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南唐后主李煜是“亡国之君”?

如题,如何评价南唐后主李煜是“亡国之君”?
提到的作品

[作品]虞美人

我没有心,也不是什么好人,我是妖!是妖就得吃人,而我喜欢吃人心。 直到,遇见她……我笑,附耳浅语:我和你最是天生一对,宿世缘分。 没有犹豫,她若飞蛾扑火,踮起脚尖吻我的唇:愿倾韶华,伴君此...

蓝家三少

[作品]石林燕语

《石林燕语》,为宋代史料笔记丛书之一种,共计十卷,记叙朝章国典、旧闻时事,朝野故事足以资考,补史缺。内容还涉及诗文、词章、奏议、考释、笔记等。在笔记类著作中,《石林燕语》是很有代表性、最重要的一种。 ...

叶梦得

[作品]相见欢

四十年的歲月,孩提變中年,中年成老朽,老朽入土,人世幾度浮沈滄桑; 四十年的兩岸阻絕,織就多少別離愁怨,再重逢時又有幾許相見的歡欣呢?.... 於梨華以一貫的敏銳筆觸,藉著父子、母女、兄弟、姐妹、情人...

于梨华

[作品]花间词

《花间词》共收录了以温庭筠和韦庄为代表的十八位词人的五百首词作。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三人与蜀地无关外,其余十五人或是蜀籍,或流寓蜀中,或仕前、后蜀,均与西蜀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因此亦可以把他们...

赵崇祚

[穿越]浪淘沙

现代大家都知道穿越到古代不是好玩的,没电脑没网络没微博没朋友圈……人生是如此的寂寞!而比起穿越这种不好玩的事情,更不好的是,还没穿到好时代= =刘灿发现穿到五代十国的自己,最迫切的不是宫斗宅斗种田找美...

张鼎鼎

最新跟帖
Fu

Fu

李煜,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徐州(今江苏徐州)人,南唐末代国君。

北宋建隆二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作为一个皇帝,李煜是一个不合格的皇帝。在历史上建都金陵的亡国之君,多遭到后世非议。三国吴后主孙皓,“一片降幡出石头”,白棺素服,自缚出降;南朝梁武帝崇信佛,终起侯景之乱,被囚饿死于景阳楼;陈朝后主陈叔宝,金陵城破时,同宠妃张丽华藏于胭脂井中,后被隋将吊出处死。这三位末代君王,亡国起因各不相同,但却都亡于虎踞龙盘的金陵石头城。李煜也是亡于金陵的末代君王,难免要遭到后世的斥责非议。

但是,李煜亡国的原因应该具体分析,就南唐国来讲,其不亡是不可能的。理论上,当时整个中国的形势和历史发展趋势要求南唐灭亡,北宋统一;事实上,南唐国势已败,李煜即使有能力也无力回天,更何况国策早有失误,在李煜继位的前一年,其父李璟已经因国势衰危而称臣于宋,减制纳贡了。宋朝灭南唐的形势已定,李煜继位,也只能采取消极守业的政策。但是,尽管李煜时的南唐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其毕竟维持政权达15年之久,而且在他被俘的日子中始终时时不忘故国,心系故土,从未心归宋朝,终至客死他乡。

但是,从文学史上来看,李煜可以说是一个天才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neptune

neptune

亡国国主,著名词人。几乎可以隐括李煜的一生。

李煜其人“丰额骈齿、一目重瞳”。这么说吧,三清之一的通天教主也是“一目重瞳”。这放古代叫圣人像,帝王之像。不过现在科技发达后,给出的解释是早期白内障现象。但古人不清楚,特别是他哥哥,也就是当时的太子李弘冀,十分猜忌他。所以李煜为了避祸,也就当起了逍遥王爷,以表明自己对皇位不感冒。然后在“玄学”的引领下,他哥哥病死了。所以他上位了,登基称帝。而后宋太祖灭南汉,屯兵汉阳,李煜去国号称“江南国主”。再之后,开元六年的夏天,李煜走远了。

李煜真是个非常特别的人。王国维说后主赤诚之心,实际上说的也就是李煜笔诚于心。所以他是非常适合用他的词作来探讨他的平生。

石林燕语》云:“李煜既降,太祖尝因曲燕。问:闻卿在国中好作诗。因使举其得意者一联。煜沉吟久之,诵其咏扇云:揖让月在手,摇动风满怀。上日:满怀之风,却有多少?他日复燕煜,顾近臣日:好个翰林学士!”

