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劝人人不听的古诗词
劝人人不听的古诗词
最新跟帖

东水湾小鱼
身如菩明镜台,拭,勿使惹尘埃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外不见人过,内不为邪迷所惑.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是左,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均来自六祖慧能大师的<<六祖坛经>> 古之所谓豪杰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来自苏东坡的<<留候论>>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karendove
菩提偈唐代.作其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何处有尘埃! 白话译文:本来就没有菩提树, 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 只要性空,哪会有什么尘埃?其二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白话译文: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明亮的镜子本来就很干净,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其三菩提本无(非)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白话译文:原本就没有菩提树, 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 本来就是四大皆空,到哪里染上尘埃?其四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白话译文: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机?以此进行修行自身,极乐世界也就在眼前!扩展资料: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弘忍知道后,“遂唤秀上座于堂内”,说是“汝作此偈,见即未到”,“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 “菩提本无树”是我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菩提本无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菩提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