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爱说: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见是老二,老二为什么不受待见呢?

最新跟帖
tianqiushi

tianqiushi

我是“农村的小孩儿”,欢迎大家点赞关注!(以下内容仅是个人观点,欢迎大家评论补充)

在农村,为何说老二最不受待见

我相信,有些老话,并不是凭空无实,这句话存在,必定也是反映了一定的农村的真实现象。

说说自己家的故事吧!

那时候我爸爸兄弟四个,而我爸就排行老二,两位叔叔前几年相继离世,对家里人也打击不小。好了,说说我爸从小的经历吧!

那时候穷啊,爸爸只上到初中就不上了,就开始回来帮忙,大伯也一样,两个叔叔也一样。还记得那时候当兵,家里穷啊,只能去一个人,我爸和三叔都过了体检,但是最后三叔去了,爸爸就留了下来,开始去鞋厂打工,一直到与我妈俩人结婚。

婚后一年生下来我,听我妈讲过,那时候如果不是因为我是个男孩子,可能真的是一点疼爱都没有,邻居们也都知道。老妈坐月子,有些好的东西,都是大姨送来的。听我爸说的,有一次,爷爷让均摊电费,可他明知道那时候我爸没钱,钱都给我看病了,小时候我体弱。最后,老爸生气了,把家里仅有的十块钱给了他。再到后来,就分家了,自己盖房子啊,那时候爸爸在鞋厂挣得钱,还算有点,那时候我也好多了。盖房子的时候,爷爷奶奶从没来看过,没来帮过忙。姥爷,舅舅们来帮忙,爸爸的大伯看不去了,给手工做的,案板,椅子,桌子送来。那时候买材料没钱,老爸没办法去找他姑父,姑父可怜孩子,就算自己没钱也要大夏天中午出去借钱给我爸,这也是我爸一生都忘不了的,也是我爸逢年过节必去姑爷家的原因。

在我自己的记忆里,爷爷奶奶还是比较偏向大伯家的两个孩子,那时候不懂啊,后来想想,那时候真的是小,什么都不懂!

有一点,我就是不明白,都是孩子,为什么就不能一碗水端平,真的要等到那一碗水撒完才觉得可惜么?

说实话,这几年,我爸妈最他们老两口真的是够好了,对之前的所有事情全都不说了。就算不说,那些记忆,伤痕也都是抹不掉的。

这几年,他们两位老人也还算好,随着两个叔叔的去世,老人的重心也稍微有点偏移。不管怎么样,他们也算是把我爸养大了,以后好好地就行了!

cricy

cricy

由于建国后不久,国家各个方面还很落后,50—60年代没有方法控制生育。那个年代国家也没有限制生育。很多家庭都是孩子很多,有三个,四个,五个甚至八九个孩子的。后来有了控制生育的方法,70年代国家适行了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妻一个孩。

那个年代, 靠老大是有原因的,因为老大是一个家的长子。他比弟弟,妹妹大。因为大,所以要比小的懂事,要老大帮着父母照顾,管理弟弟,妹妹,老大起带头的作用。至于说都长大了,在父母心里也是想让他在一个家庭中起带头作用。

疼老小是因为,老小是家庭中年纪最小的,以我来说,大哥比我大21岁。我的五哥也比我大四岁。在家庭中,由于小,不但父母,哥哥姐姐都疼着。即使长大了,由于多年来就是这样的习惯,也都是延续着这样的被疼着,惯着的习惯。

中间的,老二,老三,,,,,,由于孩子多,父母亲,都是选择让老大来管,帮着照顾。老大起带头模范作用,大的带小的,就是这样一个带一个。以前的孩子多,都是这样的方法。

