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与宋诗有什么不同?
唐诗与宋诗有什么不同?
提到的作品
最新跟帖
SelphieDou
谢谢邀请,唐诗和宋词的区别,我来简单地说以下三点:一、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起源不同。唐诗起源于魏末晋初时,那时一批魏晋名士开始做五言诗,这些诗歌没有题目,不知作者,而且以抒情为主,这就是古诗,到了唐朝,唐代诗人继承这些古诗以及南北朝民歌、汉乐府、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形式,在继承五言、七言古诗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为长篇叙事诗,同时也创造了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近体诗,逐渐完善唐诗体系,使唐诗成为了诗歌史上的一道丰碑。而宋词始于梁代,形成于唐而盛于宋,李白也填过词,并流传了下来,词是相对于诗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由于每句字数不一,又叫长短句,句子长短不齐,但不是自由诗,每首词都对应一个词牌,每个词牌对于字数、句数、韵脚都有严格的规定,因此词人在创作时不说作词,而说填词。二、唐诗、宋词的表现手法不同。唐诗在创作时有韵便行,除了律诗、绝句等近体诗规定了严格的韵脚、对仗、字数,古诗没有字数限制,所有就出现了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等等,诗人在创作时比较自由,开放,这个也可能和唐朝自上而下的开放、自由、内外融合思想有一定的关系;宋词就不是这样,宋词在早期的时候,是作为歌来的,是一种音乐文学,词牌实际上就是曲子的名字,在词人填词时,要根据词牌的要求来写,然后能伴着曲子进行演唱,今天所流传下来的宋词,其实当年都是一首歌,可以说是宋代的流行音乐。三、唐诗、宋词的内涵思想也有很大不同。我们一直有“诗言志词言情”的说法,古人写诗,大多是为了表达自己情感的问题,经常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通过诗的手法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政治抱负,从而反映出广阔的社会现实问题,在这一点上,唐诗比宋词更加写实,叙事,更加刚强,更有意境,另外,唐诗很少有写男女之爱;宋词由于最初在民间流行,最早是由女子或乐工演唱,他们的文化程度不高且出身较低,不可能站位很高,或者有很高的政治抱负,所以初期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通俗易懂,贴近民间生活,所以宋词的题材也主要集中在伤春悲秋、离愁别绪、风花雪月、男欢女爱等方面,形成了一个书写艳思恋情的专门文体,虽然随着慢慢发展,宋词的内涵在不断地充实和提高,慢慢才有了当时士大夫对时代、对人生乃至对社会政治方面的感悟和思考,但是这也是后期发展的成就,形成了宋词中的豪放派,但是也只是众多宋代词人中比较少的一部分。
咿呀咿呀蔚
唐诗重气象,宋诗重风味。这是二者的一个本质区别,如果说把唐诗比作嶙峋山石,宋诗就像是雕琢后的玉器。唐诗最具特色的时期当属盛唐,就拿近体诗来说,王摩诘的“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气势恢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辽阔苍远,无不透着一股大气的自然美,这种自然美在盛唐各家的诗中多有体现。而宋诗如“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婉转蕴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中的哲理思辨。宋诗更注重幽深。唐诗的大和宋诗的深,我想这应该是二者表现上的不同了
bunnyever
说唐宋诗自然离不开唐宋人,社会状况不同,创作氛围也不一样。唐人写景,大多清新自然,对景物刻画深入,信手拈来,自然有一种大气魄,这与唐代有几个时期国力强势有直接关系,文人充满自信,无物不可写。如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如在眼前,气势磅礴。而宋诗写景,大多都不是纯粹写景,都是富含理趣。首先是因为宋在唐后,唐代珠玉在前,宋人刻意求变,试图脱出唐诗范畴。其次宋代文人地位高,参政议政热情空前高涨,这些在诗文创作中也提现出来。如同是写庐山的,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诗就重在转折,重在后面两句的议论。简单的说,唐宋诗有继承也有发展,唐诗自然清新,宋诗富含理趣,在文学史上是双峰并峙,各有千秋。
小茶茶
