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品对中国有什么重要意义?

goddad
作者:金满楼
科幻是科学重要还是幻想重要?窃以为,还是幻想重要。
原因很简单,不管是科幻小说还是科幻电影,归根结底都是文学,都是艺术,既然是文学与艺术,就不能把它当成科学看,否则就让人贻笑大方了。
当然,话又说回来,科幻题材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小说题材,其主要卖点就在于其科学元素和相应的逻辑体系,有时候也确实让人觉得挺“科学”的。
从这个角度而言,科幻确实要有相应的科学性,否则就成了满口胡诌的神话小说或者玄幻小说,那三者的区别就被泯同了。
当然,所谓科幻题材,也不能太过科学,如果太过科学,就又成了所谓的“科普”,那就十分枯燥而没有意思了。
当然,有些科普文章也十分有趣并不枯燥,但即使是科普,离真正的科学也还有十万八千里,又何故非要给自己戴上一顶“科学”的帽子,削尖脑袋往里面钻呢?
所以说,科幻小说也好科幻电影也好,归根结底,其本质是文学是艺术,既然是文学是艺术,那它的当务之急就是把故事讲好。
如果故事讲不好,不能够吸引读者和观众,再“科学”的科幻小说或科幻电影,又有何用呢?这不是让投资人的巨额投资打水漂吗?
换言之,一个科幻小说作者或者科幻电影导演,首要任务是把故事讲好,更好的吸引读者和观众,这样才是成功的标准,而不能太过拘泥于一些什么科学概念啊逻辑之类。
当然,目前有些科幻迷很多时候也是误入歧途,尤其在评价一些科幻小说或科幻电影时,往往以科学为标准,说这个不符合逻辑,那个和科学概念不符。
其实这种争论都是多余,何苦呢?
读者和观众就是为了娱乐来了,不是为了听你上物理天文课,你这个概念和逻辑理得清楚,故事没讲好,又有什么用?
事实上,绝大多数科幻小说和电影,只要在基本概念和基本逻辑的大面上过得去就够了,完全没必要吹毛求疵。
尤其是作者,如果太过计较什么科学概念逻辑之类,由此而影响了故事的构架的话,那就基本是失败之作了。
一言而弊之,科幻的本质是文艺,文艺的核心在故事,科学只是材料与点缀,仅此而已。
说到底,对于这个未知的宇宙、未知的世界,我们只有想象,除此外几乎等于一无所知。
包括现在的很多什么所谓的尖端发现如黑洞之类,其实也仅仅是想象而已。

王跑跑.
大家好,我来试答。
这里想讨论的,是具有“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大要素的科幻。
科幻作品对于世界、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比如凡尔纳的科幻小说:
潜水艇的发明者西蒙·莱克说:儒勒·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海军少将伯德在飞越北极后说凡尔纳是他的领路人。
气球及深海探险家皮卡德、无线电的发明者马克尼都一致认为凡尔纳是启发他们发明的人。
爱因斯坦和星际航行技术的奠基者齐奥尔科夫斯基,也说过他们正是在凡尔纳小说的引导下走上科学创造道路的。
法国著名元帅利奥台说: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预言付诸实践的过程而已。
可以说,凡尔纳的科幻作品不仅影响了一批伟大的科学家,而且把某些科技领域的革新提前了若干年。可是,为什么在中国,很少有听见受科幻影响产生革新的例子呢?有科技基础方面的原因,更糟糕的是,我们过去对位子、票子的执着,对戏子的追捧,远远超过对科学的关注。不妨问自己两个问题:你最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高官、富人、明星,还是科学家?到他(她)十八岁之后你依然这样希望吗?
缺失,所以珍贵,所以重要,我想科幻作品对中国有以下意义:
一、给中国的孩子插上想像力的翅膀。现代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的培养,更加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各类兴趣班也如雨后春笋,我觉得科幻作品是一个很好的课外补充,帮助他们了解科学、认识世界、启发思维,把孩子的精力、注意力从那些脑残视频、手机游戏上解救回来,投向美丽的星空、深邃的宇宙,引导他们健康的成长。
二、为中国的未来描述可能的方向。
《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在克拉克颁奖礼上说:“与人们常有的误解不同,科幻小说并不是在预测未来,它只是把未来的各种可能性排列出来,就像一堆想象力的鹅卵石,摆在那里供人们欣赏和把玩。”
这些年,大到载人航天、蛟龙探海、航母服役、高铁纵横,小到无人驾驶、智能家具、手机支付,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引领着中国的发展,人们从向往到实现的时间越来越短,而科幻作为对未来的展望,相信会提供更多有益的方向和参考。
三、让科学在大众中获得更多的关注。
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中国人的关注点,更多的放在人文方面,比如前面讲到的位子、票子、戏子等与人相关的问题上,而对自然科学的兴趣,绝大部分在离开高中后就没有了。这也是网上有很长一段时间,讨论我们的科学家不如明星受欢迎的原因。
而科幻作品的受众是普通大众,特别是年轻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起对科学的关注和喜爱,有利于营造崇尚科学精神的氛围。我至今还能记得96年左右,班里十几号同学传看《科幻世界》的场面。
总之,科幻作品的影响力现在或许不够大,但对中国发展意义是长远的。
以上浅见,偏颇之处请指点,如果赞同请关注。

allovevanilla
没有统一的意义 只是喜欢看的人喜欢看

荔枝
1、科幻作品可以开拓人们的视野和想象力,从而得到各种启发,就比如多年前还没有飞机的时候,人们想象可以上天,于是就有很多人想尽各种办法研究,现在已经成为了现实。
2、可以满足很多人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说不定哪天就会有奇迹发生。
3、可以作为科技发展的动力及参考。

索普soap
在影视作品方面,很多人都说,美国人都在拍未来,中国人却一直拍过去。这点不可否认,中国很多流行的影视剧,很多都是历史题材的,就算是以前有一部电视剧《魔幻手机》,但是也和我们的古典文化有关,科技感实在是太弱了。
世界是在发展的,文化的继承很重要,但是未来发展更重要。现在社会的主要从文化领域,转向了科技领域,文化创造价值,能够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但是科技实实实在在的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
以上的废话够多,再说一说科幻作品的重要性。一部好的科幻作品,可以是一本未来科技发展的语言书,对于一个十分爱好科幻作品的我来说,我喜欢科幻作品的一大原因就是它对未来世界发展的预见性,很多看似悚人听闻的科幻观点,或者是听上去惊世骇俗的科幻观点,真的就可能是未来的现实生活,科幻作品,对于中国新一代很重要,我们需要有人继承文化,但是我们更需要一批对未来充满着好奇,对科技充满热情的一代人,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真的会发展,而科幻作品就会启到启蒙的作用,比如基地系列,真的启蒙了一大批的人为科学技术奉献。
总的来说,科幻作品对下一代人很重要。而下一代人是中国的未来,所以对中国来说,同样是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