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见老二。这个说法如果让你的父母知道。得多寒心。那有老四,老五的你得咋样评价那?那个年代父母能把孩子养活,养大就不容易了。都是父母的孩子,十个指头都是肉。你咬那个指头不疼那?建议您快别这样说了。建议您快改变自己的想法吧。不管多少孩子,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那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

kelly7785

kelly7785

我生于1986年,是家里的第二个女儿,姐姐出生后,父母就决定要生二胎,虽然计划生育很严,但为了要个儿子砸锅卖铁也要生二胎。

为了要二胎,父母把一岁多的姐姐留在了老家,由奶奶照顾。父母则去了西北计划生育政策相对宽松的地区打零工。

很快,妈妈就怀孕了,怀孕期间的各种反应都表明妈妈怀的是儿子,爱吃酸的,肚子鼓得尖尖的,大家都说肯定是儿子,爸爸妈妈都很开心,期待着儿子的降临。我出生那天,爸爸没有出去干活,守在家里等着我出生,在经过漫长的等待后,我终于来到了这世上,听到哭声后爸爸冲进房间,当接生婆告诉他说是女孩时,爸爸腿一软就坐在了地上,久久没有说话,后来他就出了门,那一晚他没有回家,据说去找一个老乡喝酒了。

爸爸妈妈不敢回老家,因为怕被强行拉去结扎,心里还是想着要生一个儿子,在我2岁的时候,父母托老乡把我送回了老家,他们则换一个地方,继续打零工。

1989年,也许是老天眷顾,弟弟出生了,父母乐得合不拢嘴,当年年底,他们就回到了老家,很快乡里的计生委就找来了,要求交两个超生孩子的罚款,因为知道超生是要罚款的,所以父母也很爽快地交了罚款,我罚5000,弟弟罚8000千。这些年父母在外打工省吃俭用,就是为了准备罚款。母亲被要求去做了结扎。

从此,父母可以安心地在老家生活了,在村里也是扬眉吐气。交了罚款还剩了点钱,父母在乡里租了个门面,开了一间杂货铺,由妈妈一个人看守,顺便带我们三个,爸爸则继续外出打工,看来打工确实挣钱。

自从有了弟弟,妈妈的心思全都在弟弟身上。我和姐姐则自由生长,而我是最不受待见的,因为姐姐已经6岁,可以帮着带弟弟,做些简单的家务,而我什么都干不了,反而还是个麻烦。

我所做的一切都不能让妈妈满意。五岁那年,我和弟弟爬上一个墙头,我像一个得胜的将军一样威风凛凛地站在墙头上大呼小叫。后来被妈妈撞见,她铁青着脸,呵斥着叫我们回家。回到家,她关上门,让我和弟弟站好,声色俱厉地对我批评道:“你知不知道这样多危险,那么高,万一弟弟摔下来怎么办?”

她在那里讲了很多,说生我罚了多少钱,说我是赔钱货,只字不提弟弟。她说着说着竟然哭了起来,弟弟就立马趴到妈妈怀里,给妈妈擦眼泪,并沉痛地道歉:“妈妈你别难过,我以后再也不敢了,我以后听妈妈的话,再不上蹿下跳。”而我依然傻呆呆地站在那里,根本不知道如何应对。

我的木讷使他们对我的白眼越来越频繁,留下了我愚蠢呆傻的印象。

记得有一次过年,爸爸偷偷藏了一叠钱财神雕塑下面。他故作神秘地对我说,去看看,财神爷下面有什么。我快速下床,看到一叠钱,回来照实回答:“有一把钱。”

爸爸继续问:“哪来的?”

“你放的呗。”我回答得斩钉截铁,可爸爸狠狠瞪了我一眼,让我顿觉哪里又犯了错。

接着爸爸又让弟弟去看,弟弟回来后回答的声情并茂:“哇,财神爷给我们送钱了。”我的父母喜笑开颜,我被冷落在炕头继续木讷呆傻。

就这样,我在这个家里一直觉得格格不入,似乎他们之间有自己的游戏规则,而我始终学不会或者说是没天赋。因此我更加的卑微并言听计从,而父母也对我更加忽视和恶声恶气。

初中毕业后,爸爸不再外出打工。我考上了高中,当时妈妈让我上中专,我拒绝。妈妈的脸上不悦,但我并未去察觉。事情从我上高中开始慢慢有了转变。这时家里也有了改变,为所有的一切添柴加火。

我上了高中后,杂货铺的生意不好做了,父母准备自己在县城买个更大的铺面做建材,看上了一个店铺要15万,我们家需要借很多钱。家里日子过得紧缩压力大,而父母脸上经常的愁云密布。这时候我的上学,在父母眼里就更加的不合时宜且让他们厌烦。我们家就在县城,高中距离家不远,父母让我住校,而我乐得如此安排。

