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认为八、九十年代男人的武侠情结都是受金庸、古龙影响,女人都是受琼瑶剧影响,你怎么看?
小猫咪
男生爱武侠,女生喜琼瑶
如果你要问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学生有没有读过金庸、古龙和琼瑶,十有八九的人会说:读过。
上课时偷偷在下边读,下课了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挤出来读,回家了躲在被窝里还要读。读一本还不过瘾,总想找来所有的作品来读。
其情景,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孩子们读《斗罗大陆》。
那么,为什么偏偏是他们几个的作品霸占了年轻人的心呢?
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作品本身的独特性。
作为男生的最爱,金庸、古龙两位武侠大师的作品尽管风格不同、内容迥异,但是,丝毫不影响年轻人对他们作品的痴爱。
他们的作品里,可以快意恩仇、可以江湖义气,对于轻狂少年们来说,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理想,都可以在武侠中成全。
再加上文革刚刚过去不久,人们看多了一本正经板着脸说话的作品,现在,终于可以换一下口味了。
而女生们的世界,则变成了琼瑶的天地。琼瑶的言情小说,算不上有多高档,但是,对于一个已经文化沙漠化好多年的社会来说,琼瑶当时的小说可以说让人耳目一新。
女生们在小说中找到了自己的白马王子,拥有了自己心中的浪漫和唯美。
不止一个女生在心里说:要是我也遇上一个这样多情的翩翩少年郎该有多好!
武侠和言情,在当时的家长和老师心里,就像是洪水猛兽,他们想挡啊,想把孩子和这些东西隔开,可是,当时的生活中,只要这些才是最吸引他们的。他们宁可废寝忘食,也要发奋读武侠言情。
其实,说到底,是人们在作品中找到了自己的需要,是作品本身的独特性吸引了千千万万人的心。
二、传播方式的特点。
八九十年代,主要的媒体是报纸、杂志、书、广播和电视。人们对作品的了解,主要通过读书和看电视的方式。
再加上那时港台的作品刚刚开始引进大陆,这种不同于大陆严肃面孔的作品,很快便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所以,传播方式的特点,同样成全了这些作品。
三、时代的特点。
刚刚从文化的沙漠中走出来,不论是文革之后的伤痕文学还是反思文学,都没能避开那段不堪回首的时光。人们的心情还远远没有从那场苦难中走出来。
只是,人们总是想寻找一些能够带来欢乐的东西,好让生活变得轻松。武侠和言情小说的出现,可以说正当其时。
在武侠中,人们看到了另一片江湖,在言情中,人们找到了久违的情感,就这样,干柴烈火,一触即成燎原之势。
所以说,武侠和言情其实是应时而生,既吻合了人们内心的需求,同时又成就了它们各自的天下。因此,去年,当金庸先生去世时,不止一个人感慨:一个武侠的时代终结了!
其实,这种种文化现象的起落背后,刚好印证了前人的两句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只是,这里,要把“数百年”改成“几十年”。
Sophietippi
No,No,No!
作为一个女人,我来告诉你,女人并非都是受琼瑶剧的影响。至少我从来都不喜欢琼瑶剧里面的哭哭啼啼,爱得死去活来。相反,我更喜欢武侠剧里面的豪迈与洒脱,热血与义气。
琼瑶剧里的爱情爱情就是琼瑶剧的主旋律,深情的、无情的、绝情的、多情的...... 琼瑶将爱情写到了极致,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所以她成了一个大师级的人物,所以她有很多粉丝,有很多崇拜者。但是她的爱情完全是女性视角的爱情,她的小说里有各种广大女性同胞都期待的完美的爱情,男主角都是环绕着女主角转,他们的生活里除了爱情就是第一大,所有的事情都必须为爱情服务,都必须为爱情让步。可是爱情不是生活,生活就是一地鸡毛,生活里爱情也觉不可能扮演主角。然而因为女人跟男人真的是两种不同的生物,爱情对于女人来说真的很重要,所以琼瑶剧里的爱情给了女人想象的空间,既然现实生活中实现不了,那么想象一下几种的情景也是好的。而爱情对于男人来说远没有那么重要,男人必须扛起生活的重担,他没有那么多闲工夫或者那个心思去谈情说爱,他们没有那么多细腻的情感需求。所以琼瑶剧里的爱情只会让他们觉得好笑,矫情,做作。他们还会担心自己老婆被剧情带偏了,平时生活中跟自己无理取闹呢。所以没有多少男人会喜欢琼瑶剧。
