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三个影响最恶劣的太监是谁?出现的时间有何规律?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吗?

如题,中国历史上三个影响最恶劣的太监是谁?出现的时间有何规律?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吗?
最新跟帖
jamie君

jamie君

根据我所了解的历史知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恶劣的三个太监是秦王朝的赵高、明王朝的魏忠贤和明王朝的刘谨。

有人说,李莲英应该排在前三名,那么这个题目也就可以成立了,就可以归纳为他们都是在一个朝代的后期作乱,使得这个朝代灭亡。这就有了他们作恶的共同的时间规律,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上天的安排,也就是说,在一个朝代要寿终正寝的时候,上天把他们安排到人间来,专门惑乱朝纲,让已经倾覆的帝国大厦更加快速地土崩瓦解。

但在我看来,与刘谨相比,李莲英还排不到第三名。下面简要说说这三个人的基本情况:

赵高是秦始皇的太监,任大内总管,他的罪行罄竹难书。首先是在秦始皇还没死的时候,把秦始皇立扶苏为太子的诏书扣押,迟迟不发;其次是在秦始皇死在沙丘之后,与李斯合谋,篡改秦始皇遗愿,杀害扶苏、蒙恬等忠良,立秦二世为皇帝;三是长期掌控秦二世、蒙蔽秦二世、欺骗秦二世,最后杀害秦二世;四是篡权,长期掌控秦国王权,指鹿为马,陷害忠良,大肆屠杀秦国的王子大臣;五是分裂国家,他在杀死二世之后,宣布秦国已经不存在了,六国又复国了,再立一个皇帝也没什么意义,就把秦婴又立了个秦王。

明朝万历年间的宦官魏忠贤也是一个和赵高一样的无恶心不作的大太监,他趁明神宗朱翊钧厌倦朝政之机窃取朝廷大权,像赵高一样地横行霸道,对于不听他招呼或他看不顺眼的朝廷忠良想罢官就罢,想抓就抓,想关就关,想杀就杀,自成一党。他是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白丁,但记忆力很好,就凭这一点,他当上了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弄得当时的人们“只知有魏忠贤,而不知道有皇上”,就是在他的手上把明朝的江山彻底毁坏,后来朱由检虽然杀了魏忠贤想励精图治,但已经琰不及了。

刘谨是明朝第十个皇帝朱厚照的太监,这个人也是怂恿皇帝吃喝玩乐,不理朝政,趁机篡得朝政,为所欲为,曾经一次性地陷害并诛杀朝臣50多名,他还发明了“刑枷”等许多严酷刑法,专门惩治他的政敌。由于他专断、恶毒、阴险,专权,在当时被称为“刘皇帝”。

这三个人如果说有什么共同特点的话,第一,都是太监;第二,都篡夺了国家政权,都是祸国殃民的种;第三,都心狠手辣,都是顺我则昌,逆我则记亡之辈;第四,都通过一定的把戏迷惑了当时的皇帝,并得到了宠幸;第五,都非常地自私,为一己之利可以不顾国家的安危和社稷的兴衰;第六,他们三个的罪恶比其他太监的罪恶都大。谢谢!

littlemiss

littlemiss

谢邀

不知道题主这三大太监是怎么评判出来的?要说特别恶劣,何止三个,我能列出十几个!

1.赵高

秦二世而亡,这个人占了很大的原因,他联合李斯篡改诏书,逼扶苏自杀,后来竟然恬不知耻的想着投降,后被秦子婴所杀。

2.嫪毐

假太监,战国末期入秦,秽乱宫廷,私通太后,后被秦王嬴政处以极刑,车裂而死。

3.李辅国

“安史之乱”后,开始崭露头角。历史上第一位当上宰相的太监,后被唐代宗派刺客暗杀,追封太傅。

4.魏忠贤

应该算是中国流传度最广的一个太监,当年号称“千岁”,皇帝也才称“万岁”,可见权势熏天。可是坏事干多了自然会出事,崇祯即位后,着手清理魏忠贤及其党羽,后在家自尽而亡。

5.李莲英

坊间传言他和慈禧有染,更有甚者说二人生有一子。简直千奇百怪,他的罪名无非是个跟着慈禧做坏事,慈禧干了啥他就干了啥,他的错全让慈禧背了锅,啧啧。

skipskip2

skipskip2

赵高、李辅国、魏忠贤。赵高于公元前210年左右受宠于秦始皇,始皇死后赵高的野心开始暴露,他害死了公子扶苏和蒙恬等一心为国的忠义之士,拥立胡亥为愧儡皇帝,之后又害死李斯,取而代之成为秦朝权势滔天的丞相,李斯死后的第二年赵高又逼死了胡亥,扶持胡亥之侄子婴为帝,只是子婴不愿成为愧儡,在接受印玺当日设计杀死了赵高,并夷其三族,一代奸臣终于自食其果。

李辅国于公元750年左,因拥立太子李亨即位有功而受到重用,掌握禁军,为人飞扬跋扈,他先是将已为太上皇的李隆基从兴庆宫赶出去,又将正在唐肃宗病榻前为唐肃宗喂药的张皇后拖到别殿杀死,还借助手中的兵权拥立代宗即位,一时间权倾朝野,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他甚至对当时刚登基的代宗说:大家旦禁居中,外事由老奴处分。代宗十分气愤,派人杀死了他。

中国封建社会最腐朽、黑暗的时期应是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太监魏忠贤倾全朝野,被称为九千岁,许多朝庭官员甘为魏忠贤的鹰犬,甚至他的干儿孙,各地还争相为他造生祠,规格竟然与万世之师的孔子比肩。崇祯即位杀死了他。

从赵高到李辅国九百多年,从李辅国到魏忠贤也是九百多年,时间间隔差不多。这应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smww9996

smww9996

严格来说,不能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如果说历史发展的必然,那每个阶段都会出现,但是中国历史是一部循环史,300年更替循环。

第一个角度看:皇权的诞生滋生了一些本该不会出现的权利集团,赵高的出现正式秦始皇时期,当时秦始皇一大举措就是废分封,改郡县,权利集在一身,已经没有可以制衡皇权的存在,当然这里面讲的是制衡,不是制约,制约的条件还是存在,这个时候皇权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找到替手替皇帝办事情,那谁能成为皇帝的心腹呢,首先就是身边人,身边的人既可以信任又了解皇帝。

第二个角度看:皇权和相权之争,魏忠贤事情,那个时候虽然没有了丞相,宰相,但是在明成祖时期出现了内阁制,内阁制内阁首府几乎就是宰相的另一个名称,虽然这个时候皇权极大加强,但是在文化上面,还有一个儒家的笼子,这个内阁首府就是看护皇帝的笼子,这个时候皇权还是需要找其他的替手,魏宗贤的出现也是皇权的纵容,魏宗贤吊打东林党,当时的朝政已经被东林党把持住,皇权也需要喘息的机会,崇祯时期,为什么皇帝杀魏忠贤的时候,他没有反击呢,那就是他是皇帝的人,皇帝需要他做什么,他就会做什么。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大阉祸,唐朝和明朝,但这两个朝代的情况完全不相同,唐朝的太监把门关起来,我们就是爷们,但是在明朝,太监是个机构,专门为皇帝负责的机构

爱吃糖葫芦

爱吃糖葫芦

趙高(秦)童貫(宋)魏忠贤(明)权倾朝野,手握兵权。

zjsxxhq

zjsxxhq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