高中生活如牢狱一般,一个月才能回家待一天半,需要拿下个月生活费。就这一个又一个的一天半,让我每次都需要回到学校半夜哭醒。每次从学校进入家门,妈妈的脸色都会冷冰得吓人;而等爸爸回家,就开始了对我言语上的逼迫:“你就在天天喝我的血啊,你看我被你们喝得越来越瘦。”“天天要钱,你们花的钱我都记在本子上,将来都得给我还…”“就不能节约着花钱,天天好吃懒做,养你们真是赔钱……”

每次父母看到我看书,就满脸的不悦和讨厌。第二天考试,爸爸把电视很大声地开到半夜,我说小点声好不好,我明天要考试。爸爸反而调成更大声,我只能一边听着很久难以入眠。晚上想看一会书,爸爸却立即啪地把灯关,对我说看什么看,省电。

那时候我心理的压抑和反叛就像火山汹涌到了顶点,又一次上学,我同学在家门外唤我一起走。我跟妈妈要钱。妈妈把几十块钱甩到我面前,很厌恶地喊:“一天到晚就知道要钱,什么也不干!”我觉得屈辱无边,尤其还当着我同学的面,不想这么狼狈而没有只字片言。我就说:“将来我会赚好多的钱,全都还给你们,天天这么说我,让我怎么办”。妈妈鄙夷地看着我:“你拿什么还?”我也针锋相对的回嘴,就突然控制不住把这么多年的不满一股脑的宣泄,而且我也叫喊,声音不比她低多少。我还喊了,我就是怕你,看见你我就想起6岁前你如何揍我,让我一直噩梦连连。

后来妈妈红了眼,拉着我跑到厨房把门插上,打开煤气一手拿着打火机,一手给了我一耳光且抓着我的衣领。她说你不道歉今天我们就同归于尽。当时我手脚都发抖,看着她脸上的凶狠无边,歇斯底里,我不知道害怕还是失落,反正我道了歉,依然拿着妈妈甩给我的钱哭着跟同学去了学校。

土豆猴一只

土豆猴一只

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见是老二这句话是有道理的,这句话是老人们几辈子总结出来的真理,老大老实老二滑老三最后派用场这句话真的是不假,孩子多的家庭几乎都是这种情况,年轻时年轻时老大总是帮父母干活最多帮父母操心也最多,等父母老了几乎全都靠老三伺候,老三几乎都是追随父母到最后,老二就不行了,同样的活老大不吭声就去做了,老二就不行,总会把活强压给老三,老大他不敢惹老三他总想去欺负,时间久了给老二养成了一种打擦边球的性格,这种性格最终变得自私很严重,所有家庭都这种情况,凡是家长派给他的活他总会以哥哥的身份摊派给老三,在父母心里总是有一种老二用不上的感觉

wenxin

wenxin

那不见得!我家是老二在照顾我们!连吃什么药,吃什么饭,穿什么衣服都是他在管理,其它的人不管不问。

389291179

389291179

谢谢悟空问答邀请。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了解一下当时农村的一些基本情况。

在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以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农村的生育是完全放开的。一些农村育龄妇女,从十七八岁开始结婚生子,到四十多岁经期结束,一直都在生育之中。因此,也就出现了胞兄弟姐妹之间年龄相差较大的现象。大儿子结婚生子了,母亲也还在生,甚至出现侄子比小叔年龄大的情况。

我村子里就有一位妇女,与自己的大儿媳同时生育,儿子出生后自己病死了,儿子就是吃着大嫂的奶水长大的。

因为生育时间长,所岀生的孩子当然也就多。除去一些没有养成人的,一般四五个孩子的现象是普遍的。

“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见是老二。"这句话里的老三,指的就是那个最小的,也就是我们这里农村说的“满崽,"或者叫做“落巴崽“的。而老二,当然指的是介于老大与老满中间的那几个。

了解到这些基本情况,我们再来看看这些话是不是当时一些农村情况的真实反映。

"靠老大”,说得没错,老大是父母的最好帮手。

作为父母的长子,老大确实是最累的那个,到了两三岁,弟妹出生了,父母要忙于干农活,照着弟妹的责任,自然落到了老大的头上。如果爸妈回来,见弟妹哭了,当然唯你是问,轻则一顿臭骂,重则一顿痛打,都是难以避兔的。

