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如题,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最新跟帖
rover~

rover~

作为考试讲吗?若是,首先认真阅读全文,找出主题,重点段落,典型句子,做有序的回答。

天上人间人间真情

天上人间人间真情

其他同志回复的很好

恬妈丁丁

恬妈丁丁

学捷教育(隶属深圳市引航星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自2017年3月14日成立至今,一直专注高考课外辅导探究及报考咨询服务。

课程研发团队由剑桥、清华、北大众多博硕生合力创建,押题命中率高达85%,面向全国高中学生提供高考特训冲刺课程;采用“弯道超车”直击考点的垂直教学方式,从根源入手利用逆向思维剖析高考,运用“1+1+1(学习方法+解题技巧+应试技巧)”的教学模式,突破学习瓶颈,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应对高考。

学捷教育秉承“学以致用,捷足先登”的理念,致力于让每一位学员获得更高效、更有价值的学习内容。不断创新,引进智能科技,汇聚专业师资团队,将教学与互联网相结合,采用视频教学的形式,完美呈现教学内容,打破学习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充分的利用碎片时间。

天池的鱼

天池的鱼

第一重要的就是标题,第二理解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第三通读全文,仔细阅读全文。

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漂亮的大猫

漂亮的大猫

记叙文(散文、小说)阅读是中考语文必考的文体,除了要求同学们掌握基本的文体知识和具备应有的理解能力之外,还要了解一些答题技巧。

一、概括文章内容技巧。记叙文阅读如果要求概括文章内容,一般就是对文段中事例的概括,必须包括两个要素:人物+事情(“谁做了什么”或“谁怎么样”),其它要素(时间、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一般模式:“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什么结果”

二、品味题目技巧。1、先看题目本义:词语含义,是否概括文章内容。2、再思考深层含义:(1)与中心的关系(揭示了,点明了);(2)与人物的关系(表现人物性格;表明作者情感;是作者感情的触发点);(3)、与文章的结构关系(线索、悬念);(4)、与文章的表现手法关系(象征)。3、最后分析其效果:如果标题运用比喻、化用诗词、引用歌词、一语双关等,那么其效果为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义丰、发人深思、引起阅读兴趣等。

三、寻找文章线索技巧。线索的种类: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等。寻找技巧:1、看题目;2、看议论抒情句;3、看多次出现的字眼。

四、分析人物形象技巧。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1、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2、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动作、心理、语言、肖像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要分析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具体概括为:由文中(言或行)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思想个性)。

五、分析句子或语段的作用技巧。评价某语段或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1、内容上:点明中心(主旨)、升化主题、画龙点睛、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2、结构上:(1)在文章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作用;(2)、在文章中间,承接上文,引出下文;呈上启下(过渡);为后文作铺垫、埋下伏笔;(3)在文章结尾,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深化主题、卒章点题,意味深长等。

以上只是选取记叙文阅读的几个方面的答题技巧,仅供参考。

玉星煌

玉星煌

我想,首先应该是找文眼吧。知道记叙的是什么事情,才能看懂问题。

其次,记叙文的问题有各种考点,有文章结构方面的,有句词理解方面的,有比如划出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这是考察文章结构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句词理解则要靠平日阅读积累。

初吻给了奶嘴

初吻给了奶嘴

针对记叙文阅读理解要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一,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要从人物(事件)+干什么(怎么干)方面回答。

二,线索的作用。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连在一起,使文章调理清晰,层次分明,推动情节的发展。

三,记叙顺序作用。顺序名称+作用。例: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

四,修辞方法作用。A比喻、拟人:生动形象。B夸张:突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C排比:加强语势,使文章节奏感加强,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等等!


xxsunboy

xxsunboy

记叙文阅读知识及答题方法

1、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

(1)人物 (2)时间 (3)地点 (4)事件起因 (5)经过 (6)结果

2、常用修辞手法有哪些?

(1)比喻 (2)拟人(3)夸张 (4)排比 (5)反复 (6)对偶或对仗 (7)反问(8)引用

3.句子分析:
(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2)公式:修辞本身的作用 +联系上下文的情景
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特点
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特点(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4、该文段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1)对比、衬托;(2)欲扬先抑;(3)象征 ;(4)白描;(5)铺垫;(6)设悬念,埋伏笔。

5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
(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
(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
(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6.词语理解:

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7.标题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明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
8、开头语段有何作用?