我虽然也是女人,我虽然也期待爱情,但是我不希望我的生活中只有爱情,生活中还有太多其他的事情需要我们顾及,我们没有那个精力与时间去追逐完美的爱情。我也讨厌矫情与磨叽,所以我不太喜欢琼瑶剧。
金庸古龙的热血江湖说起武侠剧,人们肯定都会想到金庸与古龙。也确实是他们二位武侠大师,将武侠小说推向了一个巅峰,到现在仍没有作者能出其右。我相信八九十年代的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甚至是现在的小孩子都有看过金庸或者古龙的武侠剧。而且他们的武侠小说现在还在被不断地翻拍当中,足以可见金庸与古龙的武侠小说的成就与影响力。
在金庸与古龙之前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武侠的概念。是他们建立了一个武侠的体系,创建了一个虚拟的江湖,塑造了一个个鲜活又极具特色的武侠人物。郭靖、黄蓉、江南七怪、李寻欢、岳不群、独孤求败、西门吹雪、陆小凤、张无忌、梅超风、楚留香等等,无论好的坏的,哪个不是让人印象深刻?一阳指、六脉神剑、化骨绵掌、移花接木、八方六合唯我独尊公园、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法、七断七绝伤心拳、乾坤大挪移等等,这些招式我们为或多或少都“借来”显摆过吧?少林、武当、峨眉、崆峒、青城、丐帮、明教、雪山派、昆仑派等等,这些有的没的门派现在的小说体系也都依然在沿用。
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是有格局的。武侠武侠,既有武也有侠,武即是武功、武力,侠即是行侠仗义、快意恩仇。当然武侠中有各种被忠诚、正义、亲情、爱情、仇恨、利益、野心等所驱使的人物,他们都有着自己的原因在江湖中奔走、厮杀。比如林平之是为了报仇而欺骗而自宫;岳不群则是为了自己的野心而坏事做尽;韦小宝为了活命而左右逢源;陆小凤则是为了江湖道义四处奔走。但是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是因为它们没有局限于江湖儿女的小打小闹或者私人仇怨,更多的时候家、国、天下是江湖儿女绕不开的一道坎。郭靖、黄蓉镇守襄樊是何等的伟大与悲壮,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明教在张无忌的带领下与元军对抗又是何等的热血与壮阔;乔峰为了天下太平自刎而死又是何等的豪迈与决绝。
男人大都是有血性的,他们也想像着像武侠小说中的人物一样能够快意恩仇,锄强扶弱,或者渡己救人。然而我们是生活正在和平的有法制的社会,不需要也不能以武犯禁,所以这种武侠情结它只能是一个情结深埋于心间。
武侠小说中的儿女情长虽说武侠小说主要在于武跟侠,但它也觉得离不开这个字“情”!不管是亲情、友情、爱情、师徒之情等等,它们都是整部小说不可或缺的“粘合剂”,这些“情”将所有的人物都连接起来,推进了故事的发展。当然,我今天着重说的是“爱情”这个情。
武侠小说中的爱情往往是复杂的,总是夹杂着各种是非恩怨,不会像琼瑶式的小说那样整天只知道小打小闹、胡搅蛮缠。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爱情绝对不是武侠小说的主线,小说的格局才会大。看看杨过跟小龙女,他们的爱是深刻的,是隐忍的,也是历经磨难的,他们都不完美,可是他们能相互坚守。不完美才是常态,如果换成琼瑶式的,估计杨过也不会断手臂,小龙女也不会失身。再说说张无忌,你说赵敏跟周芷若他到底爱谁?肯定是两个都爱啊,要是条件允许,他绝对两个都娶回家。琼瑶式的小说就会写男主只爱一个人。
所以更喜欢金庸古龙的武侠世界,我既有仗剑走江湖的武侠情结,也更喜欢江湖儿女的爱恨情仇,更深刻,也更含蓄,更现实。
Shaixin
金庸的江湖即使再远,都有一座庙堂。
古龙的庙堂即使再高,都是一片江湖。
在武侠江湖的构造中,若说谁的贡献最大,能够脱口而出的作者,恐怕也就金庸与古龙这两位泰斗。说起武侠世界,大家首先联想到的可能是武侠影视或者小说。
曾几何时,武侠影视及小说风靡全国,掀起全民热潮。尤其是男生,血气方刚,都希望能够仗剑天涯,快意江湖,开一段英雄救美的故事。就想张艺谋曾说的,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个武侠梦,那么金庸与古龙的江湖,哪个适合你?