到了五六岁,老大就得帮父母干一些农活了,比如放牛,扯猪草,看鸡鸡鸭鸭等。

“靠老大"还体现在对父母经济的资助上。

待到最少的兄弟长大成人,做父母亲的年纪已经老了,年迈的父母可能已经没有能力为小儿子成家了。这时的老大,是家庭的中流砥柱,必须替父母完成小弟弟成家的重担。

"疼老三“,因为他是父母最小的儿子。

我们这里的农村,也长期留传一句俗语,叫做“爷爷奶奶爱长孙,爸爸妈妈疼满崽“,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为什么在这么多的子女当中,爸爸妈妈会对小儿子会更疼爱一些呢?

这是因为在他们年迈的时候,大点的子女基本上成家立业了,不用他们再操心,而最小的儿子,可能还没有长大成人,因而才是他们心中一直割舍不了的牵挂。

过去农村一些老人,子女全部分家后,一直是跟着满崽生活的。是想尽最后一丝力气,去帮助小儿子。

"最不待见是老二",为什么老二不受待见呢?

我们分析了老大和老三在家庭中的情况,再看父母对老二不待见的原因,基本上已经有些了解了。

老二夹在老大和老三的中间,家里出了问题,挨打的当然是老大,谁叫你不带个好头,不管好弟弟妹妹呢?也就轮不到教训你老二。父母最痛惜的人是老三,当然也是轮不到你的。

老二似乎成了家中那个多佘的孩子,理所当然不受待见了。

谢谢你的阅读,欢迎关注我,让我们一起讨论。

(文字/原创,图片/网络。)

善若水的驴

善若水的驴

农村确实有这种现象,现在没有了。过去孩子多,还有这种说法打大的,疼小的,怀里抱的是好的。说明每个孩子都疼爱。

lizhidewo

lizhidewo

在农村曾有这么一句俗语“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见是老二”,意思是说:

“靠老大”,在农村,老大是家中的长子,父母初为人母人父时,带着惊喜一路摸索着把其拉扯大,花了不少的心思,疼老大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父母也希望老大做好弟妹们的表率。同时又由于大儿子年长,父母对他也更信任,家中的大事有时还要找其商量,听听他的意见,在父亲去世后,长兄为父,老大便成了家中的顶梁柱,所以说“靠老大”。

“疼老三”,这里的老三是指家中最小的那个,农村有这么一句话“爷奶最疼头孙子,爹娘最爱断肠儿”,断肠儿也就是最小的子女,这一点过去在城市也差不多,对小的都疼爱有加,甚至娇生惯养。

“最不待见是老二”,按理说孩子都是父母所生,本该一视同仁,可大多数父母很难做到这一点,对老二不够上心关注,也是大多数父母共同的毛病。当然这个也不是绝对的,有的父母喜欢有出息的子女,也有的是平等对待。

现在由于独生子女多,不存这个问题,计划生育前,每家都有若干个子女,就存在这些问题。放开二胎后,可能也存在重男轻女,重小轻大的问题。

不知大家对此有何见解?欢迎讨论!

月上柳梢头

月上柳梢头

今天已经是中元节了,我们家这边中元节有上坟的风俗,我爸兄弟姐妹总共有八个,但是每次给爷爷奶奶上坟,老二和老三都会缺席。爷爷奶奶在世时,他们曾经当着爷爷奶奶的面说过以后不会给他们上坟。

这都是有原因的。

兄弟姐妹八个,除了老二老三没有上过一天学,其他多多少少都上过学,有的还因为上学有了正式工作。而老二老三因为没有上学,一个字不识,除了只能在家种地以外,生活中也饱受不识字的困扰。

如此一来,老二老三现在的生活条件最差。所以他们对父母也是有诸多埋怨。

农村俗话说:“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见老二”,其实在过去是一种普遍社会现象。

当然,在过去的农村,一般家庭不止三个孩子,“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见老二”的范围也有所扩大。

为什么会“靠老大”?

