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历史类的文章如何能找到那些史料而不是在网上和那些写手一样人云亦云?

EDISON-SHENG
能找到的史料是固定的,你看的《史记》和他看的《史记》内容是一样的,顶多是不同的出版社,不同的校注版本,但是原文都是相同的。你要是能找到目前不存在的史料,要么去陵墓里挖,要么就只能自己瞎编了,这叫历史发明家了。网上写手多数都是历史段子,历史故事,一个人翻译出来,其他人跟着复述出来,如果翻译和复述没问题,那么就不能说他错的。可是很多人都搞一些莫名其妙的言论,以为看了几个历史段子和故事,或者看了某某大神的著作,自己就可以立言了,前几天看的一本书,有这样一段
有个讲三国故事讲的不错的文化人,这个概括对于易中天来说很是到位。但是很多网络写手跟易中天比起来差远了,完全是脑补,比较易中天或多或少肯定看过书的,起码万绳楠整理的陈寅恪的那本书,我感觉他肯定仔细读了。不人云依云能辨别是非的办法就是多看了,说不古不今之学,知道的话那大概明白说的是什么,不知道,只能复述前人之语了。

lemononeplus
嗯,瞎聊两句吧。
首先肯定是史料的选择。
1是所写历史时期的官方正史,虽然我记得《勇敢的心》里上来就说历史是胜利者写的。正史总会有政治的因素在其中,但官方正史依旧是历史文章中史料的最主要来源。
比如研究中国史的话,那肯定是二十四史或者说二十五史是很重要的史料。
随便拿部《辽史》举个例子
当然了,只有中华书局版是质量的保证!千万别买不知名出版社的二十四史或者白话二十四史或者××说二十四史啥的,一般都不靠谱。
2、史学大家的著作,以明史举个小例子,其实吴晗、黄仁宇的一些著作或文章就是很好的可用的史料。
吴晗著《明史简述》中华书局版
(当然看图可知图片来源于孔夫子旧书网,对这个擦身而过的网站,现在看来,其实还是可以淘到很多不错的书的)
另外费句话,史学名家不等同于历史小说作家!(是哪些人、哪些书,我就不明说了)
3、特定历史时期的书籍
比如一些笔记类的古书,比如宋代的《容斋随笔》、《梦溪笔谈》、《困学纪闻》。再比如研究明史的话,有明季北略、《明季南略》等等的。
4、相关学术论文,这个相信写过毕业论文的都知道去哪里找学术论文啥的。当然现在很多图书馆也都推出了数字图书馆。有很多书籍和学术论文也都有电子版放在上边,也是可以选择的资料挖掘地。
其次是态度的问题,如果想写严谨的历史类文章,自然需要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务求不误人误己。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是文字而非杜撰的论点论据。当然了,这就需要扎实的知识和沉稳的研究态度了。以大部分网络写手为了快速生成各类内容而获取收益来讲,上述的方式当然是不划算的,时间和精力上都不划算。
最后我觉得,两种方式,各有各的活法。至于评判和境遇,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标准。各自取舍就好。哪条路适合自己,可能也是冷暖自知吧。

浦希金
宜:读史书,读一手资料,读论文,逛博物馆。
禁:百度百科摘录、公众号文章摘录、历史科普文章摘录。。。。

紫菜蛋花玥
多读书,最好读原著。但"尽信书不如无书",还要仔细鉴别。人云亦云者,读书不多,且不知辩别者。

Fannie
史料就那么多 最主要是自己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就像李开元写秦迷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