我认为金庸与古龙的江湖,主要出在三点较大的差异。分别是名字取名、性格、江湖。
1.名字取名对比。小说女性人物取名金庸胜,男性人物取名古龙胜。
《笑傲江湖》的任盈盈,《天龙八部》的木婉清,《射雕英雄传》的穆念慈等,金庸老爷子的江湖女性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名字都如诗如画,令人陶醉。再看看古龙的江湖女性名字取名。《武林外史》的白飞飞,《楚留香》的苏蓉蓉,《绝代双骄》的屠娇娇等,和金庸的相比,古龙的女性角色取名显然略逊一筹。
在男性角色取名上,金庸笔下的代表角色有郭靖,杨过,萧峰等。再看古龙笔下的铁中棠,楚留香,李寻欢,花无缺,沈浪等,显然古龙更胜一筹。
当然,金庸与古龙男女角色都有一些好听与不好听的名字,但总体来说还是金庸的女性取名更胜一筹,古龙的男性取名更胜一筹。能不能名动江湖是一回事,但留名江湖又是另外一回事,如果名字太难听了,还有人愿意留吗?
2.性格对比。
在金庸与古龙的武侠世界里,人物的性格各有千秋,说不上孰轻孰重。先说说金庸的,金庸的武侠世界的性格大多都具有正能量,保家卫国,行侠仗义等。而古龙的武侠世界的人物更多是快意恩仇,潇洒不羁,具有浪漫主义色彩。金庸与古龙的武侠世界的角色性格相比,就好像文坛上的杜甫与李白相比。
3.江湖对比。
金庸的江湖讲述得比较真实,或多或少都能够从历史找得到缩影,包括朝代,地名,人物等。金庸的武侠江湖更多的是争夺权力,地位,王朝兴衰,政治,爱情等。代表作品有《射雕英雄传》,《书剑恩仇录》,《雪山飞狐》等。
古龙的江湖颇为虚幻,好似天马行空出现的。但无论是在烟雨江南,还是大漠边疆,古龙的江湖等多的是快意恩仇,成王败寇,以及侠客豪情。
综合上述,就是小编认为金庸与古龙武侠江湖较大的差别。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谁不曾年少轻狂?谁不曾血气方刚?每个男人都有个武侠梦,金庸与古龙的江湖,只是哪个更适合你而已。
各用两个名字就可以很好的区分这个的深层含义了,金庸的郭靖杨康,古龙的楚留香李寻欢。就看这四个名字,这个金庸的江湖再远都有一座庙堂,古龙的庙堂再高都是一片江湖。
金庸先生的侠是大侠郭靖杨康不就是靖康之耻吗?古龙先生的侠是小侠,我就是到楚(处)留香到处寻欢就好。就选一部我们对金庸比较熟悉的《天龙八部》和我们对古龙先生比较熟悉的《楚留香传奇》,然后大结局是什么我想我们都记得很清楚?想用小说的名字和用小说的情节来印证这个问题是最合适的。
陆小凤&沙曼武侠小说讲的都是江湖事,作为现当代武侠小说的两大领军人物,金庸和古龙的小说各有特色。如果用“金庸的江湖再远都有一座庙堂,古龙的庙堂再高,都是一片江湖”这句话来形容两个人的武侠小说风格,的确是很恰当的。
所谓江湖,指的是人心的争斗;庙堂指的则是国家和民族大义。金庸的小说往往取材于历史,和事关国家与民族大义的事件结合紧密,而在这些事件中出现的小说武侠人物,往往都被金庸先生赋予了时代的历史使命,这些武侠人物往往都有着极高的正义感和大公无私的精神,既有着不屈的民族气节,又有着造福天下苍生的意愿。正如金庸先生所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们都是可以为民族大义而有所取舍的一些人。
萧十一郎但是古龙的小说却不是这样,古龙的小说几乎不讲历史,他只写人物,即便是写到皇帝和朝廷,他要表现的也是人心,到处都是江湖险恶,他笔下的人物往往不受正义和道德的约束,只为快意恩仇,所以古龙小说下的人物大都性格鲜明,放荡不羁,所以古龙笔下的人物大都比较感性,大多只注重人生过程中直观的享受,也可以说古龙笔下的人物和古龙这个人都很像。
金庸和古龙小说各自的这些特点,在其人物的取名上就能够看出来。比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杨康。那是因为心怀靖康之耻的民族屈辱感而定的名字;而古龙小说最有名的两个人物李寻欢和楚留香,人物名字的意义,不过是到处寻欢,处处留香罢了。所以如果从江湖和庙堂这个意义上来说,金庸小说中的主角往往是真正的大侠,而古龙小说中的人物则称不上。
李寻欢这个问题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两位大佬的作品风格,如果能清楚的了解两位老人家的个性,问题的答案就很简单了,当然这有些难度。我们还是从两位的作品来说。金庸的代表作《倚天屠龙记》和《神雕侠侣》就能够很好的说明,尽管你江湖再大,终究大不过庙堂,个人的英雄主义,侠士的江湖道义更应该有个“度”若不然不如去找一个深山海岛做一隐士,还能安享个晚年。江湖再大,终究没有办法脱离体制,武林再高,终究高不过天子,江湖有江湖的规矩,但那是在国家法律规定之内的。为什么很多人感觉金庸的名气在国内远大于古龙,并不是两人作品文学上的差距,而是因为金庸小说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更符合当政者的胃口。简单来说,在我允许的范围内,你可以喝酒约架,但你要是越线了,那就不好意思了。