在过去的农村,一般家庭都有几个孩子,在弟弟妹妹出生以后,老大基本上承担了帮助父母照顾弟弟妹妹的任务,父母外出干农活,弟弟妹妹基本上就交给老大来带。我爸兄弟姐妹有八个,老大跟老小相差二十多岁,我的几个叔叔姑姑包括我爸从小主要都是我大伯带大的。

我的几个叔叔姑姑逐渐长大后,我大伯已经成家立业,我叔叔姑姑上学或者成家立业,多多少少都受到我大伯的帮衬。我六叔上学时的学费基本上都是我大伯给的,我小姑姑出嫁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我大伯在忙里忙外。

为什么“疼老三”?

一般最后几个小点的孩子都备受家长疼爱。因为最后几个小点孩子出世后,家庭经济状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成员的不断经营,已经相对好转,物质待遇有了一定的保障。

而在此时,父母年龄逐渐增长,也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在农活上,投入在照顾小孩子的精力更多。人年龄越大越喜欢小孩子,所以这时候小一点的孩子就比较受疼爱。我爸兄弟姐妹几个人,后来出生的几个人都上了学,而且有正式工作。

为什么“最不待见老二”?

其实这个原因除了人为原因外,更多的是社会原因。

在老大出生时,年轻夫妻刚成家没有太多负担,一个孩子完全可以照顾过来。老二或者老三出生后,家里负担逐渐加重,父母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挣钱养家糊口上,对孩子的照顾相对减少,能够给孩子提供的待遇也相对较差。

老二或者老三成长阶段处在一个特殊时期,这个时期,父母照顾较少,能提供待遇较少,所以老二或者老三给人的感觉就是没人管没人问,上学、找工作更是被耽误,日后生活相对也就困难点。

在目前社会,“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见老二”的现象基本不存在了,社会在发展,观念在改变,家里的孩子基本上都能享受到同等待遇。

731panda

731panda

农村老人爱说: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见是老二,老二为什么不受待见呢?

可能是养儿防老的原因吧!在农村里,兄弟好几个的比比皆是,独生子女却是很少的。然而有些农村老人在对待自己的子女的时候,并不是一碗水来端平的,而是有亲有疼的对待几个子女。因此也就有了“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见的是老二”的农村俗语。

那么这句俗语的意思是什么,同样是老人的子女,为什么有老村老人不愿意待见老二呢?李子来回答。

“靠老大”的意思:

在以前的时候,农村老人至少有三个子女,有的农村老人甚至有七八个子女。那时候农村是很穷的,农村老人在在吃饭的时候也是有上顿没下顿的,那么这些子女怎么带孩子,怎么养活呢?农村老人有办法就是“靠老大”。

怎么“靠老大”呢,说说我家的故事:就拿我家来说吧,我岳父兄弟5个,而我岳父则是排行老大。由于那时候是很穷的,我媳妇的爷爷由于承担不起家庭的责任,因此我岳父作为长子也担起了父亲的重任,并把他的几个兄弟拉扯长大。

岳父的兄弟几个都长大了,也到了该找媳妇的年龄了,但是来说,那时候没有房子也是没法把媳妇娶进门的。于是我岳父就把自己的宅子留给老二,自己从山上被石头,在半年的时间又起了三间房子。就这样,作为老大的岳父,在操心完老二后,又操心兄弟几个,当起了“长兄如父”的责任。

因此来说,农村老人说的“靠老大”的意思并不是偏袒老大,而是让老大更多的承担一些责任,更不是 “皇帝爱长子”的意思。

“疼老三”的意思:

老三在农村老人眼里就是老小的存在,如果是老人兄弟三个,而老人最疼爱的就是老三。但是农村老人兄弟六个,那么老人最疼爱的则是老六。所以来说,这老人“疼老三”是个概念词,就是“疼老小”的意思。如果仔细观察,无论是农村里还是城市里,老人们都是非常“疼爱老小”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老祖宗认为,“兄长争天下,幼子喂马羊”就很明确了这个意思,这意思是说:成年的孩子,比如老大老二,他们需要出去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而他们最终会有自己的一份家业。而留下来的老三,肯定是最小的儿子,因此由他来继承家业、负责养老,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因此这也是老祖宗的盘算,也就有了“疼老三”之说

