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心理学的历史发展有哪些?
军事心理学的历史发展有哪些?
最新跟帖

tangchuyun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了对大量征用兵进行迅速分类以适应战争的需要,团体测试的模式开始发展起来。一次大战后,当甲种军队测验(文化程度的分类测试)和乙种军队测验(用于文盲及非英语征用兵的测试)运用于非军事领域时,便成为团体智力测试的样板。 该类测试促进了20年代团体测验运动的发展,而且作为一种测试模式流传至今。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早期的甲种军队测验为军队普通分类测验(AGCT)所替代。同时,针对许多特殊需要编制了一些特殊的测验。 如飞行员、轰炸员、无线电操作人员等的选拔测验。当时的“对策研究办公室”(OSS)还编制了一套应用于选拔各类操作人员的操作-定位测验,该测验与普通的纸-笔测验过程相反,是现代主要评估测验的前身。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及其他国家对军队测验的研究并未中断。在美国,军队资格测验(AFQT)替代了先前的军队普通分类测验(AGCT),1976年颁布的军队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系统中含有AFQT测验。 另外还运和用计算机实施具有针对性的能力测验,在该测验过程中,被试只要选择做与知身能力水平相应的那部分内容,而不必像在通常的测验过程中,需完成所有的测验内容。 在军事工作中,除了研究心理倾向及兴趣测验外,还必须研究军事工作所需要的各种人体能力特点。 在有些特殊的军事工作中,机体的活动能力是首要的,所以,当入伍申请者的队伍中出现女性时,有关体力需要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