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文如何安排呢?

主文如何安排呢?
提到的作品

[作品]胆巴碑

行书是中国文字各体中形成较晚的书体,如今使用的书体大多以楷书及行书。在很久以前,篆书及隶书曾经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体。由于书写的快速又具有实用性,遂成为现在人们的书写体。 行书包括的范围很大,字...

林兴邦

[作品]乐毅论

《楷书·乐毅论(东晋·王羲之)》内容简介:提到《乐毅论》,马上会想起光明皇后的《乐毅论》,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好像有许多人竟不知道这是指王羲之的小楷《乐毅论》。王羲之的小楷还留存有几种。无论哪一种都字形整...

青木香流

最新跟帖
欧阳

欧阳

主文,即凡是以诗句、文章为内容的字。主文安排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 纸张的四周安排。在对一幅书法作品进行托裱时,常常会因为纸的边缘不齐而导致作品的



效果不佳。  因此,为了保证作品质量,首先应该观察一下纸的边缘齐不齐,不齐的需要裁齐,然后纸的四个角皆求90°的方角形。  合乎角度的纸,就可以叠出天、地、 左、右的四周,为安排主文和题款作好准备。  天、地、左、右的尺寸具体要求如下:



(一) 竖幅纸。纸幅的上面称为“天”,天的留白应当大些纸幅的下面称为“地”,地的留白应当小些,基本的比例是天六、地四。纸幅的左、右留白应该相等,其留白的尺寸应当小于天、地。    



(二) 横幅纸。天、地的留白仍是六、四的比例,左、右留白要均等。但是左右留白的尺寸应当大于天、地的尺寸。



二、 主文中的字距和行距:



(一)揩书的字距和行距的摆布特点是字距近些、



行距远些。  这是因为楷书基本呈正方形,为了使字距和行距充满变化,适合叠成略呈扁形的格。  小篆的字距、行距的摆布与楷书相同,这是因为小篆呈长方形,为了使字距和行距充满变化,适合叠成比小篆字形略微方些的格。  



(二) 行书、草书、章草、大篆这四种书体字距和行距的安排特点都是字距近、行距远。不过,与楷书不同的是,由于这几种字体的字形长短和大小变化很大,造成行与行之间字字交错,以致横不成列(“列”是横行的别称,篇法中的术语)。    所以,当书写这些字体的作品时,只须在纸上叠出竖行就可以了。



(三) 叠格时要注意以下几种毛病:



1。格子叠得过长。这样会导致字距远而行距近,容易让人误认为是横写。



2。  格子叠得过扁。这样会导致楷书字距太近、行距太远,以致每行的字都像串珠一样。



3。格子叠得过于方正。  这样会导致写出的揩书字距和行距等同,观者分不清字句是应该横着念还是竖着念。  这种格虽然不适合在纸上书写,但是写碑文却是很适合的,如赵孟頫的《胆巴碑》就是用这种格写出来的。



三、 揩书叠格的方法和题款的位置:



(一) 以1X3尺的宣纸作为竖幅,以七言绝句的28个字作为内容,首先安排好四周,接着在框内叠格。    叠出的格除了能容纳28个字之外,还应适当留出题款的位置,这278个字的格宜呈略扁形。同时还须注意“单字不成行”,也就是主文的最后一行不能只写一字。通过设计叠成4行,每行10个格,共40个格,用前3行的30个格容纳28个字,剩下的两个格不要题款,作为自然空隙就可以。    第四行全行作为题款的部位。



(二) 把1X3尺的宣纸叠成行,每行11个格,共得33个格,以前面的个格写七绝诗的全文,剩下的个格用来题款。



(三) 以1X3尺的宣纸作为竖幅,把五言绝句的20个字作为主文内容,先安排好四周,然后在框内叠格。  叠出的格数除了可以容纳20个字以外,还能为题款留出部位,20个字的格适合呈略扁形。  最后一行不能单字成行。通过设计叠成3行,每行8个格,共得24个格,用前面的20个格写主文,剩下的4个格用来写题款。  



(四) 把1X3尺的宣纸叠成行,每行个格,共个格,用个格写主文,剩下的个格用来写题款。



书者在书写作品时,由于纸的规格不同,文字的内容不同,这就需要书者从多方面练习叠格的基本功。  设计叠格有两大要求:一个是规格划一、字数不等,一个是字数划一、规格不等。  因此,习书者在书写不同规格的作品时,应当按照叠格的基本方法,自行设计出多种适宜书写作品的格来。



四、 横竖行次排列的三种格式:



(一) 横成列,竖成行。写楷书(包括“馆阁体”小揩和一般小揩)、隶书、章草和小篆时均可采用这种格式。      



(二) 横不成列,竖成行。书写行书、草书、汉简和晋唐小楷时可采用此种格式,如钟繇宣示表、王羲之所书《黄庭经》《乐毅论》东方朔画赞、王献之所书洛神赋十三行。  



(三) 横不成列,竖行自然位置。书写行书、今草和狂草时均可采用这种格式。它要求书者具有较高的书写水平。
manuel

manuel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