而李子认为,可以说这是自然形成的一种规律,毕竟小的孩子,本身需要关心的比较多。然而然后还是最后的,一定会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照。所以也就有了“疼老三”的存在。

“最不待见是老二”又是什么意思:

老大、老三咱们说完了,接下来再谈论一下老二!其实这老二相对于老大说还要好一些,就是有事老大顶上去,没事老三顶上去,而老二自然也是很忽视的那一位。而这又是为何呢:

由于老大是第一个孩子,在育儿方面父母是没有经验的,于是他们也对老大进行百般呵护。但是轮到老二出生的时候,在育儿的时候也有了足够的经验了,所以父母们对老二也就跟随意了。但是在老三出生的时候,由于老三出生晚的原因,所以父母对老三是很“娇气”的,而老二夹在中间也是特别尴尬。

还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等老大长大以后,父母们在商量事情上也是靠着老大来决策的,而老三又小,虽然老二的年龄到了,可是由于老二在中间,明显的被疏远了,自然也没有插话的权利。因此也就有了“最不待见是老三”之说。

综上所述:

通过上述分析来看,农村老人说的: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见是老二,也是这么来的。但是来说这句俗语也是老传统,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父母们对孩子也是一视同仁的,因此这句俗语自然就渐渐落伍了。

竹子潘

竹子潘

我们小时候,也就是六零后、七零后那两代孩子,许多农村家庭有三个孩子,那时候也有计划生育,只不过是不允许有四胞胎而已,所以我们小时候哪一家都是仨孩子,偶尔有俩或者四个的家庭。

因此老人们爱说的这句老话就是我们的奶奶和父母辈农村老人说的话,当年的孩子和孩子之间差两岁和三岁的居多,三个孩子都是一个比一个高一个头的样子。

我有五个闺蜜,其中四个是家里有兄弟姐妹仨孩子家庭,如今父母已老,我们也都四五十岁了,要说父母们现在依靠哪一个,还真就不一定是靠着老大,但不待见的老二却有三个,被人疼的老三有四个,有担当的老大还真就没有。

过去为啥说靠老大呢?当年的老大自从身下有了弟弟或者妹妹,老大不管是妈妈还是女,都会被迫成为大孩子,要自觉的帮父母做家务,帮父母带孩子,所以从小他们就是父母的小帮手。

于是父母养成了一个习惯:有啥活都找老大,因为老大好指使,一般有活就会自觉的帮父母做了。这里的靠老大,并不是指老大有能力,有,但老大有责任帮父母照顾家里,不然的话怎么会有长兄如父,长姐如母这样的话语。

老二是比老大小几岁的孩子,干活肯定不如老大,老二不大的时候家里会添了老三,一般来说老三是最小的孩子,这时候老大能够帮忙看护老三,老二几乎是自己管自己,父母的心思多放在老三身上,干家务时喊老大,疼孩子时疼老三,只有老二总是被漠视。

如果只是被漠视也成啊,问题是家里三个孩子闯祸时,老大和老三总是一股,于是错误永远是被推到了老二身上,老二就是当年的小受气包,父母不待见,老大还偶尔欺负,没有老大的被父母委以重任,没有老三的全家最小,大家宠爱,所以老二真的是不受待见。

但如果老大是闺女,老二是儿子,这就另当别论了,毕竟农村对大孙子的看法那是高看一头,老二的受不受待见得看老大是不是姐姐,自己是不是儿子,而老三不管是男是女,都会被疼爱,因为那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毕竟有天下老的向小的这一说。

我们五个闺蜜,三个女孩是家里的老三,其中俩是家里唯一女孩,而我上面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不管怎样,老三自己也会觉得自己小而觉得应该被宠爱,爱哭的孩子有糖吃,老三会撒娇,所以必定要比老大老二得到的宠爱多些。

到现在,六零后、七零后的父母已经年迈,那么最终父母们到底是靠老大还是老二、老三呢?其实农村六零后和七零后们还是很朴实的一群农民,他们是谁有能力,谁多为父母出钱,没能力的就要多出力。

不吃香的老二,在长大以后和老大老二已经关系融洽,比如我们家,姐姐是老二,所以我这个老三和哥哥姐姐关系都是特别好,我们的父母一旦有需要,别看我们兄妹三个都只是普通农民,但都会尽量把老人照顾好。

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见是老二,那只是孩子们还小的时候,等孩子们大了,这些问题就不会继续存在着。

丁丁走天涯

丁丁走天涯

谢邀!农村老人爱说: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见是老二,老二为什么不受待见呢?