(1)开门见山,点明题目;(2)引起下文或总领下文;(3)奠定某某的感情基础;(4)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9、结尾语段有什么作用?

(1)照应题目或开头或上文 ;(2)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深化中心,突出了某某中心 ;(3)引起读者思考,发人深省。如果是结尾揭示故事真相,作用则还应加上:(1) 揭示故事真相,给读者强烈震撼力;(2)取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

10、过渡句的作用是什么?

答题格式;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某某意思,引起下文的某某意思。

11.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12.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描写方法分为:
(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
(2)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描写的作用:
(1)人物: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
(2)自然环境(或景物描写)作用:①点明某某季节某某/时间某某地点某某天气;②渲染某某气氛;③ 反衬(或烘托)某某人的某某心情(品质)。④为下文某某情节发展作铺垫(或预示了下文的某某情节,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13、该文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明确:记叙顺序常用三种:(1)顺叙; ( 2)倒叙(在开头) ( 3)插叙。

如果是插叙,答题格式是:(1)交代了某某背景、情况(要根据文意概括);(2)为下文某某故事情节发展做铺垫。

如果是补叙,答题格式是:(1)补充交代某某情节(要根据文意概括);(2)照应上文,解开悬念,让故事真相大白(3)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

如果是倒叙,答题格式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1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络,体现材料间的内在联系,把所有材料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所以说,线索就是文章的纲。线索大致分六类:①以时间为线索,以空间变换为线索。②以思想感情为线索。③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④以人物或人物的的特征为线索。⑤以中心事件为线索。⑥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15、怎样找线索?作用是什么?

找开头、结尾或反复出现的句子。可从以下方面考虑:(1)题目;(2)时间或空间的变化;(3)具体的人、事物或某句话;(4)某某人物感情的变化。

作用:贯穿全文,结合文中的人物、事,使文章条理清晰。

16、为什么某某事情叙述得详,某某事情叙述得略?

可从以下方面考虑:(1)照应文题的要详写 ;(2)最能体现某某中心思想的要详写;(3)读者不太熟悉的要详写。

本文的题目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以某某为题目,或把题目变成某某好不好,为什么?)

17、设悬念有什么作用?

(1)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2)暗示情节发展 ;(3)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 (4)与下文某句相互照应。


18. 如何一句话概括该文段意思?

答题思路: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如果不够清楚,可在此基础上添上时间、地点、事件起因、结果等;

19.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20.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21.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22.归纳文章的中心
公式:①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
②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
③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
④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⑤议论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

23、如何品味赏析记叙文的语句,或这些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题思路:(1)找出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或表现手法,如果都没有,就找一两个关键词语;(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某人的某某性格或心情或精神(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某物某某的特点)。

24、如何赏析文章中所喜欢的句子。

①修辞上分析②在文中的作用③语言风格④用语、遣词准确传神、巧妙⑤蕴含哲理,给你的启示⑥从作者描写的角度。

25.仿写句子。
公式:①数清例句的字数。②弄清例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③读懂例句与所要仿写的句子在概念和现象上的联系。
26.对对联。

公式:①名对名,形对形,动对动;②山对川,日对月,天对地;③注意上下联语意的相关、相融。
27、读者对问题有什么看法:

这类题答案不唯一,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不管同意或不同意,观点要明确,表达流畅、清晰。注意要结合文意,表达阅读感悟。

28、三种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的优点是,增加对事情对人物叙述的真实性,读者认为这所描述的一切是作者亲历的。第二人称叙述的好处是,增加亲切感,这种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对我们娓娓而谈一样,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的距离。第三人称叙述则显得比较客观公正,这是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叙述的方法。

Joy Tripper

Joy Tripper

1.搜索题:判断依据:题干中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哪些角度、哪些方面”等。

答题方法:(1)在原文中找题干关键词;(2)在上下文中找指代内容或照应点;(3)分层(分层时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概括(找出每层的关键词,然后连词成句)