古龙先生的小说客观来说有一种他自己独特的情怀在里面。《陆小凤传奇》《楚留香》可以说,古龙先生更喜欢以人物的角度去讲述故事。而且他比下的主人公往往风流潇洒,什么规矩,什么法律,什么天子,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哥的心情。甚至西门吹雪和叶孤城可以跑到皇帝的家的房头去PK。政府解决不了的问题,还要低三下四的去寻求江湖人士帮忙,恩威并施,人家还不一定乐意搭理你。古龙先生的作品更多的传递的一种类似于西方文化的英雄主义,这样说可能也不太准确。因为早在战国就已经有了“墨家”思想来作侠者的理论支撑,不过墨家的侠更倾向于通过苦难自身来救天下,违背了古老爷子的初心。
简单来说,古龙的作品更倾向于个人的自由,期望摆脱体制的束缚,所有你懂的。
韦小宝金庸写侠客,古龙写浪子,金庸写武林,古龙写江湖,金庸写山河,古龙写天涯,金庸颂大义,古龙揭人性,金庸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古龙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如果说金庸勾勒出的是一个幅入世的画面,那么古龙向往的则是出世的生活,出世入世,皆由心定。每个拥有武侠梦的人心中,都有那个属于自己的侠义江湖。
杨过&小龙女我只觉得这个标题很好,恰如其分。金庸是武林,古龙是江湖,不必比较。武林离不了家国大义,是非功过。江湖自有江湖的恣意性情,刻骨心事。金庸写事,磅礴大气。古龙写人,深入骨髓。
这些年,武侠无论老版还是翻拍,基本是火的金庸整部剧,爆的古龙剧里角色。
张无忌&赵敏其实表义很容易理解,庙堂就是朝廷政治,江湖就是草莽民众间。
看金庸的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再加上越女剑,基本纵穿了中国的历史,从越女剑的吴越之争,一直到书剑恩仇录的乾隆,除了略微短篇的鸳鸯刀,每部著作里面都有朝代更迭以及政权交替有关,而且有明显的朝代时间和印记。
反观古龙,和官方权利机构的交互最多的体现在了六扇门,而与中央最高权利机关最近的时刻,也无非是“月圆之夜,紫禁之巅,一剑西来,天外飞仙”这样的江湖决斗来影响政局这么一次。
所以,这句话最简单的表义就是如此,金庸以江湖来推动庙堂,而古龙的江湖则是纯粹的江湖。
虚竹&乔峰&段誉那么深入下去呢?
金庸祖上就是江浙大户,并且曾在清朝做过官,这种家世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啥,都有一股深深的儒家气息,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再来看金庸笔下的主角们,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当他本身有能力之后,都会朝着这方面发展。甚至于最不学无术的韦小宝,最后也知道天下在康熙的治理下更国泰民安。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是金庸浓浓的儒家思想的作用。
但金庸虽然家学渊源,不过恰逢中国几千年来最大的危机动荡,当他修身齐家之后,中国又从大乱走向相对稳定的局面,所以纵观金庸所书,主角无一不参与到政治活动中来,恐怕就是金庸以自身代入的感情。
其实我一直觉得,假如金庸出生与历史上和平的年代,大致的人生轨迹恐怕就是进士及第并牧守一方。
青霞饮酒再来说古龙。古龙一生穷困,哪怕在后期出名之后,也不曾大富大贵,天生就与金庸那种书香门第处于对立阶级。但正因为这样,古龙反倒在俗世的摸爬滚打中洞彻了人性。
古龙一生好酒,好朋友,行为处事有种“拟把疏狂图一醉”的阔落潇洒和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豪气。这恰恰满足了普通民众之中那种“仗义每多屠狗辈”的心性。在古龙心中,恐怕前半生的郁郁不得志都比不过与朋友一场大醉来的爽利。所以古龙小说里,对主角们来说,没有什么可以比得上一坛酒,一个朋友,一句承诺。
其实,在我看来,古龙的心境无非“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时候的李白,而金庸,更像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一个擅长在细微处刻画人性,一个擅长在大局上纵横捭阖。没有高下之分,只有合不合口味之说。
东方不败江湖有酒,庙堂有梦,欢迎大家评论自己喜欢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