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有什么特征?
△ 范二的小甜蜜
魔幻现实主义将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熔为一炉,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创作方法,形成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寻找到一条表现拉丁美洲社会现实的理想途径,其成功的经验足以我们借鉴。魔幻现实主义作家致力独创,形成了各自的风格,但魔幻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流派,有其共同的特征。 魔幻现实主义基本特征是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魔幻现实主义用“魔幻”手法,通过超自然、超现实的人物、时间和情节反映拉丁美洲的历史和社会现实,表达作家反暴政,反独裁,反外来势力对拉丁美洲的掠夺,揭露社会黑暗、落后,对人民的不辛表示同情。这些思想主张和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基本一致,决定了魔幻现实主义思想倾向上的现实主义基调。它以自然的、社会的、历史的和心理的现实作为基础,这就表现出了西方现代派和传统的现实主义不同的特征。西方现代派轻外重内,忽视客观现实的作用,把文学立足于内心世界;传统现实主义重视社会、历史、自然的现实,强调“按照现实的本来面目再现现实”。而魔幻现实主义不排斥心理的和客观的外在现实,同时不“按照现实的本来面目再现现实”,他们独特之处就是作家通过想象,用一种魔幻的手法把具体现实化为一种带有幻想色彩或称为魔幻色彩的现实,把现实世界变为新的艺术世界。由于这种变化,人们便不以自然法则、常理去评判、去看待这个艺术世界的人和事,而必须以一种审美的态度去把握出现在作家创造的艺术世界中的人这和事,但是这种魔幻的现实和原来的现实在本质上是致的。如阿根延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作家恩里克·安徒生·因贝特在他的论著魔幻现实主义及其他中指出:“作者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借助魔幻来表现现实,而不是把魔幻当作现实来表现。作者的意图是要制造一种既超自然而又不脱离自然的气氛。”也就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家所说的“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 在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中,往往是现实与神话,现实与梦幻、幻想相杂揉,把现实当作梦幻,当作神话来描写,把神话和梦幻当作现实来表现。作者用荒诞的笔法来描绘了人与鬼同行同往、相互交谈的场面,人声郎郎而又有神鬼昼行的村庄,鬼魂私语又有世人居住的集镇,人间的湖光山色和冥界阴森晦暗相混,形成奇特怪异的景象。加西亚·马克斯的《百年孤独》典型地表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这一特点。书中描写的马孔多就是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地方:飞毯可以载人在村庄上兜几圈,神父喝一杯巧克力后便离地12公分,一个叫弗朗西科的人在一次对歌中战胜了魔鬼,一锅冷水不火自沸,一个俊俏的姑娘被一床床单卷上天空便从此消失,曾连续下了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的暴雨,最后一阵风把马孔多吹得无踪无影。在这个地方阴魂亡灵时常显现,人与鬼多次交谈,吉普赛人首领墨尔基阿德可以死去数年后重又复生……这类不合理的荒诞描写,给小说罩上了一重神秘魔幻的色彩,使马孔多呈现出一片光怪陆离的景象,仿佛是世间传说中的神话世界。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马尔克斯提示了哥伦比亚百年孤独的根源,神源,神鬼相杂的荒诞描写旨在制造一种超现实的魔幻气氛,以利于传达出当地人原始落后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意识,反映拉美的民族特性和这一地区的文化混杂性。这里头神神怪怪的东西,有些是把人的幻觉当作真实描写,有些是人的幻想,在些是宗教意识的传达,有些是原始、迷信意识的形象表现,有些是东西方神话民间传说的再现。这种化现实为魔幻的手法制造了一种神奇氛围,使作者不受拘束地设置许多具有象征寓意的事件人物,这对表达作品的主题,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夸张是魔幻现实主义常用的手法。魔幻现实主义的夸张不同于浪漫主义,它不仅是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而主要是制造一种魔幻的气氛。《百年孤独》中这类夸张随处可见。开篇写“吉普赛人墨尔基阿德拽着两块磁铁挨家挨户地走着,铁锅、铁盆、小铁炉纷纷从原地落下,木板因铁钉和螺钉没命地挣脱出来而嘎嘎作响,甚至那些遗失很久的东西,居然也从人们寻找多遍的地方钻了出来,成群结队地跟在黑尔基阿德那两块魔铁后面乱滚”。这表现了马孔多人对普通磁铁的作用的夸大,科学知识的贫乏。《百年孤独》里有这样一段描写:何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在外被枪大死,鲜血象一股溪水流到街上,沿人行道流去,流到街角后穿过街道,然后越过台阶进入布恩迪亚的家跪,最后又按来路退了回去,不露一点痕迹。这种神奇的夸张使流血事件中带上了魔幻色彩,又形象地传达出了流血事件在家人的心中引起强烈的震动,表现了家人因痛苦而产生的幻觉。 魔幻现实主义为幻景的一种重要手法是象征。和普通的象征手法相比,魔缓现实主义的象征更接近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也就是把具体的事物夸大变形,使其丧失事物的本意而暗喻、蕴含另一种含义。《百年孤独》中马孔多全村人都得了健忘症,只得在每一件东西上都写上名称,这象征着哥伦比亚人(拉美人)对历史的忘怀,缺乏历史意识。 西方现代派的艺术方法被魔幻现实主义广为应用。前面列举的荒诞描写、象征手法不难见到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荒诞派的痕迹。超现实主义的梦幻直陈也是魔幻现实主义惯常使用的手法。《百年孤独》中的何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在决斗中杀死了普罗登肖,小说描写:“这件事虽被看作君子决斗,可是他们俩心中却感到内疚。一天晚上乌苏拉睡不着,到院子里去喝水,在水翁边上遇见普罗登肖。他浑身发紫,神情哀伤,正在设法用芦草堵住喉头的伤口……过了两个晚上,乌苏拉在浴室里见到普罗登肖用芦草擦洗脖子上的血迹。何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对妻子的幻觉感到心烦,但当他拿起标枪走出门口时候,却看到死者哭丧着脸站在那里”。这一段要表现的显然是布恩迪亚夫妻因内疚而产生的幻觉,而作者却把它当作真景来描写,中间略去了传统文学中必然要用的“他仿佛觉得……”,“好象是……”这些意在点明是幻觉的字句,从而使这种幻觉变为了具有魔幻色彩的现实,而这种改变又和马孔多人认为人死化为鬼胎而不消逝这种意识吻合,布恩迪亚夫妻完全可能把这种幻觉当作真情,因此这种手法更准确地表现了马孔多人的精神面貌,做到“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 此外,现代派文学的意识流手法、跳跃式结构、多线重叠等艺术表现手法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也不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