2.概括题:(1)主要内容:人物+经过+结果或六要素全概括,根据题干要求;(2)中心/主题/主旨:情感+道理;(3)片段:分层;找出每层的关键词;关键词连词成句

3.理解题:(1)找出句子中有特殊含义的词或短语(有时不止一个);(2)在文中找照应点,解释词在文中的意思;(3)扣中心

4.鉴赏题:判断依据:题干中有“鉴赏、赏析、品味、好处、作用”等

答题方法:赏析句子:(1)修辞角度:修辞类型+本类型作用+被修饰事物特点+扣中心 (2)用词角度:选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解释词在文中的意思+扣中心

鉴赏段:(1)内容+中心(本段写了...表现了...)(2)结构:A开头: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出下文、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B中间:承上启下、照应上/下文、交代背景、为下文做铺垫;C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主题、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引起思考;(3)手法:对比衬托、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5.拓展延伸题:判断依据:题干中有“结合原文、联系生活实际/材料谈看法

答题方法:原文内容、材料内容、扣中心、举确切具体小事件、紧扣中心谈看法

6.人物形象分析:判断依据;题干中有“形象、怎样的人、性格特点、精神品质”等

答题方法:(1)找文章中语言、动作、心理、外貌、肖像、神态等描写或事件;(2)每处描写至少用一个表示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的词进行概括;(3)合并相同特点

7.写法题:判断依据:题干通常为:如何把某人/情节/物/感情写得生动形象/真实感人?

答题方法:(1)找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修辞、手法(对比衬托、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人称;(2)分析所找的内容;(3)答出所分析物的特点(偏散文类:描写、手法、修辞;偏小说类:描写、手法、情节)

8.情节填空:(1)审题,找出题目中隐含的规律(字数、关键词、组合规律);(2)在文中定位,根据已知确定未知;(3)找出每层关键词,按规律组合。

D.CCC

D.CCC

、1.搜索题:判断依据:题干中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哪些角度、哪些方面”等。

答题方法:(1)在原文中找题干关键词;(2)在上下文中找指代内容或照应点;(3)分层(分层时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概括(找出每层的关键词,然后连词成句)

2.概括题:(1)主要内容:人物+经过+结果或六要素全概括,根据题干要求;(2)中心/主题/主旨:情感+道理;(3)片段:分层;找出每层的关键词;关键词连词成句

3.理解题:(1)找出句子中有特殊含义的词或短语(有时不止一个);(2)在文中找照应点,解释词在文中的意思;(3)扣中心4.鉴赏题:判断依据:题干中有“鉴赏、赏析、品味、好处、作用”等

答题方法:赏析句子:(1)修辞角度:修辞类型+本类型作用+被修饰事物特点+扣中心 (2)用词角度:选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解释词在文中的意思+扣中心

鉴赏段:(1)内容+中心(本段写了...表现了...)(2)结构:A开头: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出下文、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B中间:承上启下、照应上/下文、交代背景、为下文做铺垫;C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主题、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引起思考;(3)手法:对比衬托、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5.拓展延伸题:判断依据:题干中有“结合原文、联系生活实际/材料谈看法

答题方法:原文内容、材料内容、扣中心、举确切具体小事件、紧扣中心谈看法

广告

查看详情

6.人物形象分析:判断依据;题干中有“形象、怎样的人、性格特点、精神品质”等

答题方法:(1)找文章中语言、动作、心理、外貌、肖像、神态等描写或事件;(2)每处描写至少用一个表示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的词进行概括;(3)合并相同特点

7.写法题:判断依据:题干通常为:如何把某人/情节/物/感情写得生动形象/真实感人?

答题方法:(1)找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修辞、手法(对比衬托、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人称;(2)分析所找的内容;(3)答出所分析物的特点(偏散文类:描写、手法、修辞;偏小说类:描写、手法、情节)8.情节填空:(1)审题,找出题目中隐含的规律(字数、关键词、组合规律);(2)在文中定位,根据已知确定未知;(3)找出每层关键词,按规律组合。(4)概括情感心理的:找描写概括情感心理

9.环境描写:(1)渲染了...气氛;(2)烘托了...心情;(3)衬托人物性格;(4)交待背景;(5)推动情节发展;(6)深化主题

10.续写:(1)和原文保持一致;(2)题干中隐含的表达方式等要求;(3)语言优美

11.标题:(1)含义:表层+深层(与主题相关);(2)作用:概括文章内容;点明主题;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表明文章线索;含蓄优美、富有文学色彩;(若有历史常识在)有历史厚重感。(3)拟标题:选主题的关键词命题;用线索命题;用出现的最高频词汇命题

dymmdww

dymmdww

记叙文阅读理解题是中考中最难的题型之一,记叙文阅读18分左右的题,很多学生也就能得到一半的分数。因此,记叙文阅读成为学生拉开差距的最关键一环,而研究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技巧,提高学生的得分率,也成为老师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