翰林学士.....通过李煜词来看,他是沉溺在自我世界的人。总带有空想式的文人弱气。

破阵子/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在“仓皇辞庙”时,他对自己的定位还是在笙歌别离的风流伤感,还想着的是“垂泪对宫娥”。作为一个帝王,却总为花落花飞而感触凄然。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见欢

说实话,可怜之人固有可恨之处。国破沦丧、生而受制。竟然只懂得说人生愁恨何能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就这样一流的人物,作为一个帝王,还得主持一个“日蹙百里”的国家。其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为什么我说,别人可以把谈人,谈作品分开。但是李煜必须其人其词一并而谈。一场“天上人间”的梦加上一生哀艳悲绝的词,合起来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了。

早年李煜在作逍遥王爷时,他的生活是极舒适且奢华的。从他的浣溪沙就可以看出来: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浣溪沙常于宫中制销金红罗幕壁,而以白金钉、玳瑁抻之,又以绿钿刷隔眼中,障以朱绡,植梅于其外” 《十国春秋

在此之前,李煜的生活可谓十全十美,而乾德二年大周后去世以后,这种失妻之痛,对李煜是有极大的打击的,此时,李煜的词风便有了第一个转折。所见所思便全是触目伤情。如相见欢丨无言独上西楼虞美人丨凭栏半日独无言

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凭阑惆怅人谁会,不觉潸然泪眼低。层城无复见娇姿,佳节缠哀不自持。空有当年旧烟月,芙蓉城上哭蛾眉。感怀

像什么“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绒,笑向檀郎唾”已经是没心情再写了。

再之后,开宝八年金陵城破。后主不但成为阶下囚,同时还被带了绿帽子。

太宗尝幸崇文院观书,召煜及刘鋹,令纵观,谓煜曰:'闻卿在江南好读书,此简策多卿之旧物,归朝来颇读书否?'煜顿首谢。三年七月,卒,年四十二。废朝三日,赠太师,追封吴王。宋史·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第二百三十七{小周}后岁时例随命妇入宫朝谒,每一入辄数日而出,必大泣驾后主,声闻于外,多宛转避之。”...南唐书

而后主在家国破灭这段时期,也正迎来了他在词学上最巅峰的成就。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

至此,才当得上王国维所说的“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的评语。

其实对于李后主,我更倾向的说法是:

陈廷焯:后主词思路凄惋,词场本色,不及飞卿之厚,自胜牛松卿辈。[余尝谓后主之视飞卿,合而离者也;端己之视飞卿,离而合者也。李后主、晏叔原,皆非词中正声,而其词无人不爱,以其情胜也。

其实李煜词技艺只在于“真”,在大周后死之前,李煜词也无非与《花间词》诸家并举,逃不过侧艳之词的路数;大周后去世到李煜死时,他的真性情词才卓然立于五代之中,横看人间。但是这种高度,背后的代价不可谓不大。我们也只能扼腕叹曰“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了。






枕书蔷薇

枕书蔷薇

李煜,原名李从嘉,唐中主李璟第六子,生于南唐升元元年(937年)七夕,初封安定郡公,李煜善诗文,工书画,丰额骈齿,一目重瞳。

。建隆二年(961年)六月,李璟病逝,李煜在金陵登基,并派中书侍郎冯延鲁入宋进贡,上表宋太祖呈述南唐变古,宋太祖回赐诏书,恭贺李煜袭位,李煜前后当了六年皇帝,得到了宋太祖的大力支持,接着他当皇帝己厌恶而放弃,投诚北宋赵匡胤,太祖待之甚优。至太祖兄弟赵光义‘’烛影斧声‘’谋皇篡位,称帝宋太宗,见李煜美妻占为已有,李煜一怒之下大骂,昏君杀兄篡位。宋太宗脑羞成怒将李煜杀了。