我们今天一说到古诗,最先想到的是应该是唐诗,后人多以为,好诗尽自唐。而宋代虽也不乏好诗,却以词著称。如把唐诗和宋诗放在一起比较,是可以品出不同之味的,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唐宋诗之间的主要区别。唐诗重意境唐诗以炼句著称,尤善于借意象表达,所谓融情于景。看似寥寥几笔,背后往往蕴藏不尽之意。试举一例: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这首滁州西涧,看似写景,实则蕴意颇深,品味之后实则是另外一番景象。首句“独怜”二字尤为关键,怜涧草被雨水所侵,而黄鹂却居高,得厚自鸣,此二句为暗喻遭遇也;后二句写晚潮来急,此时野渡正需船夫却无人,一来点出忧怀社稷之心,二来暗示自己怀才不遇。这是一首典型的借物言志诗,如不能细究其味,就会只知其表而不知其实,读唐诗不可不知这点。宋诗重情理相比较唐诗,宋诗更侧重于抒情或说理,意境也相对较浅。例如: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我们看郑思肖的这首画菊,同为托物言志,却不需要细味便可知其意,此诗虽有隽永之味,意境较前者而少了一层。与此类似的还有“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等说理名句。如果我们细心观察的话,可以发现宋诗中常用虚词,而唐诗多用实词,如此一来,唐诗意境要比宋诗丰富许多,这点也值得我们写诗借鉴。如果将诗比喻成画,我认为唐诗便如水墨画,而宋诗则如工笔画。重意则深,重情则浅,或许这便是宋诗逊色唐诗之处。
冰红茶小七
唐诗与宋诗是有许多不同之处的,前人有许多研究及论述,个人认为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的序中论述得十分详细深刻。所以在这就只简单说说在平时品读这两种诗歌的一些感受。一、意象不同。中国的古典诗歌尤其注重意象,唐诗在意象的使用上,尤其好用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如写太阳,就说“白日依山尽”,“白日”说的是落日,但依然用白,说明够耀目,给人的感受完全没有落日的柔弱感。在宋诗中,意象就多了许多亲切的意味,更觉自然,范成大等人的诗歌即是这种典型体现。二、题材不同。当然,唐诗几乎将世上所有景色,所有人事道尽,所以后人将唐诗分为边塞,山水等诸多派别。这里所说的不同,是说对题材的关注度,切入点不用。例如,宋诗比唐诗,选取农村,农作最为题材明显增多。就算在同样的农事题材,读王维的诗歌,给人是一种恬静宁静的皈依感。而宋诗,却多了许多农民的辛酸,农民的苦中作乐。苏轼,范成大都是这方面的大家。三、审美不同。唐诗重情趣,宋诗重理娶。唐人写诗,情感往往丰富多姿,表现得淋漓尽致,磅礴万钧,就如大唐气象一样。李白的歌行体,王昌龄的七绝,高适岑参的边塞诗等等都是典型。而宋人就内敛了许多,即使是豪放洒脱如苏轼,也是多了许多的思辨性。可以确切地说,宋诗,是文人的诗。精致含蓄与美妙兼存,但总感觉放不开手脚。所以毛主席说宋诗味如嚼蜡,正是指出这样的不足之处。当然,还有许多的不同,请大家各自体味吧!
nicole小玉
解答您的提问,我要先做个说明:为了您和大家都好理解、一目了然。咱们直接说:“诗”与“词”有什么不同?因为每个朝代的“诗”和“词”的成份有点复杂,解答起来篇幅太长,也不好懂。诗和词有哪些区别与不同?汉诗分两种:一种是“格律诗”;一种是“非格律诗”。一、“格律诗”的范围有:律绝、律诗、词、曲、对联。二、“非格律诗”的范围有:骚体、乐府、古风、歌行。还有近、现代的“新体诗”(自由诗)。“格律诗”与“非格律诗”的最大区别是:格律诗讲究平仄押韵等格律要求;而非格律诗不讲究平仄押韵,没有条条框框要求。三、“格律诗”与“词”的关系是:1、格律诗。它是形成于晋、唐的一种诗体,又叫“近体诗”、“今体诗”。有严格的韵律及字数、句数要求,不易掌握。2、词。它是一种讲韵律、能歌咏的文体。是由古体诗、格律诗和民间歌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兴于唐,盛于宋,原为配乐歌唱的诗题。对格律的要求之严不亚于律诗,也叫“诗余”。又因词句随歌调变化而长短不一,还叫“长短句”。3、词、曲、对联都属于格律诗的分支,分体。4、律诗与词的不同点是:律诗有五言四句、五言八句、七言四句、七言八句和排律、长律之分。词分小令、中调、长调三类。词有词牌,词的用韵、平仄声调依词牌填写,所以叫“填词”。律诗讲究对仗;词可对仗、可不对仗,灵活掌握。此上就是诗与词的几个不同。解答至此。记着关注“百味写春秋”哟 谢谢!
Gaisen
总的来说,宋诗还是没有脱离唐诗的桎梏,在唐诗的圈子里打转,受时代的影响,唐诗所表现的感情比较特殊,比较激情、豪迈、悲凉,而宋诗则表现的最多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感情,在表达感情方面,唐诗“悲哀”,宋诗“平淡”,唐诗比较浪漫,宋诗比较写实,
游〜游〜
唐初律诗未成为主流之前,诗的形式主要以沈约谢脁等人发起的齐梁体为模板,发展出四杰体等形式,直到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等继承齐梁体加以修改发展,又经过杜审言之孙诗圣杜甫推助,最终才成为主流。所以唐诗于齐梁体之间,存在继承关系,内容及写作也相对类同,多体现于气象高远,语句朴实,真切生动。如李白“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而宋诗于唐诗,又属于一种袭承发展的关系,体现于语句更加精炼细致,气息更加清雅,题材更加广博,如陈与义“客子光阴书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如果说唐诗还受到“魏晋南北朝”诗风影响,而宋诗已然基本脱离了这个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