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的分数是根据什么?比如豆瓣分数?

如题,影评的分数是根据什么?比如豆瓣分数?
最新跟帖
skynorman

skynorman

这个主要分两方面,一个是网站定位,一个是用户分类。

先说定位方面,比如豆瓣,从最初就是标榜 小众 慢生活,不跟风,精神角落,有思想的人在哪都不合群……从最初标签到现在公众印象也能看出,遗世独立,尽量“我手写我心”,所以它评分才能有公信有影响,成为公众评判影片质量的一个主要参考依据。

提评分,必豆瓣。

早期用户,也以所谓书影音文青为主。也就是骨灰级迷影人群。

时光 作为专业电影网站,大体也与之类似。两者评分,也较为相近。就如国外的烂番茄、IMDB、metacritic等媒体或大众电影评分、专业电影资料库一样

而与这类专业电影网不同的,则是以猫眼为代表的票务网站。所以,其评分系统也是代表最广泛普通观众口味喜好的。当然,最基本的,卖啥吆喝啥,自卖自夸,你卖电影票,自然不能自己打低分。所以其起分点,大多也都是及格线以上,甚至烂出天际的,绝世烂片都能七分多,八九分也只算一般。

所以,这种票务网站的用户评分,不代表影片质量。最多只能反映出一个大众观影口味偏好。当然,它也有专业版,一度也有专业评委评分。但也遭遇过公信危机,一度下架又上线,但现在专业版主要显示在实时票房。


而诸如微博电影等,则是反应的舆论或说宣发热度。是以流量点击搜索查询等所谓大数据为依托。但这个估计也和电影发行预算和营销手段直接挂钩,与影片的实际质量,并无本质关联。

烂片会营销,舍得投钱,大明星、段子手,营销号,互动抽奖,轮番上阵,也能炒出一朵花来。


关于豆瓣评分系统的技术问题,豆瓣创始人阿北曾有过一封公开信,针对“豆瓣电影评分八问”(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1766654/discussion/612945615/),进行答疑释惑。

大意是“一人一票”,最公正最独立,除了被系统识别判定为“非正常打分”,翻译一下也就是所谓水军刷分,或粉丝攻伐,恶意差评好评。技术识别出来后,这部分会被排除在外。

刷分会越来越难。

而至于自己奇怪的,打低分打高分咋没反应呢?


想起某烂片还要起诉豆瓣,说为啥最低分,两分多?其实赶脚这已经是阿北太厚道,因为起评至少一星而无半星,所以最低分就是两分。但是平时见到最多的,都是灵魂叩问,为啥不能打负分?

要点儿脸,知足吧,某些那啥。

kk

kk

市场调研行业的数据分析师有这么一个说法,即政府发布的经济数据虽然是不可靠的,但它背后肯定也有一套计算方法(造假方法),这套方法应该是统一的,所以可以跟它自己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看出一个趋势。 同理,无论豆瓣的评分群体、打分标准如何,你仍然可以把它作为有用的参考,比如豆瓣上面打9分的,一般总是比4.2分的好一点。

那么来说一说我对影评的看法,

我选电影时,还是比较关注影评网站的分数的。如果是外片,我通常会看看IMDB,烂番茄,metacritic,如果国内上映,再看看豆瓣,迷影网,时光我是较少参考的(当然,我是杨幂的脑残,她的电影我基本不看分数就去看)。在我看来豆瓣是最中意的评分网站,虽然经常有一星大战五星的场面,不过大部分情况下评分并未被这种混乱扭曲,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关注的往往是评分的波动,比如《搜索>一开始是5.7分,让我直接失望,但接下来的一周,分数涨到7.1,我看后确实觉得5.7太低了;又比如<1942>一开始也是5分,但到后期涨到7.1。当然有的片子分数过高,比如泰囧和少年派,也有的分数偏低,卧虎藏龙怎么也能进250吧,至少比什么少年派好吧,分数却只有7.4. 迷影网比较客观,但每部电影评分者太少,只有像环太平洋、一代宗师这样的电影才有较多的评论,希望以后评分者不要只关注那几只巨片。 三个外国网站我最中意的还是IMDB,烂番茄和meta有种贱人就是矫情的感觉,比如去年的环形使者真的比黑骑崛起好吗?星际迷航真的比钢铁之躯好那么多吗(星际迷航的节奏不错,但必须大家一块看才有意思,一个人看了看,真心没什么意思)?

本叙述是个人看法,与今日头条无关。

cheung

cheung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