历数历年来的中考记叙文阅读理解,不难发现从解题方向来看,主要考点集中在三大类上:

一、筛选信息类题,题型包括:

1、文章的线索:一看文章标题,标题往往就是线索;二看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这个词是线索。
2、概括文章(或者段落)内容类题:一找中心句、过渡句,结合记叙文的六要素,将文章主要内容说清楚。二段落内容组合法,即将各个段落的主要内容组合在一起。

3、概括文章所描述对象的特征类题,例如人物形象的性格及精神品质?此类题同样需要回归原文,结合原文描述对象的所做所为,如果是分析人物形象的话就结合人物事件、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从中找出关键词总结归纳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等。

4、理解文章关键词、重点句的含义类题:此类题多提取文中的某句话,然后问为什么,原因是什么等,此类题必须把题干内容带入原文,答案一般就在此句的上下文中出现,如果上下文中的原句不能直接用作答案,就提取关键词进行再加工。

二、审美鉴赏类题,题型主要集中在分析作用类题,例如:

1、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

2、分析文章开头、结尾、重点段的作用。

3、重点词语、重点句子的作用类题:此类题一般出现在描写或抒情议论的句子中,有极强的表现力,可以准确表达人物的处境、心理状态等,因此要结合词的词性及表达方式进行鉴赏,如下图所示,语言品析题从词性角度来进行鉴赏:

另外从描写的角度来鉴赏句子的答题技巧如下图所示:

三、考查文章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类题:

总的来说常考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集中修辞技巧和结构安排技巧上,常用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如下图所示:

文中运用了以上表现手法的重点句段是中考记叙文阅读题解的重点出题点,因此也需要考生判断分析文中运用哪种表现手法,其表达效果是怎样的,为表现文章主题起了怎样的作用等。

但是虽然从大的角度上记叙文阅读理解的考点就涉及以上这三大类,但是出题往往要综合在一起,也就是说,答题时,即要考虑内容、结构,又要考虑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只是有些题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综合性题型包括:1、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2、分析画线句子或加点词语,从表现手法和内容上分析其表达效果。

3、文中某段或某句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此类题不仅要从内容上分析其含义,在结构上分析其特殊位置上的特殊作用,还要说出不同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答题角度如下图所示:

经典题型示例如下:

亲爱的同学们,听了小徐老师的解析,你们学会了吗?快到做题中去一试身手吧!

以上由指尖教育帝国原创,欢迎大家关注交流!

空谷幽兰GL

空谷幽兰GL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解析

说起记叙文阅读,相信很多同学会感到头疼,考点多,试题难,而且很难得高分。难道我们就没有办法了吗?

今天,穆老师就带着大家来解决这一问题。穆老师要用最好的回答,快速提升您孩子的成绩!”

我们先来看一下记叙文阅读的考点有哪些?如下:


接下来,咱们直奔主题,一起来看看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如下:

〖1〗记叙文阅读——标题含义及作用


试题例举:最小的星星也发光



〖2〗记叙文阅读——段落作用

〖3〗记叙文阅读——线索脉络


〖4〗记叙文阅读——材料关系

〖5〗记叙文阅读——记叙顺序(略)

〖6〗记叙文阅读——环境描写作用

〖7〗记叙文阅读——记叙人称(略)

〖8〗记叙文阅读——人物形象(略)

〖9〗记叙文阅读——内容概括

〖10〗记叙文阅读——重要词句含义(略)

〖11〗记叙文阅读——句子赏析


〖12〗记叙文阅读——语言特色

〖13〗记叙文阅读——写作手法(略)

〖14〗记叙文阅读——主题提炼

〖15〗记叙文阅读——探究题(略)

试题例举:



同学们,方法和技巧只是理论知识,能否灵活应用于考试当中,还需要同学们的平时练习!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加油哦!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平成的罗苹

平成的罗苹

谢邀。这个要看是小学,还是初中,亦或高中,级别不同,里,技巧不同。总的来说都要认真,细心。

W_Liz

W_Liz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