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李商隐唯美古诗《有感》?

怎么理解李商隐唯美古诗有感?
最新跟帖
过河滴小马

过河滴小马

李商隐有感二首,在下认为不能以唯美古诗称之,而是应该以政治隐喻诗。其题下原注:“乙卯年有感丙辰年诗成二诗纪甘露之变。”欲理解李商隐二首有感诗,必先要了解该诗创作的导火索----甘露之变。安史之乱后,唐朝宦官势力开始坐大,唐德宗委任宦官掌管禁军并且成为定制,从此宦官势力变得不可抑制。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唐敬宗被宦官刘克明杀害,另一宦官王守澄立文宗为帝。文宗向来不满宦官专权,大臣李训、郑注知道文宗有反抗之心,便与文宗密谋诛灭宦官。公元835年(唐大和九年)11月21日,27岁唐文宗以观露为名,将宦官头目仇士良骗至禁卫军的后院欲斩杀,被仇士良发觉,双方激烈战斗,结果李训、王涯、贾餗、舒元舆、王璠、郭行余、罗立言、李孝本、韩约等朝廷重要官员被宦官杀死,其家人也受到牵连而灭门,在这次事变后受株连被杀的一千多人。史称"甘露之变"。第一首诗先写斗争历程。当时,京城里的禁卫军掌握在宦官手里,宦官可以挟制天子,控制朝廷,甚至谋害天子,拥立天子,排斥朝臣。文宗受不了这种控制,要除去宦官。其实,宦官的权力在于掌握禁卫军。从韩碑看,裴度出征淮西,请罢宦官监军。文宗可以夺去宦官首领王承恩的权,那末依靠像裴度那样有威望的大臣,逐步废除宦官统率禁卫军的制度,摆脱宦官的控制,并非不可能。文宗依靠李训、郑注来除去宦官,李训又猜忌郑注,把他调到凤翔,又怕他成功,要独自除去宦官,他依靠手下人招募的武力,来同宦官所统率的禁卫军斗,是一定要失败的。两首诗中,作者都对相关人物的指责与批评,他指责李训、郑注,“自取屈耗诛”;尤其是指责李训,“直是灭蓬符”,使不少人无辜被杀,这样的指责是符合实际的。他也批评文宗,“今非乏老成”,为什么不与老成持重的人谋划。“始悔用庞萌”,文宗有没有悔恨,在历史上没有记载。但用人不当,这样的批评还是恰当的。更重要的,是对宦官的指斥,“清君侧”,指宦官仇士良等是坏人;“衔冤”、“吞声”,指仇士良的滥杀无辜;“凶徒”更是深加斥责。对于“甘露之变”,李商隐写了有感二首,还有重有感一首,激烈地抨击宦官,这在同时的诗人中还没有可以跟他比的。这三首是商隐表示他的政治态度的重要作品。附录李商隐有感二首,其一:九服归元化,三灵叶睿图。如何本初辈,自取屈牦诛。有甚当车泣,因劳下殿趋。何成奏云物,直是灭萑苻。证逮符书密,辞连性命俱。竟缘尊汉相,不早辨胡雏。鬼箓分朝部,军烽照上都。敢云堪恸哭,未免怨洪炉。其二:丹陛犹敷奏,彤庭欻战争。临危对卢植,始悔用庞萌。御仗收前殿,凶徒剧背城。苍黄五色棒,掩遏一阳生。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素心虽未易,此举太无名。谁瞑衔冤目,宁吞欲绝声。近闻开寿宴,不废用咸英。
曹梓轩

曹梓轩

猴哥不得了,喜欢唯美啦。确实,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绮丽。尤其是爱情诗写的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不过,李商隐的有感诗也就三,四首,题材无涉爱情,倒是许多无题诗,最具特色,堪为他的独特创造。情思婉转沉挚,辞藻典雅清丽。写不尽的痴情,咏不断的缠绵。虽然“无题”,却是“有感”。何以如此?盖因其恩师令孤楚是牛党的重要代表,为了爱情,他娶了李党核心人物王茂元的女儿,被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虽才华横溢,然仕途坎坷,抑郁失意;惟婚姻幸福,却聚少离多,早年丧妻。故而心声之语,凝血泪之篇;离别之苦,咏思念之切。再者,李诗艺术上极富个性,多用典故、比兴、象征等手法,创造出许多或明朗清丽,或幽婉哀怆的唯美意境,具有深厚的艺术感染力。要不要听我读一首: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怎么样?猴哥,美吗?
Dao改头换面

Dao改头换面

甘露之变下的有感二首,描绘出了当时唐朝后期宦官专权、皇权旁落、国家陷入混乱的的局面。表达了诗人对宦官的抨击,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态度,以及对国家未来时局的担忧之情。
流年的影子

流年的影子

感谢悟空小秘书邀请回答!提起李商隐,我最喜欢的是他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当时,诗人在四川做官,思念妻子,又不能回去,心却早已飞了回去。李商隐一生坎坷,仕途不畅,加上时代动荡,安史之乱后宦官专权,牛李党争,其诗作大多反映了时局动荡,命途多舛。有感也是这个调子。有感有两首:其一,九服归元化,三灵叶睿图。 如何本初辈,自取屈牦诛。 有甚当车泣,因劳下殿趋。 何成奏云物,直是灭萑苻。 证逮符书密,辞连性命俱。 竟缘尊汉相,不早辨胡雏。 鬼箓分朝部,军烽照上都。 敢云堪恸哭,未免怨洪炉。其二 ,丹陛犹敷奏,彤庭欻战争。 临危对卢植,始悔用庞萌。 御仗收前殿,凶徒剧背城。 苍黄五色棒,掩遏一阳生。 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 素心虽未易,此举太无名。 谁瞑衔冤目,宁吞欲绝声。 近闻开寿宴,不废用咸英。有感两首诗借用东汉何进、袁绍剿灭宦官的典故来描写当时的“甘露之变”,本来唐文宗皇帝和文官集团想剿灭宦官集团,谁承想,行事不密,文官集团反而被宦官集团打败了。诗人在第二首诗里,总结了经验教训,对当事人提出批评,也是深感惋惜。读李商隐的有感,有感于古代的知识分子就业路径非常狭窄,自古读书为做官,导致权力斗争异常激烈。不像现在有很多的企事业单位能就业,即使单靠写作、回答问题也能获得收入。
智尚酒店乌鲁木齐人民路店

智尚酒店乌鲁木齐人民路店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