父母对儿女是无私的,不论是老几,父母都不会刻意去待见和不待见,只是按照家庭情况,去分析一些家长理短罢了!那么,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见是老二。如何去理这句农村老人爱说的话呢?

一是靠老大。过去农村没有计划生育之说,农民家庭孩子的多少,都是顺其自然。所以,当时农民家庭三五个孩子非常正常,许多户家能有十几个孩子。小时候说谁的命好,就是说生了5男2女,俺村还有一户人家是6男4女。

老大被称为长子长孙,是家族的第一传承人,是家庭的希望,老大一出生,爷奶视为宝贝,含有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父母更是疼爱有加,这是夫妻爱情的结晶呀!那时农村生产力低下,农活全靠人力,作为男丁的老大,早早的都接上了父母的力儿,成为家中的主力军,说家里靠老大,这是一点也不假!

二是疼老三。在这句农村老话里,老三代表的是老小,老小的出生,代表着父母已接近不惑之年,老年得子,会让父母更加珍惜,过去生活困难,吃饭是一个大问题,家里有点好吃的,父母不由自主的会先想到小儿子。平时兄弟姐妹们相处,一帮人谁都得对小兄弟让三分,这是自然的,疼老三就是这个道理。

三是最不待见是老二。过去孩子之间,年龄相差不多,如果有男有女,老二出生时,老大晨多四五岁,那时候没有幼儿园,四五岁的孩子跟着父母在地里跑,甚至还吃着奶呢!由于父母必须下地干活,刚出生的孩子,包括一两岁的孩子也是用被子围在家里的床上,等饭时下工了才能照看一下,如果这时老三再来到人间,的确更顾不上照看老二了!所以,老二是夹在中间,实际情况是没有父母对老大的新鲜和稀罕,缺少父母对老小的照顾,但是,在心里,父母是不会任何偏心的。

[图片来自网络,欢迎阅读,谢谢关注!]

avxwei

avxwei

爱大的,疼小的,怀里抱的是好的,最见不的是老腰的。过去农村孩子多,所以就出现了这种惜况。一般地说,第一个孩子是长子或长孙,是父母的,或者是整个大家庭的第一个孩子,倍受溺爱。长子,长孙的地位是特殊的。农村里有一句古老的话,叫做长子不离祖,和皇宫里的太子一样,是家庭法定的继承人。过去家里分家,不管家里几个弟兄,田地房屋,长子总占双份,而且要住最好的房子。但长子要承担父母的养老,父母死了,要顶老盆,要抱牌位,祖宗的家谱,老神子(庭堂的祖宗挂谱)都由长子继承,这就叫做长子不离祖。到了后来孩子多了,负担也重了,老二,老三常不待见。再有了最小的,父母年龄大了,总觉着小的可爱,也怕小的吃亏,往往给小的藏了私房钱。因而有以上的说法。

随着社会的变迁,许多说法也在消失变迁。首先,耕种土地是集体的,长门没有便宜可占,再者,房屋代代更新,老的房屋不值钱,给谁都不要。父母养老全靠道德。没了财产诱惑,但老大还是责任重一些,因为要做弟弟妹妹的楷模,有时为了父母,为了弟弟妹妹负担多一些,可能利益得不到什么,但能得到的是最为珍贵的东西,那就是家庭尊重与社会尊重。还有最小的,因为成家最晚,也和父母生活在了父母的最后时期,对待养老问题也全在自已表现与修养。

农村还有一句话,前檐的水不从后檐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凡是善待老人的人,也能得到儿女的善待。凡是虐待老人的人,必然要受自已儿女的虐待,这百应百验。因为父母是儿女最好的老师。

现在,孩子少了,少有了中间孩,但第一孩与第二孩相处又有了矛盾。尤其国家放开两孩以后,第一孩与第二孩间隔时间长,第一孩完全有了个人意识,总觉着弟弟和妹妹夺走了自已的独宠,不待见弟弟和妹妹。这都需要长期的思想道德教育。

新月如眉

新月如眉

农村老人爱说: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见是老二,老二为什么不受待见呢?

