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写作如何建立写作标准把控成稿效率?

如题,新媒体写作如何建立写作标准把控成稿效率?
提到的作品
最新跟帖
tn

tn

简单的分享一段以往实际的写作经验,供你参考一下!

大约在十几年前,我24岁左右,当时刚到广州不久,在上海有IT运维经验,但在广州同样受学历的限制,我找不到工作。当时一个同学介绍我到一家IT互联网网站做编辑。

因为之前没有做过类似的文字类工作,入职后好长一段时间,花费大量时间参考同类的频道和同事,边看边想模拟自已介绍或推荐产品,该怎么处理。那个时候的IT类网站文章采编思维比较统一,看厂商介绍,形容产品!

因为之前几年有过IT运维经验,我当时的思维是从用户角度考虑:为什么选这款产品,这款产品在那些应用中会暴露优缺点?

那个时候的产品一天有五六篇,我大部分是把以往运维当中碰到的需求、故障进行分析后,然后介绍产品,补充在现有的网络、服务器、办公电脑中的不足!

那个时候,IT互联网真的是风口:计算机、网络、服务器之类的稿件,钱挺好赚的,稿件太多我用不掉,我以好几个朋友的名义往各大IT类网站投稿!每篇在50-120千字左右……

回首再看,那个时候的出稿率高,是因为以下二个原因:

1、金钱利益驱动自己用全力在思考和写作;

2、IT运维中大量的实际案例供自己总结与扩展产品思维;

caowenrong

caowenrong



你所说的写作标准可以理解为写作框架,我们可以参考传统媒体写作所所运用的不同框架来分析。

第一,确定你所写作的领域。

不同的领域写作框架肯定不同,如同消息、评论、特稿的写作各有不同的写法,新媒体首先要做的是确定所写作的领域。偏时政方向还是偏故事、技巧类等方向,确定了方向才能确定框架。

第二,经典的写作套路。

这个可以从一些热门的公众号中来寻找思路,我仅从个人经验说几个传统媒体的写作逻辑。

1.时间叙事结构。假如你要写一个故事,可以按照正叙或者倒序的时间逻辑来写,这样的创作符合读者阅读逻辑,层层推进,但需要注意伏笔和悬念的运用,否则有另读者乏味的可能性。

2.华尔街日报体。这个可以搜例文,基本特征就是在文章开头以一个具体的事例(小人物、小故事、小场景、小细节)开头,然后再自然过度到你所要写的主体,集中力量深化主题,结尾再呼应开头,回归到开头人物身上,意味深长。这种写法从小处落笔,由小及大,能增强文章趣味性、可读性,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第三,配图套路。

头条号写作一般会自带推荐的图片,但这些图片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满足我们。

1.封面配图。

能蹭热点就蹭热点,比如最近大火的《都挺好》,随便一张苏大强的图片都可以用作封面,至于是否与主体有关,你可以通过把图片改成表情包,配以文字,那就相关啦。

2.文章内部配图。

一般每隔三至五段文字配一张图,当然,要根据具体篇幅来定,浏览效果即一个屏幕显示一个图片最佳,否则会产生混乱的感觉。



随便写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既然大家都看到这里了,拜托点个赞啦(/≧▽≦/)

没有水的鱼-FM

没有水的鱼-FM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