉立盆子,白水兴汉光。叱咤四海动,洪涛为簸扬。举足蹋紫微,天关自开张。老胡感至德,东来进仙倡。五色师子,九苞凤凰。是老胡鸡犬,鸣舞飞帝乡。淋漓飒沓,进退成行。能胡歌,献汉酒。跪双膝,立两肘。散花指天举素手。拜龙颜,献圣寿。北斗戾,南山摧。天子九九八十一万岁,长倾万岁杯。李白是我偶像,大唐有您才是真了不起,啥也不说了,给您劈叉。
飞翔的鲸鱼

飞翔的鲸鱼

明代时,前七子的领袖李梦阳提出过“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作为七子提倡复古的纲领性口号;后七子中王士贞也主张“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所持与前七子完全相同。这里不去讨论前后七子复古之潮的影响,但他们所推崇的正是严羽在沧浪诗话所说的“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即盛唐诗歌所特有的雄壮与浑厚的诗歌风貌。唐代殷璠编选的河岳英灵集,是一本专门收录盛唐诗歌的唐诗选本。其序言有云:“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按此说法,从这一年起,唐诗出现了新的气象,盛唐的诗歌风貌开始形成。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人和代表作品数不胜数,为我们熟知的最能代表盛唐昂扬姿态的李白,盛世太平下鸣奏田园牧歌的王维、孟浩然、常建和储光羲,欲夺边功擅描绘塞外之景的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和崔颢,以及这本书中所未收录的杜甫。他们的多数作品都体现了盛唐气象。 盛唐诗人的诗中常常流露出积极自信的生命状态,充满着进取功名的入仕的热情。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直口道出“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真切理想,看似用法夸张,实则真情流露;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提出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宏愿,哪怕是“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困难处境也无损他欲替圣明消除弊事的决心。盛唐诗歌的气象,体现在场面宏阔之间,景象雄奇瑰丽上。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歌提供给读者的视野是宏大且高远的,诗意浅淡却又富含哲理;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景象壮丽,气势磅礴,水天相接,画面颇具动感,贾岛的忆江上吴初士“秋风吹渭水,落叶难长安”,与此相较有异曲同工的妙处。李白的“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将月光的旷远与平如镜的湖面相映,云海奔腾如海市蜃楼,夜与昼的对照更显出诗歌的气象。这首诗的前两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景象已是撼人,与之相似是杜甫的旅夜书怀中所写“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一纵一横,气象的磅礡与画面的流动上比前文李白的诗句更盛一层楼。 盛唐的两大诗派是独特文化时期的产物,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与盛唐之前的时期不同,这些边塞诗歌的作者往往具有边塞的生活经历,高适的诗中充满对边塞将士的同情与对战乱不满,如他的《燕歌行》中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便饱含浓厚的个人感情。岑参尚奇,爱好雄伟奇特的塞外风光,像著名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苍茫雪景,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的“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句法夸张却又极具表现力,与贺铸的“一川烟草,满池风絮,梅子黄时雨”形成鲜明的对比。善写闲适平淡的生活的山水田园诗派领袖王维也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这般描绘大漠风光的雄奇之句。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谓:“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澈玲珑,不可凑拍,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正是这种诗歌意象的运用、意境的浑融,声与色的调和,构筑成盛唐气象的风采,数千年后依旧彰显着盛唐诗歌的魅力。
kanashini

kanashini

唐朝是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而盛唐则是黄金时代中的轴心时代,是诗歌达到鼎盛时期的时代。这个时代的诗人们,不管是高矮胖瘦,不管是贫贱富贵,都有一种昂扬之气,他们的梦想是上马杀敌取得军功,是在凌烟阁上留下美名,他们想纵马奔驰在塞北大漠,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他们是战场上驰骋的英雄,是纵情长啸的歌者,是少年侠客,是那个时代不可一世的人。唐朝不喜欢小清新,不喜欢小资主义,不喜欢矫揉造作,不喜欢悲悲戚戚。唐朝人喜欢直截了当,管它什么生死,不服就干!所以,盛唐的诗歌,洋溢着生命的野性,充溢着阳光下古铜色的美感,盛唐人说话是喊出来的,生活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他们是带着原始血性的汉子,在唐朝,特别是在盛唐,你要是搞个什么小资主义,小心被李白打出去,就连好脾气的杜甫估计也不会买你的账。在唐朝,你送别朋友,就别说那些今宵多珍重再见没有再见之类的丧气话,天地之广阔,哪里不是安身立命的地方?而是要像王勃一样,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要像高适那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所以,盛唐诗歌明显带有一种特征,你不需要学什么诗歌鉴赏,不需要学习美学,你就能从他们那豪壮苍凉的诗歌中,感受到生命的野性和力量,那种昂扬进取、积极振奋的时代气息,回荡着热情奔放、乐观欢快的旋律,让我们看了血脉贲张!这就是盛唐气象!好玩的国学选几首代表盛唐气象的诗,献给朋友们,也让我们一起领略伟大的盛唐,伟大的诗歌的时代!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年轻时候的杜甫,也是相当豪放的青年,这首诗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也体现了青年杜甫的一腔壮志豪情,我杜甫就是要登山群山之巅俯视众生,就是要傲视一切,这就是青春蓬勃的杜甫,就是青春蓬勃的盛唐。2.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这就是王维心中的英雄形象,这样一群少年侠客,他们不是黑社会,也不是恶势力而是有着强烈的豪情和爱国精神的侠客。他们豪荡使气、舍身报国,他们崇尚事功和功成不居,他们是盛唐最让人心醉的少年英雄!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在大敌当前黑云压境的时刻,你能豪情万丈地醉卧沙场,这种强烈的英雄主义,绝对是盛唐气象!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晚年是信佛的,是平淡如菊的。但是他在盛唐时期安史之乱之前写的这首诗,其境界之阔雄浑,有多少人超过他?这种境界也只能是盛唐!而过了盛唐,就没有了,王维在晚年写的那些禅诗,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5.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玄宗来电报了,请李白去朝中做官了,李白高兴地手舞足蹈忘乎所以,这种舍我其谁的豪气和傲气,还有是能有?这也就是盛唐气象,否则你这样狂傲,别人会说你不谦虚神经病,迟早要跌跟头!6.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够苦,但你看笔下的境界,何曾小过?那有什么宋朝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哪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细致与微小?这就是盛唐气象啊!7.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的这首诗,绝对带有塞北大漠的味道!盛唐气象!8.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一生是个隐士,是属于比较淡泊的诗人,但是你看他写的洞庭湖,绝对属于境界高大的,这就是盛唐气象!
drudenhaus

drudenhaus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