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喜欢中国古诗吗?

你们喜欢中国古诗吗?
提到的作品

[作品]绝句

绝句来源于两汉,成形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大唐。当时都是四句一首,称为“联句”。《文心雕龙·明诗》所谓“联句共韵,则柏梁余制”。唐宋两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绝句风靡于世,创作之繁荣,名章佳什犹如...

张梦机

最新跟帖
白夜MOON

白夜MOON

谢邀。喜欢。非常喜欢。仍然记得当年看到书本上写的“朗读并背诵”时的恐惧。虽然现在都已经不再记得,但还是记得出口成章的欢喜。仿佛我就是从古文中走出来的人一样,同样的时空,同样的天地,你们这些凡夫俗子表白的时候只会说,“俺喜欢你,”而我会说,“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啊呸,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看到美景的时候,你们只会说,“我x,这地儿跟仙境似的。”而我 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就是懂得古诗与不懂古诗的区别。你可能会说,我读书万本,古诗只不过是拾人牙慧,没来由地浪费时间罢了。而事实上,写出这些古诗的,也不过是没电视没平板没酒吧玩的同龄人而已。你还敢说自己才高八斗吗?
Bamboo

Bamboo

中国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特别是唐诗宋词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一直热爱中国古诗词,并致力于古诗词的创作。但写作质量和水平比起今日头条刊登的优秀优秀古诗词还有不足,我应加强对国学和古诗词的学习探索,不断提高写作质量和创作水平。
猫猫妖娆

猫猫妖娆

杜牧的叹花。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喜欢的理由是,这首诗写作的背景是当年杜牧,遇到一个心爱的女孩,可惜当时这个女孩年纪还太小,所以杜牧与,那个女孩的父母,第十年之约。就这样,十年过去后,杜牧还是没有来因为当时他还没有考取功名,在过几年之后,他当了一个地方的官,想要去承诺十年之约。可谁曾想,当年那个天真,无邪的女孩不仅结婚了,还成为几个孩子的母亲。感叹之下写下了这首诗,第一句的比例是可以理解成这样(简洁的),是我去得太迟,这不怨她,自己金榜题名回来,而她却嫁给了别人,还有生了几个孩子。
LoveBriseis

LoveBriseis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慢慢喜欢上了古诗词。古诗词意境深远,语言精炼,读起来朗朗上口。作者用简短的几句话就能把自己当时的心境表达的淋漓尽致!我喜欢山水田园诗。比如这首僧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幅山水画,这就是所谓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还喜欢伤感的诗词比如这首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 ,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简短的一首词把作者的亡国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把作者当时的心境全部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产生共鸣!腹有诗书气自华。从今年年初开始,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每天利用闲暇时间背诵一首诗词,这样一年到头我就可以学到365首诗。目前我已经坚持了三个月了,希望自己再接再厉,遇见更好的自己!
赣州山人石峰

赣州山人石峰

怎么可能不喜欢,虽然在小学乃至高中都是恶梦。
zazahwung

zazahwung

小时候喜欢做加法,对世界充满幻想,人过中年喜欢做减法,喜欢探索世界的规律。再拿起古诗词,突然发现爱不释手,想想很多言之无物的长篇大论就不太舒服,而我们的先人却以精致短小的词句将情理说得明明白白。这些古诗情感深厚,直指人心,高兴者如:春分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哀伤者如: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张籍);豪放者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幽怨者如: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还有娇羞: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还有同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还有愤怒: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还有趣味:象棋在手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堕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马行千里随波去,士入三川逐浪流, 炮响一声天地震,象若心头为人揪(王阳明)......在古诗世界里我们几乎能找到所有的情感慰藉,而且很容易记住并陶冶自己的性情。这样的古诗能不爱吗?这些古诗韵律优美,朗朗上口,读来口齿生香。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反复吟咏,对汉字的音韵之美定有深刻体会,音韵之外,汉字通过古诗所营造的意境之美也可以体会出来,古诗加强了我们对母语的感情与认可。这样的古诗能不爱吗?现代社会建立在西方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西方的科学思想讲究逻辑。中国的古诗读完后,发现除了美之外,发现其实逻辑性很强,体现在诗的整体性上和对仗上。一首诗不过几十几百字,却要把事情说明白,里面必须干货多。大道至简,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也就一行。古诗反复琢磨,很多内在逻辑慢慢就明白了,不得不惊叹先人的聪明,对锻炼自己的逻辑性很有帮助,因此再看那些华丽的,堆砌辞藻的东西感到很不适应。美丽的意想和画面只是屏保,需要逻辑给它们生命,需要韵律给它们活力,最终成为诗歌。这样的古诗能不爱吗?我想这是为什么中国人聪明的文化基因之一。2018年6月12日
郭曼迪同学

郭曼迪同学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