乡鉴为您答疑解惑。过去农村家家孩子养得多,除了讲究“儿孙满堂”、“养儿防老”以外,主要还是那个时候普遍存在“重男轻女”思想,怕断了家里的香火。

如果看到农村家庭养了四五个孩子,基本上前面两三个是女孩,为了要一两个儿子就会无奈地再生。我的一个邻居大叔,他家有3个男孩,4个女孩,一共七个兄妹。其实,养的儿女多了,父母承担的家庭压力太大不说,对于儿女也难做到平衡。

虽然,父母心里对待每个孩子都差不多,但有时候父母的一些不经意行为,却让儿女们感到父母偏心,尤其是家里的老大、中间、老幺在面对父母的某些行为时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也正是农村人总结的那就老话“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见是老二”,这种现象几乎在有多个孩子的家庭都存在。

如今,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疙瘩,他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即便是农村孩子,也很少有早上还没睡醒就被叫起来放牛、割草,帮助父母挑粪、背重物等情况了。然而过去就不一样,家里的孩子照样承担着许多家务事,像是做饭、扫地、放牛、割草、挑水、倍柴等。过去的农村娃,这些事情几乎样样都干过。

在这其中,干活最多、最累的应该是家里的老大,而且有时候要是没干好,被大人打骂最多的也是老大,毕竟老大年龄较长,也比较懂事。相反,做事最少,吃得最好,基本都上是老幺(或老三),而刚好让其他孩子觉得大人们有的偏心,什么好事都向着老幺。

然而,处于老大和老幺之间的孩子,由于上有老大罩着,下有老幺被疼着,这会让老二(或中间的孩子)没有存在感,觉得自己是可有可无的那种,所以,有的时候为了引起大人们的主要,他们会故意做出一些令人意外的事情,养成了耍小聪明、比较滑头的习惯。

其实整个孩子当中,往往长大后比较有出息的是老二(中间的孩子)。为了吸引大人关注,他们爱动脑筋、想主意。另外,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老二平时养成“搞小聪明”“耍滑头”习惯,刚好成就了他们的性格外向、善于交往等特点,而这对其后面的事业发展是有好处的。然而,老大往往是默默无闻,平淡无奇地过一生,当然也有很多例外的情况。

瞳-Loretta

瞳-Loretta

农村家庭子女众多,七八十年代家里有2个孩子的都算优生优育,一般家庭都三个孩子,俗话说一碗水难端平,家里三个孩子也因重视程度的不同而显得性格迥异,农村老人口头禅老大傻老二憨老三最精明,换句话就是说靠老大,疼老三,老二最不受待见?这老二为什么就不受待见呢?

老大就是家里大哥,这大哥不是白叫的,既要帮助父母料理家务,又要照看弟弟妹妹,好吃的不能吃,好玩的轮不到,大人呵斥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是老大,要让着点弟弟妹妹!而老二的到来就不像当初老大出生那么欣喜了,穿着多是捡拾老大的用,关心程度也没有老大多,似乎是个多余的孩子,而老三的到来又给平淡似水的家庭带来喜气,大人会比较偏袒老小,老三也是感觉到有奶的孩子有奶吃,自然喜欢耍些小聪明,好吃的好玩的都据为己有,还时不时的恶人先告状,久而久之,老大忙里忙外,老三处处受照顾,而老二无声无息。

我们村里子这样的现象很多,邻居老张有三个孩子,生老大时,老张初为人父欣喜若狂,照顾有加,三年后老二出生,没了新鲜劲,自从老二会走路,老大不仅带老二,还要分担家务,后来老三出生,这老大、老二都要照顾老小,成家立业后,老大老实,老二憨厚,老三精明且能说会道,所以老张对老小格外疼爱,时不时的给小儿子送点钱,帮助小儿子带孙子,然而老大、老二却不时周济老张两口,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所以农村老人说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见老二。

总之,农村老人说靠老大,疼老二,最不待见老二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子女多难端平,家庭的事情谁又能说得清。

windwords61

windwords61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