。南唐李后主,李煜一代诗人结束。

luckyq

luckyq

李煜,一首《虞美人》,道尽了天下多少愁情。从雕栏玉砌的帝王到国破家亡失去自由的阶下之囚。他有着太多的苦楚与无奈,只能诉诸于诗词之中……

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说他昏庸无能,沉迷声色,奢侈浪费,不思进取,实属亡国之君,咎由自取。也有人说他不幸的赶上了赵匡胤这个不世之才,亡国是必然的趋势。

我想说,评价一个人应该把它放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并结合他的生长环境综合考虑。我们先说他的时代背景,(1)当时中国北方是长期战争不断,民生凋敝,南方相对安定富足。李煜对这种军阀之间相互攻伐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的时局早已深恶痛绝。他希望全天下的百姓都能像他们国家一样安定富足没有战争。(2)皇家之内李煜起初并不是皇帝的候选人,上面有他哥哥李宏冀,有他叔叔李景遂都是有能力且有野心当皇帝的。所以他一心只想做一个逍遥王爷,专心于诗词歌赋。从来没有去想过关心天下时局。所以在这样一个安定富足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李煜是善良的,厌倦战争的,更是没有任何心机的,他只想安定,只想和大家和平共处。

他被迫登基后对赵匡胤崇敬有加,年年纳贡。对待大臣也是宽容有度,不会随意杀伐。李重进叛乱,写信要他相呼应,他拒绝。赵匡胤平南汉借到南唐时,大臣建议可以趁机伏击,他也拒绝了。他错过了一次次的有利作战时机。直到赵匡胤扫平南方诸国。他依然妄想着,只要听话,不犯错。赵匡胤就不会伐他。就这样一个不想打仗,只想天下太平,和睦相处,不问时局的国主。面对一个军事卓越,雄才大略意在天下一统的北宋赵匡胤,结局可想而知。所以我想说的是李煜是可悲的,可怜的,他也是时代的牺牲品,是一个生错在帝王家的伟大词人。

最后品下 细细品下《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欢

历史很“新鲜”,故纸堆中乐趣多。

我是刘亭长,愿意来回答。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为一名中国人,只有稍微上过几天学,就应该知道这首词,通过这首词,也会知道李煜这个人。

中国历史上,亡国之君多了,尤其是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大大小小的所谓国家,兴亡更替,不知有几人称帝,也不知有几人亡国。

这么多亡国之君,试问各位条友,有谁能一一列举出来呢?

在众多的亡国之君里,论名声,李煜绝对算是排在前边的。

人们记住的,是他的亡国,更是他的词。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如果说,南唐国要举办一次全国诗词创作大赛,不用凭借皇帝身份,李煜也可以弄个一等奖。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词人大排名,李煜弄个TOP10,也不过分。

这家伙确实有才,有人送他一个绰号叫作“词帝”。

其中的“帝”字,你可以理解为职务皇帝,写词的皇帝,也可以理解为“大咖”,写词的大咖,就像杜甫“诗圣”的“圣”字。

不光是个填词高手,李煜还“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活脱脱就是一风流倜傥文艺青年。

偏偏可惜,他做了皇帝。

当然并不是说,精于诗词就不能做皇帝。

曹操、曹丕也是大才子,也能写得一首好诗,不影响他们成为优秀的皇帝。

就连刘邦这个当年的小痞子大无赖,也写过诗呢: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只是这李煜,写诗赋词的本事太大,盖过了他当皇帝的本事。

还有一个亡国之君,和李煜有点像,就是灭了南唐的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宋徽宗赵佶,也是个大才子。

据说,两人不光才情相像,就连长得都像。

于是就有人编出故事来,这赵佶其实是李煜转世。你灭了我的南唐,我就来祸害你的大宋。

呵呵,这是封建迷信,不足为信,当个历史大餐的佐料听听,一笑而已。

作为皇帝,李煜是不合格的,但说李煜是个溺于酒色、淫于歌舞的浪荡公子哥“皇二代”,也不对。

至少,从李煜的词里来看,他是爱国的,他对国家是有责任心的。

再者,虽有后宫佳丽三千,人家李煜并不滥情,与大周后伉俪情深。大周后生病时,李煜“朝夕视食,药非亲尝不进,衣不解带者累夕。”大周后死了之后,又娶了大周后的妹妹小周后,也算是情缘接续。

有才有情,长得还不错,还有地位,这样的男子能不让人爱?

当然,这一切都改变不了他作为亡国之君的角色。

不过,这亡国的责任也不能全推到他一人身上。

在李煜继位的前一年,他爹李璟已经因国势衰危而称臣于宋了。宋朝灭南唐的形势已定,李煜继位,也是无力回天。

北宋的第二个皇帝赵光义曾问南唐旧臣潘慎修:“李煜果真是一个暗懦无能之辈吗?”

潘慎修答道:“假如他真是无能无识之辈,何以能守国十余年?”

李煜死后,宋太宗追封其为吴王,并请原南唐旧臣徐铉为李煜写墓志铭。墓志铭中有这样的话:

李煜敦厚善良,在兵戈之世,而有厌战之心,虽孔明在世,也难保社稷;既已躬行仁义,虽亡国又有何愧!

依亭长来看,李煜确实不够雄才大略,如果他要真地有帝王之才能和大宋“硬杠”,这一统江山可能又要推迟了,烽火刀兵,不知又有多少人做了无名之鬼。

说个花絮,李煜生于公元937,死于978年,活了41岁。他的生日是8月15日,死日是8月13日。

注意,这两个日子都是农历的七月初七,七夕节生,七夕节死。

有意思不?

隐形的水滴

隐形的水滴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李煜,他懦弱,他贪图享乐,他对于他的臣下和子民是不合格的。

他输给了赵匡胤,一输就输掉了整个天下。

几千年的历史里,雄才大略的帝王有,荒淫无度暴虐成性的帝王有也有。

而李煜,他没有雄才大略,亦不曾荒淫无度。他喜好享乐,不思朝政;他也宅心仁厚,宽宏大量。

他本是是南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原名李从嘉。本无心登基,自号莲峰居士,一心寄情于山水。

可命运就是这般凑巧,有些人拼了命也争不到的,偏偏轮到了李煜。

除太子外,李从嘉的其他四个哥哥全部早夭,可不曾想,命运突然跟他开了玩笑,太子李弘翼暴毙。

李从嘉,作为仅有的独子,不得不继位登基。

继位后,改名李煜。

李煜在位十五年,南唐向宋称臣,向宋纳贡。偏安一隅在夹缝之中苟活。然而就算如此,有着雄心壮志的赵匡胤统一南方势在必行。

李煜派徐铉到北宋求和时,赵匡胤这样说;“不须多言,江南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

宋要灭南唐,弱肉强食,向来是这样。

李煜没有实力与胆气跟赵匡胤决一死战,他只想求得一世长安。倾巢之下,安有完卵,赵匡胤想要一统天下,先南后北,南唐的覆灭在所难免。

公元976年正月,在这个北方的梅花开的正好的时候,南唐亡了。

故国不在,被囚于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他是亡国之君,也是千古词帝。

如果可以,他宁愿做一辈子的李从嘉。

夏弦之月

夏弦之月

几曾识干戈,垂泪对宫娥。

讲的就是后主李煜。

他身上没有狼性,不适合当皇帝。

成天混在脂粉堆里,什么大周后,小周后……吟诗作赋,卿卿我我,偏安一隅,毫无斗志。

相比太祖赵匡胤。

文有赵普之流为之谋,

武有高怀德,曹彬之辈为之战。

脑袋捌在裤带上打天下,

不知从死人堆爬起来多少回……

马上夺天下,

瞪眼宰活人。

虎踞狼盘,雄心勃勃……

何为其然也?环境,性格使之然……

且看李煜身平:

从李昪开国,到其父李璟时,国势就衰弱了。

”通鉴记载:“南唐自淮上用兵,及割江北,臣事于周,岁时贡献,府藏空竭,钱益少,物价腾贵。去年铸当十大钱及当二钱文。”

其改称南唐国主,臣服于赵匡胤。

再看李煜的成长过程,首先他被长兄弘冀所猜忌。

史载,弘冀为人沉厚寡言,刚毅果断,常州一战,大败吴越兵,以战功被围立为太子,参决政事。但是,他的某些举动屡犯李璟旨意,璟遂起废立之意。

为什么呢?因为他有帝王之相。

煜生有奇表,广额丰颊,骈齿,一目重瞳子,

古之圣贤大舜、西楚霸王项羽。

眼睛都有两个瞳孔。

为了躲避兄长猜忌,他自号钟隐,又别称钟山隐士、钟蜂隐者、莲峰居士。

和康熙的九子夺嫡不同,他不是隐晦,而是真的不想争,也没能力争。

从小到大,已养成了懦弱性格。

他只想做个安乐侯,寄情于诗词。和美人卿卿我我,无意于江山。

这当皇帝,该是太子弘冀的事,和他没关系啊!

然而,苍天总爱戏弄人。

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太子弘冀毒杀晋王景遂不久,自己也死了。

宋太祖建隆二年(961),他被立为太子。

同年,老爸李璟病亡。

于是在二十五岁这一年,他稀里糊涂的登基了。

然而没经历过风雨的他,象极温室中的花朵。

“仔卖爷田不心疼”,他暗懦无能,毫无斗志,不知精励图治,只知道及时行乐,挥霍祖辈留给他的江山…

“外示恭俭,内怀观望。”这是他做皇帝十五年所奉行的基本国策。

南开宝六年(973),宋使卢多逊来求江南图经,

明知狼要吃羊,

宋将南伐的前奏。

他却毫无反抗,

乖乖的令人抄录一本送去了。

怒其不争啊!

于是赵匡胤摸清了南唐的底细,为征讨做好了充分准备。

还有更为昏庸的昏招。杀良将林仁肇,自毁长城。

南都留守林仁肇,密言后主,劝他乘宋疲于征讨之时,出师寿春,以复故境。为了替后主起兵作开脱,林甚至说:“兵起日,请以臣举兵外叛闻,事成国家飨其利,不成族臣家,明陛下不预谋。”

意思是:乘北宋征讨虚弱期发兵,成了,国家得利,败了,推我头上,将我满门抄斩。

人家话都说到这种地步了,不知你还怕什么?

活该亡国啊!

怎一个“怂”字了得。

换成赵匡胤,必定拔剑斩断案桌,拍着他的肩勉励道:“吾与汝共存亡,事成,大将军位置虚席以待也!”

李煜你也真是太天真了。

以为一味退让,就能保全自己。

然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你越示弱,人家觉得你越好欺侮。

赵匡胤不灭了你才怪呢?

一旦亡国,得了个“违命侯”的称号,被天下耻笑。

连心爱的女人小周后,也被赵光义强暴了。欲哭无泪,生不如死啊!

不但丢了江山,更丢了美人。

一抔毒酒,郁郁而终……

他认真地进行着忏悔: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风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官娥。(破阵子)

他是一个好的词人才子,却不是个好皇帝。

eraray

eraray

李煜一天到晚就是做画写诗没有治理国家的经验和能力,在国家濒临灭亡之时不是想怎么能扭转乾坤而是醉生梦死颓废的活着——他是个合格的诗人但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皇帝!

浮尘子。

浮尘子。

面对宋太祖赵匡胤,能败而后安的,就不错了。

李煜还有文采,可惜老婆太漂亮,惹人觊觎,为了红颜把命都赔上了,也算不畏强暴。

彬彬

彬彬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